南方雪灾论文-张堂会

南方雪灾论文-张堂会

导读:本文包含了南方雪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南方雪灾,当代文学,意识形态,人性

南方雪灾论文文献综述

张堂会[1](2018)在《2008年南方雪灾文学书写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南方雪灾,短时期内集中出现了一批以雪灾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再现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救灾场景,描摹灾难中的人性冷暖,从政治、文化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对这次灾害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反思。雪灾文学书写是由宣传部、作协等部门主导发起的创作行为,其生产方式、创作特征都带有特殊的意识形态性,也有一些作家采用独特的视角去表现这场灾难,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盛行的宏大叙事。(本文来源于《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朱红蕊,刘赫男,张洪玲,王春华[2](2013)在《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与2008年初中国南方雪灾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JO)指数、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和NCEP/NCAR全球逐日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南方地区降水资料,应用合成分析等探讨MJO与2008年初南方雪灾的关系,进而从MJO角度研究雪灾过程成因。结果表明:雪灾过程中,MJO存在明显的东传现象,即由西太平洋向东传送至印度洋附近。伴随着MJO的向东传送,中国南方降水强度及集中区也随之变化,MJO在一定程度上对雪灾过程有调制作用。通过对OLR的分析,表明2008年初中国南方4次异常降水(雪)过程受到了MJO两次东传的影响,第一次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第二次导致南支槽活跃;副热带高压西侧偏南风带来的暖湿气流,以及南支槽带来的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不断向中国输送,为中国南方强降水过程提供了水汽条件。(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蔡梅竹[3](2012)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网络舆论的分期研究——以南方雪灾、汶川大地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越来越频繁的自然灾害,及时做好突发自然灾害的危机传播和应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事件及态度的最大、最快的传播场所。同时网络的双刃剑效应也十分显现,一方面促进了信息的交换,另方面带来更多的冗余信息。研究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形成规律,显得十分紧迫而必要。一、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概念、分类及分期(本文来源于《新闻前哨》期刊2012年09期)

王石成,曹新星,许茂利,应伟国,尹先龙[4](2012)在《中国南方雪灾与海温相关关系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相关和合成分析方法,对造成08年1月南方雪灾的关键下垫面因子——海温异常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伴随此次极端异常事件,赤道中东太平洋表现为明显的La Nina型海温异常。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初步论证08年发生在热带太平洋的La Nina事件不是导致此次冬季我国南方雪灾的主要因子。而关键影响因子可能与东亚沿海及北大西洋海温的异常有关。(本文来源于《S1 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期刊2012-09-12)

周辉[5](2012)在《南方棚室蔬菜雪灾、冻害防御及自救》一文中研究指出雪灾、冻害是我国南方棚室蔬菜主要气象灾害,对大棚蔬菜产量和种植效益影响显着。分析了南方棚室蔬菜难以抵御雪灾、冻害的原因,提出了棚室蔬菜雪灾、冻害防御的常规措施和应急措施以及受到冻害后的自救措施。(本文来源于《农业灾害研究》期刊2012年08期)

张海波,童星[6](2012)在《巨灾救助的理论检视与政策适应——以“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为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灾害救助是一个满足灾后需求的过程。巨灾引发了巨量的、多元的、长期的救助需求。对"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的案例研究表明,"浪涌能力"、"社会脆弱性"和灾后恢复的社会过程在资源需求数量、受灾者需求的内部差异性和灾害需求持续时间叁个维度上都对灾害救助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灾害救助政策需要回应这些要求,通过"全危险"物资储备、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等方式来增加救灾物资储备的弹性,通过开展社会脆弱性评估,并依据社会脆弱性的分布来发展和培育NGO满足差异性需求的能力,通过发展本地社区互助网络来推动灾后恢复社会过程的实现。(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3期)

杨玮,何金海,王佳,王盘兴[7](2011)在《“0801南方雪灾”水汽通量与降水关系的SVD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8年1月10日—2月2日的NCEP/NCAR逐日风场、比湿、地面气压资料以及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194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我国"0801南方雪灾"期间水汽通量场的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南方是整层水汽通量及其散度的高值区。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分析了水汽输送通量异常场和降水异常场之间的关系,揭示出两对统计显着且天气意义清晰的耦合模态。其中,第一对模态的方差贡献率为81.50%,相应左、右奇异向量时间系数的相关系数为0.80,主要描述源自孟加拉湾及南海的西南风水汽输送异常增强并在我国川、滇、黔交界处及粤、闽、赣一带辐合时,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多雨;第二对模态方差贡献率为8.80%,相关系数为0.64,主要描述当中国大陆东部有源自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异常增强并在广西-浙江沿线区域辐合时,长江中下游流域多雨,但华南叁省(广西、广东和福建)少雨。(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白媛,张建松,王静爱[8](2011)在《基于灾害系统的中国南北方雪灾对比研究——以2008年南方冰冻雨雪灾害和2009年北方暴雪灾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8年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2009年北方暴雪灾害典型雪灾案例,确定了这两场雪灾影响范围。从区域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灾情等方面进行灾害系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北方雪灾受灾区域覆盖面积广,重灾区前者为南岭地区,后者为华北平原中部;两场雪灾范围迭加区为南北方过渡地带。南北方雪灾均呈链发式,前者以"雨雪-冰冻-低温"串发灾害为主,链条多而复杂,达25条灾害链;后者由"降雪-大风-低温"并发灾害为主,链条相对简单,达8条灾害链。(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1年01期)

徐兴强[9](2010)在《从南方雪灾事件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维护和保证国家公共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做好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对提高政府应对危机的组织化程度和综合化能力,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及其他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突发自然灾害频发,给不少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损失,我国也一样不能幸免于难。为此,各级地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本地区的灾害防御工作,尽最大努力降低灾害给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损失,确保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公共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有关原理,结合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探讨了我国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政府应有效地建立危机管理系统,以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这样,才能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从而更好地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充分阐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着重谈论完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若干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0-10-01)

陈水森,陈修治,陈伟琦,苏泳娴,李丹[10](2010)在《基于AMSR-E的LST简单提取方法——以2008南方雪灾广东区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极化差值指数(MPDI)是地表植被盖度的重要指示器。通过不同MPDI间隔(0.04,0.02和0.01)下AMSR-E6.9GHz叁类21个LST模型分析,结合广东86个地面观测站数据和地表覆盖五类划分,开发了简化的LST回归模型。研究表明,MPDI间隔越小,AMSR-ELST模拟精度越高;HDFExplorer和ArcGIS的结合,自动化了像元经度、纬度和亮温信息的提取。简化得到的仅仅5个LST模拟模型RMSE在1.47℃和1.92℃之间(均值LST误差1.00℃,范围:0.91~1.30℃)。此外,该简化方法只需要7个极化波段和五类的地表覆盖分类。精度好于以往大多数研究的2℃以上结果。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南方冬季寒冷灾害监测和地表过程研究提供重要技术保证。(本文来源于《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0-07-11)

南方雪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JO)指数、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和NCEP/NCAR全球逐日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南方地区降水资料,应用合成分析等探讨MJO与2008年初南方雪灾的关系,进而从MJO角度研究雪灾过程成因。结果表明:雪灾过程中,MJO存在明显的东传现象,即由西太平洋向东传送至印度洋附近。伴随着MJO的向东传送,中国南方降水强度及集中区也随之变化,MJO在一定程度上对雪灾过程有调制作用。通过对OLR的分析,表明2008年初中国南方4次异常降水(雪)过程受到了MJO两次东传的影响,第一次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第二次导致南支槽活跃;副热带高压西侧偏南风带来的暖湿气流,以及南支槽带来的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不断向中国输送,为中国南方强降水过程提供了水汽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方雪灾论文参考文献

[1].张堂会.2008年南方雪灾文学书写考察[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2].朱红蕊,刘赫男,张洪玲,王春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与2008年初中国南方雪灾的关系[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3

[3].蔡梅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网络舆论的分期研究——以南方雪灾、汶川大地震为例[J].新闻前哨.2012

[4].王石成,曹新星,许茂利,应伟国,尹先龙.中国南方雪灾与海温相关关系初探[C].S1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2012

[5].周辉.南方棚室蔬菜雪灾、冻害防御及自救[J].农业灾害研究.2012

[6].张海波,童星.巨灾救助的理论检视与政策适应——以“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为案例[J].社会科学.2012

[7].杨玮,何金海,王佳,王盘兴.“0801南方雪灾”水汽通量与降水关系的SVD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1

[8].白媛,张建松,王静爱.基于灾害系统的中国南北方雪灾对比研究——以2008年南方冰冻雨雪灾害和2009年北方暴雪灾害为例[J].灾害学.2011

[9].徐兴强.从南方雪灾事件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D].苏州大学.2010

[10].陈水森,陈修治,陈伟琦,苏泳娴,李丹.基于AMSR-E的LST简单提取方法——以2008南方雪灾广东区域为例[C].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2010

标签:;  ;  ;  ;  

南方雪灾论文-张堂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