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呼兰河传》的词语运用特点

论《呼兰河传》的词语运用特点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摘要:《呼兰河传》是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本文从词汇角度对《呼兰河传》中使用的词语特点进行分析和探究,主要分为以下三方面:词语显现的东北方言色彩,词语选用上的通俗性以及大量叠词的使用。

关键词:《呼兰河传》;东北方言;通俗性;叠词

引言

《呼兰河传》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萧红的一部回忆性作品。茅盾评价这部作品:“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作家萧红使用了大量带有东北方言色彩的词汇,选用了较多通俗性的词语和丰富的叠词,生动地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其词语运用的特点值得探究和借鉴。

一、词语的东北方言色彩

(一)具体表现

《呼兰河传》中出现了大量带有东北方言色彩的词语,如“他的脚上挂了掌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一句中的“掌子”一词便是东北方言,“掌子”原指钉在或缝在鞋底前后的皮子或橡胶,在文中指脚上沾满了厚厚的积雪。“掌子”一词生动形象,贴近东北人民的实际生活。“偏偏那人家的板墙造得又非常的平滑整齐,平滑得连一个疤拉节子也没有”一句中的“疤拉节子”也属于东北方言,指的是板墙十分平滑,没有凹凸不平之处。再如“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一句中的“溜平”的意思是光滑平坦,在句子中指我用脚把土窝推平整,这一句中也使用了东北方言。

而小说中提到的给当地村民带来很大麻烦的“水泡子”指的是一个神奇大泥坑,也就是俗称的死水滩。“若是男家穷了,男家就一定要娶,若一定不让娶,那姑娘的名誉就很坏,说她把谁家谁给‘妨’穷了,又不嫁了”一句中的“妨”字的意思是姑娘命硬,因为她某家穷了,这也是典型的方言用语。与此同时,小说中出现的“炕上”、“饽饽”、“烙一烙”、“绳甩子”等词语也带有明显的东北方言色彩,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辨识度极高。

(二)出现大量东北方言的原因

方言词语是指某种方言区的人所使用的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词语。一方面《呼兰河传》中描写的是东北边陲小镇居民的故事,所以文中出现了大量的东北方言词语,更易于描写小镇居民生活的状况。另一方面作者萧红出生东北,熟知东北方言,在行文时也十分自然的运用方言,使小说更贴近现实。

(三)运用东北方言词汇的意义

小说中运用了大量带有方言色彩的词语,使其更具趣味性。运用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东北方言,深刻地反映了呼兰小镇独特的人文特色和风俗民情,突出了东北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也使得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词语选用上的通俗性

通俗,指浅显易懂,易于被大众理解和接受的。作者在《呼兰河传》中选用了大量口语化的词语、通用词和土语,体现了选词的通俗性和丰富性。

例如文中“哪个乡、哪个县、哪个村都有些个不幸者,瘸子啦、瞎子啦、疯子或是傻子。”“刚想多少加一点恻隐之心在那人身上,但是一转念,人间这样的人多着哩!”“祖母还不知道这孩子是已经睡了,还以为他在那里玩着呢!”,这几句话中在词语后加了“啦、哩、呢“的后缀,使得小说读起来更有韵味和节奏感。小说中还选用了一些土语,如“毛子人”是外国人这个词在呼兰河的土语。

小说中还出现了大量的通俗词语,例如“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做的。至于人去看戏、逛庙,也不过是揩油借光的意思。”一句中的“揩油”指的是占别人或公家的便宜。同时小说中一些用词偏口语化:“看这账目也就知道阴间欠了账也是马虎不得的”一句中的“马虎不得”偏向口语,“他们这种生活,似乎也很苦的。但是一天一天的,也就糊里糊涂地过去了,也就过着春夏秋冬,脱下单衣去,穿起棉衣来地过去了”一句中的“去、来”也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这些口语的运用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和自然感,便于阅读。

作者在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连接词来承接上下文,实现情节的过渡,这一类词语的使用也带有明显的口语化色彩。例如使用转换情节的词语:“现在再来说”、“再说”、“却说”、“正是”等等,其中“再说”一词在小说中出现了十余次,突出了小说用词口语化的特点。

三、大量叠词的使用

《呼兰河传》中出现了大量的叠词,这是其词语运用的一大特点。小说中共出现了以下几种叠词结构。

第一种是ABB式叠词,这是本篇小说采用最多的叠词形式。例如“好像炼胶的大锅似的,黑糊糊的,油亮亮的,那怕苍蝇蚊子从那里一飞也要粘住的。”中的“黑糊糊、油亮亮”,这两个叠词凸显出了泥坑的纯净与油亮。“车里边是红堂堂地铺着大红的褥子”中使用了叠词。“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了。”使用两个叠词描绘出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幻多端。“喂猪的老头子,往墙根上靠,他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中运用“笑盈盈”表现出老头子欣赏火烧云的喜悦之情。

第二种是ABAB式叠词,“那在厨房里拉着面条的‘老王’,他身上写着他名字的纸条,来风一吹,还忽咧忽咧地跳着”,“忽咧忽咧”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纸条随风跳动的景象。“没见过,大模样的,两个眼睛骨碌骨碌地转”中“骨碌骨碌”将人的眼睛写的十分动人俏皮。

第三种是AABB式叠词,譬如“一时恍恍惚惚的,满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是什么也不像,什么也没有了。”一句中的“恍恍惚惚”表明火烧云变化多端,让人难以分辨。小说中另有几处也使用了叠词:“用手一推,这孩子已经睡得摇摇晃晃的了”,“这膏药是真好,贴上了一点也不碍事。黏黏糊糊地是真好,见了水也不掉”,“相见之下,真是不知从何说起,羞羞惭惭,欲言又止,刚一开口又觉得不好意思。”

第四种是ABAC式叠词,这种形式的叠词在这篇小说中运用的并不多。“这等乡下人,糊里糊涂的,要表现的,无法表现,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把东西递过去就算了事。”一句中的“糊里糊涂”体现出乡下人的淳朴,不善言辞,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性格特色。

大量叠词的使用,一方面使小说读起来富有节奏感与韵律感,另一方面使小说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叠词具有确切性,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有利于情感的表达与宣泄。

总结

《呼兰河传》中词语运用的特点众多,风格独特,本文主要论述了其中的三大特点:一是大量运用东北方言词汇,二是选用的词语具有通俗性和口语化,三是使用丰富的叠词。一部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以外,其用词也应经得起反复推敲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培松.《呼兰河传》中东北方言词语特征及地域文化映射[J].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2012(06).

[2]廖小华.论《呼兰河传》的修辞特性[J].文学语言学研究,2009(15).

[3]钟诗华.《呼兰河传》话本特点[J].艺术审美,2011(03).

[4]萧红.《呼兰河传》[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标签:;  ;  ;  

论《呼兰河传》的词语运用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