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活瓣论文-赵玉彪,赵富东,储生雷

单向活瓣论文-赵玉彪,赵富东,储生雷

导读:本文包含了单向活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单向活瓣补片,肺动脉高压

单向活瓣论文文献综述

赵玉彪,赵富东,储生雷[1](2019)在《自制单向活瓣补片在房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自制单向活瓣补片应用于房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房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患者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制单向活瓣补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肺动脉压恢复正常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房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治疗中使用自制单向活瓣补片,具有治疗时间短、临床效果显着、围术期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25期)

张佑民,尚曦,林德重,李杨杨,赵志军[2](2019)在《单向纳入式人工胃底活瓣在食管-胃胸内吻合抗返流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单向纳入式人工胃底活瓣用于食管-胃胸内吻合抗返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入院治疗的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全胸腹腔镜下食管-胃胸内吻合手术,术后采用胃肠吻合器完成食管胃右胸内吻合完成消化道重建。根据抗返流方法分为对照组(n=35例)和观察组(n=35例)。对照组术后包埋吻合口,观察组术后采用单向纳入式人工胃底活瓣,两组治疗完毕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痊愈、全身衰竭死亡、吻合口瘘、返酸及吐苦水返流症状、烧心感的发生率;采用WHOQol-BREF生活量表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痊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71.43%vs. 42.86%,P<0.05),全身衰竭死亡、吻合口瘘、返酸及吐苦水返流症状、烧心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周围环境及独立能力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周围环境及独立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向纳入式人工胃底活瓣用于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患者能降低返流症状的发生率,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06期)

陶小燕,杨杏英,贾亚平[3](2019)在《一种带单向活瓣的叁通多用途呼吸机管道接头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呼吸机管道接头在实施纤支镜操作时需要分离T型管与人工气道或者打开T型管上的保护盖,特别对无自主呼吸的患者容易造成低氧血症和肺不张。进行纤支镜操作时,由于T型管孔径不合适,只保证部分通气量,并且部分气体冲击操作者的颜面部,容易引起院内感染及操作者舒适度下降。就吸痰而言,最新一项Meta分析[1]表明,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相比并不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研究[2]报道,密闭式吸痰气管内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患者(本文来源于《护士进修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徐婷,冯月娟,郁东伟,王建峰,周小兰[4](2019)在《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置入术治疗COPD患者1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1例EBV治疗CO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过程,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患者术后经Chartis检测系统左肺舌叶无侧支通气,置入Zephyr 5.5活瓣一枚,EBV的开展有助于晚期COPD治疗。(本文来源于《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王苹,周泽云[5](2019)在《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的分析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ronchoscopic lung volume reduction,BLVR)是根据肺减容的原理,通过支气管镜将单向活瓣置入到靶支气管内,使靶区的气体出多进少,以最终达到靶区肺不张或体积显着缩小的减容效果,从而减轻对相对正常肺区的压迫、使低平的膈肌部分恢复型态、增加收缩力。BLV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本文来源于《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1期)

高德军,李建亮,王丹[6](2018)在《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在手术治疗老年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在老年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老年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6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行修补术。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肺动脉压、动脉血气、心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肺动脉压及肺动脉压/体动脉压值分别为(48.28±4.17)mm Hg和0.44±0.05,均显着低于对照组的(56.37±5.15)mm Hg和0.51±0.07(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a O2水平为(92.26±16.27)mm 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18±18.31)mm Hg,Pa CO2、吸氧浓度分别为(29.06±2.15)mm Hg、(33.24±14.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86±1.85)mm Hg和(53.21±16.17)%(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右室收缩末期内径为(32.8±4.6)mm,低于对照组的(38.5±6.3)mm,6分钟步行距离为(202.2±40.9)m,长于对照组的(158.8±28.7)m(P<0.05)。结论老年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在手术治疗中应用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能够有效降低病人的肺动脉压,改善病人的心功能及肺功能,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王程昱,宋潇,杨希革,李志文[7](2018)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异物形成单向活瓣致心率下降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异物形成单向活瓣致心率下降的诊治方法。方法报告1例左主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异物形成单向活瓣导致心率下降,为13个月患儿,异物为熟鸡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诊治方法。结果术中探查时患儿自主呼吸停止,心率及血氧饱和度下降,考虑主要为异物形成单向活瓣导致,立即给予阿托品及胸外按压,30 s后症状缓解。取出支气管异物后患儿恢复良好。结论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风险高,麻醉医生需有比较准确的预判,制定个体化麻醉及急救方案。(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8年02期)

喻航[8](2017)在《CT定量分析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单向活瓣置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拟采用CT定量分析技术(QCT),从肺容积、肺血管、气道叁个方面对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EBV)治疗前后COPD患者肺部CT影像进行定量分析,揭示EBV治疗对肺部结构、功能的特征改变;通过对EBV治疗前后QCT指标变化与肺功能、运动能力改善的相关性研究,探索EBV治疗的获益机制。通过分析术前QCT指标与EBV疗效的相关性,初步筛选可用于疗效预测的QCT指标,为提高EBV疗效、改善重度COPD患者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0月至2015年0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行EBV治疗的24例重度COPD患者,采用FACT医学影像量化诊断系统,对研究对象EBV治疗前后肺部CT影像进行叁维重建,分析并记录EBV治疗前后肺容积、肺血管、支气管叁个方面QCT指标变化。比较术前患者筛选指标的疗效预测价值,结合QCT指标确定适合的术前筛选策略。分析肺功能、运动能力显着改善患者的QCT特征,揭示EBV的治疗机制。通过描述EBV治疗获益人群的QCT特征,初步筛选出可有效预测EBV疗效的术前QCT指标。结果:1. EBV治疗主要引起靶肺叶容积减少、同侧非治疗肺叶容积增加和全肺血管容积增加。EBV治疗后肺功能改善与靶肺叶容积减少和同侧非治疗肺叶容积增加显着相关,EBV治疗后运动能力改善与全肺血管容积增加显着相关,与靶肺叶减容程度无关。EBV治疗后肺功能改善与术前靶肺叶高容积、同侧非治疗肺叶低容积显着相关,EBV治疗后运动能力改善与术前全肺低血管容积显着相关。2.靶肺叶叶间裂完整性评估和旁路通气评估对术后靶肺叶能否显着减容的预测准确度较高,对肺功能、运动能力能否显着改善的预测准确度较差,联合两种方式的术前筛选策略可以提高靶肺叶显着减容率,但可能损失部分原本可从EBV治疗中获益的患者。靶肺叶异质性对术后靶肺叶能否显着减容及肺功能、运动能力能否显着改善的预测准确度不佳。靶肺叶显着减容患者术后肺功能、运动能力显着获益率高于靶肺叶未显着减容患者。部分靶肺叶未显着减容患者也可从EBV治疗中获得肺功能、运动能力的显着改善,其QCT变化主要为同侧非治疗肺叶容积增加和全肺血管容积增加。3.对于术前叶间裂评估和旁路通气评估结果不一致的患者,术前同侧非治疗肺叶低容积和全肺低血管容积可以较好地预测其术后能否实现肺功能和运动能力的显着改善。结论:1. EBV治疗主要引起靶肺叶容积、同侧非治疗肺叶容积和全肺血管容积变化。2.靶肺叶容积减少、同侧非治疗肺叶容积增加和全肺血管容积增加可能是EBV治疗的主要获益机制。3.术前靶肺叶高容积、同侧非治疗肺叶低容积、全肺低血管容积可能是EBV获益人群的主要特征。4.对于叶间裂评估和旁路通气评估不一致的患者,术前同侧非治疗肺叶容积和全肺血管容积情况可能对EBV疗效有一定预测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期刊2017-05-31)

周一平,朱智文,陈小可,林海容,刘慧[9](2017)在《再次单向活瓣肺减容后对侧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5岁。2015年1月26日入院。患者反复咳嗽、咳痰已20余年,活动气促6年,曾在我市及香港多家医院反复住院,均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年住院4~5次。2013年5月在香港养和医院行支气管镜下左下肺单向活瓣支架(emphasys endobronchial valve,EBV)置入肺减容术,植入EBV 2枚。6周后咳出1枚。自述术后气促症状改善不明(本文来源于《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期刊2017年02期)

韦积华,罗群强,陈戟霞,班华登[10](2017)在《关节镜下后内侧双入路关节囊单向活瓣切除术治疗儿童腘窝囊肿》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后内侧双入路治疗儿童腘窝囊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采用关节镜下经后内侧双入路治疗儿童腘窝囊肿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6~11岁,平均8.5岁。腘窝囊肿均为单侧且均不伴关节内损伤的单纯性腘窝囊肿,其中左膝14例,右膝4例,术前均行MRI检查,了解有无关节内损伤及腘窝囊肿是否与膝关节腔相通。术中多数患者仅行膝关节后内侧双入路,单纯切除关节后方关节通向腘窝囊肿的单向活瓣结构,并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评价方法评定手术效果。结果术中未出现重要血管和神经损伤,术后无伤口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未发现隐神经、大隐静脉或假性囊肿形成等并发症。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2.5个月,Rauschning和Lindgren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15<0.05)。术后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单纯关节镜下经后内侧双入路关节囊活瓣切除术治疗儿童腘窝囊肿,具有微创、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右江医学》期刊2017年02期)

单向活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单向纳入式人工胃底活瓣用于食管-胃胸内吻合抗返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入院治疗的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全胸腹腔镜下食管-胃胸内吻合手术,术后采用胃肠吻合器完成食管胃右胸内吻合完成消化道重建。根据抗返流方法分为对照组(n=35例)和观察组(n=35例)。对照组术后包埋吻合口,观察组术后采用单向纳入式人工胃底活瓣,两组治疗完毕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痊愈、全身衰竭死亡、吻合口瘘、返酸及吐苦水返流症状、烧心感的发生率;采用WHOQol-BREF生活量表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痊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71.43%vs. 42.86%,P<0.05),全身衰竭死亡、吻合口瘘、返酸及吐苦水返流症状、烧心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周围环境及独立能力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周围环境及独立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向纳入式人工胃底活瓣用于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患者能降低返流症状的发生率,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向活瓣论文参考文献

[1].赵玉彪,赵富东,储生雷.自制单向活瓣补片在房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9

[2].张佑民,尚曦,林德重,李杨杨,赵志军.单向纳入式人工胃底活瓣在食管-胃胸内吻合抗返流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3].陶小燕,杨杏英,贾亚平.一种带单向活瓣的叁通多用途呼吸机管道接头的设计[J].护士进修杂志.2019

[4].徐婷,冯月娟,郁东伟,王建峰,周小兰.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置入术治疗COPD患者1例并文献复习[J].健康研究.2019

[5].王苹,周泽云.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的分析及护理[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9

[6].高德军,李建亮,王丹.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在手术治疗老年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外科杂志.2018

[7].王程昱,宋潇,杨希革,李志文.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异物形成单向活瓣致心率下降1例报告[J].广西医学.2018

[8].喻航.CT定量分析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单向活瓣置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7

[9].周一平,朱智文,陈小可,林海容,刘慧.再次单向活瓣肺减容后对侧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一例[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7

[10].韦积华,罗群强,陈戟霞,班华登.关节镜下后内侧双入路关节囊单向活瓣切除术治疗儿童腘窝囊肿[J].右江医学.2017

标签:;  ;  ;  

单向活瓣论文-赵玉彪,赵富东,储生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