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测量论文-杨诗钊,杜之渝

角膜测量论文-杨诗钊,杜之渝

导读:本文包含了角膜测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近视,角膜磨镶术,激光原位,眼压测量法,角膜

角膜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杨诗钊,杜之渝[1](2019)在《成年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眼压测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后角膜生物力学,以及眼压的改变情况。方法测量并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118例(235眼)近视成年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厚度、角膜曲率、等效球镜度、角膜生物力学及非接触眼压计、Schiotz接触式眼压计、动态轮廓眼压计(DCT)、眼反应分析仪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给予飞秒激光LASIK治疗后患者角膜曲率、等效球镜度、中央角膜厚度、角膜滞后量、角膜阻力因子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各项眼压测量仪器测量值均较术前降低,其中DCT下降值与幅度最小,下降值与幅度值最大的是眼反应分析仪的Goldmann相关眼压。结论术后眼压测量值最准确的是DCT,可作为给予LASIK治疗前筛查及手术前后对比的首选方式。(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22期)

杜云,孙康,毕伍牧,钟林辉,简飞龙[2](2019)在《iTrace与Pentacam测量角膜球面像差与曲率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iTrace像差仪与叁维眼前节分析系统Pentacam测量角膜球面像差及曲率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选取2018-08/2019-02在我院拟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屈光不正患者63例125眼,分别使用iTrace像差仪与叁维眼前节分析系统Pentacam进行角膜球面像差和曲率的测量,比较两种仪器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和一致性。结果:iTrace像差仪测得角膜球面像差、最平坦曲率径线、最陡峭曲率径线、角膜散光值分别为0.230±0.086μm、43.01±2.38D、44.08±2.48D、1.03±0.57D,Pentacam测得结果分别为0.247±0.114μm、42.88±1.44D、43.86±1.51D、1.07±0.62D,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两种仪器测得结果的差值的均数均接近基线(0),95%一致性区间窄,一致性较好。结论:iTrace像差仪和叁维眼前节分析系统Pentacam测量的角膜球面像差和曲率无明显差异,且一致性较好,临床中可相互参考。(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寇姣姣,常平骏,赵云娥[3](2019)在《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中央角膜厚度变化及其对眼压测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易发生青光眼、高眼压征、虹膜粘连、囊膜机化等并发症,其中青光眼对患者视神经产生不可逆损伤,尤其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但是,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视野、视神经损伤等方面难以获得可靠数据为诊断提供依据,因此眼压精确测量对青光眼诊断尤为重要。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常伴有角膜厚度改变,会影响眼压测量的准确性。本文就先天性白内障术后中央角膜厚度(CCT)、眼内压(IOP)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烽,邵毅,闵幼兰,杨林,吴威[4](2019)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在翼状胬肉患者角膜厚度测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检测翼状胬肉患者翼状胬肉周边角膜各区域厚度及上皮厚度的变化。方法选取翼状胬肉女性患者(右眼,翼状胬肉组)和正常女性(右眼,正常组)各44人。用OCTA技术分别对翼状胬肉组和正常组角膜各区域全层厚度及上皮厚度进行测量。对角膜进行25分区,中央区(M2)为角膜中央2 mm区域,内环、中环、外环直径范围分别为距角膜中央5 mm、7 mm和9 mm。将角膜的内环、中环和外环的每个区域划分为下方(I)、颞下(IT)、颞侧(T)、颞上(ST)、上(S)、鼻上(SN)、鼻侧(N)以及鼻下(IN)8个方位。翼状胬肉组各区域(除翼状胬肉区域SN、N、IN区外)与正常组角膜对应区域全层厚度及上皮厚度进行两两比较。结果翼状胬肉组角膜的上方(S5、S7、S9区),下方(I5、I7、I9区)角膜全层及上皮厚度均较正常组角膜厚(均为P<0.05),中央区及其他区域角膜全层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的S5、S7、S9区为翼状胬肉组各环中角膜上皮所占角膜总厚度比例最大的区域,角膜的IT5、IT7、IT9区为所占比例最小的区域。IT5、T7、T9区为正常组各环角膜上皮所占角膜总厚度比例最大的区域,S5、S7、S9区为所占比例最小的区域。中央区(M2)角膜上皮占各角膜全层厚度的比例最大,从内到外逐渐下降。结论 OCTA技术可以发现翼状胬肉患者上下方角膜厚度和角膜上皮厚度明显增厚。(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王艳,张嵘,叶向彧,胡颖峰,关照[5](2019)在《白内障患者角膜后表面散光的测量及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白内障患者角膜后表面散光(posterior corneal astigmatism,PA)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8月确诊为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174例(190眼),分为角膜前表面散光(anterior corneal astigmatism,AA)组:顺规散光组67例(75眼)、逆规散光组77例(80眼)、斜轴散光组32例(35眼)及总AA组174例(190眼);PA组:顺规散光组23例(23眼)、逆规散光组138例(149眼)、斜轴散光组18例(18眼)及总PA组174例(190眼)。术前通过Pentacam测得患者的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角膜水平直径(white-to-white,WTW),通过IOL Master测量患者的眼轴(axial length,AL)、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Bland-Altman分析模拟角膜散光值(simulated keratometry,SimK)与总角膜散光的差异;线性回归分析AA与PA的相关性;使用Pearson及Spearman相关分析其他眼内生物参数与PA的相关性。结果角膜SimK与总角膜散光的散光值及轴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land-Altman显示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70~0.55 D、-63.4°~70.2°。顺规散光组AA与PA呈弱的正相关(r=0.316,P=0.005);逆规散光组PA与WTW呈弱的负相关(r=-0.214,P=0.015);而AL、CCT、ACD均与PA无明显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逆规性PA与WTW有弱的负相关,而PA与AL、ACD、CCT等参数没有相关性,且数值大小稳定。(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禤中宁,李莉,赖丽萍,莫燮羽,唐寅[6](2019)在《叁种仪器测量角膜曲率的重复性和一致性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手动角膜曲率计、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VERION数字导航系统叁种仪器测量角膜曲率的重复性及一致性。方法对39例(78眼)白内障患者分别使用上述叁种仪器进行角膜生物学测量,记录陡峭轴角膜曲率(Ks)、平坦轴角膜曲率(Kf)、散光轴位,比较叁种不同仪器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一致性。结果叁种不同仪器Kf的2.77 Sw均≤0.19 D,CVw均≤0.16%,ICC均≥0.91;Ks的2.77 Sw均≤0.25 D,CVw均≤0.21%,ICC均≥0.90。不同仪器间的两两比较显示,右眼Kf、左眼Kf,右眼Ks、左眼Ks差值的平均值最大的分别是0.27D、0.24 D、0.14 D、0.16 D。叁种不同仪器测量的左、右眼Kf值两两比较时,除手动角膜曲率-VERIO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眼P=0.26,左眼P=0.44),其余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叁种不同仪器测量的左、右眼Ks值两两比较时,除手动角膜曲率-VERIO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眼P=0.84,左眼P=0.89),其余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各仪器间的95%LoA均小于0.5 D,一致性区间较窄。结论叁种仪器测量角膜曲率的重复性好,精度高,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微创医学》期刊2019年04期)

段宇辉,米生健,李仲佶,高玮[7](2019)在《Sirius、Oculyzer、AS-OCT和A超测量近视患者角膜最薄点厚度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Sirius、Oculyzer、AS-OCT和A超对近视患者角膜最薄点厚度测量结果的差异性、相关性和一致性,为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03/04在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眼科近视眼激光部行飞秒激光辅助LASIK患者81例162眼,用Sirius、Oculyzer、AS-OCT和A超四种仪器分别测量以上患者的角膜最薄点厚度,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超、Sirius、Oculyzer、AS-OCT测量结果分别为537.91±24.12、538.12±22.64、538.20±23.74、527.04±23.11μm(P<0.01)。AS-OCT的测量结果明显小于其他叁种方法测量结果,A超、Sirius、Oculyzer之间无差异。将A超、Sirius、Oculyzer、AS-OCT测得的角膜厚度最薄点数值进行两两相关分析,表明四种方法测量角膜最薄点厚度均有高度相关性(r=0.920、0.914、0.951、0.908、0.929、0.919,均P<0.001)。A超分别与Sirius、Oculyzer、AS-OCT测量角膜最薄点厚度在95%CI为-18.77~18.33、-19.79~19.19、-3.79~25.53μm,结合Bland-Altman图,提示Sirius、Oculyzer、AS-OCT分别与A超间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与A超测得的角膜最薄点厚度结果相比,AS-OCT测量的结果偏薄。四种方法测量的角膜厚度最薄点值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及一致性,但95%的一致性界限较宽,临床使用中两者可以相互参考,不能替换。(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毕文娇,吴洁,刘坤,王瑶[8](2019)在《Tomey OA-2000、IOL Master 700及 A 超角膜测厚仪测量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Tomey OA-2000、IOL Master700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选取青岛眼科医院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56例(112眼),分别用Tomey OA-2000、IOL Master 700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双眼CCT,对叁种仪器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2眼的CCT测量结果:A超角膜测厚仪为(542.23±26.88)μm,Tomey OA-2000为(521.75±26.51)μm,IOL Master 700为(519.53±28.15)μm。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37,P<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Tomey OA-2000、IOL Master 700与A超角膜测厚仪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的CCT值较Tomey OA-2000厚(20.48±8.16)μm,两者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18.96~22.01μm;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CCT值较IOL Master 700厚(22.71±10.39)μm,两者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20.76~24.65μm。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超角膜测厚仪、Tomey OA-2000、IOL Master 700叁种仪器测量值均呈高度相关(均为P<0.01)。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Tomey OA-2000、IOL Master 700测量的CCT值与A超角膜测厚仪相比一致性均较好。结论 Tomey OA-2000、IOL Master 700测量CCT的结果与A超角膜测厚仪相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但其结果存在微小的差异,叁者之间不能简单地互相替代。(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9年08期)

郑彪,彭红娟,黄婷,柯毅,林桂英[9](2019)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正常人中央角膜厚度的可重复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测量正常人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可重复性。方法随机选取正常人50例共50眼,应用SD-OCT测量CCT,扫描深度为2.0 mm,光源波长为840 nm,轴向分辨率为6μm,横向分辨率为20μm,用系统自带标尺测量角膜顶点前表面到后表面的垂直距离,记录CCT,评估重复性。结果同一观察者测量方法的相关系数(ICC)为0.9558(95%CI:0.925~0.978),变异系数(CV)为2.5%。不同观察者测量方法的ICC为0.9335(95%CI:0.912~0.966),CV为4.8%。观察者1第1次测量的CTT值为(538.53±32.37)μm,第2次为(543.5.25±32.85)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2测量的CCT为(524.53±28.37)μm,与观察者1两次测量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SD-OCT测量正常人CCT的可重复性高;应用SD-OCT追踪CCT的变化时,应该由同一检测者进行测量。(本文来源于《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金尚翔[10](2019)在《非青光眼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对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非接触眼压计(NCT)测量结果受到非青光眼患者中央角膜厚度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20例来本院接受检查的非青光眼患者为例,采用NCT测量其眼压值,并用超声角膜测厚仪对其中央角膜厚度进行测量。观察并分析中央角膜厚度与眼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左右眼平均眼压分别为(15.3±3.7)mmHg与(15.4±3.9)mmHg;其中,63例眼压在10~14mmHg的范围内,40例在15~20mmHg范围内,17例超过20mmHg。经相关性分析,发现随着中央角膜厚度值的增加,患者双侧眼压值也不断升高。结论:在采用NCT对非青光眼患者的眼压进行测量时,应将测量结果受到中央角膜厚度的影响考虑在内。(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13期)

角膜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iTrace像差仪与叁维眼前节分析系统Pentacam测量角膜球面像差及曲率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选取2018-08/2019-02在我院拟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屈光不正患者63例125眼,分别使用iTrace像差仪与叁维眼前节分析系统Pentacam进行角膜球面像差和曲率的测量,比较两种仪器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和一致性。结果:iTrace像差仪测得角膜球面像差、最平坦曲率径线、最陡峭曲率径线、角膜散光值分别为0.230±0.086μm、43.01±2.38D、44.08±2.48D、1.03±0.57D,Pentacam测得结果分别为0.247±0.114μm、42.88±1.44D、43.86±1.51D、1.07±0.62D,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两种仪器测得结果的差值的均数均接近基线(0),95%一致性区间窄,一致性较好。结论:iTrace像差仪和叁维眼前节分析系统Pentacam测量的角膜球面像差和曲率无明显差异,且一致性较好,临床中可相互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角膜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1].杨诗钊,杜之渝.成年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眼压测量的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

[2].杜云,孙康,毕伍牧,钟林辉,简飞龙.iTrace与Pentacam测量角膜球面像差与曲率的比较[J].国际眼科杂志.2019

[3].寇姣姣,常平骏,赵云娥.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中央角膜厚度变化及其对眼压测量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9

[4].王烽,邵毅,闵幼兰,杨林,吴威.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在翼状胬肉患者角膜厚度测量中的应用[J].眼科新进展.2019

[5].王艳,张嵘,叶向彧,胡颖峰,关照.白内障患者角膜后表面散光的测量及相关因素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9

[6].禤中宁,李莉,赖丽萍,莫燮羽,唐寅.叁种仪器测量角膜曲率的重复性和一致性比较研究[J].微创医学.2019

[7].段宇辉,米生健,李仲佶,高玮.Sirius、Oculyzer、AS-OCT和A超测量近视患者角膜最薄点厚度的比较[J].国际眼科杂志.2019

[8].毕文娇,吴洁,刘坤,王瑶.TomeyOA-2000、IOLMaster700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J].眼科新进展.2019

[9].郑彪,彭红娟,黄婷,柯毅,林桂英.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正常人中央角膜厚度的可重复性研究[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9

[10].金尚翔.非青光眼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对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标签:;  ;  ;  ;  ;  

角膜测量论文-杨诗钊,杜之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