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不寐论文-江勋,胡爱民

消渴不寐论文-江勋,胡爱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消渴不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痰热内扰型,失眠症,临床观察,糖尿病

消渴不寐论文文献综述

江勋,胡爱民[1](2019)在《消渴不寐方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症(痰热内扰型)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消渴不寐方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症(痰热内扰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胡爱民主任医师经验方"消渴不寐方"汤剂(组成:黄连10g,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0g,生甘草6g,枳实10g,竹茹10g,石菖蒲10g,郁金10g,酸枣仁20g,柏子仁20g,远志10g)化裁,对照组予艾司唑仑片,连续用药12周后比较两组的综合临床疗效、相关量表评分(PSQI、ESS、ISI)、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评价消渴不寐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各中医单项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两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ISI评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治疗后各中医单项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ISI评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对照组降低。治疗组治疗后的E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治疗后E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不明显;治疗后两组ESS评分比较,治疗组降低更明显。治疗后两组的综合性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消渴不寐方能够改善糖尿病合并失眠症(痰热内扰型)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白天嗜睡状态,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安全性好。(本文来源于《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峰论坛论文资料汇编》期刊2019-09-06)

田娜,刘旭,喻嵘,苏丽清,陈大光[2](2019)在《黄保民教授从肝心论治消渴合并不寐经验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消渴常伴发不寐,黄保民教授认为情志因素为消渴并不寐之主因,病机以肝心火旺为基础,阴津耗伤作为病理变化贯穿始终,病位在肝心,可损及肺、胃、肾。结合肝心二脏生理病理特点,肝郁化火扰心或血虚心神失养皆可发为此病。故分为两个证型:郁火扰心证和血虚内热证,从肝心论治,治之以清热泻火为主,辨证辅以疏肝解郁或滋阴养血之法,疗效显着,值得借鉴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孙欣,张玉琴[3](2019)在《张玉琴教授治疗消渴病合并不寐临证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失眠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糖尿病患者日间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张玉琴教授从事消渴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已四十余载,熟读中医古典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将消渴病合并不寐之病机主要归为气阴两虚兼瘀,热扰心神,心肾不交所致失眠。治疗上张玉琴教授根据患者的不同兼症辨证施治,四诊合参,灵活加减化裁,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12期)

刘婉文,曾纪斌,曾钰皓[4](2019)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少阳型消渴病伴不寐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少阳型消渴病伴不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受试对象80例用随机分成两组,包括对照组38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在原降糖方案治疗的基础上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在原降糖方案治疗的基础上予柴胡龙骨牡蛎汤口服,治疗周期为15 d。观察两组血糖水平、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治疗均有临床疗效。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血糖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血糖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而在改善PSQI评分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尚不能认为两组有不同疗效。两组临床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在改善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治疗方案均可降低血糖水平、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但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及降低血糖方面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而在改善PSQI评分方面则尚不能认为两组疗效有差异;柴胡龙骨牡蛎汤在改善整体症状方面疗效显着优于艾司唑仑组。表明睡眠质量与血糖水平有一定的联系,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降血糖的同时,还具有镇静助睡眠的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劭敏,张兰[5](2019)在《从“火”论治消渴不寐》一文中研究指出消渴不寐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都有影响。消渴不寐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消渴不寐病因多端,然终不离"火",或实火所致,或虚火所累,日久可致心神失养,加重病情。该文通过从"火"论治消渴不寐,确立清肝泻火解郁、清心泻火安神、清利湿热健脾、清热化痰宁心、益肾水制心火、滋肾阴补肝阴六大治则,结合脏腑气血阴阳偏颇,佐以益气、活血、养血、养阴、生津等药以使之平衡,为消渴不寐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王美君[6](2018)在《王莉教授治疗消渴合并不寐的经验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王莉教授治疗消渴合并不寐的诊疗思路和遣方用药经验,为中医治疗此病提供新思路。方法:1.病例收集:全部病例均来源于吾师王莉教授于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消渴并不寐病人。2.病例分析:在学习临床基础知识时,查阅相关文献,并熟读经典,对消渴合并不寐的学术渊源、古代认识、研究现状、国内外治疗进展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3.经验总结:总结和归纳吾师对消渴合并不寐的病因病机认识及遣方用药特点病,为消渴并不寐的治疗提供新思路。结果:王莉教授治疗消渴并不寐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深入研究并临床推广。结论:1.吾师对消渴并不寐的病机认识:消渴并不寐以阴液亏虚为本,在此基础上,以气郁、痰热、血瘀等实邪内停为标,是本虚标实之证。其病位主要涉及肝、胃、肺、肾等。2.吾师对消渴并不寐治疗的认识:(1)重视滋阴补液以治本,并主张临证调气,调气祛邪以治标;(2)根据消渴并不寐的发病特点,将本病的证型概括为: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瘀血内停证,并将经方作为治疗消渴并不寐的基础方,临证加减配伍,使效如浮鼓。(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6-01)

江勋[7](2018)在《消渴不寐方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症(痰热内扰型)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消渴不寐方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症(痰热内扰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糖尿病合并失眠症的中医辨治提供可靠依据,以期能够进一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糖尿病合并失眠症(痰热内扰型)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在规范降糖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消渴不寐方汤剂,对照组予艾司唑仑片,连续用药12周后比较两组的综合临床疗效、相关量表评分(PSQI、ESS、ISI)、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评价消渴不寐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观察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的各中医单项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失眠、多梦、心烦、胸脘痞闷、痰多、头晕、口苦症状积分和对照组失眠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更为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ISI评分、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各中医单项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胸脘痞闷、痰多、口苦症状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ISI评分、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E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E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ESS评分比较,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综合性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前后均未出现特殊不适,复查叁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表明两组药物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消渴不寐方能够改善糖尿病合并失眠症(痰热内扰型)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能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夜间失眠情况,提高患者睡眠效率,改善白天嗜睡的精神状态,对失眠与嗜睡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本研究表明消渴不寐方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症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5-18)

韦爱群,欧永月,谭艳柳[8](2018)在《耳穴压豆联合辨证施护治疗消渴病不寐症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辨证施护治疗消渴病不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消渴病不寐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耳穴压豆联合辨证施护,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治愈30例,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中治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3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压豆联合辨证施护治疗消渴病不寐症效果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12期)

周珊珊,万晓刚[9](2018)在《半夏泻心汤治疗消渴不寐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之寤寐由心神所控,不寐之病机总属邪气扰神或心神失养。笔者在岭南多年临床发现,消渴症见不寐者,多表现为脾虚胃热之中焦寒热错杂证,是以营血不足,湿热有余而致心神被扰,心失所养所致。治疗上注重健脾和胃,益气养血以治本虚,祛湿醒神,平调寒热以治邪实。临证时常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渴不寐,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来源于《环球中医药》期刊2018年02期)

蔡爽[10](2017)在《李小娟教授从“调肝脾,安心神”论治消渴病伴发不寐经验举隅》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寻吾师继承马智教授“调肝脾,安心神”治疗不寐之经验并将之发展应用于消渴病伴发不寐治疗中的辨证思想和遣方用药特色,为中医治疗此病注入新思路。材料与方法:通过查阅吾师跟随马智教授学习期间之资料,及弟子跟师学习期间吾师所授经验与对临床典型病例的积累记录,系统分析并总结,以归纳吾师特色治疗消渴病伴发不寐。结果:1.吾师对消渴病伴发不寐病因病机认识:消渴病之本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则以燥热血瘀为重,不寐可发生于消渴病的任意发展阶段,由多种因素影响致心神失养或心神受扰而不寐,其中多以肝脾为起病之源,病位在心。2.吾师辨证论治消渴病伴发不寐:(1)治疗过程中重视辨清虚实,强调补气益阴之基础性;(2)以“调肝脾,安心神”为治疗原则,指导后续遣方用药;(3)根据病程发展及临床表现将此病分为阴虚内热,心神不宁;心肾不交,心神失养;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气阴两虚,肝郁化火扰神;痰热内扰,热扰心神5种证型,辨证论治。结论:吾师对消渴病伴发不寐之中医治疗,临床疗效显着,具有学习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3-01)

消渴不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消渴常伴发不寐,黄保民教授认为情志因素为消渴并不寐之主因,病机以肝心火旺为基础,阴津耗伤作为病理变化贯穿始终,病位在肝心,可损及肺、胃、肾。结合肝心二脏生理病理特点,肝郁化火扰心或血虚心神失养皆可发为此病。故分为两个证型:郁火扰心证和血虚内热证,从肝心论治,治之以清热泻火为主,辨证辅以疏肝解郁或滋阴养血之法,疗效显着,值得借鉴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消渴不寐论文参考文献

[1].江勋,胡爱民.消渴不寐方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症(痰热内扰型)的临床观察[C].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峰论坛论文资料汇编.2019

[2].田娜,刘旭,喻嵘,苏丽清,陈大光.黄保民教授从肝心论治消渴合并不寐经验浅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3].孙欣,张玉琴.张玉琴教授治疗消渴病合并不寐临证经验[J].中国当代医药.2019

[4].刘婉文,曾纪斌,曾钰皓.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少阳型消渴病伴不寐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5].王劭敏,张兰.从“火”论治消渴不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

[6].王美君.王莉教授治疗消渴合并不寐的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

[7].江勋.消渴不寐方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症(痰热内扰型)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

[8].韦爱群,欧永月,谭艳柳.耳穴压豆联合辨证施护治疗消渴病不寐症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9].周珊珊,万晓刚.半夏泻心汤治疗消渴不寐经验[J].环球中医药.2018

[10].蔡爽.李小娟教授从“调肝脾,安心神”论治消渴病伴发不寐经验举隅[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7

标签:;  ;  ;  ;  

消渴不寐论文-江勋,胡爱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