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理解性阅读输入论文-叶鑫

可理解性阅读输入论文-叶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理解性阅读输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可理解性输入,阅读,词汇习得

可理解性阅读输入论文文献综述

叶鑫[1](2015)在《可理解性阅读输入与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其他国家的英语学习者相比,我国大学生极少阅读纯正的英文书籍或者期刊杂志。大学生的词汇习得仅限于课堂教学。本文试着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可理解性输入的角度,结合阅读对英语词汇的作用,探讨适合我国大学生词汇习得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求知导刊》期刊2015年10期)

胡敏[2](2008)在《通过可理解性阅读输入促进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教师与学习者都把词汇看作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002)指出初中学生到初叁需要掌握1500-1600个词汇与100个常用短语。而且,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无论是受纳性的(读、听)还是产出性的(说、写)技能,足够的词汇量都是基本的保证。因此,对我国的英语教师和学生来说,如何进行更有效的词汇学习已成为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首要任务。英语词汇学习有两种方式:直接式学习与间接式学习。直接式学习通过直接的词汇练习和活动,如词形拼写、词汇游戏等进行学习。Nation (2004)提出以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的语言学习输入理论为依据的词汇间接式学习,即,词汇学习是当学生的注意力并不在词汇学习上时进行的。Krashen (1982)用输入假设来解释语言输入与语言习得的关系,他认为习得语言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理解语言信息或接受可理解的输入。人们从目前的水平开始,通过理解i+1的输入而达到下一个水平,通常借助语境来理解语言输入。本研究主要以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输入假设为基础,提出通过可理解性的阅读输入帮助初中学生的词汇学习。作者在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中学进行了两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初中两个班级的学生参加了这次实验。一个作为实验班,另一个作为对照班。在实验班里通过让学生阅读《二十一世纪英文报》(初中版)进行可理解性阅读输入,以观察可理解性阅读输入在初中学生词汇学习中的作用。并且主要研究可理解性阅读输入对学生词汇量的影响。收集数据的途径主要包括前测、后测、调查问卷、访谈和学生书面报告。前测后测的成绩通过SPSS 13.0进行统计计算并对成绩差异的显着性进行了Z检验。实验结果表明:可理解性阅读输入对初中学生词汇学习有促进作用,而且可理解性阅读输入量与学生词汇量的提高相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08-02-20)

邓跃平[3](2005)在《可理解性阅读输入在大学英语词汇习得中的必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有别于二语教学。学生缺乏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语言环境。我国大学生尽管按教学大纲或四、六级考试大纲要求学得了较丰富的词汇(分别为4200词和5500词),但是大部分的词汇只是停留在与母语对应概念的认知层面上,对词汇意义的理解只是孤立的、静止的,甚至是片面的。所以,学生在进行写作、翻译和口语等语言输出时,出现相当多的与母语负迁移相关的用词不妥,不符合英语习惯的问题。然而,这部分学生有足够的词汇和语言基础通过阅读可理解性的阅读材料能有效提高词汇运用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在二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我国大学生外语词汇习得的有效途径。 克拉申(1982)认为: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是有区别的,语言习得是通过使用目的语进行自然交流,对语言规则的自发内化过程;而语言学习则是通过正式语言学习而有意识的语言发展过程。所学来的语言知识要通过语言实践习得过程,才能转化为语言能力。他用输入假设来解释语言输入与语言习得的关系,他认为习得语言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理解语言信息或接受可理解的输入。人们从目前的水平开始,通过理解I+1的输入而达到下一个水平,通常借助语境来理解语言输入。路易斯(1993)认为词汇要取代语法从语境中教学。学习迁移理论也认为要通过加强自然语言的输入以减少母语的负迁移。据此,本文针对大学二年级以上英语学习者提出词汇习得假设:进行大量可理解性的阅读输入,在阅读的自然语境中有效促进英语词汇的习得,并在词汇数量和应用能力上得到提高。 本研究主要包括叁个实证研究。从大一至大二的一百篇平时习作中挑选出错误频率高的例句50例,分析其用词错误规律;然后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长沙市两所普通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62名、非英语专业学生59名。采用词汇能力测试和自主词汇习得策略问卷调查方法,运用SPSS11.5数据统计软件,计算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与其词汇学习策略变量之(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5-10-01)

可理解性阅读输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语言教师与学习者都把词汇看作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002)指出初中学生到初叁需要掌握1500-1600个词汇与100个常用短语。而且,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无论是受纳性的(读、听)还是产出性的(说、写)技能,足够的词汇量都是基本的保证。因此,对我国的英语教师和学生来说,如何进行更有效的词汇学习已成为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首要任务。英语词汇学习有两种方式:直接式学习与间接式学习。直接式学习通过直接的词汇练习和活动,如词形拼写、词汇游戏等进行学习。Nation (2004)提出以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的语言学习输入理论为依据的词汇间接式学习,即,词汇学习是当学生的注意力并不在词汇学习上时进行的。Krashen (1982)用输入假设来解释语言输入与语言习得的关系,他认为习得语言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理解语言信息或接受可理解的输入。人们从目前的水平开始,通过理解i+1的输入而达到下一个水平,通常借助语境来理解语言输入。本研究主要以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输入假设为基础,提出通过可理解性的阅读输入帮助初中学生的词汇学习。作者在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中学进行了两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初中两个班级的学生参加了这次实验。一个作为实验班,另一个作为对照班。在实验班里通过让学生阅读《二十一世纪英文报》(初中版)进行可理解性阅读输入,以观察可理解性阅读输入在初中学生词汇学习中的作用。并且主要研究可理解性阅读输入对学生词汇量的影响。收集数据的途径主要包括前测、后测、调查问卷、访谈和学生书面报告。前测后测的成绩通过SPSS 13.0进行统计计算并对成绩差异的显着性进行了Z检验。实验结果表明:可理解性阅读输入对初中学生词汇学习有促进作用,而且可理解性阅读输入量与学生词汇量的提高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理解性阅读输入论文参考文献

[1].叶鑫.可理解性阅读输入与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J].求知导刊.2015

[2].胡敏.通过可理解性阅读输入促进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3].邓跃平.可理解性阅读输入在大学英语词汇习得中的必要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

标签:;  ;  ;  

可理解性阅读输入论文-叶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