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处理论文-王丽丽

硒处理论文-王丽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硒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镉,硒,碎米荠,芥蓝

硒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丽[1](2019)在《镉、硒处理对碎米荠和芥蓝生长及生理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愈来严重,其中镉污染已成为农用种植地的一大危害。硒是一种比较稀有的元素,也是人体和动物体维持机体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的硒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但过量硒对植株有毒害作用。本研究以弯曲碎米荠(Cardamine flexuosa)和‘大笋迟花’芥蓝品种为材料,通过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镉、硒离子溶液(镉溶液:0~300μmol/L 6个浓度梯度;硒溶液:0~100μmol/L 8个浓度梯度)处理对弯曲碎米荠营养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硒处理对‘大笋迟花’芥蓝生长发育及生理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镉、硒浓度增大,碎米荠植株的地上部分鲜重、株高、根长、叶片大小均明显下降,植株的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整体上呈显着降低趋势;在镉、硒处理下,弯曲碎米荠植株的抗氧化酶系统中CAT、POD、SOD的活性均升高,其中在相同浓度处理下,植株体内抗氧化酶对硒处理敏感性更强。2、在外源硒处理条件下,芥蓝植株的外部形态和营养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植株地上生物量(鲜重)减少,株高、叶片大小均明显低于对照。低浓度的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芥蓝的根系伸长生长,而高浓度硒对芥蓝根系的伸长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根部正常形态的建成也受到了很大影响。芥蓝叶片中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在硒处理后含量远低于对照,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多酚以及类黄酮的含量均整体随着硒溶液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3、在芥蓝叶片中共检测到了9种硫苷组分,而在根中检测到了8种。在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处理条件下,芥蓝地上部总吲哚族硫苷没有显着变化,而脂肪族硫苷含量均显着增加;5μmol/L亚硒酸钠处理能够显着提高芥蓝体内硫苷含量,且不同浓度的硒溶液处理对于不同种类硫苷的含量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9-06-20)

胡旭雅,李财运,倪钟涛,曾皓,李阳[2](2019)在《硒处理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硒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CK)、0.5、5、10、20、40、80μmol·L~(-1)]对薄壳山核桃幼苗进行处理,并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硒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发育、生物量积累、酶活性均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硒抑制了幼苗生长、干物质的积累、酶活性、光合速率,且硒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80μmol·L~(-1)硒浓度处理后的根长较CK显着降低了55.36%(P<0.05),其他形态指标均无显着差异。硒处理显着提高了幼苗体内的硒含量,且根系>叶片。随着硒浓度的增加,叶、根内的硒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硒浓度≥0.5μmol·L~(-1)时,其他处理均与CK存在显着差异。40μmol·L~(-1)硒浓度处理下叶中的硒含量较CK显着增加了1 682倍,根中的硒含量提高了482倍。低硒浓度(≤10μmol·L~(-1))处理可以促进根中Mn2+、Mg2+含量和叶中的Zn2+含量的积累。当硒浓度≥5μmol·L~(-1)时,会促进根中Zn2+含量的积累,硒浓度≥10μmol·L~(-1),促进茎中Mn2+含量的积累,其中在80μmol·L~(-1)硒浓度处理下茎中Mn2+含量为CK的9.29倍。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硒浓度增加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在0.5μmol·L~(-1)硒浓度处理下达到最高,明显高于CK,分别为1 698.63、1 912.28 U·mg prot-1。综上,低浓度硒处理和施硒时间长短对幼苗光合作用影响不大,而高浓度硒处理会抑制光合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硒富集机理和硒的科学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慈琰雨[3](2019)在《不同硒处理对红将军苹果品质及贮藏特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硒是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施加硒肥以后,可以提高自身含硒量,从而补充人体内硒的含量,改善硒缺乏状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红将军是早熟富士的浓红型芽变,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优良早熟品种,目前有关硒对红将军苹果果实品质和贮藏期特性的影响报道尚未见报道。为了研究不同施硒方式和浓度对红将军苹果果实品质和贮藏特性的影响,本实验以红将军苹果为实验材料,采用叶面喷硒和土壤施硒两种方式,设置25 mg/L、50 mg/L、100 mg/L、150 mg/L四个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于不同生长时期分别施一次、两次、叁次,以清水喷施为对照,研究硒对红将军苹果叶片光合作用、果实品质和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为富硒红将军苹果的生产和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叶面喷硒和土壤施硒2种方式,均以150 mg/L叁次的硒处理能显着提高红将军苹果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分别比对照高86.43%和37.96%。2、两种施硒方式均可以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叶面喷施和土壤施硒分别以150 mg/L叁次和100 mg/L叁次的硒处理效果最显着。但施硒降低了叶片的胞间CO_2浓度,150 mg/L时抑制胞间CO_2浓度的作用最明显。3、施硒明显增加了红将军果实的单果重和横纵径,在叶面喷施150 mg/L两次时,单果重最大,为349.23 g,在浓度为150 mg/L一次时,横纵径最大,分别比对照增加了7.05%和17.52%。而土壤施用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红将军苹果外观品质无显着影响。4、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能有效改善红将军苹果的内在品质,提高果实含硒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以150 mg/L一次时果实内在品质最好,果实中含硒量为3.51 mg/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73%,糖酸比最高达到78.68,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对Vc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土壤施硒对红将军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没有显着影响,可溶性糖含量在150 mg/L叁次时含量最高,为10.48%。Vc含量与对照相比显着增加,50 mg/L叁次时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了666%。5、测定了不同方式施硒和硒浓度对贮藏期硬度以及相关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不同处理的果实硬度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增加外源硒能明显降低红将军苹果贮藏期硬度,且浓度越高,对硬度的影响越显着,在土壤施硒两次浓度为100 mg/L时硬度最低,为6.13 kg/cm~2,比对照减少10.93%。贮藏中红将军果实中的果胶含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其变化趋势与果实硬度的变化趋势相似,硒处理后的果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硒处理的与果实硬度相关酶PE、PG和CX的活性均呈现上升趋势,以150mg/L时这3种酶活性最高。6、不同硒处理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SOD、POD和CAT的活性。在贮藏第35 d时,叶面喷施叁次150 mg/L的亚硒酸钠溶液时SOD和POD活性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28.4%、70.13%;在贮藏第28 d时喷施两次150 mg/L的亚硒酸钠溶液时CAT活性最高,比对照增加94.06%。土壤施硒与叶面喷硒情况一致,同样在贮藏35 d施用叁次150 mg/L的亚硒酸钠溶液时SOD和POD活性最高,分别高于对照31.2%、52.46%。在贮藏第28 d时以100 mg/L亚硒酸钠溶液施用两次时CAT活性最高,比对照高109.88%。(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9-03-31)

杨莹,但霞,吴代东,吴艳艳,管敬喜[4](2019)在《不同富硒处理对‘野酿2号’葡萄与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广西特有毛葡萄品种‘野酿2号’为样本,用自配硒肥和"中农6号"两种硒肥喷施叶片和幼果,测定成熟果实及其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和硒含量。结果表明,‘野酿2号’对"中农6号"吸收效果明显,喷施1~3次鲜果硒含量分别达到0.038 mg/L、0.048 mg/L、0.051 mg/L;均高于0.01 mg/L的富硒食品标准;而酿制的葡萄酒中硒含量大幅度减少,只有喷施2次和3次的勉强达到富硒饮品标准;通过对成品酒盲评可知,随着富硒处理次数的增加,葡萄酒生青味减淡,酸涩感变弱,成熟浆果味略有凸显,风味、口感改善明显。因此认为,"中农6号"有机硒肥对‘野酿2号’富硒作用显着,喷施2次及以上的葡萄酒风味得到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外葡萄与葡萄酒》期刊2019年02期)

邢荔[5](2019)在《硒处理对粗壮女贞生理特征及品质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设置了不同浓度的硒处理,调查了各处理下POD(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等生理特性酶以及游离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酚氨比等主要影响品质的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硒处理(1 mg L~(-1))不会对粗壮女贞叶片内的防御体系产生不利影响,一般体内的生理酶活变化不明显,且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的含量最高,酚氨比最低,茶的苦涩味有所降低,茶多酚也有明显的提高,提高品质的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李克强,陈发波,林立金,廖明安,黄科文[6](2018)在《不同浓度硒处理对豆瓣菜生长及硒富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硒处理对豆瓣菜生长及硒富集的影响,了解豆瓣菜硒积累及耐受特性,并筛选出有利于其生长的最佳硒浓度。【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硒处理浓度为0(CK)、5、10、25、50、75、100 mg/kg,以四价硒计。【结果】结果表明,外源硒浓度为5~50 mg/kg时有利于豆瓣菜生长,其中以10 mg/kg效果最佳,100 mg/kg则抑制其生长。5~50 mg/kg浓度的硒能提高豆瓣菜光合色素含量但未达显着水平(P>0.05),而当浓度过高时(75~100 mg/kg)光合色素含量显着减少(P<0.05)。适宜浓度的硒能诱导POD(5~75 mg/kg)和CAT(10 mg/kg)活性的上升,但过高浓度的硒会导致SOD(50~100 mg/kg)和CAT(100 mg/kg)活性下降。施硒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均显着降低(P<0.05),各施硒的处理中又以10、25 mg/kg处理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而地上部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外源硒浓度的升高则呈先下降后上升之后再下降的趋势。施硒后豆瓣菜硒含量与硒积累量随硒浓度升高而呈线性关系升高。【结论】豆瓣菜是一种次生硒富集植物,其硒含量、硒积累量与外源硒浓度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适宜浓度的硒有利于豆瓣菜生长,当外源硒浓度为10 mg/kg时,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潘绍坤,鲁荣海,向娟,刘磊,林立金[7](2018)在《不同浓度硒处理对茄子幼苗生理特性及硒富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茄子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将幼苗种植于不同浓度硒(0、5、10、25、50、75、100mg·kg~(-1))的土壤中,研究不同浓度硒对茄子幼苗生理特性及硒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硒浓度的增加,茄子幼苗的根系、茎秆、叶片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呈降低的趋势,但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毒害症状,说明茄子幼苗对土壤硒胁迫具有一定的耐性。随土壤硒浓度的增加,茄子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其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则呈降低趋势。茄子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土壤硒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土壤硒浓度为5mg·kg~(-1)时,茄子幼苗的这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达到最大值。茄子幼苗的根系、茎秆硒含量随土壤硒浓度的增加均呈增加的趋势,而叶片的硒含量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土壤硒浓度为50mg·kg~(-1),其值为147.26mg·kg~(-1))。这些结果说明,茄子幼苗对硒胁迫的耐性较强,且硒富集量较高。(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8年16期)

李财运,胡旭雅,倪钟涛,曾皓,李阳[8](2018)在《硒处理对薄壳山核桃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硒处理对薄壳山核桃果实发育、矿质元素积累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12 a(年)生盛果期薄壳山核桃‘威斯顿’嫁接株为试材,用0 mg·kg-1(CK)、20 mg·kg-1(T1)、40 mg·kg-1(T2)、80 mg·kg-1(T3)、160 mg·kg-1(T4)的亚硒酸钠溶液处理薄壳山核桃果实,采样测定薄壳山核桃果实各项生理指标。【结果】160 mg·kg-1硒处理后,薄壳山核桃的鲜果质量、果质量、仁质量分别为31.20 g、10.80 g、5.45 g,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3.91%、6.73%、11.22%。硒处理促进种仁中Se、Zn、Mn、Mg含量的积累,抑制Cu、Fe、K、Ca含量的积累。随着硒处理质量分数提高,种仁Se含量极显着提高,160 mg·kg-1硒处理后,Se含量(w,后同)为0.50 mg·kg-1,较对照极显着增加了49倍。硒处理与种仁Zn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160 mg·kg-1硒处理后,Zn含量较对照极显着提高了11.16%。硒处理对种仁Cu、K、Ca含量的抑制作用随着硒处理质量分数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而硒处理对种仁Fe含量的抑制作用随处理质量分数增加逐渐减弱。各处理质量分数下,种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无显着差异,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大小依次为T4(11.40)>T3(11.01)>CK(10.87)>T2(10.49)>T1(10.27)。硒处理后,种仁中各氨基酸组分含量均高于对照,氨基酸总量大小依次为T4(12.21 g·100 g-1)>T3(11.25 g·100 g-1)> T1 (11.20 g·100 g-1)>T2(11.09 g·100 g-1)>CK(9.35 g·100 g-1),且160 mg·kg-1硒处理后的氨基酸含量(赖氨酸、蛋氨酸除外)显着高于对照组。【结论】160 mg·kg-1亚硒酸钠处理促进了薄壳山核桃果实的发育与生长,影响了果实各部分各元素的吸收,显着提高了薄壳山核桃种仁硒含量和各氨基酸组分含量。(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赵玉玲,马朝喜,闫妞,张庆社,陈坤[9](2018)在《不同硒处理对单生朝天椒果实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不同硒处理对单生朝天椒果实硒含量及品质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净硒含量在0~0.985 9 mg/株时,单生朝天椒果实有机硒含量随外源硒使用量增加而增加,但果实有机硒转化率却随外源硒使用量的增加先升后降;单生朝天椒果实有机硒转化率最大时,其喷净硒含量在0.985 9~1.274 1 mg/株。综合考虑施硒量、果实含硒量、有机硒转化率、VC、蛋白质、辣椒素、二氢辣椒素以及膳食适宜供给量等,处理Ⅳ(喷净硒含量0.985 9 mg/株)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长江蔬菜》期刊2018年10期)

韦叶娜,杨国涛,范永义,张杰,蒋芬[10](2017)在《外源硒处理对优质地方水稻品种产量及稻米硒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研究外源硒处理对不同类型优质地方常规稻产量及硒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以籼稻品种(‘泰选1号’)和粳稻品种(‘粳选1号’)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于较高海拔山区试验田(800 m以上)进行不同浓度硒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外源硒处理后不会降低两个品种的稻谷产量;随外施硒浓度的提高,两个水稻品种精米及米糠硒含量均显着提高,粳稻品种在0~15 g/hm2外源硒浓度范围内随硒浓度的增加,精米中硒含量的增加率呈较高的线性模式增长;而高浓度硒处理下,粳稻精米率、整精米率显着降低;随外施硒浓度的增加,水稻精米中氮钾元素含量与硒含量从极显着正相关变为极显着负相关。在硒浓度较低的环境下,适当增加氮、钾肥的施用量能促进水稻对硒元素的吸收积累,高浓度反之。因此,对优质地方常规稻外施硒以提高品质与硒元素积累的研究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7年36期)

硒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硒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CK)、0.5、5、10、20、40、80μmol·L~(-1)]对薄壳山核桃幼苗进行处理,并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硒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发育、生物量积累、酶活性均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硒抑制了幼苗生长、干物质的积累、酶活性、光合速率,且硒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80μmol·L~(-1)硒浓度处理后的根长较CK显着降低了55.36%(P<0.05),其他形态指标均无显着差异。硒处理显着提高了幼苗体内的硒含量,且根系>叶片。随着硒浓度的增加,叶、根内的硒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硒浓度≥0.5μmol·L~(-1)时,其他处理均与CK存在显着差异。40μmol·L~(-1)硒浓度处理下叶中的硒含量较CK显着增加了1 682倍,根中的硒含量提高了482倍。低硒浓度(≤10μmol·L~(-1))处理可以促进根中Mn2+、Mg2+含量和叶中的Zn2+含量的积累。当硒浓度≥5μmol·L~(-1)时,会促进根中Zn2+含量的积累,硒浓度≥10μmol·L~(-1),促进茎中Mn2+含量的积累,其中在80μmol·L~(-1)硒浓度处理下茎中Mn2+含量为CK的9.29倍。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硒浓度增加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在0.5μmol·L~(-1)硒浓度处理下达到最高,明显高于CK,分别为1 698.63、1 912.28 U·mg prot-1。综上,低浓度硒处理和施硒时间长短对幼苗光合作用影响不大,而高浓度硒处理会抑制光合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硒富集机理和硒的科学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硒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丽丽.镉、硒处理对碎米荠和芥蓝生长及生理品质的影响[D].浙江农林大学.2019

[2].胡旭雅,李财运,倪钟涛,曾皓,李阳.硒处理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9

[3].慈琰雨.不同硒处理对红将军苹果品质及贮藏特性影响的研究[D].烟台大学.2019

[4].杨莹,但霞,吴代东,吴艳艳,管敬喜.不同富硒处理对‘野酿2号’葡萄与葡萄酒品质的影响[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9

[5].邢荔.硒处理对粗壮女贞生理特征及品质变化的影响[J].防护林科技.2019

[6].李克强,陈发波,林立金,廖明安,黄科文.不同浓度硒处理对豆瓣菜生长及硒富集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8

[7].潘绍坤,鲁荣海,向娟,刘磊,林立金.不同浓度硒处理对茄子幼苗生理特性及硒富集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8

[8].李财运,胡旭雅,倪钟涛,曾皓,李阳.硒处理对薄壳山核桃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J].果树学报.2018

[9].赵玉玲,马朝喜,闫妞,张庆社,陈坤.不同硒处理对单生朝天椒果实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J].长江蔬菜.2018

[10].韦叶娜,杨国涛,范永义,张杰,蒋芬.外源硒处理对优质地方水稻品种产量及稻米硒氮磷钾含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7

标签:;  ;  ;  ;  

硒处理论文-王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