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阶元论文-段晓卿

分类阶元论文-段晓卿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类阶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分类学

分类阶元论文文献综述

段晓卿[1](2018)在《非遗分类及非遗阶元系统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的基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现有的多种分类方法存在类目设置不全,类目互斥性较差,分类层级较少等问题,为了适应非遗保护工作重心转向的实践需求,需要对现有分类体系进行完善。分类学具有较为成熟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机制,其研究对象与非遗同样具有传承性、多元性和活态性等相类似的微观特性,以及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的宏观特征。在借鉴分类学的分类体系,结合现有的非遗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初步建构了多层级且具有较好可扩展性的非遗分类阶元系统,探索了非遗分类体系建构的途径和机制,丰富和扩展了非遗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本文来源于《文化遗产》期刊2018年04期)

蔡小娜,高灵旺,黄大庄,王志刚,沈佐锐[2](2013)在《利用翅的数学形态特征对蛾类昆虫进行分类鉴定的系统研究Ⅱ——在科级阶元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科分类阶元上以鳞翅目灯蛾科、刺蛾科、枯叶蛾科、天蛾科、舟蛾科和夜蛾科6科33种蛾类昆虫为研究对象,提取其前后翅图像数学形态特征即偏心率、球状性、叶状性、似圆度、矩形度、延长度和不变矩Hu1、Hu2等共计26项,分析这些特征参数在科级阶元上分类的可行性、可靠性和重要性。结果表明,筛选出6项特征参数作为科级阶元分类鉴别的指标,它们作用的大小依次为(FW矩形度、HWHu2和HW似圆度)>FW似圆度>(FWHu6和FWHu5),回归判别和交叉判别结果的正确率分别为100%和87.9%。(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蔡小娜,黄大庄,沈佐锐,王志刚,高灵旺[3](2013)在《利用翅的数学形态特征对蛾类昆虫进行分类鉴定的系统研究Ⅰ——在总科级阶元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农林业主要蛾类害虫为研究对象,应用其翅的数学形态特征在总科阶元上进行分类鉴定。对鳞翅目5总科40种蛾类的右前翅和右后翅的偏心率、球状性、叶状性、似圆度、矩形度、延长度以及不变矩Hu1、Hu2等共计26项与大小和方向均无关的数学形态特征,利用方差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论证各项数学形态特征在总科阶元上进行分类的可行性、可靠性和重要性,并且从数学形态学角度对同阶元昆虫类群的亲缘关系做了描述。结果表明:在总科阶元上可筛选出6个形态特征作为分类变量,它们的作用大小依次为:(FW矩形度、FWHu5、HW偏心率)>HW似圆度>(HW矩形度、HWHu5),回归判别和交叉判别的结果其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7.5%。(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顾钱洪[4](2013)在《中国不同地理种群环棱螺遗传多样性和分类阶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棱螺属(Bellamy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田螺科(Viviparidae)。是淡水生态系统中大型底栖动物之一,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北美湖泊,在水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由于湖泊环境的恶化,加之人类对环棱螺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对环棱螺的种质资源造成了破坏,种类不断减少。中国环棱螺属的分类主要依据螺壳形态特征,由于螺壳形态的变异性,容易导致同种异名和分类混淆。本研究从分子水平研究环棱螺遗传多样性和分类阶元,结合形态学研究探讨中国环棱螺的分类系统。通过研究环棱螺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为其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分子遗传学基础。主要获得的结果如下:1.利用线粒体基因(COI、16S rRNA)和核基因(H3、28SrRNA)序列比较分析了环棱螺属系统进化关系。以Viviparus ater和V. contectus2个种类为外群,以采集中国15种环棱螺和GenBank下载的环棱螺的相关基因为内群,基于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世界分布的环棱螺属聚为3大支(中国环棱螺种聚为一支,印度种聚为一支,非洲种聚为一支)。叁大分支中中国环棱螺种位于进化树的基部,印度种和非洲种亲缘关系较近。非洲环棱螺种主要按湖泊形成3-4个分支。而在中国种的大分支里,既没有形成同种环棱螺聚类,也没有形成同一湖泊种聚类,种间和地理种群间均没有明显分化,种内和种间的遗传距离没有明显差异。2.采用FIASCO法成功构建了铜锈环棱螺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获得单一微卫星序列2566条(Genbank登录号:JN555759-JN556037,JX018213-JX020499)。采用Primer5.0软件共设计了391对特异性微卫星引物。选择其中100对引物合成后进行PCR扩增,筛选获得了33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在0.244-0.889之间变化,平均值0.617;每个位点有5-13个等位基因,平均值8.636;期望杂合度(HE)和观测杂合度(Ho)分别在0.347-0.950和0.071-0.913之间变化,平均值分别是0.780和0.543。3.采用7个微卫星标记研究5种环棱螺(铜锈环棱螺,梨形环棱螺,方形环棱螺,双旋环棱螺,角形环棱螺)的种群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分析:5种环棱螺均具有较高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值,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杂合子缺失导致了各个种群显着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HWE),平均观测杂合度均小于期望杂合度,种群内近交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杂合体缺失。遗传分化分析:5种环棱螺各个种群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但少部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较大。遗传变异分析(AMOVA)表明各个种类环棱螺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很低,种群间存在明显的基因流。遗传结构分析:将不同地理种群按3大地理区域(长江以南,长江以北,长江流域)结构划分时,(?)MOVA结果显示,地理区域间的遗传变异所占百分比很小,种群间没有形成明显的系统地理结构。主成分判别分析结果显示,铜锈环棱螺12个种群被分成5个族群,梨形环棱螺8个种群被分成4个族群,方形环棱螺7个种群形成了3个族群,但各族群中优势种群的聚类并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格局分布。对种间的遗传变异分析(AMOVA),结果显示种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很低。5种环棱螺共34个种群形成了13个族群,各个种群在13个族群中的分布没有按种类形成明显聚类。4.利用线粒体COI基因研究3种环棱螺(铜锈环棱螺,梨形环棱螺,方形环棱螺)的种群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分析:铜锈环棱螺116条序列中共发现81个单倍型和167个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种群间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在0.8670-0.9780和0.0130-0.0449之间;梨形环棱螺77条序列中有66个单倍型和155个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种群间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在0.8890-1.0000和0.0067-0.0416之间;方形环棱螺63条序列中有51个单倍型和158个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种群间的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在0.8210-1.000和0.0313-0.0474之间。叁种环棱螺种群间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较高,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历史动态分析:将所有种群当成一个整体时,3种环棱螺中性检验的Fu's Fs值均为显着性负值,铜锈环棱螺Fs=-23.8828(P<0.001),梨形环棱螺Fs=-24.0457(P<0.001),方形环棱螺Fs=-12.9900(P=0.0110)。3种环棱螺的线粒体COI基因的核苷酸错配分布(mismatch distribution)均为单峰,表明这3种环棱螺均经历过明显的种群扩张。按照无脊椎动物分子变异率(μ=1.22%/MY)和环棱螺以1年为代时,计算的铜锈环棱螺种群扩张时间大约在2.197百万年(Ma),梨形环棱螺0.256Ma,方形环棱螺2.217Ma,叁种环棱螺的扩张时间都发生在更新世。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变异分析(AMOVA)结果显示3种环棱螺各个种群的遗传分化不明显,主要的遗传变异来自种群内。叁大地理区域间的遗传变异所占百分比小于0,说明种群间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格局分布,从单倍型网络图也可以看出,不同地理种群的单倍型相连,没有按着采样点形成谱系分支。种间的AMOVA结果显示,种间的遗传变异只占1.05%,并且种间的遗传距离值很小(0.004-0.030),说明3种环棱螺种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也很低。5.根据螺壳的6个形态性状对中国5种环棱螺32个种群的形态变异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环棱螺同种不同地理种群间形态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并没有形成明显的形态分化。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种群的判别函数的判别准确率均较低,说明种群间的形态变异不大。5种环棱螺32个种群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2个种群形成了3个形态类群,铜锈环棱螺所有种群单独为一个类群,角形环棱螺和梨形环棱螺种群聚成一个类群,方形环棱螺和双旋环棱螺种群聚成一个类群。6.对采自同一湖泊的5种环棱螺齿舌结构的电镜扫描观测比较发现,5种环棱螺。具有相同的齿式:2·1·1·1·2,由4个部分组成,中央齿,侧齿,内缘齿和外缘齿。齿舌各个部分的形态差异较小,但各部分的尖齿数和排列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因此,齿舌可以作为环棱螺种类鉴定的良好材料。综合本研究结果,中国环棱螺种间和地理种群间没有形成明显的遗传分化,系统发育和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结果均不支持中国环棱螺种的分类阶元。螺壳形态在种间具有一定的形态分化,并且齿舌结构在种间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因此,螺壳的形态特征和齿舌显微结构是重要的分类依据,但分子水平研究环棱螺的分类阶元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刘超[5](2013)在《拟步甲亚科防御腺形态分类与属级阶元系统进化分析(鞘翅目:拟步甲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拟步甲亚科Tenebrioninae广泛分布于温带热带森林以及较干燥的荒漠半荒漠地区,该类群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进化中发育了发达的防御腺,并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实现御敌、护窝和引起种间集结等生物学使命。防御腺在拟步甲不同属间的防御腺特征(如囊袋长度、宽度、囊袋间距及囊袋表面花纹等)差异性显着,可作为类群鉴别和推断其系统发育关系的依据。本文通过对代表性类群的防御腺解剖和比较形态学研究,旨在揭示其在拟步甲亚科中的分类价值。研究取得的进展如下:1.比较研究了拟步甲亚科9族46属82种昆虫的防御腺形态特征,按照统一标准对其形状、着生位置、长度、宽度、间距、厚度、花纹以及褶皱等特征进行描述,绘制各代表种的形态图82个,经比较形态学研究,发现防御腺形态特征在拟步甲亚科的属级阶元之间有明显差异,可用于甄别属级阶元,推断其起源、分化和高级阶元系统发育亲缘关系。2.基于代表性类群的防御腺形态特征比较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拟步甲亚科9个族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表现为(Tenebrionini+(Toxicini+(Triboliini+(((Amarygmini+Opatrini)+(Blaptini+Platyscelidini))+(Ulomini+Pedinini)))))。3.将研究数据与文献资料相关讯息综合分析,拟步甲亚科防御腺的起源、多样性分化和阶段发展经历了发育,得出其进化的总体趋势是:腺体从无到有﹥腺体从单个到成对﹥腺体从小变大﹥腺体从简单变复杂;与其相对应的化学分泌物的喷射方式经历了由外翻式向内嵌式的发展。4.拟步甲防御腺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原始到进化的过程,但就具体类群而言,其防御腺的进化程度都是相对的,几乎在每个类群中均存在原始特征和衍征并存现象,即在较原始的类群中存在少量进化特征,在较进化类群中也存在较原始特征。(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3-06-01)

丁铭,曾丽萍,马红,张宁[6](2012)在《初探低拷贝核基因在低等分类阶元系统发育重建中的适用性———以十字花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系统学已被广泛用于解决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迄今为止,被子植物分子系统学大都采用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但叶绿体和线粒体多数采用单亲遗传方式,不能完全记录物种的进化历史。而且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相对保守,可用于系统发育重建的信息有限,很难用来解决科以下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反,核基因遵守双亲遗传方式并能提供大量信息位点,但却没有得到广泛运用。本文以十字花科为例,从17种十字花科植物中得到了5个编码蛋白的单拷贝核基因序列,采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重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和目前常用的基因相比,这些基因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位点,由此得到的系统发育树具有很高的支持,利用最大简约法得到的5个核基因的系统树中各分支均得到了100%的自展支持率。结果表明,我们选取的核基因可以用来进行科、属及种间的系统发育重建。因此,这5个基因可以用来解决被子植物其它科内的亲缘关系,而且也可以作为DNA条形码研究的有效分子标记。(本文来源于《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张维维[7](2012)在《利用核心基因比较评价细菌域高等级分类阶元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际上公认和普遍采用的原核生物分类系统是根据16S rRNA序列同源性建立的系统发育体系。在当前的分类系统中,高等级分类阶元的界定尚无明确标准,主要依据其能否在16S rRNA系统发育树中形成独立分枝。然而随着新物种的发现及研究的深入,仅根据16S rRNA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当前细菌域多个高等级分类阶元间的关系无法准确界定。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及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方法的出现,为从新的角度进行细菌域系统学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因此,在基因组水平寻找新的具有分类学意义的系统发育标记分子,同时利用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的研究策略,重建更能反应细菌域自然进化关系的分类体系是当前细菌系统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通过筛选细菌基因组内206个核心基因编码蛋白,得到域水平系统发育标记分子56个,门水平标记分子108个。其中,近半数的标记分子为核糖体蛋白。考虑到该类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并与rRNA共同构成核糖体,且已有研究表明,该类蛋白分子与rRNA进化相关,甚至可以反映基因组的进化,因此,本研究将核糖体蛋白与筛选得到的其他核心蛋白分别作为一个整体用于系统发育分析。同时,将该结果与基于16SrRNA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相比较,探讨当前细菌域高等级分类阶元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核糖体蛋白和其他核心蛋白构建的细菌域高等级分类阶元间的关系与当前细菌域分类系统基本一致,且系统发育树各节点有高自荐值支持,拓扑结构稳定,受不同分析方法影响较小。而基于16S rRNA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局部拓扑结构高度不稳定,因此,无法推导出相应分枝处高等级分类阶元间可靠的系统发育关系。核心蛋白系统发育组学方法的应用,为细菌域高等级分类阶元间关系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其优势在物种多样性丰富的放线菌门、变形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中表现尤为突出。作为传统的系统发育分析方法的重要补充,特征序列研究在细菌进化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本研究发现了α-变形杆菌纲、拟杆菌门、绿屈扰菌门的特征性插入/缺失序列(indel序列),为相应类群内菌株的归属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同时,发现放线菌门23S rRNA中存在的原认为门水平特征indel序列实为放线菌纲成员所特有。(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2-06-01)

丁铭[8](2012)在《初探低拷贝核基因在低等分类阶元系统发育重建中的适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系统学已被广泛用于解决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被子植物的系统关系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被子植物系统分类体系APG Ⅲ得以建立,但被子植物的系统关系却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被子植物中最早分化的物种还没有确定,单子叶植物、真双子叶植物、蔷薇类植物和菊类植物4个分类系统的关系还不确定。迄今为止,被子植物分子系统学大都采用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它们大都采用母系遗传,不能完全记录物种的进化历史。而且这两类基因相对保守,可用于系统发育重建的信息有限,很难用来解决科以下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低拷贝核基因作为分子系统学的基因标记显得更加高效。核基因属于双亲遗传并能提供大量信息、位点,另外,低拷贝核基因在物种基因组中拷贝数极低,只在物种分化时才发生分离,这真实反映了物种的进化历史。本文以十字花科为例,从17种十字花科植物中得到了5个编码蛋白的单拷贝核基因序列(MCM5, MLH1, AT3G54630, AT3G26730和AT2G47990),采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重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另外,我们还从网上数据库得到了3个已用于被子植物系统分类研究的基因序列(MatK, ITS和rbcL),采用相同的方法重建了17种十字花科的亲缘关系,通过比较来证明低拷贝核基因在系统分类上的高效性。结果表明,在5个核基因中,MCM5的总长度为704bp,提供的信息位点数为139个,占到整个序列长度的19.7%。MLH1的总长度为1695bp,提供的信息位点数为213个,信息位点数占到整个序列长度的12.7%。AT3G26730在842bp的序列长度中提供了179个信息位点,信息、位点数占到整个序列长度的21.3%。AT2G47990在717bp的序列中共提供了206个信息位点,占到整个序列长度的28.7%。AT3G54630在1227bp的序列中提供了446个信息位点,信息位点数的百分比更是高达36.3%。5个核基因在长达4585bp的矩阵中共提供了1201个信息位点,占整个序列的26.2%。在3个已用于研究的基因中,核糖体基因间隔区序列ITS在621bp的序列中提供了158个信息位点,信息位点数占到整个序列长度的25.4%。叶绿体基因Matk在1527bp的序列中共有100个信息位点,只占到整个序列长度的6.5%。叶绿体基因rbcL虽然有1447bp的序列长度,但提供的信息位点数只有42bp,信息位点数只占到整个序列长度的3%。3个已用于研究的基因在3624bp的联合矩阵中提供了314个信息位点,只占整个序列的8.7%。可以看出,5个核基因可以提供更多可供系统分析的数据。在进行系统分析之前,我们先建立5个核基因同一物种含有多个克隆的单基因树,在5个核基因的单基因树中,同一物种的不同克隆序列聚在一支上,叁种方法得到支持率都接近最大值,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的克隆片段都是在各自物种的同一次基因复制事件中产生的,因此可以将同一物种克隆序列之间的差异位点处理成兼并性位点。在利用5个核基因建立的联合基因树中,利用最大简约法的各分支均得到了100%的自展支持率。各物种之间的关系与现有的研究结果相似,在CladeⅠ中,臭荠和独行菜之间形成姐妹群,碎米荠和蔊菜先组成姐妹群后,再和荠菜聚在一支上,以上关系利用叁种方法都为最大值。在CladeⅡ中,4个芸薹族聚在一个分支上并依次形成姐妹群关系,叁种方法得到的支持率都接近最大值。我们的研究表明,5个核基因在十字花科系统分类关系上是高效的,可以用来进行科、属及种间的系统发育重建。因此,这5个基因可以用来解决被子植物其它科内的亲缘关系,而且也可以作为DNA条形码研究的有效分子标记。(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2-04-10)

吴东浩,徐兆安,王备新,张咏,厉以强[9](2012)在《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不同分类阶元对水生态评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江苏苏北地区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探讨底栖动物不同分类阶元对水生态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仅包括软体动物、摇蚊和寡毛类物种水平和属级水平的nMDS排序图上,样点间的相对距离和位置未发生变化.与物种水平相比,属级水平丢失的信息(<5%)小于科级水平(7%),且分类单元数与物种水平分类单元数呈极显着正相关(r=0.88,P<0.01).鉴定至属级水平较物种级水平不仅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可降低鉴定错误的概率;鉴定水平的统一能提高不同地区生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因此,建议在长叁角河网地区开展水生态评价时,采用鉴定至属级水平的软体动物、摇蚊和寡毛类较为合适.(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2年01期)

林美英[10](2011)在《天牛类高级阶元分类系统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历史上天牛类昆虫高级阶元的几个主要的分类系统,推荐使用目前较为合理的四科八亚科分类系统,并介绍了较新较合理的天牛类支系图,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植物检疫》期刊2011年05期)

分类阶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科分类阶元上以鳞翅目灯蛾科、刺蛾科、枯叶蛾科、天蛾科、舟蛾科和夜蛾科6科33种蛾类昆虫为研究对象,提取其前后翅图像数学形态特征即偏心率、球状性、叶状性、似圆度、矩形度、延长度和不变矩Hu1、Hu2等共计26项,分析这些特征参数在科级阶元上分类的可行性、可靠性和重要性。结果表明,筛选出6项特征参数作为科级阶元分类鉴别的指标,它们作用的大小依次为(FW矩形度、HWHu2和HW似圆度)>FW似圆度>(FWHu6和FWHu5),回归判别和交叉判别结果的正确率分别为100%和87.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类阶元论文参考文献

[1].段晓卿.非遗分类及非遗阶元系统建构研究[J].文化遗产.2018

[2].蔡小娜,高灵旺,黄大庄,王志刚,沈佐锐.利用翅的数学形态特征对蛾类昆虫进行分类鉴定的系统研究Ⅱ——在科级阶元上的应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3

[3].蔡小娜,黄大庄,沈佐锐,王志刚,高灵旺.利用翅的数学形态特征对蛾类昆虫进行分类鉴定的系统研究Ⅰ——在总科级阶元上的应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3

[4].顾钱洪.中国不同地理种群环棱螺遗传多样性和分类阶元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5].刘超.拟步甲亚科防御腺形态分类与属级阶元系统进化分析(鞘翅目:拟步甲科)[D].河北大学.2013

[6].丁铭,曾丽萍,马红,张宁.初探低拷贝核基因在低等分类阶元系统发育重建中的适用性———以十字花科为例[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2

[7].张维维.利用核心基因比较评价细菌域高等级分类阶元的关系[D].河北大学.2012

[8].丁铭.初探低拷贝核基因在低等分类阶元系统发育重建中的适用性[D].复旦大学.2012

[9].吴东浩,徐兆安,王备新,张咏,厉以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不同分类阶元对水生态评价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12

[10].林美英.天牛类高级阶元分类系统简介[J].植物检疫.2011

标签:;  ;  ;  

分类阶元论文-段晓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