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分布格局论文-龙承鹏,戴小华,郭青云,徐家生,苏华楠

叶片分布格局论文-龙承鹏,戴小华,郭青云,徐家生,苏华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叶片分布格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黑刺粉虱,天竺桂,空间分布,圆形分布

叶片分布格局论文文献综述

龙承鹏,戴小华,郭青云,徐家生,苏华楠[1](2017)在《天竺桂叶片上黑刺粉虱的空间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为试验材料,调查天竺桂叶片上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的空间分布格局,应用圆形分布统计分析黑刺粉虱的树冠分布,利用聚集度指标法分析黑刺粉虱的叶片空间分布类型。结果表明:黑刺粉虱受阳光影响,在向阳面的数量多于背阴面;黑刺粉虱在叶片上的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该虫主要分布点在叶中,叶尖和叶基相对较少;每张叶虫数与叶片数的关系呈幂函数递减。最后根据黑刺粉虱在天竺桂叶片上的分布规律,提出一些黑刺粉虱的防治建议。(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7期)

段显德,董荣春,王硕,杨信东[2](2015)在《甜瓜霜霉病斑在叶片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扩散系数和聚集指数两个空间分布型指标及平均拥挤度和均值的回归关系,研究了甜瓜霜霉病斑在叶片上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甜瓜霜霉病初侵染的病斑在叶片上呈现随机分布,再侵染的病斑呈现聚集分布.随着病斑数的增加,所需抽样数递减.序贯抽样模型为T(高/低)=0.1 N±0.682 N1/2.调查叶片为N片时,若累计病斑数超过上限则可确定为需防治田圃;未达到下限时,可确定为不需防治田圃;如在上下限之间,则应继续调查.采用集聚指数和均值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判断甜瓜霜霉病病斑在叶片上的集聚程度与病害发生程度间的相关性,可以取代Taylor幂法则等其他判断聚集强度与种群密度相关性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刘婉华,徐家生,戴小华,廖承清,赖盛昌[3](2014)在《重阳木叶片佛州龟蜡蚧空间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重阳木为试材,调查了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叶片上佛州龟蜡蚧(Ceroplastes floridensis)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多数叶片上佛州龟蜡蚧的个体数不多,每叶虫数与叶片数呈明显幂函数递减关系;该蜡蚧主要分布在重阳木正面叶脉,背面叶脉次之,叶脉间最少;在叶片正面主脉两侧的叶脉上其密度接近正态分布,叶片中部叶脉的蜡蚧密度显着高于叶片基部和叶片端部。根据佛州龟蜡蚧在重阳木叶脉上的分布规律,提出了一些佛州龟蜡蚧的防治建议。(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4年21期)

苗艳明,吕金枝,毕润成[4](2012)在《太岳山典型阔叶乔木冠层叶片性状的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太岳山4种阔叶乔木不同冠层高度的叶片为研究对象,用LI-3000A叶面积仪和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分别测定了这4种乔木不同冠层高度叶片的叶面积大小和单位面积的叶光饱和速率(Aarea);同时测定了其叶氮含量;计算了其比叶面积(SLA)、单位面积叶氮含量(Narea)、单位重量叶氮含量(Nmass)、单位重量的叶光饱和速率(Amass)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PNUE),对植株不同冠层高度叶片的SLA、叶氮和光合特性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Aarea、Amass、Nmass、PNUE、SLA和Narea在树冠上层、中层和下层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01),表明树冠不同高度的叶片性状参数差异较大;在相同SLA下,Nmass和Narea在冠层中的分布均表现为中层>上层>下层,并出现平行位移现象;Aarea和Nmass都以中层值最大,表明冠层光合能力分布格局以中层相对较高。(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2年04期)

任书杰,于贵瑞,陶波,官丽莉,方华军[5](2009)在《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叶片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国东北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树种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24个采样点72个叶片样品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和全钾(K)的化学组成、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C、N、P和K含量的几何平均数分别为543.970、16.902、2.373mg/g和14.625mg/g,且叶片的C含量>N含量>K含量>P含量;叶片的C/N、C/P和N/P分别为32.183、229.226和7.123。随纬度的增加、年均温度和年均降雨量的降低,兴安落叶松叶片C、N含量和N/P显着降低,叶片C/N和K含量显着升高,叶片P含量和C/P的变化没有达到显着水平。叶片N含量随纬度与年均温度的变化与全球及其它大尺度的研究结果相反,而N/P与其一致,这与在该区域的其它物种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在本研究区域北部寒温带越往高纬度地区年均温度和年均降雨量越低、生长季越短,因此成土作用弱导致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养分越少,但是由于植物显着降低的N含量和变化不明显的P含量导致了叶片N/P随纬度的增加和年均温度和年均降雨量的降低而降低,这与全球尺度的研究结果一致。兴安落叶松叶片养分分布格局与全球尺度和中国区域研究结果的差异说明了加强区域叶片养分特征研究的重要性。叶片养分与气候因子的显着线性相关说明气候因子是影响叶片养分特征的一个主要因子。(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郑淑霞,上官周平[6](2006)在《黄土高原地区植物叶片养分组成的空间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黄土高原地区由南向北分布的杨凌、永寿、铜川、富县、安塞、米脂和神木等7个站点126个植物样品的叶片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和全钾(K)等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区植物叶片有机C,N,P和K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2.6%-54.8%,0.82%-4.58%,0.06%-0.35%和0.24%-4.21%,平均值分别为43.8%, 2.41%,0.16%和1.67%,叶片养分含量大小为:C>N>K>P.叶片C/N、C/P和N/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62,93—826和7—29,平均值分别为21.2,312和15.4.黄土高原区植物的叶片N含量显着高于我国及全球尺度的植物平均N含量,而P含量又显着低于全球尺度的植物平均P含量,以致叶片N/P较高.黄土高原区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常绿和落叶乔木,C3和C4草本植物7种生活型植物之间的叶片C,N,P,K和C/N,C/P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而N/P差异不显着.黄土高原区126个植物样品的叶片C含量与N,P,K含量均成极显着的负相关,而N,P,K之间均成极显着的正相关,其中以N和P之间的相关性最强.黄土高原区叶片N/P与纬度和年日照均呈显着的正相关,与年降雨量呈显着的负相关,与年均温度的负相关性不显着.(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进展》期刊2006年08期)

叶片分布格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扩散系数和聚集指数两个空间分布型指标及平均拥挤度和均值的回归关系,研究了甜瓜霜霉病斑在叶片上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甜瓜霜霉病初侵染的病斑在叶片上呈现随机分布,再侵染的病斑呈现聚集分布.随着病斑数的增加,所需抽样数递减.序贯抽样模型为T(高/低)=0.1 N±0.682 N1/2.调查叶片为N片时,若累计病斑数超过上限则可确定为需防治田圃;未达到下限时,可确定为不需防治田圃;如在上下限之间,则应继续调查.采用集聚指数和均值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判断甜瓜霜霉病病斑在叶片上的集聚程度与病害发生程度间的相关性,可以取代Taylor幂法则等其他判断聚集强度与种群密度相关性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片分布格局论文参考文献

[1].龙承鹏,戴小华,郭青云,徐家生,苏华楠.天竺桂叶片上黑刺粉虱的空间分布格局[J].江苏农业科学.2017

[2].段显德,董荣春,王硕,杨信东.甜瓜霜霉病斑在叶片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刘婉华,徐家生,戴小华,廖承清,赖盛昌.重阳木叶片佛州龟蜡蚧空间分布格局[J].北方园艺.2014

[4].苗艳明,吕金枝,毕润成.太岳山典型阔叶乔木冠层叶片性状的分布格局[J].广西植物.2012

[5].任书杰,于贵瑞,陶波,官丽莉,方华军.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Rupr.)叶片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J].生态学报.2009

[6].郑淑霞,上官周平.黄土高原地区植物叶片养分组成的空间分布格局[J].自然科学进展.2006

标签:;  ;  ;  ;  

叶片分布格局论文-龙承鹏,戴小华,郭青云,徐家生,苏华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