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净初级生产力论文-秦豪君,韩永翔

地上净初级生产力论文-秦豪君,韩永翔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上净初级生产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时空分布,ANPP,CENTURY模型,蒙古高原草原

地上净初级生产力论文文献综述

秦豪君,韩永翔[1](2019)在《近56a蒙古高原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原生产力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利用ArcGIS插值技术,将蒙古高原32个气象站点数据插值成1°×1°的格点数据,然后利用CENTURY模型模拟了蒙古高原1961—2016年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 CENTURY模型模拟的蒙古高原草原ANPP时空分布能够很好地反映该区域草原生产力的变化,草原ANPP分布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逐渐减少。(2)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单产均呈波动下降趋势,草甸草原下降速率较大,荒漠草原单产呈波动上升趋势,草原总产以典型草原最大,荒漠草原面积虽然最大,但总产最低。(3)降水对草原生产力起主导作用,湿期会有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的转化,而干期的转化过程正好相反。从暖湿期→冷干期转换时,蒙古草原总产下降幅度最大,相反,则增产幅度最大。(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19年04期)

李静宜[2](2019)在《草场管理方式与降水变化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是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决定了草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控制养分循环、能量流动和碳循环过程的基本环节。生产力也是生态系统中人和动物利用的能量和物质基础。然而,在全球气候迅速变化和草场退化日益严重的现状下,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草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内蒙古典型草地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是草场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素。而放牧、围封、刈割又是内蒙古草地常见的利用方式。本实验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依托2012年建立的草场管理平台,2016年在不同草场管理样地内建立降水变化控制平台。实验采用裂区设计,以放牧、围封、刈割这叁种草场管理方式为主区处理,降水-50%、降水不变和降水量+50%这叁个降水梯度为副区处理。2017-2018年我们研究了不同草场管理方式与降水变化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并从不同功能群和优势种、常见种、罕见种的角度分析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降水量的改变显着影响了植物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在两年的平均水平上,降水减少50%的处理导致植物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降低了72.87%。在降水增加50%的处理下,植物群落具有最高的净初级生产力,达到114.52 g m~(-2),比降水量不变的对照样地增加了36.56%。相比于降水,不同草场管理方式对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较小。仅在2017年降水不变的条件下,放牧处理具有比刈割处理更高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2.降水量的改变对多年生禾草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有显着影响。降水增加50%的处理导致多年生禾草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增加了43.26%。相比于降水,草场管理方式对多年生禾草的影响较小。而不同草场管理方式和降水变化对多年生杂类草和一年生草本物种没有显着影响。一年生草本植物对降水的年际变化比较敏感。草场管理方式和降水变化之间没有显着的交互作用。3.降水量的改变显着影响了群落中优势物种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在降水增加50%时,优势种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显着增加了30.47%。在两年的平均水平上,草场管理方式对优势种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没有显着影响。草场管理方式和降水量的改变对常见种、罕见种的影响较小。4.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降水显着促进了多年生禾草和优势种高度的生长。不同功能群之间和优势种、常见种、罕见种之间都没有明显的补偿作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4-15)

党永桂[3](2019)在《高寒草甸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高寒草甸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土壤因子的关系,通过样方法分析了高寒嵩草草甸物种多样性、地上植物量及土壤养分。结果表明,群落多样性指数(H)与地上植物量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土壤速效氮、速效钾与地上植物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土壤全氮、土壤速效氮、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钾与H呈显着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样地差异来源主要是土壤全氮、土壤全钾、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及土壤速效钾,贡献度为49.76%,高于多样性指数的贡献度。这些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养分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高寒草甸群落的变化。(本文来源于《青海草业》期刊2019年01期)

欧为友[4](2019)在《高寒草甸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探明高寒草甸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土壤养分的关系,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采用样方法研究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群落多样性指数(H)与地上植物量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碱解氮、速效钾与地上植物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全氮、碱解氮、有机质、速效钾与H呈显着正相关(P≤0.05)。经主成分分析,不同样地差异来源主要是全氮、全钾、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贡献度为49.76%,高于多样性指数的贡献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养分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高寒草甸群落的变化。(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张嘉嘉[5](2018)在《不同时期降雨变化对中国北方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变暖加强了水文循环,导致降水格局发生改变。降雨格局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深远,为此生态学家相续开展了降雨量、降雨频度以及降雨时机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但是,关于降雨量和降雨时机共同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植物功能性状、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我们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建立改变降雨量和降雨时机的控制实验,实验包括对照、生长季前期(4-6月)和生长季后期(7-9月)分别增加和减少60%的降雨量、整个生长季增加和减少60%的降雨量等7个处理,以探究改变不同时期降雨量对干旱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质、植物功能性状、群落组成、物种丰富度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的影响。2015至2017年,前期减雨对植物物种的丰富度以及各功能群的物种丰富度都没有影响。后期减雨使物种丰富度和多年生非禾本杂类草(PF)丰富度分别降低18.67%和28.53%,但是对禾草(GR)丰富度、灌木半灌木(SS)丰富度和以及一、二年生植物(AB)的丰富度没有影响。后期减雨引起土壤水分和微生物碳含量的下降,因此降低了PF的丰富度,进而减少了群落水平物种丰富度。我们进一步从植物功能性状角度分析,在物种水平上,植物叶片含水量越高的物种,后期减雨引起损失的几率越大。在群落水平上,物种丰富度随着群落水平的干物质含量和叶面积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叶片含水量的减少而降低。前期增雨对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各功能群物种丰富度都没有影响。后期增雨对植物物种丰富度、PF丰富度,GR丰富度和SS丰富度均没有影响,但是却使AB丰富度显着地增加33.90%。后期增雨引起土壤可利用氮的增加进而提升了AB的物种丰富度。前期减雨显着地降低了28.88%的ANPP和53.31%的GR生物量,但是对PF生物量、SS生物量以及AB生物量没有显着影响。前期减雨引起ANPP的显着下降主要是由于减少的前期土壤水分限制了GR的生长,导致GR生物量的降低引起的。后期减雨显着地降低38.63%的ANPP,68.37%的PF生物量和50.44%的SS生物量,但是对GR生物量和AB生物量都没有影响。后期减雨引起ANPP的下降主要是由于PF和SS生物量的减少造成的。其中增加的后期土壤温度降低了PF的生物量,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减少引起了SS生物量的下降。前、后期增雨对ANPP和各功能群生物量都没有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相比于不同时期增雨,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对不同时期减雨的敏感性更高,尤其是后期减雨。在功能群水平上,相比于后期减雨,GR对前期减雨更敏感,而PF和SS则对后期减雨更敏感。在物种水平上,后期减雨处理下叶片含水量较高的物种耐旱能力更差。该项研究是对现有改变降雨模式方面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和延伸,将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响应降雨模式变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8-06-01)

温兆飞[6](2017)在《叁峡水库消落带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叁峡水库典型缓坡消落带——白家溪消落带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技术,结合地面实地调查数据估算了消落带植被在水位落干期各个生长时期的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探索了国产卫星数据在消落带生态监测方面的潜力;通过AGB进一步获得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bovegroun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ANPP)时空数据集,重点分析了ANPP的时空变异格局及主要影响因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国产高分遥感影像在消落带植被生态监测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在随机森林算法支持下,利用国产高分遥感影像可有效进行植物群落分类、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生物量估计。通过精度评价发现,估计值(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差异较小(精度较高),估算的不同生长季LAI和AGB值和预测的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数据能满足后续研究分析。(2)消落带植被ANPP在各生长季呈现不同形式的沿高程带带状分布特征。植物群落类型所具有的内在生理特性(如生殖方式、抗逆性、物候期)的差异、水位波动对植被生长过程中的物候和生理胁迫的干扰强度差异,以及光能利用率(用日均叶面积因子表征)是ANPP空间变异的重要因素。此外,放牧干扰对区域ANPP空间分异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放牧干扰区域ANPP小于未受放牧干扰区。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水分和土壤pH和土壤有机质含量(Soil Organic Matter,SOM)对ANPP空间分异的影响相对较小。(3)消落带植被ANPP季节变化特征显着,总体呈先降低(5-6月)后增大(6-7月)再降低(7-9月)的变化特征,其中6-7月ANPP最大。不同高程带植被ANPP季节变化格局差异明显,各种生态环境影响因素(温度、降雨量、光合有效辐射以及水位波动)的影响方式和强度各不相同。其中,温度、降雨量和水位波动是引起低海拔区域ANPP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在中高海拔区域,水位波动影响相对较小,辐射耦合温度和降水成为这些区域ANPP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这种不同高程主要影响因素的差异性主要是由各高程所覆盖的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和水位波动影响强度差异导致的植物生长期物候不同以及植被本身生理特征的差异所决定的。(4)消落带具有极大的固碳潜力,具有与沼泽湿地媲美的固碳功能,因此可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开展消落带草地的合理利用。狗牙根单优群落在所有消落带群落中具有优势的生产力,这可为消落带生态恢复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鉴于水位波动在消落带植物生长过程中(特别是生长初期和中期)的重要作用,建议可根据特定的管理目标,通过水位波动控制植被生长萌芽期以及对植被的淹水胁迫强度,控制植物长势、固碳能力以及生物多样性。ANPP是生态系统功能变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是表征生态系统功能的关键参量。本文对水位波动节律影响下的消落带时空变化特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对于后续开展现行水位运行模式下消落带生态系统功能系统变化评估和消落带科学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理论支持,对于保障消落带生态系统稳定和水库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期刊2017-05-01)

杜家丽[7](2016)在《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对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相对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 relationship, BEF)成为了生态系统研究的中心问题。BEF实质上就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效应,而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bovegroun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ANPP)作为体现生态系统功能的综合指标,是研究BEF的有效途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有关群落物种多样性(speciesdiversity, SD)与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关系的研究,但仍未获得一致性的结论。很多研究认为生态系统功能主要受植物群落中关键功能群或主要功能型组成的驱动,其作用应大于群落物种丰富度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特性各异,其功能属性和对干扰的反应也不同,由特性相同或相近的物种组成的各种功能群对生态系统功能应该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推测,作为生物多样性的组成成分,功能群多样性(functional group diversity, FGD)对初级生产力也有影响,且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应该存在互补性,甚至其贡献可能大于物种多样性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我们通过在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为期7年(2007-2013年)的一项刈割强度(设不刈割、中度刈割和重度刈割3个水平,分别以NC、MC和HC表示)和施肥(设不施肥和施肥2个水平,分别以NF和F表示)控制实验,基于物种的生活周期、经济类群和生产性能划分植物功能群为“G1”和“G2”功能群,分别采用目前最常用的丰富度指数(R)(分别用R_s、R_(G1)和R_(G2)代表群落物种、功能群G1和G2的丰富度),Simpson优势度指数(D)(分别用D_s、D_(G1)和D_(G2)代表群落物种、功能群G1和G2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分别用H'S、H'_(G1)和H'_(G2)代表群落物种、功能群G1和G2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量化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研究了六种刈割与施肥处理组合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关系和功能群多样性—生产力关系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考察刈割和施肥这两种不同的扰动方式对上述关系的潜在影响,比较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对生产力的相对贡献。研究结果如下:(1)R_s和H'_s在刈割强度处理间并无显着差异(p>0.05),仅D_s随刈割强度增大而显着增加(p<0.05),但施肥后,RS、H'S和D_s都显着减小(p<0.05)。说明刈割处理主要在降低群落优势度的同时增加了物种多样性,对物种丰富度和表征稀有物种多样性的H'_s并无影响,而施肥则在增加群落优势度的同时还导致3个多样性指数都下降。因此,刈割不一定导致各个多样性指数都增大,但施肥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都具有降低效应。(2)刈割对功能群丰富度(R)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随着刈割强度加大,R显着减小或增大,而对另外两个功能群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显着(p>0.05),与之相反,施肥却极显着地降低了D_(G1)、D_(G2)、H'_(G1)和H'_(G2)(p<0.01),而对功能群丰富度(R)无显着影响(p>0.05)。刈割显着性地降低功能群丰富度,而施肥显着地提高功能群优势度,不同的多样性指数对其干扰结果显示也不同,这说明在研究多种干扰因素条件下草地群落结构的响应变化时,有必要采用不同的功能群多样性指标,以从不同的侧面更准确地揭示群落特征的变化。(3)刈割和施肥处理均能显着地增加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p<0.01),而施肥的增加效果更为明显。在没有实施处理干扰的群落(不刈割、不施肥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逐年下降,而在刈割和施肥的群落,生产力随年份表现为波动状态,说明适度放牧和增加土壤可利用资源可以阻止群落生产力的持续衰退,并使生产力保持在一定水平。(4)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①在所有刈割和施肥处理复合梯度上(CG群落),仅ds-ANPP显着负相关,R_s-ANPP和H'S-ANPP均不相关。②在不施肥时,RS-ANPP,H'S-ANPP和D_s-ANPP都有正相关,负相关,无相关3种模式。③在仅施肥时,3个多样性指数与ANPP均无相关性,如果施肥且同时进行刈割,ANPP仅与D_s负相关,与R_s和H'_s无相关。进一步证实了局域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间关系模式多变性的结论,它们的关系受物种多样性指标的选择和干扰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明确了不同模式与扰动因子、扰动强度、及有效预测指标间的对应关系,也说明了有效预测ANPP变化的物种多样性指标是与扰动因素、扰动强度及采用的多样性指标本身有着密切关系。(5)功能群多样性指数与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刈割、施肥及其交互作用下,G1功能群中R_(G1)-ANPP显着负相关或无相关;D_(G1)-ANPP及H'_(G1)]-ANPP显着正相关或无相关。对于G2功能群,在复合梯度上(CG群落),D_(G2)-ANPP和H'_(G2)-ANPP为显着负相关;在不刈割不施肥群落,D_(G2)-ANPP和H'_(G2)-ANPP为显着正相关;在重度刈割施肥群落,3个功能群多样性指标R_(G2)、D_(G2)和H'_(G2)均与ANPP显着负相关。RG均与ANPP负相关;扰动强度加大下D_(G1)和H'_(G1)均与ANPP从正相关到不相关;D_(G2)和H'_(G2)均与ANPP从正相关到负相关。说明单一功能多样性指数有效预测生产力随时间和干扰变化的能力是有限的;功能群的划分方式不同时,功能群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也不相同。(6)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所有刈割与施肥处理群落复合梯度上(CG群落),其中对ANPP贡献最大的是R_(G1),其次是D_s,贡献较低的是R_s。不施肥时,在NC-NF群落,仅D_(G2)入选,它对ANPP的贡献为39.7%;在MC-NF群落,入选变量为R_s和H'_(G1),但H'_(G1)的贡献大于R_s;在HC-NF群落,R_(G1)和R_(G2)入选最优模型。施肥后,在NC-F群落,入选变量为H'_s和D_(G1),D_(G1)的相对贡献也大于H'_s。说明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由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共同决定,但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对生产力的贡献无论在那种处理下和多样性指标下,功能群多样性的贡献都大于物种多样性,故生态系统功能可能更多是由功能属性决定。综上所述,刈割和施肥扰动并不总是一致性地影响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证实了我们的猜测,即高寒草甸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由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共同决定,而刈割和施肥干扰增加了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对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总贡献,但并未影响到功能群多样性对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贡献大于物种多样的格局。因而在研究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时不能只考虑单一指标的影响,而应综合考虑功能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等的共同影响。此外研究中,不同的多样性指数对相同的干扰其响应不同,因而使用多个多样性指数才能更全面和真实地反映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对干扰的响应。(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魏博亚[8](2016)在《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对典型草原地上初级生产力和根系生物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地生态系统是人类活动影响剧烈的植被区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不合理的草地利用方式导致的草原退化已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利用。本研究在内蒙古典型草地的核心地带开展,实验设计包括了叁种草地利用方式(围封、刈割和放牧)以及不同的放牧方式(始牧时间),探讨(1)放牧、围封以及刈割叁种草地利用方式(2)不同放牧方式(始牧时间)对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在实验进行的叁年中,涵盖了叁种不同的降水年份(平水、丰水、欠水年),结合年际降水量间的波动,研究气候波动条件下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对草地生产的效应和草地植物对放牧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草地生态系统的地上生物量的生长季动态呈现单峰曲线,最大生物量出现在生长季的中后期。在叁种草地利用方式下,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没有显着的变化,但地上植被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别是优势种的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变。并且,通过连续叁年对不同放牧方式(始牧时间)下,植被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和地下生物量的研究发现:在正常降雨年份,6月始牧利用方式可以促进植物补偿性生长,而在植物生长季干旱的年份(如本研究中2014),推迟始牧时间,保持植物群落生物量和盖度,能够减少干旱对植物的不利影响,能获得较高的植物生产力。因此,本研究对制定合理有效的放牧利用方式,尤其是草地的合理始牧时间和轮牧周期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6-04-01)

李兰花,杨勇[9](2015)在《内蒙古天然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内蒙古天然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动态变化,采用野外生态调查、室内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内蒙古天然草原2008~2012年5年间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结果表明:内蒙古天然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近5年均值在空间上表现出与水热条件限制相同的变化规律,即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由东向西逐步递减,较高的地区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及南部地区以及兴安盟和赤峰市,而低值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阿拉善盟,中部地区属于中值区域。从不同草原类型来看,东部草甸草原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最大,西部荒漠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最小,中部典型草原、中部荒漠草原和西部荒漠草原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居中。总体上,近5年内蒙古天然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提高了71.10%,东部草原和西部荒漠草原增幅最大,为2008年的1倍,中部典型草原与全区整体提高幅度相当(提高71.07%),同时中部荒漠草原和西部荒漠类也分别比2008年提高了10.86%和27.77%。(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33期)

孙小龙,李平,张存厚,李丹[10](2015)在《镶黄旗典型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1994~2014年牧草生长季逐月观测资料,对CENTURY模型进行了检验,通过检验的CENTURY模型模拟了镶黄旗典型草原1961~2014年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动态,并分析了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ENTURY模型的ANPP模拟值具有代表性,模拟值与观测值相关性较好,能够较好地反应镶黄旗典型草原ANPP的季节性和年际性变化;镶黄旗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是降水,其次为年平均最高气温和生长季平均最高气温;未来镶黄旗典型草原气温、降水和ANPP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ANPP变化速率为每10年增加0.131g/m2,随温度和降水增加,气温对镶黄旗典型草原ANPP的负效应将会进一步加强。(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地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地上净初级生产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草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是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决定了草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控制养分循环、能量流动和碳循环过程的基本环节。生产力也是生态系统中人和动物利用的能量和物质基础。然而,在全球气候迅速变化和草场退化日益严重的现状下,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草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内蒙古典型草地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是草场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素。而放牧、围封、刈割又是内蒙古草地常见的利用方式。本实验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依托2012年建立的草场管理平台,2016年在不同草场管理样地内建立降水变化控制平台。实验采用裂区设计,以放牧、围封、刈割这叁种草场管理方式为主区处理,降水-50%、降水不变和降水量+50%这叁个降水梯度为副区处理。2017-2018年我们研究了不同草场管理方式与降水变化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并从不同功能群和优势种、常见种、罕见种的角度分析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降水量的改变显着影响了植物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在两年的平均水平上,降水减少50%的处理导致植物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降低了72.87%。在降水增加50%的处理下,植物群落具有最高的净初级生产力,达到114.52 g m~(-2),比降水量不变的对照样地增加了36.56%。相比于降水,不同草场管理方式对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较小。仅在2017年降水不变的条件下,放牧处理具有比刈割处理更高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2.降水量的改变对多年生禾草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有显着影响。降水增加50%的处理导致多年生禾草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增加了43.26%。相比于降水,草场管理方式对多年生禾草的影响较小。而不同草场管理方式和降水变化对多年生杂类草和一年生草本物种没有显着影响。一年生草本植物对降水的年际变化比较敏感。草场管理方式和降水变化之间没有显着的交互作用。3.降水量的改变显着影响了群落中优势物种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在降水增加50%时,优势种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显着增加了30.47%。在两年的平均水平上,草场管理方式对优势种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没有显着影响。草场管理方式和降水量的改变对常见种、罕见种的影响较小。4.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降水显着促进了多年生禾草和优势种高度的生长。不同功能群之间和优势种、常见种、罕见种之间都没有明显的补偿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上净初级生产力论文参考文献

[1].秦豪君,韩永翔.近56a蒙古高原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变化[J].干旱区地理.2019

[2].李静宜.草场管理方式与降水变化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9

[3].党永桂.高寒草甸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因子的关系[J].青海草业.2019

[4].欧为友.高寒草甸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相关性[J].贵州农业科学.2019

[5].张嘉嘉.不同时期降雨变化对中国北方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8

[6].温兆飞.叁峡水库消落带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2017

[7].杜家丽.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对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相对贡献[D].陕西师范大学.2016

[8].魏博亚.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对典型草原地上初级生产力和根系生物量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6

[9].李兰花,杨勇.内蒙古天然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

[10].孙小龙,李平,张存厚,李丹.镶黄旗典型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J].中国草地学报.2015

标签:;  ;  ;  ;  

地上净初级生产力论文-秦豪君,韩永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