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凭组织论文-刘硕,李欣旖,闫志利

国际文凭组织论文-刘硕,李欣旖,闫志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际文凭组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国际文凭组织,职业教育,课程

国际文凭组织论文文献综述

刘硕,李欣旖,闫志利[1](2019)在《国际文凭组织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特点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文凭组织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行为以及跨学科、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结合,为学生就业创业或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借鉴国际文凭组织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经验,我国应加快中职教育的国际化、推进职业教育的终身化、注重课程改革的适应化、促进教育与产业融合化、实现质量评价的体系化。(本文来源于《职业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赵丽丽[2](2018)在《国际文凭组织中学项目课程(IB MYP)的本土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加深,全世界对于国际教育的需求和关注进一步增长,而国际文凭组织课程(简称IB)在众多的国际课程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今全球化思潮下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它提供了一套覆盖3-19岁学生的国际教育项目,其中国际文凭组织中学项目(简称IB MYP)被誉为“IB国际教育的脊梁”,在小学项目和大学预科项目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际化都市,上海一直走在教育国际化的前沿,而且是全国IB学校最密集的地区,如何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国际课程的发展,如何实现国际课程的本土化以更好地带动国际课程的发展,同时给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新理念和新视角,因此有必要研究国际课程的本土化实践。全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围绕“为什么要学习IB MYP课程”,揭示了IB MYP课程及其历史学科的特征及借鉴意义;第叁部分围绕“为什么IB课程要进行本土化以及能不能与本土课程融合”对比分析了MYP历史课程和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特征,梳理了两者的共同点,论述了IB MYP历史课程与本土课程进行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部分围绕“IB MYP课程怎样进行本土化融合”,以历史学科为例阐述了IB MYP进行本土化融合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路径,为IB MYP的本土化实践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课程融合方法;第五部分围绕“IB MYP课程与本土课程融合的效果如何”展现并分析了以学生为对象的调查结果,论证了课程融合的效果及可推广性。最后我总结了IB MYP课程本土化的实施策略,即以MYP课程理念为框架,融入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对国际课程本土化的启示是打造中西融合、东西方教育互补的课程才是国际课程本土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来说,只有改变课程评价方式,才能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实现“以评促教”。(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11-01)

仇盼盼[3](2018)在《国际文凭组织高中“语言B”课程编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新一轮高中外语课程编制做出了重大改革,不仅在语种上增加德语、西班牙语和法语叁类,同时也对课程目标、内容及其评价进行全新解读。然而通过梳理课程编制的内涵和我国外语课程编制的现状,发现我国外语课程编制仍然存在理念较为分散、依据较为薄弱、编制主体的课程实践经验有限、有关接触外语文化的规范匮乏和编制流程的系统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此外,在课程的形态呈现上,也出现课程目标与高等教育要求尚未形成内涵式深层次衔接、课程内容对语言所处国家社会状况的反映狭窄、课程评估方案上缺乏语言互动能力的考察等不足之处。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有关课程编制和我国外语课程编制的研究文献,关于外语课程编制理念、原则和主体等方面的研究甚少,这为本研究继续探讨外语课程编制问题提供了空间。国际文凭组织高中“语言B”课程具有50多年的编制历史,积累并总结了大量成熟的编制经验,促使该课程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普遍适用并取得了广泛认可。“语言B”课程与我国外语课程具有共同的外语教育诉求。本研究旨在从我国高中外语课程编制现状出发,以国际文凭组织“语言B”课程编制为研究对象,反思当前我国外语课程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期从“语言B”课程编制中得到有益启示,促进我国外语课程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化发展。综上,本研究从六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梳理“语言B”课程编制的历史演变。通过文本分析方法,以重大事件为依据,将其历史演变分为形成期、发展期、改革期和试验期。形成期编制出“语言B”课程基本结构,发展期建立了7年制编制流程,改革期将“语言B”的主题调整为“语言习得”,而试验期是对新编制的课程方案的试行。第二部分围绕“语言B”课程编制的现实状态进行描述。基于系统理论和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结合本研究对课程编制内涵的认识,发现其理念包括国际情怀、全人发展和终身学习;其依据涵盖泰勒原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项目管理理论等;其主体由“语言B”学科委员、大学专家、外语教师、咨询及考核人员等构成,几乎所有人员都具有外语课程实践经验;其原则涉及对一般IB课程和接触多元文化的外语课程的编制规范;其流程遵循精细化项目管理思想;其课程的形态从目标、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原则与方法和评估方案等展开,课程目标关注不同语言的共性成分,课程内容以主题形式呈现,课程实施强调语言环境和语言意义,在课程评估中将课程目标和课程评估目标作为共同核心。第叁部分将“英语B”课程编制作为案例展现。“英语B”课程编制理念、依据、主体、原则和流程以“语言B”为参照。该课程编制也遵循“语言B”对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总体规定,而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采用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形式,在课程实施方法上以不同的活动设计为主,在课程评估上将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第四部分深入分析“语言B”课程编制特点及影响因素。通过编制特点分析,得出“语言B”课程编制具有理念统一、注重编制主体的实践经验、运用项目管理思想、课程目标直指高等教育要求、课程内容体现跨学科性、课程实施深入语言环境并探究语言意义、课程评价突出语言互动能力等特点。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得出该课程在编制过程中受到其高中教育诉求、物质基础、编制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关于语言学科知识属性和学习属性等因素的影响。第五部分总结“语言B”课程编制的可借鉴性。“语言B”课程编制既立足国际视野,又注重本土化行动,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语言B”课程编制系统完整、要素清晰,又表现出易操作性和可移植性。第六部分是反思与借鉴。通过反思我国外语课程编制问题及成因,发现问题的成因主要在于对理念的本质认识不够和教育主权意识等,进而提出“语言B”课程编制对我国的启示:编制理念从分散走向统一,加强有关语言应用的理论依据,重视编制主体的课程实践经验,制定关于接触外语文化的规范性原则,在编制流程上采用项目管理思想,在课程形态上,树立更加符合高等教育要求的课程目标,选择贴合语言使用国现实的课程内容,创造全语言的课程实施环境,增加有关语言互动能力的评估等。(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5-16)

许俊杰[4](2018)在《国际文凭组织大学预科项目历史科考试研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意见中提出的五大任务之一即是对考试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即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高考作为一种学业评价方式,一方面直接关系到人才的选拔,另一方面对于学校教学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高考的改革对于个人与国家都至关重要。作为关系着学生“个体社会化”,担负传承国家价值观与民族精神使命的重要学科,历史高考的改革无疑是高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历史高考如何改革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国际文凭组织大学预科项目考试是世界各国将近2000所高等院校招生录取时所参考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在考试的功能上,与我国的高考类似。国际文凭组织大学预科项目考试的成绩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至2017年为止,已经被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阿根廷、南非等全球各国的高等院校所认可。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其考试机制已经比较完善,现在已经有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叁十余门科目的考试供学生选择,从而满足全球考生不同的的兴趣与需要。国际文凭组织大学预科项目历史科考试作为其中的一个科目,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在许多方面也值得我们研究,为我们的历史学科高考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以国际文凭项目历史科考试为研究对象,国际文凭组织大学预科项目历史科考试分为两种,标准水平考试与高水平考试。由于标准水平考试试题所有选修历史科的学生都需要作答,高水平考试只是在标准水平考试的基础上附加部分试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标准水平历史考试试题。全文共分五个部分,即绪论、国际文凭组织大学预科项目和考试情况概述、国际文凭组织大学预科项目历史考试概述、国际文凭组织大学预科项目历史考试典型试题分析及试题的特点、对我国历史学科高考改革的启示与值得注意之处。在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论述了国际文凭组织大学预科项目的大致情况,并对其学业评价与考试情况作了概述。第叁部分从考试的基本模式、考试目标、考试的形式与内容、考试的信度与效度等方面对国际文凭组织大学预科项目历史科考试进行了综述。第四部分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试题作为例子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每一类试题的评分标准,最后,归纳概括出了试题的五个特点:与大学预科项目的理念高度契合;题型全部为主观性试题;每类题目的设问方式基本相仿;强调对史料甄别分析运用能力的考查;强调对历史基本方法与思维能力的考查。第五部分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对我国历史高考改革的启示:试题更具有国际视野;进一步完善材料分析题的编制;加强对历史基本方法与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并指出了在借鉴时需要加以注意之处:与我国历史教学中所坚持的唯物史观不同;信度稍有不足。(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8-03-01)

董梅[5](2017)在《被IB国际文凭组织课程专家认可的“PYP”本土实验——基于潍坊高新国际学校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选择PYP课程的原因,本土化PYP课程的概念、特点与规划,本土化"PYP"课程的实施,本土化"PYP"课程促进师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问题与讨论五方面展示了潍坊高新国际学校进行PYP本土实验并获得IB国际文凭组织课程专家认可的过程。(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期刊2017年10期)

陈超[6](2015)在《融合与独立并重的主题课程——国际文凭组织PYP课程的解读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PYP(Primary Year Program)课程是国际文凭组织(IBO)叁大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其余两大课程分别是MYP(初中)课程和DP(大学)课堂。PYP课程是为3~12岁、具有长远教育需求的学生设计的,其核心目标是形成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形成积极的态度、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采取负责的行动。课程旨在培养有质疑能力、有知(本文来源于《江西教育》期刊2015年34期)

邓静[7](2015)在《国际文凭组织参与新一代留学项目 助学生获得国际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据国际文凭组织(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Organization,IBO)网站2015年5月7日报道,为了履行促进国际理解的承诺,国际文凭组织积极参与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的新一代留学项目(Generation Study Abroad),通过该项目帮助更多的学生获得国际经验。新一代留学项目致力于调动各种资源使美国学生出国留学的人数在10年后翻一番。(本文来源于《世界教育信息》期刊2015年12期)

赵晓春[8](2012)在《国际文凭组织IBDP的物理学科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比近年来的热门国际课程IBDP物理和传统物理,比较了两者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查形式,并引发对传统物理教学的思考。(本文来源于《物理教学》期刊2012年12期)

黄雪锋[9](2012)在《国际文凭组织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国内的学校接受了国际文凭组织的教育理念,并开始为中国学生提供国际文凭组织的叁个教育项目,尤其是大学预科项目(IBDP)。在这些国际文凭学校中的中国籍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专业发展方式和他们在专业素质上受到的挑战也正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本研究在全面剖析国际文凭组织的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和全面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一个典型的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学校为例,对中国国内的国际文凭学校中的中国籍教师专业素质现状和专业发展的方式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试图为中国国际文凭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借鉴价值的意见,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增加一个新的视角。同时,在实践总结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尝试给教师、学校和国际文凭组织提出一些建议。本研究第一部分在系统梳理国际文凭组织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国际文凭组织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其教育理念密切相关,并且该组织非常重视其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承担的职能有着明确的界定,而且还专门设置机构负责教师专业发展,并为教师提供多样的专业发展方式。本研究还较为完整地梳理了国内学者有关国际文凭组织的研究,总结了迄今为止这些相关研究呈现的若干特点。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的第二部分采用了教师的专业素质由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素质构成的观点,并具体论证了国际文凭项目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的特殊性。本研究认为全球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优异的语言能力、课程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对国际文凭教师至关重要。第叁部分通过对一所典型的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的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了中国籍国际文凭教师在专业素质上呈现的特点和不足。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中国籍国际文凭教师与一般的国内课程教师的专业素质上存在不同。在分析教师的实际表现、教师的自我认识和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本研究尝试总结了中国籍国际文凭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顺序,提出了五个层次专业素质的模型。同时,本研究从教师入职时的不足和认识上的不足两个角度探讨了中国籍教师在以上七种专业素质上存在的不足。特别地,本研究重点分析了被研究学校中不同学科教师在全球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两方面的不足。本研究通过教师访谈印证了中国籍国际文凭教师的六种主要的专业发展方式的假设,并具体分析了这些专业发展方式的内容、形式和教师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分析了各层次专业素质的形成与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式之间的联系。最后,本研究对中国籍的国际文凭教师、中国的国际文凭学校和国际文凭组织提出了建议。首先,中国籍的国际文凭教师要提升自己对专业发展的认识,学习并理解更高层次的专业素质的内涵,积极采取行动,拓宽专业发展方式。其次,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文凭组织提供的培训和会议,积极地建设以教研组为核心的专业发展单位,鼓励教师的自我学习,给予中国籍的国际文凭教师较为自由的专业发展方式的权利。最后,国际文凭组织应该更加积极地宣传和实施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督促各项目学校在此任务上发挥有效作用,并特别地考虑针对中国籍国际文凭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2-03-01)

惠中,车丽君[10](2011)在《国际文凭组织PYP课程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P YP课程是国际文凭组织为3-12岁儿童提供的国际化教育课程。本文分析了这一课程体系的基本理念、学习者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内容特点和教学方式等,并阐述了其对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外国中小学教育》期刊2011年11期)

国际文凭组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加深,全世界对于国际教育的需求和关注进一步增长,而国际文凭组织课程(简称IB)在众多的国际课程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今全球化思潮下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它提供了一套覆盖3-19岁学生的国际教育项目,其中国际文凭组织中学项目(简称IB MYP)被誉为“IB国际教育的脊梁”,在小学项目和大学预科项目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际化都市,上海一直走在教育国际化的前沿,而且是全国IB学校最密集的地区,如何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国际课程的发展,如何实现国际课程的本土化以更好地带动国际课程的发展,同时给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新理念和新视角,因此有必要研究国际课程的本土化实践。全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围绕“为什么要学习IB MYP课程”,揭示了IB MYP课程及其历史学科的特征及借鉴意义;第叁部分围绕“为什么IB课程要进行本土化以及能不能与本土课程融合”对比分析了MYP历史课程和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特征,梳理了两者的共同点,论述了IB MYP历史课程与本土课程进行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部分围绕“IB MYP课程怎样进行本土化融合”,以历史学科为例阐述了IB MYP进行本土化融合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路径,为IB MYP的本土化实践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课程融合方法;第五部分围绕“IB MYP课程与本土课程融合的效果如何”展现并分析了以学生为对象的调查结果,论证了课程融合的效果及可推广性。最后我总结了IB MYP课程本土化的实施策略,即以MYP课程理念为框架,融入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对国际课程本土化的启示是打造中西融合、东西方教育互补的课程才是国际课程本土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来说,只有改变课程评价方式,才能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实现“以评促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际文凭组织论文参考文献

[1].刘硕,李欣旖,闫志利.国际文凭组织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特点及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9

[2].赵丽丽.国际文凭组织中学项目课程(IBMYP)的本土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3].仇盼盼.国际文凭组织高中“语言B”课程编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8

[4].许俊杰.国际文凭组织大学预科项目历史科考试研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8

[5].董梅.被IB国际文凭组织课程专家认可的“PYP”本土实验——基于潍坊高新国际学校的探索[J].现代教育.2017

[6].陈超.融合与独立并重的主题课程——国际文凭组织PYP课程的解读与实践[J].江西教育.2015

[7].邓静.国际文凭组织参与新一代留学项目助学生获得国际经验[J].世界教育信息.2015

[8].赵晓春.国际文凭组织IBDP的物理学科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与思考[J].物理教学.2012

[9].黄雪锋.国际文凭组织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10].惠中,车丽君.国际文凭组织PYP课程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

标签:;  ;  ;  

国际文凭组织论文-刘硕,李欣旖,闫志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