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盘转子系统论文-董庆运,马梁,鲁鑫

双盘转子系统论文-董庆运,马梁,鲁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盘转子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转子系统,联轴器,不对中-碰摩故障,动力学特性

双盘转子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董庆运,马梁,鲁鑫[1](2019)在《双盘转子系统不对中-碰摩故障仿真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了通过齿式联轴器连接、滚动轴承支承的双盘转子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引入了齿式联轴器啮合力,不对中力和碰摩力。同时搭建转子实验台,并且进行了低转速下不对中-碰摩实验,研究转子在低速下的动力学特性和碰摩力特征。结果表明:低速实验下转子碰摩对于整体振动影响不大,在低转速下会产生一定的分数频率,并对倍频幅值产生一定影响;仿真结果显示,随着转速的增加,转子与静子产生碰摩,系统逐渐产生分数频率,并且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变差,碰摩力变得无规律。(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王昕[2](2018)在《含有碰摩故障的双盘转子系统非线性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考虑转子重力、碰摩力的基础上,建立含有碰摩故障的双盘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其运动微分方程.引入变步长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求解,获得系统的分岔图、轴心轨迹图和Poincaré截面映射图,进而揭示系统的分岔特性和通向混沌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黄亚明,曹树谦[3](2016)在《含典型轴承故障的双盘转子——滚动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滚动轴承支承下的双盘转子系统,考虑由于滚动轴承支承刚度变化而产生的VC(Varying compliance)振动,建立了双盘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滚动轴承外圈、内圈局域损伤的典型故障。运用数值积分方法,分别研究了系统右端轴承外圈、内圈局域损伤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轴承故障会对双盘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产生较大的影响,转速越低的时候故障激发的频率成分越丰富;内外圈损伤的程度不同对转子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也有所变化。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故障轴承开展仿真实验,结果对数值模拟的结果有较好的验证。(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全国模态分析与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08-12)

郑宇[4](2016)在《油膜力支撑双盘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旋转机械中转子是其重要构成成分,转子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关系着整个旋转机械的安全运行。由于油膜力和碰摩力的存在,所以导致转子系统具有很强的非线性。随着转子系统的一些参数的变化会导致系统运动形式的改变,所以合理的参数设计、适当的工作转速可以使转子系统更加平稳地、安全地和高效地运行。本文在转子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简化的双盘转子系统模型和油膜力撑持下双盘转子系统模型的动力学行为。按照牛顿第二定律,列出了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然后通过数值仿真并利用分岔图、轴心轨迹图、时间历程图和Poincare映射图分析了系统各参数改变对转子系统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油膜力支撑双盘转子系统而言,随着定子刚度的增大,在转子系统响应中出现混沌运动的区间逐渐增多;随着阻尼值的增大,转子在中等转速区间出现混沌运动区域先逐渐变少,但当阻尼值达到一定值后继续增加时,混沌运动又会重新出现;随着偏心量的不断增大,转子在较高转速区间出现多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区域越来越多,整个转子也逐渐变得不稳定;随着圆盘质量增大,在中等转速范围,转子会从单周期运动逐渐变为混沌运动和多周期运动,但在较高转速区间内,转子却会由混沌运动变为周期运动;而摩擦系数对转子响应的影响不太明显;在中高转速范围,随着转子在轴承处质量的不断增大,转子会从混沌和多周期运动逐渐变为单周期运动。所以应该根据参数变化对系统运动的影响,设计出合理的转子系统参数,使转子在工作转速区间能够呈周期运动,尽可能的避免处在混沌运动状态。通过对转子系统动力学的研究,为工业生产中旋转机械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设计准则。(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6-06-15)

黄亚明,曹树谦[5](2016)在《含滚动轴承故障的双盘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滚动轴承是航空发动机转子支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到飞机的使用寿命与可靠性。本文以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滚动轴承支承下的双盘转子系统,充分考虑了由于滚动轴承支承刚度周期变化而产生的VC(Varying compliance)振动,建立起了双盘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正常轴承力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由于轴承损伤引起的轴承间隙变化,分别建立起了滚动轴承外圈、内圈局域损伤的轴承力模型,并运用数值积分方法进行了动力学仿真与分析,分别研究了双盘转子-轴承系统在正常状况以及在右端轴承出现外圈、内圈局域损伤时的动力学特性,获得了系统响应随转子转速变化的分岔图与瀑布图,以及一些典型的波形图、频谱图与庞加莱截面图。研究表明,轴承故障会对双盘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低转速的时候,故障会激发出多种复杂频率成分,不同的故障类型表现出不同的故有故障特征频率;当轴承出现故障时,系统做单周期运动的转速范围会缩小,做拟周期运动的转速范围会增大,特别是外圈发生故障时,系统几乎没有单周期运动状态;内圈故障引起冲击振动幅值受转轴旋转频率的调制而产生拍振现象,该现象引起系统共振幅值显着增大,增加了系统碰摩的风险。(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05-06)

黄晶晶,郑龙席,刘钢旗,梅庆[6](2016)在《双盘转子系统优化算法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讨论不同优化算法的效果差异,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针对典型1-0-1支承方案的双盘转子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在分析其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上,联合多学科优化软件ISIGHT,将两转盘位置作为优化变量,以1阶临界转速在10%内的变化为约束条件,采用不同的优化算法:进化算法(EVOL)、多岛遗传算法(MIGA)、邻域培植遗传算法(NCGA)、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以及Pointer方法,最小化过1阶临界转速时两转盘的最大振幅,得到两转盘的最优位置.在高速柔性模拟转子试验器上进行了瞬态试验,结果表明,NSGA-Ⅱ只需要计算240个点,就可以使两转盘振幅分别下降76.94%和67.42%.因此,NSGA-Ⅱ是最适合该类转子系统的优化方法.(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黄晶晶,郑龙席,王治武,刘钢旗[7](2014)在《双盘转子系统动力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减小双盘转子系统的整体振动,对居中盘位置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带悬臂和居中双盘转子系统的八自由度力学模型和运动微分方程,利用Simulink动态仿真系统计算了加速情况下的转子瞬态响应以及双盘转子系统稳态响应的轴心轨迹,分析研究了转速、两盘偏心及其相位角、两盘质量比等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利用多学科设计优化软件Isight,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Optimal Latin Hypercube Design,Opt.LHD)算法和多岛遗传算法(Multi-Island Genetic Algorithm),以双盘扰度均最小为优化目标,以居中盘的位置为优化变量进行了优化,优化后悬臂盘的扰度下降44.6%,居中盘的扰度下降79.9%。(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4年11期)

焦旭东,秦卫阳,孙涛[8](2014)在《参数变化对带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双盘转子系统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航空发动机模拟低压转子的动力学响应随系统参数的变化。首先基于实际的发动机模拟低压转子,建立了弹性支承-两端带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双盘转子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其运动微分方程。对于这个12维的动力学方程组,采用数值方法进行了求解。研究了支承刚度,两盘质量比,阻尼系数变化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并在多个条件下发现了非线性的拟周期响应。(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14年08期)

刘杨,太兴宇,姚红良,马辉,闻邦椿[9](2013)在《双盘转子轴承系统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由于轴承不对中而引起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的转子-轴承系统,建立了考虑电机联轴器影响的双盘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转子系统力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使用等效不对中力矩及接触理论研究了碰摩刚度和不对中角度两个重要参数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对在不同碰摩刚度及不对中角度时系统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分析,发现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常常以碰摩故障特征为主,并且二倍频出现较早及其峰值会急速增大,这一特性可以作为诊断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的一个依据。(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3年05期)

张娅,王维民,姚剑飞[10](2012)在《双盘转子系统轴向-径向碰摩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动静碰摩是透平机械常见的故障之一,其动力学行为较为复杂,表现为在机器运行的过程中碰摩故障产生的故障征兆丰富多样。建立了双盘转子-轴承系统在轴向碰摩、径向碰摩以及两种碰摩共同冲击下的有限元法连续模型,采用计及了回转效应和剪切效应的梁单元,对转子系统在不同碰摩情况下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转子转速、转子系统上的不平衡量的分布以及碰摩刚度对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径向碰摩故障的动力学特征,轴向碰摩产生的非线性特征不明显,与工程中观察的现象基本一致的;但当两种碰摩均考虑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与仅考虑径向碰摩时有显着的不同。所得计算结果可为大型高速旋转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碰摩故障的振动控制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2年12期)

双盘转子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考虑转子重力、碰摩力的基础上,建立含有碰摩故障的双盘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其运动微分方程.引入变步长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求解,获得系统的分岔图、轴心轨迹图和Poincaré截面映射图,进而揭示系统的分岔特性和通向混沌的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盘转子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董庆运,马梁,鲁鑫.双盘转子系统不对中-碰摩故障仿真及实验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9

[2].王昕.含有碰摩故障的双盘转子系统非线性行为[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8

[3].黄亚明,曹树谦.含典型轴承故障的双盘转子——滚动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响应[C].第十六届全国模态分析与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

[4].郑宇.油膜力支撑双盘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

[5].黄亚明,曹树谦.含滚动轴承故障的双盘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特性研究[C].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

[6].黄晶晶,郑龙席,刘钢旗,梅庆.双盘转子系统优化算法与试验[J].航空动力学报.2016

[7].黄晶晶,郑龙席,王治武,刘钢旗.双盘转子系统动力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J].推进技术.2014

[8].焦旭东,秦卫阳,孙涛.参数变化对带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双盘转子系统响应的影响[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4

[9].刘杨,太兴宇,姚红良,马辉,闻邦椿.双盘转子轴承系统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分析[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3

[10].张娅,王维民,姚剑飞.双盘转子系统轴向-径向碰摩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2

标签:;  ;  ;  ;  

双盘转子系统论文-董庆运,马梁,鲁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