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人机界面论文-李科,岳林,惠子南,蔡晨

车载人机界面论文-李科,岳林,惠子南,蔡晨

导读:本文包含了车载人机界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机界面,DMI,Qt,设计

车载人机界面论文文献综述

李科,岳林,惠子南,蔡晨[1](2017)在《基于Qt跨平台的车载人机界面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载人机界面(DMI)是目前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车载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一能实现列车司机与车载设备间二者交互的通道,所以其必须和用户有着很好的适应性,因此研究设计出高效稳定的人机界面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软件的正向设计,从人机界面的功能需求出发,建立人机界面的基本模型框架,并疏理人机交互时序。最后使用Qt跨平台软件按其分层顺序依据各模块的功能流程图进行通用化的设计。(本文来源于《铁道标准设计》期刊2017年09期)

张玲[2](2016)在《基于图像处理的车载设备人机界面显示信息识别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为实现CTCS-3级列车控制车载设备人机界面(DMI)显示信息的自动识别功能,在完成静态图片处理算法研究之后,提出了一种结合Open CV库函数完成视频显示及数据保存的方案,从而实现了对DMI显示信息的自动识别。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方法自动识别的效果,以及对视频信息处理的时间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满足对DMI显示信息的自动识别需求,识别出的的信息可作为下一步研究DMI自动操作的参考依据,为实现CTCS-3级车载设备功能的自动测试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6年08期)

刘康,王军,王海宁[3](2016)在《基于VxWorks的车载武器系统光电显控平台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Vx Works及其图形开发组件Wind ML在人机界面开发中的应用,着重阐述光显控平台人机界面设计需求和界面开发的一般步骤和开发中对窗口的应用以及控件的开发,视频显示等工作的实现。(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期刊2016-07-04)

郑伟,王超,陈宁宁[4](2016)在《CBTC系统车载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CBTC系统车载DMI接口和功能需求入手,采用跨平台的Qt开发环境,完成了Linux系统下的车载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开发,并对软件流程和界面设计进行了详细描述。经过现场和实验室大量测试和不断修改,界面内容丰富、运行稳定。(本文来源于《铁道通信信号》期刊2016年01期)

罗松[5](2015)在《CTCS-3级列控车载人机界面的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CTCS-3级列控系统中,人机界面(Driver Machine Interface,DMI)实时接收车载设备的列车位置、速度等信息,并以图像、文字等形式显示在界面上。同时,DMI将司机操作DMI产生的按键信息传递给车载设备,以调整列车的运行状态。介绍人机界面的主要功能、软件结构和部分关键技术,对设计和实现人机界面具有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期刊2015年04期)

王建美,罗卫东,曹博,贾亮,马秀勤[6](2015)在《车载HUD的人机界面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载抬头显示系统(HUD)人机界面主要用于驾驶员与车辆以及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互,其界面设计与驾驶安全性直接相关。针对现有的HUD相关信息,开展了以驾驶员为主体的HUD人机界面信息关注度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各项信息进行功能分类。在此基础上,从人机工程学和驾驶安全的角度出发,对HUD人机界面进行了整体布局、功能分区和视觉设计。通过对界面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分区,明确了不同种类信息在界面上的显示位置,并对界面信息的显示形式、显示色彩以及提示方法进行了设计。(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仪表》期刊2015年07期)

解红晨,钱雪军[7](2014)在《CTCS3-300T列控车载人机界面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如何有效借鉴已有CTCS列控车载显示装置(DMI)的成功开发的经验,从而快速、高效地建立起更为高级的CTCS3系统DMI的问题,分析了DMI在车载系统中的作用和功能后,设计实现了基于Windows XP Embedded(XPE)的CTCS-300T列控车载人机界面。通过对系统所需软、硬件环境进行分析,将相关硬件配置组成合适的工控机,定制了Windows XPE作为仿真系统的软件环境,在重点介绍了环形速度表(CGS)和最限制速度曲线(MRSP)的生成原理以及实现方法后,采用Visual C++作为开发软件对CTCS-300T车载DMI系统进行了开发。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完成既定的各项功能,最终成功实现了CTCS3-300T列控车载人机界面的仿真系统。(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4年05期)

石新梅[8](2014)在《车载人机界面集成开发环境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载信息及娱乐系统的快速发展对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 HMI)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当前车载人机界面开发平台和可视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车载人机界面开发的设计原则和可视化开发的关键要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车载人机界面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该开发环境的软件包含Windows上的画面设计软件和Linux上的系统软件两个部分。所设计的界面不仅能在Windows上运行,也能在Linux上直接运行。开发环境采用目标代码编译运行的方式来加快执行效率。同时,在编译运行的模式中,也运用了解释型语言,这样能减少由于用户反复的少量改动带来的重复性编译下载工作。在界面的数据交互机制方面,应用收发信号工作模式代替传统的循环扫描工作模式。收发信号工作模式以Qt平台中的信号槽机制为基础,它既能增强所开发界面的可靠性,又能降低由于无用的循环扫描带来的CPU消耗。项目中将车载人机界面集成开发环境划分成主窗口和图形界面编辑两大模块,主窗口提供工程管理、代码编辑、编译链接、调试下载等的功能,图形界面编辑模块是用户直接使用的“可视化窗口”,用户只需通过鼠标的拖拽便能实现图形界面编辑。随后通过点击编译、链接、下载等按钮,就能自动调用相关代码,完成整个界面的开发。界面开发的调试可以分为预览调试、本地调试,以及目标机调试,方便应用程序的开发。对本项目开发的车载人机开发平台进行的一系列测试表明,平台符合人机界面的一般需求,并且真正实现了可视化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设计。(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4-05-01)

郑光润[9](2014)在《列控系统车载人机界面识别技术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在高铁CTCS-3级列控系统车载设备的互联互通测试平台中,车载人机界面(Driver Machine Interface, DMI)既是测试人员了解平台的运行状况的窗口,也是数据输入和指令下达等操作的窗口。目前操作DMI的方法不仅占用人力资源,而且测试效率较低。通过搭建机器视觉系统操作DMI可以显着提高互联互通测试平台的自动化水平,因此研究与实现DMI识别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DMI识别具有信息种类多、光照条件不稳定等特点,其关键技术由叁部分组成:DMI信息定位、DMI信息分割、DMI信息识别。首先,在综合分析与比较了各种图像定位算法后,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边缘提取的DMI界面区域定位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了边缘检测与动态阈值分割的优点,能够解决光照不均匀和背景复杂的难题,较好的实现DMI信息的自动定位。为了更好地克服光照条件变化的影响,本文采用自动阈值法提取图标区域和动态阈值分割法提取字符区域;汉字结构复杂,在提取汉字信息区域后,采用基于最大宽带回归式字切分算法,解决了汉字分割过程中字符不连通的问题,获得了完整的字符。最后,通过对各种图像识别技术的比较分析后,根据DMI图标特点提出了按类型分别采用基于模板匹配技术和基于区域特征技术进行分类识别,显着提高了图标的分类识别效果。对于字符信息,采用基于分组的改进的神经网络方法对字符进行训练和识别,从而降低了网络复杂度,提高了字符识别率。本文以Visual Studio2008为软件开发平台,利用编程语言C#和视觉工具HALCON集成各种算法,搭建视觉系统。该系统与机械手操作平台结合实现DMI自动操作,实验室运行效果可靠、稳定。(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4-03-01)

马钧,谈行执[10](2014)在《车载人机界面可用性评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完整的可用性评估体系能帮助车载人机界面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改进。文章研究了中国市场车载人机界面的一些现状和界面可用性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中国消费者和车载人机界面的特点,建立适合中国市场应用的车载人机界面的可用性评估方法。该测试方法有助于在开发过程中进行模拟评估,并更合理地开发出符合中国消费者的车载人机交互产品。(本文来源于《上海汽车》期刊2014年02期)

车载人机界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为实现CTCS-3级列车控制车载设备人机界面(DMI)显示信息的自动识别功能,在完成静态图片处理算法研究之后,提出了一种结合Open CV库函数完成视频显示及数据保存的方案,从而实现了对DMI显示信息的自动识别。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方法自动识别的效果,以及对视频信息处理的时间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满足对DMI显示信息的自动识别需求,识别出的的信息可作为下一步研究DMI自动操作的参考依据,为实现CTCS-3级车载设备功能的自动测试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车载人机界面论文参考文献

[1].李科,岳林,惠子南,蔡晨.基于Qt跨平台的车载人机界面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17

[2].张玲.基于图像处理的车载设备人机界面显示信息识别方法研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6

[3].刘康,王军,王海宁.基于VxWorks的车载武器系统光电显控平台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开发[C].第四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2016

[4].郑伟,王超,陈宁宁.CBTC系统车载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J].铁道通信信号.2016

[5].罗松.CTCS-3级列控车载人机界面的系统设计与实现[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5

[6].王建美,罗卫东,曹博,贾亮,马秀勤.车载HUD的人机界面设计[J].自动化仪表.2015

[7].解红晨,钱雪军.CTCS3-300T列控车载人机界面的仿真研究[J].机电工程.2014

[8].石新梅.车载人机界面集成开发环境的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14

[9].郑光润.列控系统车载人机界面识别技术研究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4

[10].马钧,谈行执.车载人机界面可用性评估方法研究[J].上海汽车.2014

标签:;  ;  ;  ;  

车载人机界面论文-李科,岳林,惠子南,蔡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