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信誉反馈论文-纪淑娴

在线信誉反馈论文-纪淑娴

导读:本文包含了在线信誉反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在线信誉反馈系统,成本,收益

在线信誉反馈论文文献综述

纪淑娴[1](2014)在《基于成本收益的用户参与在线信誉反馈系统驱动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感知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探索了用户参与在线信誉反馈系统的驱动力。实证研究发现,感知成本负向影响用户的参与度,且是影响系数最大的因素;乐于助人、个人分享动机以及感知收益对参与意愿具有正向显着影响;感知收益的影响系数最小。(本文来源于《软科学》期刊2014年03期)

杨栩,廖姗[2](2013)在《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线信誉反馈机制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在线信誉反馈机制的在线信誉评价主体认证、在线信誉评价内容及规则、在线信誉评价展示、在线信誉评价反馈和特殊信誉保障措施5个方面入手,结合国内淘宝、拍拍和eBay易趣叁大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线信誉反馈机制进行比较分析,梳理和概述各自的优缺点,总结出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线信誉反馈机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管理现代化》期刊2013年05期)

纪淑娴,赵冬梅[3](2011)在《基于交易时间价值的在线信誉反馈集结模型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交易中日益增长的欺诈行为阻碍了人们参与网上交易的积极性,激励参与方在网络交易中保持诚信交易是非常必要的。而目前电子商务网站中使用的在线信誉反馈系统难以实现激励卖方一直保持诚信交易。基于此,构建了基于交易时间价值的信誉反馈集结模型。理论模型表明:在生存期无限的情形下,只要历史交易信息对目前信誉度的影响足够小,卖方会保持持续的诚信交易。同时通过模拟分析比较了生存期有限的卖方在不同的历史信誉评价权重下的策略,卖方在不同的超额收益下的策略。分析表明:卖方从欺诈交易中获得的超额利润越大,卖方越不会保持诚信交易;基于交易时间价值的信誉反馈集结模型能够激励卖方保持持续的诚信交易行为。(本文来源于《数理统计与管理》期刊2011年06期)

纪淑娴,胡培[4](2010)在《基于“柠檬”理论的在线信誉反馈系统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任问题是困扰在线拍卖市场发展的瓶颈之一。在线信誉反馈系统在消除信息不对称性,解决在线拍卖市场逆向选择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分析在线拍卖市场中逆向选择问题产生的原因,而后基于"柠檬"理论,从更换交易对手的重复博弈角度分析在线信誉反馈系统中信誉运行模型,对在线拍卖市场的信誉运行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在线信誉反馈系统能激励卖家诚信交易,一定程度上降低逆向选择问题,为我国在线拍卖网站和网络卖家更好地实施网络声誉战略提供一个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科学》期刊2010年05期)

胡锐[5](2009)在《在线信誉系统反馈激励机制的博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的在线信誉系统缺乏吸引用户自愿提交反馈的激励机制,难以确保反馈的真实性和持续性,易产生信息困境。本文基于博弈论的视角,探讨了以建立反馈激励机制作为解决在线信誉系统信息困境的一条途径。(本文来源于《消费导刊》期刊2009年16期)

纪淑娴[6](2009)在《C2C电子商务中在线信誉反馈系统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2C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中一种重要模式,目前成为备受消费者青睐的交易机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模式,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加剧,导致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大,诚信问题成为制约C2C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之一。C2C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者、运营者及这一研究领域的学者们一直都在致力于寻求一种或多种信誉机制来保证C2C电子商务的正常有序进行。因此本研究选择这一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线信誉反馈系统,即eBay所称的反馈论坛,被认为是C2C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对相关理论和文献评述的基础上,本研究围绕在线反馈系统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在线信誉反馈系统在消除逆向选择问题中的积极作用,建立优化的在线信誉反馈集结模型,并根据实际调研的数据分析在线信誉反馈系统在促进网站信任和卖家信任方面的积极作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分析了C2C电子商务交易中逆向选择问题的形成原因以及传统领域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在网络环境下的失效。同时从更换交易对象的重复博弈角度指出在线信誉反馈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励用户保持诚实交易,减少逆向选择问题。而当卖家可以无成本的重新进入市场时,在线信誉反馈系统将失效;当交易评价存在噪声时,在线信誉反馈系统的效率会降低。信誉反馈集结模型是在线信誉反馈系统的核心,而目前C2C电子商务网站普遍采用的简单累加信誉反馈模型难以激励卖家持续诚实地交易。构建了基于评分人可信度的信誉度集结模型和基于评分时间价值的信誉度集结模型,并指出当评分人可信度是信誉度和负反馈数的函数且满足一定条件时,基于评分人可信度的信誉度集结模型可以激励卖家一直保持诚实交易:历史交易的信誉权重越大,卖家越没有激励保持诚实交易,在卖家生存期无限,历史交易的信誉权重足够小时,基于评分时间价值的信誉度集结模型会激励卖家一直保持诚实交易。构建了基于评分人可信度、交易商品价值、时间权重等多因素信誉度计算模型,并选择淘宝网两个卖家的实际交易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多因素模型弥补了现有模型的不足,能够更好的区分卖家的信誉状况。针对C2C电子商务中的买家欺诈行为,建立了反映竞买人个人资产、个人基本情况和历史交易记录的3大类,12项指标构成的竞买人信誉风险评价体系。并针对信任评估的主观性、模糊性以及无法精确地描述和验证等问题,提出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对竞买人的信誉度进行计算,并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模糊评价能用直观、简洁的语义定量地描述信誉度,反映了信任的模糊性。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1601份有效样本对在线信誉反馈系统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回归分析验证了在线信誉反馈系统对促进网站信任的积极作用,卖家信誉可以显着地提高买家对其的信任;应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网络环境信任、网站信任和卖家信任之间的信任转移。通过对搜索品、非耐用体验品和耐用体验品的分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品类型对感知风险和购买意愿起调节效应。相对于搜索品,质量风险和隐私风险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大;相对于耐用体验品,交付风险和财务风险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大。论文的研究成果对C2C电子商务网站信誉反馈系统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9-03-01)

丁绒[7](2008)在《电子商务中在线信誉反馈信息的跨系统使用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线信誉管理中信誉评级制度是C2C网站针对卖家和买家的信誉和口碑而专门设立的一种评级制度。但是,这种信誉反馈信息不能跨系统使用严重制约了在线信誉管理系统作用的充分发挥,共享信誉反馈信息应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在线信誉反馈信息的跨系统实现的手段、方法与途径,并以淘宝网和易趣网为例,剖析在线信誉管理跨系统的实现问题,以期为各大网站信誉反馈信息系统间的交互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首先从管理角度提出了信任标志图章作为第叁方信用中介的典型代表,对信誉反馈信息跨系统使用的中介机制模式进行了阐释,提出博弈达到序贯均衡的行为路径;接着提出了基于PKI的信誉反馈信息跨系统使用的认证框架,分析了终端证书跨系统的信誉值计算方法及终端证书跨系统用户的信任策略;最后探讨了在线信誉管理跨系统实现的集成问题。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中国文化背景下以信任标志图章这种中介机制作为在线信誉反馈信息跨系统使用的新模式;提出了基于PKI的信誉反馈信息跨系统使用的认证框架;利用自动信任协商的集成框架研究在线信誉反馈信息的跨系统使用问题。(本文来源于《云南财经大学》期刊2008-12-01)

在线信誉反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在线信誉反馈机制的在线信誉评价主体认证、在线信誉评价内容及规则、在线信誉评价展示、在线信誉评价反馈和特殊信誉保障措施5个方面入手,结合国内淘宝、拍拍和eBay易趣叁大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线信誉反馈机制进行比较分析,梳理和概述各自的优缺点,总结出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线信誉反馈机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在线信誉反馈论文参考文献

[1].纪淑娴.基于成本收益的用户参与在线信誉反馈系统驱动力研究[J].软科学.2014

[2].杨栩,廖姗.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线信誉反馈机制比较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

[3].纪淑娴,赵冬梅.基于交易时间价值的在线信誉反馈集结模型有效性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

[4].纪淑娴,胡培.基于“柠檬”理论的在线信誉反馈系统有效性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0

[5].胡锐.在线信誉系统反馈激励机制的博弈分析[J].消费导刊.2009

[6].纪淑娴.C2C电子商务中在线信誉反馈系统有效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7].丁绒.电子商务中在线信誉反馈信息的跨系统使用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8

标签:;  ;  ;  

在线信誉反馈论文-纪淑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