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效果分析

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效果分析

湘西州人民医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202例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102例,观察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下套扎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患者,为患者采用内镜下套扎术进行治疗,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显著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内镜下套扎术;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临床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导致肝硬化患者出现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也是肝硬化患者的一个主要的并发症。临床有研究表明,该疾病的病死率高达60%[1]。临床上关于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进行治疗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很多治疗方法不能从根本上降低患者的再出血和病死率,而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也一般较差[2]。近些年来,随着临床科技的不断发展,采用内镜下治疗方法和介入手术的治疗开始应用在临床上,本研究基于此主要分析内镜套扎术对于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并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202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在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患者中,抽取202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划分组别,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102例,有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9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1岁,最小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为(52.4±21.3)岁;观察组患者100例,其中有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26岁,平均年龄为(48.5±21.2)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均被确诊为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诊断符合该疾病的诊断标准。分组以后采用统计软件对本研究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的检查,P>0.05,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通过病理学证实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本研究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本研究所有患者未合并有严重的脑、肺、心等疾病,患者除肝硬化以外无其它严重的肝病情况存在,本研究不存在肝细胞癌和其他的恶性肿瘤患者,本研究排除二级以上的冠心病患者,本研究排除肝功能分级为Child-PughC级的患者,本研究排除既往有内镜下治疗和外科分流手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的患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本研究采用的手术方式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于合并有严重的脾功能亢进的患者需联合采用脾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按照手术原则进行,因本研究篇幅有限不作详细赘述;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下套扎术进行治疗,选择贲门上2厘米至3厘米的曲张静脉,将曲张套扎器对准曲张静脉进行吸引,当镜面的颜色变红,转动牵引器进行牵引结扎。每条曲张静脉都从下向上进行分段结扎,第一次结扎治疗之后,每隔两周,对残余的曲张静脉进行再一次的结扎处理。如果患者伴有胃底静脉曲张情况,那么需要为患者进行α-氰丙烯酸粘合剂进行注射治疗。注射针选择23G双枪注射针,在对患者进行镜检的内镜活检孔道注射碘油,剂量选择2ml。注射针需要进行碘油的预充,剂量为1ml。后将造影剂碘化油以及α-氰丙烯酸粘合剂按照1:1的比例进行稀释,成为混合液,在x线的监视之下,在内镜下选择静脉进行注射。刺入静脉以后,快速的注入碘油和α-氰丙烯酸粘合剂混合液。每个点注射2毫升,注射结束以后在进行碘油的注射,剂量为1毫升。每个静脉注射1点。

1.3效果评价

对患者治疗后的早期出血、迟发性出血情况进行分析,早期出血为患者的出血控制后72小时~6周内,患者出现活动性再出血;迟发性再出血为患者出血控制6周以后出现活动性再出血[4]。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IBM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计数资料均采用检验,组间比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本研究组两组不同方法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早期再出血转归情况、迟发再出血转归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3.讨论

临床上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导致肝硬化患者出现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最近这些年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对该疾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对于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是针对于降低患者的再出血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远期效果,通常情况下采用内镜下手术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本研究基于此主要分析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证明了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此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内镜治疗是一种优质的微创手术,手术过程当中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降低了手术治疗的风险性,而且手术快捷。采用内镜下止血可以明显地降低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通过内镜治疗能够对患者进行紧急止血,但内镜的视野较窄,一般情况下很难准确辨别患者的出血部位,所以对于需要进行内镜治疗的患者,医生需准确的把握手术的治疗时机。通常情况下,建议在患者的出血控制后2到3天内采取紧急的手术治疗[5]。为了更好的巩固内镜套扎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需要为患者给予有效的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进行配合治疗,以此来巩固手术治疗的效果。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和分析能够得出,临床上对于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患者,为患者采用内镜下套扎术进行治疗,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显著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乔强,李伯帆,赵竑,张岚岚.急诊套扎治疗在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23(02):415-416.

[2]王庆梅.连续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体会[J].山东医药,2014,23(13):433-434.

[3]岳玉,马晓玉,汤克云,汪升早,邵利萍.套扎治疗对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评价[J].淮海医药,2014,17(05):482-483.

[4]熊艳艳,吴细明,祝志太.急诊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4,20(29):454-455.

[5]罗亮,唐蓉辉,李桂烟,郭宏兴.探讨单一套扎治疗术和套扎加硬化治疗术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21(19):47-48.

标签:;  ;  ;  

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