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行星传动论文-蒋克勤

增速行星传动论文-蒋克勤

导读:本文包含了增速行星传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封闭式行星传动轮系,功率分流,传动效率,扭矩质量比

增速行星传动论文文献综述

蒋克勤[1](2015)在《风电增速器封闭式行星传动功率分流原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封闭式行星传动功率分流原理应用于风电减速器,可有效提高齿轮箱的扭矩质量比,减少风电机塔头的质量。因此,介绍了封闭式行星轮系的功率分流原理,分析了一种在国外已被成熟应用的功率分流式风电增速器,并展望了功率分流技术在大型风力发电机上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5年22期)

王春光[2](2015)在《兆瓦级风电齿轮增速箱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载荷分流式两级行星加一级平行轴斜齿风电齿轮增速箱为研究对象,考虑外部载荷激励、时变啮合刚度的影响,详细推导并建立包含径向和扭转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计算系统低速级和中速级中行星轮与内齿圈和太阳轮的动态啮合力。应用龙格—库塔法求解,归纳分析得到各级中心构件径向振动速度和扭转振动角速度变化以及行星轮与内齿圈和太阳轮的动态啮合力时变特点。这为载荷分流式两级行星加一级平行轴斜齿风电齿轮增速箱动态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5年11期)

孙伟,李想,魏静,胡兴龙,张爱强[3](2015)在《NW型大功率风电增速器行星传动均载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荷载分配不均是影响大功率风电增速器行星传动系统承载能力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均载性能是行星传动系统设计的重要研究内容.针对某NW型大功率风电增速器,采用随机风速下的输入转矩来模拟外部激励以使其更加贴近风电增速器的实际工况,依据集中质量法及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斜齿行星轮系动力学均载模型,从均载机构和行星传动结构角度研究了NW型行星轮系的均载特性;同时针对影响均载的系统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给出系统参数对均载性能的动态灵敏度算法.研究结果可为通过有效参数优化选择改善均载性能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王均刚,王勇,霍志璞[4](2015)在《风电增速箱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及均载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风电增速箱用新型载荷分流式两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以便提高传动系统的承载能力。以新型风电增速箱载荷分流型两级行星轮系与一级平行轴齿轮构成的多级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计入多级耦合传动系统的轮齿啮合误差、啮合阻尼、啮合刚度,级间扭耦合刚度,组件的转动惯量等影响因素,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多级耦合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相关参数对系统的均载特性进行研究,获得行星齿轮传动的均载系数曲线。分析表明:各级内外啮合的均载系数均随时间变化且存在相位差;第一级内外啮合的均载系数分别比第二级内外啮合的均载系数分配均匀;第一级均载系数较小且内外啮合的均载系数的差别较小。(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王均刚[5](2014)在《载荷分流式增速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动态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普遍认识到了风力发电技术的重要性。行星齿轮传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传动效率高和传动比大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风力发电机设备中。风电行星齿轮被用于增速传动,其承受的载荷非常复杂,是风力发电机组故障率最高的部件之一。在运行的可靠性等方面,国产的风电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与国外一流产品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为了降低其故障率,提高其工作寿命和可靠性,有必要对行星齿轮传动的动态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提出了载荷分流式增速行星齿轮传动机构,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有限元方法和实验方法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提出一种风电增速箱用载荷分流式两级行星轮系传动机构,并对该机构的运动学进行研究。该新型机构是由简单行星轮系和差动行星轮系组成,第一级行星轮系的行星架和太阳轮分别与第二级行星轮系的内齿圈和行星架相连接,两级行星轮系可以同时承担叶片的扭矩,该机构可以实现载荷分流。应用转化机构法推导了该新型增速传动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和总传动比方程。对比分析各级行星轮系的行星排特性参数对行星轮系的构件转速的影响。研究表明传动比随着两级行星排特性参数的增加而增大;增大行星排特性参数能减小第一级行星轮系和第二级行星轮系的行星齿轮的转速,同时能增大第一级行星轮系和第二级行星轮系太阳轮的转速,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增速的要求。对载荷分流式增速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第一级行星轮系的行星齿轮副瞬态啮合过程进行有限元研究。利用叁维建模软件Proe的参数化功能,并依托其装配模块进行组装,建立了的载荷分流式两级行星轮系与一级平行轴增速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叁维简图。在此基础上,以载荷分流式增速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第一级行星轮系的行星齿轮副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有限元模型,为了确保接触分析收敛,将整个模拟过程拆分为多个分析步来进行,对其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校核,分析行星齿轮副接触面和非接触面的等效应力的规律。研究温差对载荷分流式增速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第一级行星轮系的行星齿轮副动态特性的影响。建立齿轮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将有限元模型分割成两个不同的区域;利用有限元软件温度场预定义功能对分割的区域设置不同的温度,实现了温差的近似模拟;进而分析了温差与齿轮齿廓的齿顶,节圆和齿根节点应力的关系;应用所提出的温差模拟方法对行星轮系的瞬态接触特性进行研究。建立载荷分流式两级行星轮系和一级平行轴齿轮的增速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推导该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利用该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有关物理参数求解该系统的特征方程,研究载荷分流式增速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固有特性。根据振型的特点归纳总结出了该传动系统八种典型振动模式,并分析了各振动模式的规律特点。研究级间耦合刚度对载荷分流式增速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固有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级间耦合振动模式所对应的固有频率随着级间耦合刚度增加而增大,但载荷分流式增速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模式的类型并不发生改变。采用数值积分的方法求解了载荷分流式增速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获得该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推导该传动系统的均载系数表达式,分析该传动系统的均载特性。建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模拟实验台,该模拟实验台能够检测传动系统的转速、扭矩和功率,可以实现调速和加载。根据模态分析技术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进行模态实验研究。模态实验研究表明,理论分析的啮合频率与模态实验获得的行星传动系统的低阶固有频率具有明显的差异,故不会发生传动系统的啮合共振现象。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信号的频域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信号的频率成分非常丰富,峰值信号对应的频率与行星轮系的啮合频率、各构件的特征频率和行星架的旋转频率有关。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529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0EM012)和山东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基金(yzc10117)的支持。(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4-05-20)

郭雨[6](2014)在《增速斜齿轮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行星齿轮增速器在工业和生活中应用广泛,斜齿轮的重合度比直齿轮大,传动平稳,在高速重载时,常采用增速斜齿轮行星传动系统。研究增速斜齿轮行星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对提高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减小振动和噪音等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传动系统进行体积优化可以使其结构更为紧凑。本文以一级增速斜齿轮行星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动力学特性分析和参数优化,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建立增速斜齿轮行星传动系统的集中参数模型。在建模过程中考虑啮合刚度、啮合误差、齿侧间隙和系统阻尼对系统的影响,并将构件与构件、构件与地基之间的连接、轮齿与轮齿之间的啮合均假设为弹簧阻尼器连接。第二,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行星轮、太阳轮、内齿圈和行星架的二阶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并将其改写为矩阵形式,得到系统的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第叁,求解增速斜齿轮行星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根据固有频率求解原理,利用MATLAB求解该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分析该传动系统振动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支撑刚度、质量、转动惯量和啮合刚度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第四,对增速斜齿轮行星传动系统进行参数优化。以传动系统的体积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优化模型,使其结构更为紧凑。(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4-05-01)

陆晶晶[7](2010)在《风电行星轮增速器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增速传动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其工作性能对整个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风力发电机单机功率的不断提高,以及齿轮箱所处的高空支架和变载荷工况等恶劣的运行环境,对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等提出了特殊要求,其动力学行为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课题。由于我国国产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的振动噪声普遍比国外产品严重,因此齿轮传动的振动和噪声研究便成为风力发电设备国产化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课题是以兆瓦级风力发电机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以齿轮转子动力学为理论依据,以改变系统固有频率为目的运用经典力学中集中质量法,模拟齿轮转子系统在耦合情况下的动态振动过程,建立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结合风力发电机组高速传动系统的实例,借助软件Matlab求解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值;对风力发电机增速箱系统进行了动态特性研究,研究改变系统元件的几何参数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提出改变系统固有频率来避免共振的有途径。对风力发电机增速箱的设计和振动噪声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借助Matlab(GUI)设计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的软件。(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0-06-01)

卫一多[8](2009)在《风电增速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建立了增速箱行星传动系统的平移—扭转耦合的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具有回转对称结构行星轮系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模态,考虑了时变啮合刚度对系统振型和支撑刚度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运用振型迭加法,计算了增速箱行星轮系在简谐激励下系统各构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以及其随输入转速的的变化曲线。运用多尺度法分析了系统的时变啮合刚度,相位差,重合度等设计参数对增速箱行星轮系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调整重合度和啮合相位,可以减小或消除一些特定的不稳定区域。同时考虑了齿间摩擦力的情况下,利用啮合冲击理论研究了轮齿变位系数对啮合振动的影响。最后利用有限元法对增速箱行星轮系的主要构件进行了分析,得出:行星架的变形规律,应力集中部位及内齿圈,太阳轮的强度;本文的研究对兆瓦级风电增速箱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09-03-01)

马朝锋,刘凯,靳艳丽[9](2008)在《风力发电机行星传动增速系统动态均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型号风电增速箱行星传动系统建立了行星传动系统的扭转动力学模型,运用拉格朗日函数和当量误差的原理推导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对非线性方程组进行了求解,得到了系统各基本构件在给定激励下的响应;计算了太阳轮的浮动量和各基本构件之间的动态均载系数,绘制了均载系数的变化曲线。计算结果对增速箱行星轮系的动态均载性能给出定量的分析,也可以为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靳艳丽,刘凯,马朝锋[10](2007)在《风力发电机增速行星传动系统均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风力发电机增速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计算模型,从静力学角度出发分析系统的均载特性。针对各构件的偏心误差和齿轮误差计算该系统的载荷分配不均衡系数,并分析相关因素对载荷分配不均衡系数的影响,为风力发电机增速行星齿轮传动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重型机械》期刊2007年05期)

增速行星传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载荷分流式两级行星加一级平行轴斜齿风电齿轮增速箱为研究对象,考虑外部载荷激励、时变啮合刚度的影响,详细推导并建立包含径向和扭转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计算系统低速级和中速级中行星轮与内齿圈和太阳轮的动态啮合力。应用龙格—库塔法求解,归纳分析得到各级中心构件径向振动速度和扭转振动角速度变化以及行星轮与内齿圈和太阳轮的动态啮合力时变特点。这为载荷分流式两级行星加一级平行轴斜齿风电齿轮增速箱动态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增速行星传动论文参考文献

[1].蒋克勤.风电增速器封闭式行星传动功率分流原理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5

[2].王春光.兆瓦级风电齿轮增速箱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J].机械传动.2015

[3].孙伟,李想,魏静,胡兴龙,张爱强.NW型大功率风电增速器行星传动均载性能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5

[4].王均刚,王勇,霍志璞.风电增速箱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及均载特性[J].太阳能学报.2015

[5].王均刚.载荷分流式增速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动态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4

[6].郭雨.增速斜齿轮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D].郑州大学.2014

[7].陆晶晶.风电行星轮增速器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D].东北大学.2010

[8].卫一多.风电增速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9

[9].马朝锋,刘凯,靳艳丽.风力发电机行星传动增速系统动态均载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8

[10].靳艳丽,刘凯,马朝锋.风力发电机增速行星传动系统均载分析[J].重型机械.2007

标签:;  ;  ;  ;  

增速行星传动论文-蒋克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