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可靠度论文-林莉芸,董秀青

安全可靠度论文-林莉芸,董秀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安全可靠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节点可靠度,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测软件

安全可靠度论文文献综述

林莉芸,董秀青[1](2019)在《大数据环境下基于节点可靠度的网络安全监测软件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内现代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加上网络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需求提上日程,而且计算机网络已经在人类生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一方面可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便捷,另一方面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网络安全问题的困扰。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就要对其网络安全方面进行探究。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大数据环境下基于节点可靠度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监测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本文来源于《智能计算机与应用》期刊2019年05期)

张光远,胡晋,杜静霜,丁小东,何必胜[2](2019)在《城市轨道交通调度员安全作业行为可靠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调度员作业行为可靠度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调度员工作任务,对调度员作业行为特征及行车系统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提取出权重较高的6项指标。运用筛选得到的指标建立调度员行为可靠度BP神经网络,利用相关数据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对不同时段的行为可靠度做出评价。结合某市城市轨道交通调度实例,验证分析发现断面能力、最小行车间隔及调度员作业行为能力对调度员作业行为可靠度影响最大,在早、晚高峰及午间调度员作业行为可靠度较低,需要重点监督。(本文来源于《铁道运输与经济》期刊2019年08期)

马书兵[3](2019)在《浅析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度的必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并且建筑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对此人们更加关注建筑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能,因此在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良好机遇的同时,也对建筑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建筑行业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而作出一些改变,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就建筑结构设计而言,其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前最为重要的环节,从根本上决定着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只有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才能提升建筑的可靠度,对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也是有着极大帮助的,因此提升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度对未来建筑行业以及用户的利益来说,是极为必要的。文章就影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度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探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度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现代物业(中旬刊)》期刊2019年03期)

江泽浩,潘飞,汪涛,杨晓光[4](2018)在《信号控制交叉口机动车绿灯间隔——安全可靠度曲线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信号控制交叉口(以下简称为"交叉口")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安全可靠度的交叉口机动车绿灯间隔计算方法,并绘制面向工程应用的绿灯间隔—安全可靠度曲线簇.首先,对经典的交叉口绿灯间隔计算方法进行了归纳;其次,推导出基于安全可靠度的绿灯间隔计算方法公式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再次,基于Monte Carlo算法模拟反应时间与车辆减速度的交互过程,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根据模拟结果,绘制了典型交叉口宽度(15~35 m)、车辆运行速度(15~40 km/h)及安全可靠度(50%~95%)取值下的交叉口绿灯间隔—安全可靠度曲线簇.结果表明:经典的交叉口绿灯间隔计算方法的核心缺陷在于未考虑车道组内车辆行为参数的随机性;交叉口绿灯间隔受多个因素影响且服从正态分布,绿灯间隔对反应时间(32.46%)及车辆减速度(24.68%)的敏感性最强.将安全可靠度引入绿灯间隔计算过程中,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概率论的计算思路与方法,另一方面为定量地分析交叉口绿灯间隔的安全性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期刊2018年05期)

贡金鑫,万广泽[5](2018)在《核电厂核安全相关混凝土结构可靠度校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压水堆核电厂核安全相关混凝土结构的荷载和抗力进行了分析,利用一次二阶矩方法计算了正常运行和事故工况下核安全相关混凝土结构轴拉、轴压、受弯、受剪及大偏心受压构件的可靠指标。综合考虑国内外不同结构设计规范的目标可靠指标,提出了核安全相关混凝土结构在正常运行和事故工况下的目标可靠指标。研究表明,核安全相关混凝土结构正常运行工况的可靠指标为4.0~5.0;异常工况下的有条件可靠指标为3.0~4.0,无条件可靠指标为4.0~5.0。建议核安全相关混凝土结构正常运行工况的目标可靠指标为4.7;异常工况的有条件目标可靠指标为3.7。(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16期)

李金生[6](2018)在《浅析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度的必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对建筑工程设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可靠度是保证建筑应用安全的根本。因此,建筑设计师必须加大研究分析的力度,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建筑结构设计是安全可靠的。文章对如何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可靠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以期对设计人员有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河南建材》期刊2018年04期)

黎康平[7](2018)在《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土工构筑物抗滑稳定安全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安全性相关研究,对确保安全生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意义重大。传统的单一安全系数法无法考虑计算中各参数的变异特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而基于可靠度理论分析基础的设计方法弥补了这一缺陷,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分项系数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则为工程师提供了实际操作手段。传统的安全系数评价体系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设计人员更倾向基于历史经验“套改”的方式对分项系数进行标定。尽管可靠度设计方法在土工构筑物抗滑稳定分析领域已经过长期的发展,结果却不令人鼓舞,亟需从理论出发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标准。本文围绕土工构筑物的抗滑稳定分析的单一安全系数法、可靠度设计方法以及分项系数设计方法,以“相对安全率”理论为纽带,标定了重力式挡土墙抗滑稳定容许安全系数,建立了土石坝坝坡抗滑稳定分项系数设计方法评价标准,对推动可靠度及分项系数设计方法的发展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证明了重力式挡土墙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与随机变量近似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并针对目标函数对数正态分布的表达式,引入一次二阶矩法计算其可靠指标。(2)定义了目标函数呈对数正态分布“相对安全率”的计算公式,拓展了“相对安全率”理论的使用范围。(3)鉴于中外规范在重力式挡土墙抗滑稳定允许安全系数取值标准方面有明显差别,基于Excel中VBA程序编制挡土墙抗滑稳定分析计算程序,对重力式挡土墙安全系数允许值做了初步探讨,提出的安全系数标定方法和相应成果可为规范修订提供参考。(4)对土石坝线性强度参数分项系数进行理论标定,并对标定结果展开大量普适性验证,结合工程实例的检验,建议筑坝材料凝聚力和摩擦系数的分项系数γc和γf分别为1.20 和 1.10。(5)根据“07”版《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对非线性参数分项系数的处理原则,通过经验模型和历史模型检验方法验证了 γf=1.10基本合理。(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代乾冰克[8](2018)在《服役环境下拉索破损安全可靠度评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斜拉桥的服役环境复杂,长期承受交变荷载(营运荷载及风荷载等)并暴露于自然环境中,特别是在重酸雨区、大气严重污染区、水污染严重区、海洋性气候紫外线辐射强区域等腐蚀环境中,极易遭受环境腐蚀。拉索结构长期在出现破损的情况下继续运营,导致索体内钢丝或钢绞线锈蚀、断裂等病害,使其过早的失去使用功能,不得不进行更换。因此对破损后的拉索进行安全可靠度评估尤为重要。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变荷载与侵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斜拉索腐蚀疲劳损伤机理与寿命预测模型研究》(No.51478071)及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服役环境条件下拉索腐蚀疲劳损伤机理及破损安全可靠度评估方法研究》(No.cstc2015jcyjBX0022)开展服役环境下拉索破损安全可靠度评估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如下:(1)研究了交变应力与盐雾环境耦合作用下钢丝锈蚀损伤演化机理。开展了两批次4根×5组镀锌钢丝在24小时、120小时、240小时、480小时、840小时盐雾环境与交变荷载耦合作用下的人工加速试验,对腐蚀钢丝进行失重测量,然后进行单向拉伸试验测试强度、伸长量等力学性能参数,结果表明:镀锌高强钢丝的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随试验时间的增加呈现衰退的趋势,且与失重量的多少呈正相关;得到了不同腐蚀等级的高强钢丝的抗力降低系数;结论:镀锌平行钢丝的腐蚀疲劳是一个腐蚀因子由破损处进入腐蚀造成钢丝表面蚀坑,导致应力集中,裂纹不断萌生、发展,循环应力促进腐蚀的发展的过程。(2)基于应力强度因子准则,分析了在交变应力与盐雾环境耦合作用下单根镀锌平行钢丝疲劳裂纹扩展规律,建立了单根镀锌平行钢丝抗力退化数学模型。(3)以菲克定律为基础,研究了腐蚀因子在破损拉索内某截面镀锌平行钢丝间的传播规律,发现疲劳腐蚀速率与腐蚀因子浓度呈正相关,建立了基于腐蚀速率的镀锌平行钢丝拉索的腐蚀量的数学模型。(4)根据线弹性断裂力学原理,结合镀锌平行钢丝拉索的腐蚀量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任意镀锌平行钢丝在某时刻的极限应力σ_c及镀锌平行钢丝拉索的在某时刻的极限应力σ_(c总)。(5)建立了具有时效性的拉索破损安全可靠度评估模型。利用桥梁定期检查结果对荷载作用随机过程中变异系数进行了修正;根据拉索的损伤状态程度对拉索破损进行了分级;采用不同破损等级拉索的抗力降低系数及丹尼尔系数修正了临界可靠度指标β;依托工程实例对服役环境中拉索破损安全可靠度及服役环境中桥梁破损安全可靠度进行了评估。(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8-06-11)

EAT,KANHARITH[9](2018)在《安全系数与挡土墙稳定可靠度指标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挡土墙的设计中,挡土墙的实际安全水平通常与设计中的目标安全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取样分析,建立安全系数和可靠度水平之间的统计关系,并对挡土墙稳定性中的分项系数进行标定。在研究中,首先分析了挡土墙稳定性分析中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然后针对这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挡土墙案例取样。进而对每一个挡土墙案例进行安全系数和可靠度指标计算,得到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在分项系数的标定中,通过最小化目标可靠度和实际可靠度的差值平方和,得到最优的分项系数。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能够供挡土墙设计规范中安全系数或者分项系数取值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5-26)

李建国[10](2018)在《驾驶员动态视野与行车安全可靠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行车安全是驾驶人员在驾驶车辆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每年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数量着实庞大,因此,如何增大驾驶人员的行车安全系数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驾驶人员在行车过程中动态视野的相关问题和行车安全可靠度做了一定的叙述,以期对行车安全问题做出一定的贡献。(本文来源于《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期刊2018年05期)

安全可靠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调度员作业行为可靠度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调度员工作任务,对调度员作业行为特征及行车系统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提取出权重较高的6项指标。运用筛选得到的指标建立调度员行为可靠度BP神经网络,利用相关数据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对不同时段的行为可靠度做出评价。结合某市城市轨道交通调度实例,验证分析发现断面能力、最小行车间隔及调度员作业行为能力对调度员作业行为可靠度影响最大,在早、晚高峰及午间调度员作业行为可靠度较低,需要重点监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安全可靠度论文参考文献

[1].林莉芸,董秀青.大数据环境下基于节点可靠度的网络安全监测软件设计探讨[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9

[2].张光远,胡晋,杜静霜,丁小东,何必胜.城市轨道交通调度员安全作业行为可靠度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9

[3].马书兵.浅析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度的必要性[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

[4].江泽浩,潘飞,汪涛,杨晓光.信号控制交叉口机动车绿灯间隔——安全可靠度曲线簇[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8

[5].贡金鑫,万广泽.核电厂核安全相关混凝土结构可靠度校准[J].建筑结构.2018

[6].李金生.浅析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度的必要性[J].河南建材.2018

[7].黎康平.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土工构筑物抗滑稳定安全标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8].代乾冰克.服役环境下拉索破损安全可靠度评估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

[9].EAT,KANHARITH.安全系数与挡土墙稳定可靠度指标关系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10].李建国.驾驶员动态视野与行车安全可靠度[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

标签:;  ;  ;  ;  

安全可靠度论文-林莉芸,董秀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