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效益论文-王丹,方斌,陈正富

土地经济效益论文-王丹,方斌,陈正富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地经济效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地经济,土地经济效益,土地利用外部性,AMM模型理论地价

土地经济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方斌,陈正富[1](2018)在《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单中心城市土地经济效益测度与低效用地诊断研究——以扬州市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以扬州市区为例,将互联网地价数据与AMM模型理论地价进行同径、圈层及邻域比较,实现土地经济效益的快速判断;基于外部性理论对低效用地成因进行研究。研究方法:空间插值,迭加分析,间断点分析。研究结果:(1)研究区土地经济效益呈半"W"梯度同心圆分布,可分为内、中间、外叁个圈层,中间圈层东南及西南片区为城市低效用地集中分布区。(2)研究区土地经济效益存在不同性质突变点,学区、环境等经济突变点表现为河流、道路等;城中村、拆迁安置区等社会突变点表现为主干路。研究结论:(1)单中心城市土地经济效益呈圈层分布,土地经济效益区可划分为集约均衡区、低效用地区、过度集约区,分别与内、中间、外圈层相对应;(2)城市低效用地是经济外部性(学区、环境)和社会外部性(城中村、拆迁安置区人群集聚)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采取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改善区域社会结构等措施提升低效用地经济效益,进一步推动城市土地供给侧改革。(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何亚男[2](2017)在《间套作苜蓿对冬小麦土壤养分、水分和土地经济效益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苜蓿间套作是一种理想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此种植模式中苜蓿的固氮作用改善作物根际间的营养环境,提高作物产量与土地的利用效率,改善品质,增加当地农民地产收入。促进多种作物的全面发展。而且还可以在麦收后充分利用和改善田间生态环境资源,通过与畜牧副业的结合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并使农业与牧业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促进生态平衡。实现产量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因此,小麦/苜蓿间套体系对于我国小麦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和相当可观的前景。本研究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县底镇东杜村设立田间试验,设小麦单播(XD)、小麦苜蓿间套作(XMT)与苜蓿单播(MD)叁个处理模式,并与邻地对照(CK)进行研究,通过室外与室内两种实验方法对其土壤水分、土壤养分、作物产量与其经济效益进行测定分析,利用SPSS对各模式的土壤指标进行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及显着性分析,进而总结出小麦苜蓿间套作对其各个指标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苜蓿单播与小麦/苜蓿间套种植叁种处理方式下土壤水分的1m深度分层含量及剖面分布特征。土壤含水量在耕作前期与后期叁个处理模式与对照总体都较少,中期较多。叁个模式来看,在耕作前期、中期和后期土壤含水量都从表层向深层不断波动递增。就土壤含水量各层次来看,表层叁个处理模式都含量远低于深层土壤含水量,并且深层次MD处理模式含水量值较低于两者。从土壤水分消耗量来看呈现CK>XD>XMT>MD。并且这也可以说明苜蓿在一定程度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则小麦苜蓿间套作中苜蓿在一定程度有利于对土壤水分的保存,进一步补充小麦生长需水分。在试验区为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以小麦粮食作物为主,但考虑土壤水分,进行小麦苜蓿间套作是可行的。(2)小麦、苜蓿单播与小麦/苜蓿间套种植叁种处理方式下土壤有机质、pH和氮、磷、钾养分的2m深度的分层含量及剖面分布特征。对照CK有机质含量各层次均大于叁个处理,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剖面分布均呈S型,表层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XD(20g/kg)略高于其他两个处理,0~6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XD>XMT>MD,而深层XMT有机质含量却超过了XD(60~100cm)和MD(150~200cm),而这可能是小麦与苜蓿间套后进一步促进了深根作物苜蓿深层根系向下分布的有力说明。土壤pH值随深度而增加,通体呈碱性,处理与对照间无显着差异。叁个处理模式的土壤全氮含量在表层0~20cm无显着差异,而MD和XMT两个处理模式的全氮含量在20~60cm土层深度显着高于XD处理;底层XD速效氮含量占比达全剖面1/4。小麦套种苜蓿不仅有利于提高20~150cm深度土壤氮素肥力,同时还可在底层使常规麦田深层土壤氮素流失问题得以减免。经过一个麦季的消耗,XMT和XD处理表层土壤速效磷含量接近10mg/kg,MD只有6.4210mg/kg,无论是对小麦来说还是对苜蓿来说都表现为缺磷状态,说明在这叁种处理模式生产实践中磷肥的使用都具有必要性和增产的巨大可能性。小麦/苜蓿间套体系中会使全剖面土壤钾素的消耗比例得以优化,故可以少施甚至不施钾肥。(3)小麦苜蓿间套作的作物地上生长:XMT的株高略高于MD,但就产量却远低于MD。MD耗水量也低于XMT。就XD、XMT与对照CK比较来看,对照CK在每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四个指标都高于XD与XMT,XD处理模式在这四个指标都略高于XMT。但由于XMT分小麦与苜蓿两部分,则产量也有两部分组成,则此处理作物地上生长较为有优势,适宜当地地区种植该模式。(4)小麦苜蓿间套作的经济效益分析得:就投入资本分析比较得XMT>MD>XD。就产量分析比较得MD>XMT>XD。因小麦与苜蓿市场价不同,使得产值分析可得MD>XMT>XD。就净值比较得MD>XMT>XD.试验田所在地为平原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土地耕作方式为粮食作物为主,不适宜大面积种植苜蓿。因此选择小麦苜蓿间套作则适应当地发展,即提供了粮食,也为牧业发展提供牧草,实现当地多种经营,使农业与畜牧业共同发展。(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6-15)

陈建凯,范恒瑞,程志刚,肖亮[3](2017)在《基于土地经济效益的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收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为热点,车站周边土地开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体现和目标,也是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融资的重要保障。从土地经济效益出发,结合城市结构、轨道交通沿线建设情况、权属信息等,确定可收储土地空间,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车站综合开发建设需要,确定综合开发车站和综合开发用地范围,为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轨道交通车站开发规划做前期准备。(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6-09)

张福斌[4](2015)在《浅谈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下的土地经济效益》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的利用和开发是保证农村生产生活的主要方法,不同类型的土地,能够种植不同类型的作物,而如何选择在适当的土地上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活动,就属于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的内容。对土地应用良好的管理和实践,能够有效的改善土地的利用效果,并且达到图例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文章针对不同土地的土地特性以及利用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对所选例子进行探讨,总结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下的土地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企业技术开发》期刊2015年23期)

许娜[5](2015)在《基于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下探析土地经济效益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以实际的研究为例,具体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方法下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响应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乡镇企业会计》期刊2015年07期)

彭漫莉,杨柳,邬东,张青萍,潘伯娟[6](2015)在《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贵州省土地经济效益时空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给贵州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贵州省土地经济效益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法分析评价2007—2012年贵州省土地经济效益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2007—2010年贵州省土地经济效益变化呈快速增长期,期间年增长量为0.32,年均增长率为83.77%;2010—2012年则呈回落阶段,期间年均减少量为0.06,年均减少率为4.41%。2)2012年贵州省内各市州土地经济效益的空间变化差异明显,呈中西高、两翼低、两端中的趋势。3)2012年贵州省土地经济效益在毗邻6个省市(区)中排名最低,为0.33,与其他省市(区)相比差距较大。其成因主要包括:土地自然条件较差,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结论:相应地改善土地生产条件与交通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节约水平以及优化产业布局都将有利于提高土地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7期)

黎典[7](2014)在《长株潭地区城市土地经济效益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中部大崛起"和"两型社会"建设大背景下,长株潭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得到了稳步提升。为促使长株潭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进一步提升,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通过构建城市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横向对比,对长株潭地区城市土地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4年02期)

张飞[8](2013)在《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下的土地经济效益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户对土地的利用要素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的不同。土地模式和管理实践反映了农户对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以及土地政策的响应,它还能够诱发土地质量发生变化。笔者选取了5种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以便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下的土地经济效益的响应。(本文来源于《无线互联科技》期刊2013年07期)

李艳丽[9](2013)在《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下的土地经济效益响应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情况下,农户土地的使用要素具体表现在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的差异上,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不仅是对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当地政策的响应,而且还是导致土地质量变化最直接的外部原因,本文根据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下的土地经济效益作相应的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13期)

付朝勇,谭迎春[10](2011)在《我省垦区严把年度用地计划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付朝勇 谭迎春)2011年是我省项目建设年,为搞好全垦区系统土地资源宏观调控,近日,省国土资源厅驻农垦总局国土资源局确定采取“叁上叁下挤水分,实事求是报项目”的方法,严把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有效提高土地经济效益,促进垦区小城镇建设。(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日报》期刊2011-07-15)

土地经济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麦苜蓿间套作是一种理想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此种植模式中苜蓿的固氮作用改善作物根际间的营养环境,提高作物产量与土地的利用效率,改善品质,增加当地农民地产收入。促进多种作物的全面发展。而且还可以在麦收后充分利用和改善田间生态环境资源,通过与畜牧副业的结合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并使农业与牧业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促进生态平衡。实现产量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因此,小麦/苜蓿间套体系对于我国小麦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和相当可观的前景。本研究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县底镇东杜村设立田间试验,设小麦单播(XD)、小麦苜蓿间套作(XMT)与苜蓿单播(MD)叁个处理模式,并与邻地对照(CK)进行研究,通过室外与室内两种实验方法对其土壤水分、土壤养分、作物产量与其经济效益进行测定分析,利用SPSS对各模式的土壤指标进行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及显着性分析,进而总结出小麦苜蓿间套作对其各个指标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苜蓿单播与小麦/苜蓿间套种植叁种处理方式下土壤水分的1m深度分层含量及剖面分布特征。土壤含水量在耕作前期与后期叁个处理模式与对照总体都较少,中期较多。叁个模式来看,在耕作前期、中期和后期土壤含水量都从表层向深层不断波动递增。就土壤含水量各层次来看,表层叁个处理模式都含量远低于深层土壤含水量,并且深层次MD处理模式含水量值较低于两者。从土壤水分消耗量来看呈现CK>XD>XMT>MD。并且这也可以说明苜蓿在一定程度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则小麦苜蓿间套作中苜蓿在一定程度有利于对土壤水分的保存,进一步补充小麦生长需水分。在试验区为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以小麦粮食作物为主,但考虑土壤水分,进行小麦苜蓿间套作是可行的。(2)小麦、苜蓿单播与小麦/苜蓿间套种植叁种处理方式下土壤有机质、pH和氮、磷、钾养分的2m深度的分层含量及剖面分布特征。对照CK有机质含量各层次均大于叁个处理,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剖面分布均呈S型,表层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XD(20g/kg)略高于其他两个处理,0~6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XD>XMT>MD,而深层XMT有机质含量却超过了XD(60~100cm)和MD(150~200cm),而这可能是小麦与苜蓿间套后进一步促进了深根作物苜蓿深层根系向下分布的有力说明。土壤pH值随深度而增加,通体呈碱性,处理与对照间无显着差异。叁个处理模式的土壤全氮含量在表层0~20cm无显着差异,而MD和XMT两个处理模式的全氮含量在20~60cm土层深度显着高于XD处理;底层XD速效氮含量占比达全剖面1/4。小麦套种苜蓿不仅有利于提高20~150cm深度土壤氮素肥力,同时还可在底层使常规麦田深层土壤氮素流失问题得以减免。经过一个麦季的消耗,XMT和XD处理表层土壤速效磷含量接近10mg/kg,MD只有6.4210mg/kg,无论是对小麦来说还是对苜蓿来说都表现为缺磷状态,说明在这叁种处理模式生产实践中磷肥的使用都具有必要性和增产的巨大可能性。小麦/苜蓿间套体系中会使全剖面土壤钾素的消耗比例得以优化,故可以少施甚至不施钾肥。(3)小麦苜蓿间套作的作物地上生长:XMT的株高略高于MD,但就产量却远低于MD。MD耗水量也低于XMT。就XD、XMT与对照CK比较来看,对照CK在每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四个指标都高于XD与XMT,XD处理模式在这四个指标都略高于XMT。但由于XMT分小麦与苜蓿两部分,则产量也有两部分组成,则此处理作物地上生长较为有优势,适宜当地地区种植该模式。(4)小麦苜蓿间套作的经济效益分析得:就投入资本分析比较得XMT>MD>XD。就产量分析比较得MD>XMT>XD。因小麦与苜蓿市场价不同,使得产值分析可得MD>XMT>XD。就净值比较得MD>XMT>XD.试验田所在地为平原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土地耕作方式为粮食作物为主,不适宜大面积种植苜蓿。因此选择小麦苜蓿间套作则适应当地发展,即提供了粮食,也为牧业发展提供牧草,实现当地多种经营,使农业与畜牧业共同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地经济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丹,方斌,陈正富.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单中心城市土地经济效益测度与低效用地诊断研究——以扬州市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8

[2].何亚男.间套作苜蓿对冬小麦土壤养分、水分和土地经济效益的影响[D].山西师范大学.2017

[3].陈建凯,范恒瑞,程志刚,肖亮.基于土地经济效益的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收储研究[C].2017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2017

[4].张福斌.浅谈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下的土地经济效益[J].企业技术开发.2015

[5].许娜.基于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下探析土地经济效益响应[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

[6].彭漫莉,杨柳,邬东,张青萍,潘伯娟.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贵州省土地经济效益时空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5

[7].黎典.长株潭地区城市土地经济效益评价研究[J].商.2014

[8].张飞.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下的土地经济效益响应[J].无线互联科技.2013

[9].李艳丽.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下的土地经济效益响应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10].付朝勇,谭迎春.我省垦区严把年度用地计划关[N].黑龙江日报.2011

标签:;  ;  ;  ;  

土地经济效益论文-王丹,方斌,陈正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