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论坛论文-王丽莉,孙宝芝

网络教育论坛论文-王丽莉,孙宝芝

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教育论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教育发展趋势,远程教育服务模式,质量保证

网络教育论坛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莉,孙宝芝[1](2015)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教育发展新趋势——“2015国际远程教育发展论坛”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10月10日至11日,在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指导下,由北京大学和英国开放大学共同主办,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承办的2015国际远程教育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研究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深入研讨和经验交流。本文主要对论坛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远程教育》期刊2015年12期)

本刊讯[2](2014)在《第十七届科博会2014中国网络教育论坛开幕》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1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十七届科博会2014中国网络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多名教育行业最权威的专业学者、业内知名的互联网专家,以及千名大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负责人共聚一堂,共同分享互联网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先进成果和前沿应用,并就传统教育互联网转型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国家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少刚、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等出席了开幕式。(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网络》期刊2014年06期)

吴佳珅[3](2014)在《科技会改变教育自身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讯(吴佳珅)科技对于教育将会带来何种影响?在信息化的浪潮下,传统教育将会走向何方?5月14日,在第17届科博会2014中国网络教育论坛上,千余名教育行业权威学者、业内互联网人士,以及多位校长、培训机构负责人等共聚一堂,分享互联网科技在教育领域(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4-05-21)

[4](2011)在《广东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高峰论坛暨2011年学术年会在佛山市顺德区隆重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广东省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高峰论坛暨2011年学术年会于12月18-19日在我区顺德一中实验学校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顺德区电教中心承办,由顺德一中实验学校协办。18日下午,在顺德一中实验学校行政楼四楼举行了大会第一项议程:"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高峰论坛研讨及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参加高峰论坛的有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技术》期刊2011年12期)

莫冬敏,杨素娟[5](2011)在《网络教育课程论坛教学现状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某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抽取叁门课程做为研究对象,借助探究社区模型及编码体系,从社会性存在、认知性存在和教学性存在叁方面来考量其网上教学交互过程。研究发现:课程论坛上社会性存在、教学性存在和认知性存在的水平均较低,教学过程无结构化,学生言论缺乏批判性的思考和批判性的对话,缺乏群体的互动等。建议重视论坛活动的设计与监督,提高教学性存在,掌握"有限存在"以平衡教学过程中抑制和存在之间的关系,重视触发事件的设置,努力使学生从独立学习向协作学习转变。(本文来源于《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张天雪,张冉[6](2011)在《当前网络教育舆情的话语分析——以人民网和新浪教育论坛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2008-2010年人民网和新浪网教育栏目的样本选择、类目建构、频数统计和内涵解读等话语分析方法,揭示当下民众的教育心态、期待、诉求和价值判断,并根据词频结果进行话语解读,为更加民生化的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提供数据支持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王瑞雷[7](2011)在《Web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教育论坛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论坛逐渐成为一种教育资源平台并得到充实壮大,成为人们尤其是教师和学生日常交流、研究、学习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网络教育论坛尤其是与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论坛上有大量交流思想、探讨学习和专业研究的帖子,这些帖子本身就是极好的教育资源,论坛对某个话题的深入广泛的讨论会使其成为热点话题而受到广泛关注。因帖子的数量庞大,手工统计分析网页上帖子已不能满足应用要求。Web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使深入研究和分析教育论坛的帖子内容成为可能,为研究者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利用Web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教育论坛中有关专业研究学习方面的热点话题,并把研究结果反馈于教育教学活动,是对变革教育方式积极有益的探索,对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利用Web数据挖掘技术对网络教育论坛上的内容展开研究。以北大中文论坛的中文信息处理版块为研究对象,挖掘论坛中的热点话题和话题领袖,从而对课堂教育教学提供补充和扩展,加快教育方式变革。文章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获取网页文本数据是Web数据挖掘的第一步,本研究实现了利用网络爬虫程序下载网页,使用DOM树和正则表达式解析网页以获得所需要的正文内容。在进行大规模网页采集、抽取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理、筛选、转换,并将结果存入本地数据库中。(2)实现并改进正向最大匹配中文分词算法,使分词的粒度较大,便于划分出一些学科的专有名词。研究设计的中文分词词典能很好地支持本算法的实现。(3)编程实现了经典的K-means聚类挖掘算法。通过对论坛网页的聚类分析发现网络教育论坛中讨论的热点话题,通过判断和分析热点话题,就可把握话题的发展方向,了解教育论坛中人们研究、学习的主要方面,以此辅助教学。(4)根据挖掘结果,有针对性地关注热点话题、关注话题领袖引领的话题可以解决在专业方面反映突出的问题,进而可以利用好课堂内外两个平台。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而通过网络教育论坛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对教育方式变革积极有益的探索。(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期刊2011-06-10)

杨素娟,莫冬敏[8](2011)在《网络教育课程论坛认知性存在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性存在是形成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因素,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借助QSR Nvivo软件,根据认知性存在的实践探究模型形成的内容分析编码体系,对叁个课程论坛中与认知性存在有关的语意单元进行量化处理,并从触发事件、探索、整合和解决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学生以"探索"和"整合"层面的言论居多,"解决"层面的言论很少;大部分言论属于个人内部的认知思考,缺乏批判性的思考和批判性的对话,建议重视触发事件的设置,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指导和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模式,将学生从独立学习向协作学习转变,以便帮助他们将群体的观点或思维进一步延伸或深化,达到较高层次的认知性存在层面。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今后教师网上教学实践的改善与实施提供依据,同时为改善现有认知性存在的不足提供可借鉴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化教育》期刊2011年01期)

杨素娟,莫冬敏[9](2010)在《网络教育课程论坛教学性存在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性存在是保证在线学习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忽视教学性存在,简单地要求学生参与网络课程论坛的活动,不能带来良好的效果。本文借助QSR Nvivo软件,根据探究社区理论模型而形成的内容分析编码体系,对叁个课程论坛中与教学性存在有关的语意单元进行量化处理,并从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和指导教学叁个方面分析和比较其教学性存在,发现所选择的课程论坛样本中的教学基本属于无结构状态,整体教学性存在水平很低;教师忽视在线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组织,在促进对话和指导教学时受灌输式教学的影响较大,缺乏必要的在线教学技能,没有把握好教师的有限存在。建议重视并提高在线教学的教学性存在,对在线教师开展关于教学性存在的培训,注重有限存在以促进协作学习开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化教育》期刊2010年12期)

杨素娟[10](2010)在《网络教育课程论坛的社会性存在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网络教育实践中,课程论坛作为学生网上协作学习的虚拟学习社区,其社会性存在水平的高低将影响到网上学习的质量和学生的满意度,从而影响网络教学的发展。本文借助QSR Nvivo软件,根据探究社区理论模型而形成的内容分析编码体系,对叁个课程论坛中与社会性存在有关的语意单元进行量化处理,并从情感类、互动类和凝聚类叁个方面对其社会性存在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所选择的以异步文本交互为主的课程论坛样本的整体社会性存在水平较低,多数停留在伴同存在的层面上,较少达到心理参与和行为参与层面。本文还探讨了不同课程论坛之间社会性存在的水平差异以及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及其启示。本研究对指导实践者更加关注提高学习社区中社会性存在的强度,从而提高网络教育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满意度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化教育》期刊2010年11期)

网络教育论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5月1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十七届科博会2014中国网络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多名教育行业最权威的专业学者、业内知名的互联网专家,以及千名大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负责人共聚一堂,共同分享互联网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先进成果和前沿应用,并就传统教育互联网转型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国家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少刚、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等出席了开幕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教育论坛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丽莉,孙宝芝.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教育发展新趋势——“2015国际远程教育发展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5

[2].本刊讯.第十七届科博会2014中国网络教育论坛开幕[J].中国教育网络.2014

[3].吴佳珅.科技会改变教育自身形态[N].科技日报.2014

[4]..广东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高峰论坛暨2011年学术年会在佛山市顺德区隆重举行[J].现代教育技术.2011

[5].莫冬敏,杨素娟.网络教育课程论坛教学现状的个案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6].张天雪,张冉.当前网络教育舆情的话语分析——以人民网和新浪教育论坛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

[7].王瑞雷.Web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教育论坛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

[8].杨素娟,莫冬敏.网络教育课程论坛认知性存在的个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

[9].杨素娟,莫冬敏.网络教育课程论坛教学性存在的个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

[10].杨素娟.网络教育课程论坛的社会性存在个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

标签:;  ;  ;  ;  

网络教育论坛论文-王丽莉,孙宝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