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方向唐伟明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方向唐伟明

(东莞市恒安电气维护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经济发展与技术更新的全球化与提速化,让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于电力自动化技术的需求程度日益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水平不仅影响到人们的衣食住行,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因此为国为民,都需要相关系统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建设和使用的科学性、严谨性、综合性、准确性、前沿性等方面提高要求,本文将简单分析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现状;前景

电力自动化技术,即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综合运用于控制中心,用以电力系统内部操作结构与模式的智能化调节,完成电力系统的快速精准地稳定性电力控制及供电,并全面监控电路系统运作状况,吻合电力系统从稳态控制向动态控制的必然趋势,实现其智能态控制。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以及日后的电力系统中将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并需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潜力和发展方向,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为适应各行各业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电力产品被应用于工农商业之中,给现阶段的电力供应相关单位提出了挑战,也间接地促成了电力自动化的重要地位和技术进步;同时,电力电子、智能控制、信息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数据库、监视调控等系统的运用也为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辅助臂力。

1、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进展。

电网调度系统中,一体化的调控平台及其支撑系统、大电网的实时监控预警系统、以及校核运营与评估系统等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基本完成了电网调控大系统的横向集成和纵向贯通,并突破了实时监控、安全协调、多级协同的分析预警一体化调度等关键技术,有效实现了对实时信息的收集、计算、分析和系统的操作。现阶段的电网调度自动化,可以对电网运行状态实行有效监控和控制,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可节能减排,提高供电效率。

2、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进展。

利用智能化技术和设备对二次设备进行数字化、集成化与网络化的监控和测量,是变电系统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目标,取代人工操作,重新组合并优化相应的功能设计,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严谨性。变电站作为整个电力运行系统的最高能耗环节,结合电力自动化技术,可提升其运行维护效率,降低电力运行能耗。变电站正逐渐完善的标准技术体系将有效规范设备研制、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环节。

3、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的配电网络系统主要包含三层结构:主站、子站、光纤终端,并试点了基于大数据、云技术的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系统,有效提升了配电系统的网络化以及各层次之间信息输送的畅通,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看结果尚可,但总体来说还是层次性不足,还需结合信息采集、数字仿真等技术来配套配电网络的研发、测试和应用。

4、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利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电力可信计算安全模块、安全隔离装置、纵向加密认证装置、安全防护方案的制定等,为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增设了精密化科学化的安全屏障,为电力安全镀上了保护层,为全国各大电网以及工作生活的各个用电环节的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5、操作应用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综合性的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也需要分层控制,在调度所、控制所、发电厂、变电站等各组织场所需要有相对应的操作模式,以遵循管辖其分担和协调的控制功能,对于其管理者和操作者来说,要能及时掌握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洞悉电流、电压、功劳等参数的变化,并完成精确计量、电力平衡、负荷监控等多种专业性操作。但目前来说,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的整体质量参差不齐,或者缺乏岗前培训,或者缺乏正确的实际判断及操作训练,或者缺乏必要的系统专业知识,或者缺乏全局观或纪律意识,或者人员管理制度不规范不完善。

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皆愈加广泛,也取得了多项突破和进展,为其将来的发展铺出了道路,在分析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的基础上分析其未来的方向,将有助于我们真正认知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1、电子自动化技术的算法精细化,操作简单化。

电力系统结构庞大,信息繁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一旦出现状况,需全方位综合计算和判断呢问题症结,若协调不好,轻则降低工作效率,重则发生大型事故。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完善,未来的问题预防、检查、分析与整改等都可以通过智能化设备来辅助,电力系统的智能算法会愈加精细,去适应繁复多变的实际运行,同时大大简化人工操作。

2、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人员的专业能力高精尖化。

电力自动化系统是一个集管理、监控、指挥、调度、高精技术等于一身的复杂系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推陈出新,新兴技术成果也会不断出世并应用,其复杂度和精密度也会相应提高,其对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信息反馈也将越来越全面,即使会自行计算并调整,但毕竟也离不开人工识别、判断、取舍、操作和创新,对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经验累积和主动学习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并需具备统筹全局的规划意识。

3、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新能源化。

传统电力能源的污染问题和可再生利用早成共识,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在电力资源上的应用研究也进展显著,例如大力倡导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对于电力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意义也十分重大,而电力自动化技术将会朝着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方向发展,但可能会经历较长的过渡时间,是一个造福后世的挑战。

4、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经济化。

经济化意味着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成本降低或者性价比提高,使得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普及,让人们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设备来配置电网,并大幅度降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配置成本,其高性价比的经济性可以体现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高稳定性、高安全性和高预警性,也可以体现在电力自动化设备的长使用寿命、低维护成本等方面。

5、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兼容化。

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兼容化,一方面是指对外兼容性,电力系统需依靠网络通信、自动化控制、数据库、微机继电保护等系统,并补充红外线合成、图像及视频信息技术,并可能需于将来兼容神经网络、专家系统、财务系统、气象识别、智能信息查找修复等等系统,因此需要对外兼容;另一方面是指被外兼容性,电子自动化技术会被普及,并走进商业街,走进企业,走进家庭等各个角落:对于电子自动化技术来说,其兼容化的发展方向必不可少,不仅是在服务内容上的兼容性,还有技术标准、设备标准、配置要求等方面的兼容性。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电力系统由众多子系统组成,存在着诸多的可变因素和不确定性,为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电力自动化技术应运发展,并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而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将促进电力自动化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并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参考文献:

[1]许柯楠,任向菲.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方向[J].魅力中国,2018,(5):293.

[2]王金成,崔守营.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J].电子测试,2017,(10):121-122.

[3]张晗.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方向[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3):4601-4601.

[4]武强义.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动向探索[J].新商务周刊,2017,(8):290.

标签:;  ;  ;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方向唐伟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