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均衡模型论文-黄日朋,王学金

利率均衡模型论文-黄日朋,王学金

导读:本文包含了利率均衡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单因子均衡模型,GARCH模型,极大似然估计,仿真

利率均衡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黄日朋,王学金[1](2018)在《基于均衡-GARCH模型的SHIBOR短期利率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率期限结构反映不同期限的资金供求关系,揭示市场利率的总体水平和变化方向,是投资者从事债券投资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债券管理的依据。通过建立均衡-GARCH动态利率模型,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出模型的参数,并对SHIBOR短期利率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8年05期)

祝树金,赵玉龙,肖皓[2](2018)在《利率市场化、信贷歧视与中国经济发展——基于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引入"信贷系数"刻画了行业间可能存在的信贷歧视现象,拓展了中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Chinagem),模拟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下整体利率水平提高、行业间利率歧视消除以及金融服务增效叁条路径的动态经济效应。相对于基期而言,实际利率水平上升、行业间利率歧视消除将引起投资和实际GDP下降,但有利于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改善贸易条件;金融部门服务增效促进了投资和经济增长。此外,利率市场化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本文来源于《财经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02期)

蒋先玲,徐鹤龙[3](2016)在《Shibor利率市场化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Shibor市场利率数据,对一般均衡模型的两个典型代表模型——Vasicek模型和CIR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Vasicek模型比CIR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Shibor品种利率期限结构,两个模型对于隔夜拆借利率和七天拆借利率的均值预测效果都比较好,四个品种的利率均具有均值回复特性,并且回复速度呈现先上升后衰减的特征,这对于中国全面利率市场化下的Shibor基准利率的构建和衍生品定价避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价格理论与实践》期刊2016年02期)

中国人民银行鄂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徐刚[4](2015)在《基于新凯恩斯动态模型的均衡利率估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利率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和货币政策工具,长期以来被纳入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利率政策已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均衡利率是货币政策行为中的一个重要变量,与实际经济的目标变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估计值有助于中央银行金融政策的制定,并可作为评价金融政策的"基准"(Blinder,1998)由于均(本文来源于《北京金融评论》期刊2015年02期)

杨坤,曹晖,孙宁华[5](2015)在《非正规金融、利率双轨制与信贷政策效果——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货币金融体系有两大特征事实:一是非正规金融(或民间金融)发达;二是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相互依存,对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产生重大冲击,使得我国货币政策运行模式明显有别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非正规金融不受中国人民银行直接监控,由非正规金融体系中借贷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化的资金价格不同于正规金融体系中的资金价格,资金价格扭曲长期存在。为此,本文将非正规金融和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引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信贷扩张政策在增加银行系统信贷投放的同时会抑制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借贷活动,而非正规金融与银行借贷之间的此长彼消关系削弱了信贷政策的调控效果。正向的信贷冲击减少了企业对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可贷资金需求,从而降低了市场化利率,使信贷政策包含了信贷供给调节和资金成本调节双重效应,增强了信贷政策的调控效果。以降低非正规金融体系借贷摩擦为目标的金融管制放松政策能够减轻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并通过增加非正规金融的借贷资金供给降低市场化利率。(本文来源于《管理世界》期刊2015年05期)

许广健[6](2014)在《利率扰动条件下的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扰动事件,无论在频度、范围、经济损失方面均对供应链网络的均衡状态有较大影响。利率扰动引发的企业融资成本波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扰动因素。尤其在人民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更应重视利率波动对于供应链均衡状态的影响。分散控制状态下的供应链网络节点企业各自以己方利润最大化为其决策指导,会发生双边际化效应,这也会影响供应链网络的均衡状态。本文研究建立了具有一定鲁棒性的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以应对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因利率扰动和双边际化效应共同作用对供应链网络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本文做了以下拓展,论文构建了由多个制造商、多个零售商、多个需求市场构成的供应链网络在成本扰动情形下的均衡模型。同时将供应链各级决策者对于融资成本变动风险的态度、不同企业的独立决策行为和影响供应链稳定状态的竞争行为纳入了均衡模型。论文使用动态投影算法给出了求解流程。当加入具体参数后,该模型可以用来确定各方的均衡交易量以及均衡交易价格。通过算例验证本文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用最优化理论与变分不等式建立的均衡模型满足供应链的均衡的条件,即供应链上各成员可以达到自身的利润目标,供应链整体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模型可以提供在利率扰动导致融资成本波动时兼顾双边际化效应的可行运营策略。(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4-12-01)

刘澜飚,沈鑫,王博[7](2014)在《中国宏观经济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正处于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宏观经济环境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日渐显着。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框架下,从宏观经济的视角分析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及其风险溢价。模拟结果表明,使用Epstein-Zin效用函数、长期风险等元素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我国一至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和一些关键的宏观经济变量。利用国债收益率进行的参数估计表明,我国短期国债收益率偏低的现象可部分归因于我国居民风险厌恶程度较大。历史模拟结果推断,在样本区间内我国国债风险溢价呈现上升趋势和时变特征。宏观经济冲击使利率期限结构出现非平行移动,不同冲击的影响方式与程度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金融研究》期刊2014年11期)

李荣丽,徐龙滨,章上峰[8](2014)在《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模拟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包含价格黏性和金融加速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从非政策冲击、政策冲击在不同货币政策下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以及社会福利损失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1)在熨平经济波动方面,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更有优势;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更有优势。(2)面临消费偏好、投资、技术冲击时,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下,经济发展更加稳健;面临政策冲击时,产出、通胀对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更敏感,即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率相对更高。(3)在福利损失方面,当存款利率水平低于6%—7%之间的某个具体值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福利损失更小,高于该值时,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福利损失更小。研究认为,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应根据经济波动幅度、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利率所在范围选择货币政策工具。(本文来源于《金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4年10期)

王欣[9](2014)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对国有企业融资的影响——基于资金供求均衡模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对存贷款利率限制逐步放开的过程中,金融市场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文章运用经济学供求均衡模型原理,分析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对国有企业融资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来源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岳娟丽,徐晓伟[10](2014)在《基于社会福利的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利率选择——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下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微观主体的行为决策和货币政策的社会福利效应,采用能系统涵盖产出、消费、劳动以及社会福利效应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以中国1998至2012年季度数据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中国完成利率市场化后,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利率的选择问题。结果表明:央行分别采用Shibor007、R007和IBO007叁种目标利率进行调控时,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路径基本一致;就经济敏感性而言,R007要优于其余两者;就福利损失而言,采用R007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利率时,货币政策使得产出、消费和劳动的波动率最小,造成的福利损失最小。综合来看,R007是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利率的较好选择,我国应完善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体系,逐步把R007培育成为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目标利率。(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利率均衡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引入"信贷系数"刻画了行业间可能存在的信贷歧视现象,拓展了中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Chinagem),模拟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下整体利率水平提高、行业间利率歧视消除以及金融服务增效叁条路径的动态经济效应。相对于基期而言,实际利率水平上升、行业间利率歧视消除将引起投资和实际GDP下降,但有利于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改善贸易条件;金融部门服务增效促进了投资和经济增长。此外,利率市场化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利率均衡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黄日朋,王学金.基于均衡-GARCH模型的SHIBOR短期利率仿真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8

[2].祝树金,赵玉龙,肖皓.利率市场化、信贷歧视与中国经济发展——基于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8

[3].蒋先玲,徐鹤龙.Shibor利率市场化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

[4].中国人民银行鄂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徐刚.基于新凯恩斯动态模型的均衡利率估测[J].北京金融评论.2015

[5].杨坤,曹晖,孙宁华.非正规金融、利率双轨制与信贷政策效果——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J].管理世界.2015

[6].许广健.利率扰动条件下的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

[7].刘澜飚,沈鑫,王博.中国宏观经济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J].金融研究.2014

[8].李荣丽,徐龙滨,章上峰.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模拟和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

[9].王欣.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对国有企业融资的影响——基于资金供求均衡模型的分析[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10].岳娟丽,徐晓伟.基于社会福利的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利率选择——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下的实证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

标签:;  ;  ;  ;  

利率均衡模型论文-黄日朋,王学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