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52例手术治疗分析

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52例手术治疗分析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骨科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52例,术前等待时间(5.8±1.1)日。所有患者术中仰卧位,9例患者不修复损伤的三角韧带,43例韧带损伤修复。根据韧带断裂的部位,选择锚钉缝合修复,6例对象适当减压处理。结果:术后12个月,患者的AOFAS评分76~98分,平均(91.4±5.2)分。优良对象30例纳入优质组,其余22例纳入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韧带修复[OR=0.784,95%CI(0.871~1.105)]、术中出血量[OR=1.000,95%CI(0.987~1.048)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治疗,需要重视韧带的修复,减少术中出血。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三角韧带;手术

踝关节是重要的承重关节,周围软组织少,发生骨折,预后相对较差,容易出现后遗症。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并不少见,是维持踝关节内侧稳定的重要结构,对于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治疗仍然存在争议[1]。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52例,现报道如下,总结手术经验,分析疗效影响因素。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52例,其中男37例、女15例,平均年龄(31.4±6.2)岁。纳入标准:①诊断为踝关节骨折;②采用手术治疗;③临床资料完整,特别是6个月后的疗效评价结果可信。排除标准:①保守方法治疗;②临床资料不完全,无完整的疗效评价结果。

1.2方法

患者采用择期手术,术后行石膏托或外支具固定,抬高患肢,合并脱位者,进行复位进行骨牵引,损伤24h内冷敷,48h后热敷,常规对症治疗,对于高血压等疾病基础疾病,对症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术前等待时间3~9日,平均(5.8±1.1)日。术中仰卧位,大腿根部绑空气止血带,常规消毒。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三角韧带损伤探查,内踝尖端下1cm为中心长4-6cm弧形切口。分离到深筋膜,游离皮下组织,注意保护神经、血管,切开屈肌支持带。显露后牵开胫后肌腱,探查三角韧带,评估损伤情况,11例显露困难,外翻踝关节显露。9例患者不修复损伤的三角韧带,根据损伤部位选择合适部位切口入路,解剖复位稳定内固定,2例难以复位,踝关节内侧小切口辅助清理嵌入软组织,理顺断裂三角韧带,解剖复位固定,冲洗,放置引流管,缝合。43例修复韧带,根据韧带断裂的部位,选择锚钉缝合修复,对于三角韧带中部断裂,需要锚钉线缝合两侧韧带的断端,浅层韧带间断缝合,术中透射,冲洗后放置负压引流管或皮片引流,逐层关闭切口,6例对象适当减压处理。所有患者术后都对症治疗,定期换药,预防感染,支架外固定3-4周,进行踝关节活动训练,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3个月后可尝试进行负重训练。

1.3观察指标

手术基本情况,恢复情况。根据疗效进行分组,根据术后12个月后AOFAS踝与后足量表评价疗效。优(≥90分)分纳入优质组,其余(<90分)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前等待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优质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t检验,性别、受伤类型等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52例对象,手术时间(110.4±25.6)min,术中出血量(65.3±10.6)ml。术后12个月,患者的AOFAS评分76~98分,平均(91.4±5.2)分。优良对象30例纳入优质组,其余22例纳入对照组。

2.2因素分析

优质组与对照组外侧切口、韧带修复、复位满意有统计学意义(P<0.05)。

优质组入院到手术时间、术前内踝间隙、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将外侧切口、韧带修复、复位满意作为自变量,按照“是=2、否=1”赋值,将入院到手术时间、术前内踝间隙、术中出血量作为自变量,原值赋值。将是否达到优良作为(是=1,否=2)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韧带修复[OR=0.784,95%CI(0.871~1.105)]、术中出血量[OR=1.000,95%CI(0.987~1.048)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12个月,患者的AOFAS评分76~98分,平均(91.4±5.2)分,处于较高水平,这可能与近年来手术技术的进步、综合康复管理水平上升有关。本次研究显示,踝关节与足后跟功能的恢复是多种因素所致,外侧切口、韧带修复、复位满意、手术时间、术前内踝间隙、术中出血量成为影响因素。未得出,切口、内踝或外踝、是否伴软组织缺损、部位等因素有关的结论,这可能与纳入例数较少有关[2]。多因素分析显示,韧带修复成为独立因素,一项基于395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修复韧带的对象Mazur评分优于不修复的对象[OR=2.61,95%CI(1.66,4.12)],也证实了这一点[3]。值得注意的是,术中出血量也成为独立影响因素,这可能与踝关节解剖结构较复杂,容易出现缺血有关。一项meta分析显示,经皮空心螺钉在减少出血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可尝试应用[4]。出血较多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可能出现血管损伤,术后骨折断端的营养供应不足,愈合难度更大。

综上所述,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治疗,需要重视韧带的修复,减少术中出血。

【参考文献】

[1]张云,杨云峰.踝关节骨折合并急性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7,31(05):624-628.

[2]伍凯,林健,黄建华,王秋根.急性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术中诊断及治疗策略[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5,36(02):141-145.

[3]何河北,董伟强,孙永建,等.修复三角韧带与不修复对于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术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4,8(4):497-501.

[4]宋健,李宗焕,喻爱喜,等.经皮空心螺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15(3):335-341

标签:;  ;  ;  

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52例手术治疗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