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铁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试论铁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铁路路基的稳定性特别是对于软基的处理严重影响火车的安全运营情况。铁路软基的处理是一项系统性比较强的工作,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对其的影响,其中包括施工地段的地质情况、土质状况及质量检测和施工技术方案的可执行性等。本文将对铁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为促进铁路软基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软基处理;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在我国软土分布相当广泛,在已经建成的几条高速铁路中,有很长路线都要经过高压缩性的软土地区。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铁路时,在设计施工方案时要考虑到稳定性与变形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施工时应注意对地基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保证软基处理施工技术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控制。

1软土的鉴别和软基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原则

1.1软土的鉴别方法

在判定一种土质是否是软土时,首先从外观上进行判定,软土一般是以灰色为主的细粒土,然后对其天然含水量进行测定,通常采用的测定方法为铁路土工试验规定的方法,将试验所得数据与35%的液作比较。其次根据测定土粒比重、土的含水量等指标计算出天然孔比,最后通过十字板剪切技术检验土的强度。

1.2铁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原则

与基础工程在处理地基方面相比,铁路软基处理施工的难度要更难一些,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机械化施工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越来越普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软基处理的施工难度。铁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必须要坚守以下几条准则:(1)因地制宜。不同路段的铁路工程因其所处的地质环境、地形等的不同,在软基处理施工技术方面也有所差异。(2)保护环境。在软基处理施工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这时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挖出大量的淤泥和废水,如果没有对其妥善安置很有可能污染附近的水源,给附近生活的人们带来麻烦。(3)安全施工。在软基处理施工前一定要保证满足特殊的施工环境和条件的需求,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给其他基础施工带来危险。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安全放在首位,强化安全意识,降低危险系数,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铁路软基处理施工常见技术

我国铁路软基处理施工常见技术有表层处理法、深层处理法、袋装沙井发、粉喷桩法等。下面将针对每种方面做详细介绍。

2.1表层处理法

对于表面极其松软的土质而言,若想加固其表面的强度,避免地基局部变形的有效方法为表层处理法,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作业。表层处理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排水法、砂垫层法、添加剂法和敷垫材料法。本文将针砂垫层法做简单介绍。

砂垫层法一般适用于地基上部软土层很薄且水分很大时,在地基上铺垫一层厚厚的砂垫层是常见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加固了软土层,另一方面铺垫的砂垫层可以起到排水的作用。但是,在采用机械的方式进行施工时,一定要考虑到轮胎及机械本身对地基的压力因素。在软土层表面仅仅依靠砂垫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结合排水法和敷垫材料法,这样才能保证大型机械万无一失的正常施工。

2.2深层处理法

深层软基处理方法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有袋装砂井法、粉喷桩法、振冲碎石桩法、钢渣桩法等。由于深层处理法的技术比较多,这里本文将只介绍其中的一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法。

袋装砂井法的主要工作流程是首先在施工时将袋装砂放到套管井内,并将其填满夯实,再将其一步步拔出套管,然后在地基表层铺设水平的砂垫层或排水用的砂沟。这样在砂与水平的砂垫层或用来排水的砂沟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自动的排水管道,从而解决了软基中的排水问题,使软基更加坚固。这种施工方法的好处在于成本较低,施工简单,加固排水的效果还不错。

3铁路软基处理中的质量控制

在铁路软基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材料和工艺等都会对质量造成影响。

3.1设备因素

在铁路软基处理施工过程中,选用何种机械设备要根据施工路段的地质环境、施工设计方案要求以及施工现场来决定。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对选择的设备进行现场试验,而且还要考虑所选择的设备能否自动显示和标记等。在对软基处理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凡是不符合要求的机械设备一律禁止在施工时使用,此外要配备与施工设备相匹配的检测设备,做到实时监测。

3.2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对铁路软基处理造成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施工图纸不熟悉、对工程设计目的不明确,对质量要求标准不了解。在铁路软基施工过程中不遵守施工操作流程,操作技能不达标等,导致安全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进行改进。(1)成立专门的技术小组。小组成员应该包括整个工程中各个流程的主要负责人,如工程的总组长,质检工程师、技术主管等。(2)成立专门的监督质量的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主要负责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进行监测和评定。(3)对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对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更好的读懂工程设计图纸,更加深刻的了解对工程质量方面的要求,对施工中的操作规范是怎样的,在施工过程中如何能够很好的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对员工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加强其工程质量方面的意识。另外,建立完善的质量责任制度有利于对员工进行规范化管理,把质量控制落实到实处。

3.3材料因素

在铁路软基处理施工中,地基原材料的质量是决定施工是否能够达到质量标准的基础因素。在软基处理施工时,通常采用砂、碎石等材料作为原材料,为了确保其质量的稳定性,我们应该尽量与信誉可靠的厂商合作,进货渠道也应该尽可能的少。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对水泥质量的检测,一旦出现水泥过期或者受潮的情况,这些水泥就必须废弃不用。在储存砂袋和塑料排水板时应注意防水防晒,确保其质量满足需求,避免材料出现老化的现象,浪费成本。

3.4工艺因素

CFG桩的全称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一种比较经济实惠的新型桩体,主要由碎石、石屑、粉煤灰、水泥和水这几种成分组成。CFG桩是目前比较不错的软基处理方法,CFG在质量控制方面主要有三个衡量指标:桩身长度、混凝土强度、CFG桩是否能达到持力层。在软基处理施工过程中,CFG桩主要从以下几点对质量进行控制。(1)CFG桩在对其原材料进行混合之前一定要按照我国有关的规范标准进行试验,达到相关标准才能够应用到实际工程中。(2)CFG桩对施工现场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施工前一定要保持地表干燥、无杂物、场地平整后,才能够进行桩试验,以测量场地的成桩经验和施工技术参数等。(3)桩体的垂直度误差在1%左右。(4)成桩后要对拨管速度进行控制,最好保持在1.2到1.5米每分钟,最好连续成桩,并要对拨管的速度进行严格把控,还要进行反插施工操作。灌注成桩以后,用水泥袋等将桩头套起来,防止雨水腐蚀。(5)每根桩的投入的原材料量应控制在灌注量之下。(6)在施工完成的28天后,检测两个CFG桩之间的地基的复合承载力,同时还应检测桩身的质量。

4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些比较常见且使用的铁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但是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合的场景要求,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铁路软基处理施工对铁路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铁路的行车安全。因此,对铁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对铁路软基处理施工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海波.铁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4,(3):207,210.DOI:10.3969/j.issn.1006-2890.2014.03.178.

[2]张伟.高速铁路深厚松软土地区新型长短桩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5,(3):150-151.DOI:10.3969/j.issn.1009-6825.2015.03.084.

[3]赵立财.基于电流表控制水泥搅拌及CFG桩长施工技术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40(6):316-319.DOI:10.3969/j.issn.1008-1933.2014.06.084.

标签:;  ;  ;  

试论铁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