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再融资效率论文-黄德红,郭蓉

股权再融资效率论文-黄德红,郭蓉

导读:本文包含了股权再融资效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族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股权再融资,综合效率

股权再融资效率论文文献综述

黄德红,郭蓉[1](2018)在《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显示,股权再融资方式在民族地区上市公司中得到广泛使用。基于融资效率理论,运用因子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民族地区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综合技术效率高于东南沿海地区上市公司,但其纯技术效率与东南沿海地区上市公司无显着差异,其综合技术效率的超越是由规模效率的优势所带来的。(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郑欣[2](2018)在《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因为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证券市场整个的融资规模也逐年升高,增速强劲。再融资作为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资方式,也为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股权再融资作为再融资的重要方式,发展规模巨大,甚至都超越了我国A股首发融资的规模。由此可以明显的看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采取股权再融资这一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融资渠道。所以股权再融资能否有效健康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股权再融资体量巨大,所以我国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是否可以有效利用募集资金这个问题将会是本文实证研究的关注重点。为了更客观的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在筛选分析研究融资效率的几个评价方式后,决定选用DEA即数据包络分析法来对股权再融资相关数据来进行其使用效率的实证研究。本文的DEA实证研究首先是选取相关的输入和输出指标来建立一个合适的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2014年进行增发和配股的我国A股上市公司(剔除传统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再融资效率进行评价。结合之前的研究和本文的实证结果后可以看出:2014年实施股权再融资企业的股权再融资行为基本上都处于一种低效率的状态;就研究得出的这一结论,本文将从公司内部和外部因素两方面来分析导致股权再融资低效的原因,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本文的相应建议。希望通过此次对A股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问题的分析和探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丰富国内相关的研究,以及在实物层面为企业的融资效率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本文来源于《南京审计大学》期刊2018-05-01)

李萍,甘德安,熊学萍[3](2017)在《基于DEA分析的上市家族企业股权再融资效率研究——内部传承视阈下中部六省的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家族企业是当下最活跃的经济组织,其顺利传承与健康发展能为中部地区供给侧改革注入持续的动力,如何将权利的交接棒顺利递接并有效融资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选择家族企业内部传承这一主流模式,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部六省已完成和正在进行内部传承的上市家族企业股权再融资效率进行了研究,区分出股权再融资有效和无效的上市家族企业并分析无效产生的原因,旨在为中部地区家族企业顺利完成代际传承,提高其股权再融资效率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白钰,唐洋,张晓龙[4](2016)在《股权再融资、信贷融资与投资效率——基于林业上市公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2006~2014年林业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了融资方式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再融资和信贷融资能够缓解国有林业企业的投资不足,但股权再融资对非国有林业企业的投资不足没有显着影响,信贷融资会导致非国有林业企业的投资不足。从整体上来讲,股权再融资对过度投资没有影响,长期信贷融资会导致林业企业的过度投资。(本文来源于《林业经济》期刊2016年12期)

郑丹城[5](2015)在《新能源板块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能源需求也逐渐增长,由能源利用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口渐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己经成为我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和生命力,企业融资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是资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和效率性,而如何保持公司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是资本管理和财务控制重点关注的焦点。所谓的股权再融资指的就是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后以融资的方式对后续资金进行获取,近些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其热度有时甚至超过首发,本文就新能源板块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效率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5年07期)

颜燕玲[6](2014)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股权再融资效率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规模十分巨大,甚至超过首发融资的规模,可见股权再融资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了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现阶段学者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问题的研究多数是从整体上把握,但是,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几乎都是从国有企业的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到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由于其不同的发展背景,在企业规模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股权再融资效率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本文从公司性质的角度出发,研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股权再融资效率。通过对我国股权再融资政策演变和市场现状的分析,本文发现由于政策的引导,近年来增发成为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且民营企业股权再融资的比重呈上升趋势。那么民营企业能否对筹集到的资金进行有效的利用?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能否更有效地使用股权再融资资金?这些问题将是本文实证研究关注的重点。为了客观、全面地评价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股权再融资效率,本文分析比较了股权再融资效率的评价方法,选择数据包络分析(DEA)这一评价多投入和多产出之间关系的非参数方法,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股权再融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首先确定DEA方法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以2010年增发新股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样本对股权再融资效率进行评价,再次从有效情况、有效企业的评价、无效企业的分析、无效企业的改进四个方面对效率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最后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叁个方面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股权再融资行为都处于低效率的状态,股权再融资“筹资”行为并没有相应的“用资”行为支撑;(2)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原因,规模效率低于国有企业,导致综合效率较低。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制度方面和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分析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股权再融资低效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4-06-01)

唐洋,张廷玉[7](2014)在《股权再融资、可转债和银行贷款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恶性增资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05-2010年沪深两市公司为样本,分别研究了股权再融资、可转换债券和银行贷款融资对恶性增资行为的影响,并对叁种融资方式对恶性增资的影响程度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股权再融资和银行贷款融资均容易导致恶性增资,且银行贷款融资发生恶性增资行为的概率大于股权再融资。研究为完善我国股权融资、可转换债券和银行贷款融资机制提供了有益启示。(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4年15期)

赵靓[8](2014)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就我国上市公司总体情况来看,股权再融资效率偏低,再融资后股价下跌和业绩下滑的现象频频发生。但是由于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和控股股东影响力方面都有很大差距,本文剔除国有因素的影响,只针对民营上市公司利用数据包络分析进行股权再融资效率研究。建议: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积极发展企业债权融资市场;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证券市场的监管。(本文来源于《北方经贸》期刊2014年05期)

张平[9](2014)在《审计师声誉、股权再融资与资本配置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证券市场普遍存在资本配置效率较低的问题,如何提高稀缺金融资本的配置效率,对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股权再融资上,审计师声誉能否有效影响监管层的决策,进而影响股权资本的配置有待检验。本文从SEO审核的角度考察审计师声誉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文章以2007年—2010年发布再融资“预案”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审计师声誉对股权再融资审核决策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融资获批对资本配置效率、审计师声誉对资本配置效率以及融资获批后不同声誉下发行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问题。研究发现:对于“申请”再融资的上市公司,聘用髙声誉审计师的情况下,更容易获得再融资资格;对于融资“获批”的发行公司,聘用髙声誉审计师的情况下,其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更高,长期经营业绩更好。然而在不考虑审计师声誉下,融资获批与融资被否的公司之间未来叁年长期经营业绩没有显着区别,且对于融资获批的发行公司,融资前和融资后的经营业绩也没有显着差异。研究表明,审计师声誉在一定程度上能为证券市场“事前”判别股权再融资价值提供参考信号,从而引导金融资源合理流动。审计师声誉对股权资本的配置效果显着,而监管层的“核准权”在资本配置上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相关监管机构应该进一步优化监管思路,推进证券发行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让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力量。(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4-04-25)

赵靓[10](2014)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也是近年来国内研究的热点。2012年11月2日自浙江世宝登陆A股中小板后A股市场IPO已经停摆整整一年,IPO的暂停催生了上市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再融资和并购大潮。就我国上市公司总体情况来看,股权再融资效率偏低,再融资后股价下跌和业绩下滑的现象频频发生。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政策和股权结构方面均带有行政色彩,其经营绩效受到非市场因素的影响。为了使研究更加客观,本文剔除非市场因素的影响,仅选取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以2012年进行股权再融资的64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了相关性较小的输入输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对再融资效率进行考查,其中,仅有21.81%的民营上市DEA有效。最后运用投影分析对DEA无效的决策单元进行改进,希望能为民营上市公司再融资效率的改善和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意见。(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4-03-01)

股权再融资效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因为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证券市场整个的融资规模也逐年升高,增速强劲。再融资作为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资方式,也为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股权再融资作为再融资的重要方式,发展规模巨大,甚至都超越了我国A股首发融资的规模。由此可以明显的看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采取股权再融资这一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融资渠道。所以股权再融资能否有效健康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股权再融资体量巨大,所以我国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是否可以有效利用募集资金这个问题将会是本文实证研究的关注重点。为了更客观的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在筛选分析研究融资效率的几个评价方式后,决定选用DEA即数据包络分析法来对股权再融资相关数据来进行其使用效率的实证研究。本文的DEA实证研究首先是选取相关的输入和输出指标来建立一个合适的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2014年进行增发和配股的我国A股上市公司(剔除传统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再融资效率进行评价。结合之前的研究和本文的实证结果后可以看出:2014年实施股权再融资企业的股权再融资行为基本上都处于一种低效率的状态;就研究得出的这一结论,本文将从公司内部和外部因素两方面来分析导致股权再融资低效的原因,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本文的相应建议。希望通过此次对A股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问题的分析和探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丰富国内相关的研究,以及在实物层面为企业的融资效率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股权再融资效率论文参考文献

[1].黄德红,郭蓉.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比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2].郑欣.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研究[D].南京审计大学.2018

[3].李萍,甘德安,熊学萍.基于DEA分析的上市家族企业股权再融资效率研究——内部传承视阈下中部六省的实证[J].湖北社会科学.2017

[4].白钰,唐洋,张晓龙.股权再融资、信贷融资与投资效率——基于林业上市公司的研究[J].林业经济.2016

[5].郑丹城.新能源板块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效率研究[J].现代商业.2015

[6].颜燕玲.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股权再融资效率比较研究[D].福州大学.2014

[7].唐洋,张廷玉.股权再融资、可转债和银行贷款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恶性增资的视角[J].财会通讯.2014

[8].赵靓.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研究[J].北方经贸.2014

[9].张平.审计师声誉、股权再融资与资本配置效率研究[D].湖南大学.2014

[10].赵靓.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标签:;  ;  ;  ;  

股权再融资效率论文-黄德红,郭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