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冰莹前期创作论文-蒋永国

谢冰莹前期创作论文-蒋永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谢冰莹前期创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谢冰莹前期创作,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取舍,贡献

谢冰莹前期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蒋永国[1](2008)在《论谢冰莹前期创作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谢冰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传奇的女兵作家,在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遗产。她的前期创作虽然大都取材自身的经历,但仔细研读,依然可见西方浪漫主义的痕迹。从体裁上看,她对书信体和自叙传的偏爱直接受惠于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卢梭的《忏悔录》,在《从军日记》和《一个女兵的自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从思想意识上看,自由与平等、叛逆精神、个性主义和理性主义这些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基本思想也能在她的创作中找到回音。她直接喊出“不自由,毋宁死”;她坚决反抗传统、反抗社会黑暗、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她独立自主地解决学习、生活、婚姻和事业等各方面问题;她永不停息的追求自己的目标,为理想而奋斗不息。谢冰莹成长于“五四”前后,文化背景、革命风潮和个人性格使她不自觉地在创作中对传统、浪漫、现实进行取舍。这些因素的胶合从根本上说明了她对书信体和自叙传的偏爱以及思想意识上的浪漫主义倾向。对传统与现实、西方与东方的双重融合使她摆脱了极端的个人主义,使她具有了其他女作家没有的明朗刚健,使她实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合流。当然,对现实的积极参与也在某种程度上搁浅了她对这些潮涌而进的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进行消化吸收,尤其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质素。所以,她前期创作缺乏文学想象的张力,有图解理论之嫌;同时,浅表化的铺叙与记事也使她缺少文学终极意义的追求。(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08-04-20)

刘加谷[2](1986)在《心灵的轨迹——谢冰莹前期创作简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湘籍作家谢冰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经历独特、风格别具、勤奋多产的女作家之一。一九二七年,她发表成名作《从军日记》时,不过是北伐军中一个二十来岁的普通女兵;一九叁六年,描写自身经历的传记文学《一个女兵的自传》出版,进一步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颂。这两部代表作和其他十几部作品,确立了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地位。本文试就谢冰莹一九四八年离开大陆前的创作历程,作一个简略的、粗浅的回顾与探索,以期真实地再现这位女作家前期创作的一些轨迹。(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期刊1986年01期)

谢冰莹前期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湘籍作家谢冰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经历独特、风格别具、勤奋多产的女作家之一。一九二七年,她发表成名作《从军日记》时,不过是北伐军中一个二十来岁的普通女兵;一九叁六年,描写自身经历的传记文学《一个女兵的自传》出版,进一步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颂。这两部代表作和其他十几部作品,确立了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地位。本文试就谢冰莹一九四八年离开大陆前的创作历程,作一个简略的、粗浅的回顾与探索,以期真实地再现这位女作家前期创作的一些轨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谢冰莹前期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1].蒋永国.论谢冰莹前期创作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D].湘潭大学.2008

[2].刘加谷.心灵的轨迹——谢冰莹前期创作简论[J].中国文学研究.1986

标签:;  ;  ;  ;  

谢冰莹前期创作论文-蒋永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