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临床诊疗与危险因素分析

胎盘早剥临床诊疗与危险因素分析

(四川省犍为县人民医院;四川乐山6144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胎盘早剥以及其并发症在诊断、治疗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通过选取我院在2015年至2017年收治的100余例胎盘早剥患者,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选择5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50例胎盘早剥患者作为实验组,通过搜集胎盘早剥患者和正常产妇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胎盘早剥的患者诊断率高达45%,产后出血患者为38%,肾衰竭患者占到总人数的6.3%。所有产妇在接受治疗后均痊愈,通过统计学资料分析,高龄产妇早期胎盘剥落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胎盘早剥病人有吸烟史等造成。结论:早期诊断以及终止妊娠胎是治疗胎盘早剥的主要方式,但是事实上仍然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及分娩方法来辅助治疗。胎盘早剥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需要相关人员提前做好针对性预防,做好重点监测。

关键词:胎盘早剥;早期诊断;治疗;高危因素

引言:胎盘早剥是孕妇在妊娠晚期常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时间短,进展快,如不及时给予治疗,将可能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严重者甚至会危及到孕妇和胎儿的安全。胎盘早剥是指孕妇在妊娠20周或者在分娩期,本来应该处于正常位置的胎盘在分娩之前已经和子宫壁发生脱落,胎盘早剥是引起怀孕后阴道出血、孕妇和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0.46%~2.10%。由于胎盘早剥本身具有进展快、隐藏性高的特点,因此接受早期治疗对于治疗胎盘剥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胎盘的剥落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因此做好预防是今后临床产科的工作重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至2017年收治的100余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胎盘患者约占16例,占到总人数的16%,年龄分布22-30岁之间,发病时间持续为28-40周。其中,重症型患者占到总患者的37%,轻型患者占到总人数的63%。胎盘早剥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患者出现明显腹痛、阴道出血、阴道流液。

1.2诊断方法

1.2.1临床检查

对产妇的血液凝固或者压迹情况进行正常检查,对患者进行临床判断,如患者的阴道不规则出血较多,同时伴随着间隙性腹痛,患者的剥落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1/3。那么将患者归类为轻症胎盘早剥患者。若患者在妊娠晚期出现明显的阴道流血同时伴随着连续性的腹痛,同时患者的子宫宫底升高,并伴随休克等症状,那么归类为严重胎盘早剥患者。

1.2.2实验室检查

对患者进行血样检查,其中血红蛋白小于60g/L的患者4例,血红蛋白量在60到90g/L的患者9例。对凝血酶的原时间进行检查,时间延长在3s上的患者为6例。其中,尿素氮>7.0mmol/L、肌酐>143μmol/L的患者4例。

1.3治疗方法

1.3.1终止妊娠

患者在办理入院之后,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对已经处于休克状态的患者补充新鲜血液,改善休克状况。如患者已经发生了胎盘剥落,需要及时停止妊娠,对一些不能自行分娩的严重性患者及时进行剖宫生产,胎儿在分娩之后,需要对子宫肌注入20U或40U的缩宫素,并辅助按摩子宫。

1.3.2并发症的处理

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型患者容易在术后出现大量出血,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会导致子宫出现收缩障碍,需要及时切除子宫。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早剥型患者如果大量出血的血液无凝块现象,同时皮肤出现少量瘀斑,血小板含量低于100×109/L,而且保持着下降趋势,凝血酶的持续时间大于21秒。需要及时给患者注入新鲜血液,如仍然没有取得较好效果,需要输入纤维蛋白。急性肾衰竭:患者出现明显少尿或者无尿症状,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向患者静脉快速注入甘露醇。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研究,作者通过采取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并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计量表示,选取其中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以胎盘剥落为因变量,进行统计学回归分析,结果P<0.05,表示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50例患者的分娩方式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经过产前诊断,患者的产前诊断率高达43.8%。未生儿死亡的人数7例,窒息性死亡胎儿2例。

3讨论

3.1早期诊断

轻度早剥患者早期表现症状较轻,在接受治疗的过程容易将其误认为其他疾病,因此高危孕妇在做产前检查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习惯性的腰疼、胎心变化等症状的重视度,并辅助B超进行深层次的检查。尤其需要对睡眠中或起床后发生的腹痛及阴道出血要引起重视。睡眠中长时间仰卧位致盆腔静脉回流受阻,继而发生子宫蜕膜静脉床瘀血、破裂,导致胎盘早剥。本院有5例胎盘早剥患者追寻病因均与此有关。

3.2治疗

胎盘早剥是孕妇晚期严重出血的主要原因。针对胎盘早剥,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式治疗提高胎儿分娩率。同时要对胎儿的体征进行仔细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加强宫道收缩,观察产程进展。如果轻度胎盘早剥患者,胎儿情况良好,一旦确定宫口开全,估计短时间能够经阴道分娩,可于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否则应立即剖腹产终止妊娠。

子宫卒中发生率会直接影响到剥离区域的面积大小,早剥的面积越大,越靠近中央,子宫卒中的发生率就会越高。同样,卒中的面积越大,患者出血量就会越多。对于年轻的未生育人员,慎重切除子宫。若发生子宫卒中,需要立即使用热盐水热敷子宫,并注射适量的宫缩剂,尽量保留子宫。

总结:总之,胎盘早剥是临床医学中较为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妥善处理,将会对孕妇和孕妇家属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医护人员对引起产妇胎盘脱落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就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充分系统性了解。通过以上措施帮助产妇减少在临床分娩时的痛苦,保证母婴平安,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在治疗过程中的医疗事故,缓和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衣丰丽,衣伟娜.胎盘早剥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医药卫生:引文版,2015(18):00071-00071.

[2]黄奎.胎盘早剥58例的临床诊疗与危险因素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8):1012-1012.

[3]刘小玲,鞠春玲.胎盘早剥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对策[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3):3092-3092.

标签:;  ;  ;  

胎盘早剥临床诊疗与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