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逻辑论文-蒲俊楷

单相逻辑论文-蒲俊楷

导读:本文包含了单相逻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故障诊断,IGBT,开路故障,单相PWM整流器

单相逻辑论文文献综述

蒲俊楷[1](2017)在《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单相PWM整流器IGBT开路故障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高速动车组大规模服役,高速动车组运营的安全保障成为苛待完善的重要环节。电力牵引传动系统是高速动车组的核心系统之一,其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在电力牵引传动系统中,网侧变流器—单相脉冲(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的核心器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故障率较高。因此,研究单相PWM整流器的IGBT故障诊断对于提升高速动车组安全保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泛应用于高速动车组的单相两电平整流器和单相叁电平二极管中点箝位型(Neutral Point Clamped,NPC)整流器为研究对象,研究IGBT开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单相PWM整流器在所有可能开关信号、不同网侧电流条件、网侧电压与直流侧电压条件下的电路状态进行分析。将控制变迁和条件变迁的离散事件运用逻辑函数表达,与系统连续状态方程融合,建立单相PWM整流器的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然后,利用混合逻辑动态模型估计网侧电流,实测值与估计值比较生成残差,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电压、电流和残差在每种IGBT开路故障运行下的特征。对单相两电平整流器每个IGBT故障,以开关信号相互隔离下的残差变化率为诊断变量,设定阈值,与阈值比较实现诊断。对单相叁电平NPC整流器,以残差变化率为诊断变量,采用特定开关信号注入的方法,提取出独立有效的故障信息,制定相应的故障评价规则,实现故障IGBT的定位。最后,通过仿真和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对所提出的IGBT开路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估计器能准确估计网侧电流,所提出方法对单相两电平整流器和单相叁电平NPC整流器IGBT开路故障均能有效快速诊断,而且对负载变化、网压变化、工况切换不敏感。(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04-01)

张华中,朱玲玲,史宏伟,梅玫,李琳[2](2016)在《基于逻辑“与”关系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和正常运行时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得出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90°、非故障时零序电压滞后零序电流90°的结论,提出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判别方法。基于线路的拓扑结构将线路划分为N条支路,并将监测点测量到的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根据各条支路上数字量逻辑"与"的结果定位出线路故障段,仿真结果证明这种故障区段定位方法有令人满意的性能。(本文来源于《电气应用》期刊2016年14期)

李舜,周锋,陈春鸿,陈华,吴一品[3](2007)在《准静态单相能量回收逻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的准静态单相能量回收逻辑,其不同于以往的能量回收逻辑,真正实现了单相功率时钟,且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辅助控制时钟,不但降低了能耗,更大大简化了时钟树的设计.该逻辑还可以达到两相能量回收逻辑所具有的速度.设计了一个8位对数超前进位加法器,并分别用传统的静态CMOS逻辑、钟控CMOS绝热逻辑(典型的单相能量回收逻辑)和准静态单相能量回收逻辑实现.采用128组随机产生的输入测试向量的仿真结果表明:输入频率为10MHz时,准静态能量回收逻辑的能耗仅仅是传统静态CMOS逻辑的45%;当输入频率大于2MHz时,可以获得比时钟控CMOS绝热逻辑更低的能耗.(本文来源于《半导体学报》期刊2007年11期)

文金忠[4](1999)在《电流控制型单相输出交-交变频器无环流换向逻辑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电流控制型单相输出交- 交变频器无环流换向逻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现无环流换向的必要条件和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具体措施。(本文来源于《煤矿自动化》期刊1999年06期)

付志华[5](1996)在《以单相交流电实现相差为360°/N的N相逻辑电源变换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以数字集成芯片实现的逻辑控制信号产生器和以固态继电器为核心完成的交直流变换器以及以集成开关稳压器构成的开关式稳压源等所组成的以单相交流电实现相差为360°/N的N相逻辑电源变换系统设计及原理。以及对干扰的抑制。(本文来源于《基础自动化》期刊1996年06期)

姚汉梁[6](1987)在《单相零压逻辑开关电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接触器通断时,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不但影响到接触器的使用寿命,且由电弧向外幅射的高频电磁干扰还将严重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电磁污染。但是,如果我们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交流电路中的每次合闸或断闸,所产生的电弧,总是不相同的,有时甚至无明显电弧产生,这是何故呢?其实,这是因为每一次合闸或断闸的时刻对应于电网电压(或电流)的相位总不一致的缘故。由此使我们想到,如果能在交流电压或电流的每半周自然过零时,控制接触器的(本文来源于《电气时代》期刊1987年04期)

Thomas,Mazur,刘鸿栋[7](1978)在《单相和多相交流电机脉宽调制速度控制的数字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交流感应电机用脉宽调制技术进行速度控制要求建立可变脉宽的某些方法。本文叙述一种脉宽调制控制系统,它运用ROM(只读存储器)建立正弦极值脉冲链。存储的组织是这样的,建立四个在它们的调制包络线间具有固定相位差的脉冲链,并以此去控制单相、两相或叁相电机。光电耦合器是用来隔离逻辑级和功率级的。存在有四个相位移置的驱动信号和由光耦合建立的隔离提供一种采用单个逻辑级控制多个的或混合式的电动机装置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国外内燃机车》期刊1978年02期)

单相逻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和正常运行时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得出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90°、非故障时零序电压滞后零序电流90°的结论,提出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判别方法。基于线路的拓扑结构将线路划分为N条支路,并将监测点测量到的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根据各条支路上数字量逻辑"与"的结果定位出线路故障段,仿真结果证明这种故障区段定位方法有令人满意的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相逻辑论文参考文献

[1].蒲俊楷.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单相PWM整流器IGBT开路故障诊断[D].西南交通大学.2017

[2].张华中,朱玲玲,史宏伟,梅玫,李琳.基于逻辑“与”关系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J].电气应用.2016

[3].李舜,周锋,陈春鸿,陈华,吴一品.准静态单相能量回收逻辑(英文)[J].半导体学报.2007

[4].文金忠.电流控制型单相输出交-交变频器无环流换向逻辑的分析研究[J].煤矿自动化.1999

[5].付志华.以单相交流电实现相差为360°/N的N相逻辑电源变换系统的研究[J].基础自动化.1996

[6].姚汉梁.单相零压逻辑开关电路[J].电气时代.1987

[7].Thomas,Mazur,刘鸿栋.单相和多相交流电机脉宽调制速度控制的数字逻辑[J].国外内燃机车.1978

标签:;  ;  ;  ;  

单相逻辑论文-蒲俊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