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人格教育论文-张欣欣,臧景一

全面人格教育论文-张欣欣,臧景一

导读:本文包含了全面人格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课程改革,健康工程,体育特色课程

全面人格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张欣欣,臧景一[1](2018)在《健全人格 滋养性格 完善品格——史家教育集团全面开展体育特色课程改革尝试》一文中研究指出史家教育集团体育特色课程设计建立在"史家体育观"基础之上,即"体育是教育的基础,体育育人价值凸显"。体育特色课程内容分为叁大板块,即基础类、专修类和特色类,旨在融合国家课程、区域课程、校本课程、学生兴趣、教师特长为一体,突出育人健体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体育爱好和特长发展需求,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期刊2018年S2期)

孙焱[2](2017)在《人格完整教育: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诉求》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基于墟沟小学的百年发展历史,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确立"人格完整教育"的办学理念。围绕"人格完整教育"实施了六大工程,特别是开展了"清亮童年"学生健康人格养成工程、"惠风教师"团队建设工程,在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显着效果。(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34期)

柴恭芬[3](2016)在《渗透人文教育 形成健全人格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美术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它作为人文学科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广义上的人文教育是旨在促进人性境界提升、人格塑造及价值体现的教育。细化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就是将人文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的每一处,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运用鉴赏等多种方法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采用实践和合作探究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提高其解决问题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16期)

朱曼平[4](2016)在《激荡心灵,如沐春风——人格教育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全面渗透》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课改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格素养作为综合素质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作为一名高中的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够处理好人格教育和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让它们直接找到最佳的契合点,这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教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实施人格教育了。(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6年12期)

[5](2011)在《积极开展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市10~24岁青少年近300万,在校学生占到青少年的60%以上。青少年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构建和谐北京、促进社会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对青少年和未婚青年进行性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北京市人口计生委积极探索开展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性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本文来源于《人口与计划生育》期刊2011年06期)

武少侠[6](2010)在《论人的全面发展与人格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灵魂,它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渐进过程,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使人获得更加平等的、和谐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健全人格是当代社会的诉求,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人格教育的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健全人格。明确人格教育的概念和特征,重视人格教育,不仅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0年11期)

李金瑞[7](2009)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师生人格全面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虹口区教育局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且不断地对其专业化、系统化、有效性进行探索、整合。开展专业培训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理论系统学习,提升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能力。2005年起,我们结合教师职务培训,开设了心理专业知识培训班。至今有163(本文来源于《上海教育》期刊2009年20期)

黄明晴[8](2006)在《性教育“转型之镜”:张竞生们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2004年春天,王雪峰完成了以“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性教育思想与实践”为题的博士论文,作者对个别观点与引证材料进行了一些修正后,2006年10月出版了这本《教育转型之镜——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性教育思想与实践》。由于对原稿修改量不大,在形式上保留了中英文(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06-12-13)

闫海玉,薛永苹[9](2006)在《加强人格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需要。本文对人格教育的内容、途径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思想教育研究》期刊2006年07期)

谭德礼[10](2005)在《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健全人格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格是一个人的无价宝,是任何代价都不能换取的。健全的人格,主要是后天铸就的。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表现。健全人格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金钥匙。(本文来源于《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05年06期)

全面人格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基于墟沟小学的百年发展历史,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确立"人格完整教育"的办学理念。围绕"人格完整教育"实施了六大工程,特别是开展了"清亮童年"学生健康人格养成工程、"惠风教师"团队建设工程,在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显着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面人格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张欣欣,臧景一.健全人格滋养性格完善品格——史家教育集团全面开展体育特色课程改革尝试[J].中国教育学刊.2018

[2].孙焱.人格完整教育: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诉求[J].江苏教育研究.2017

[3].柴恭芬.渗透人文教育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16

[4].朱曼平.激荡心灵,如沐春风——人格教育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全面渗透[J].高考.2016

[5]..积极开展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

[6].武少侠.论人的全面发展与人格教育[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

[7].李金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师生人格全面发展[J].上海教育.2009

[8].黄明晴.性教育“转型之镜”:张竞生们的启示[N].中华读书报.2006

[9].闫海玉,薛永苹.加强人格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6

[10].谭德礼.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健全人格教育[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

标签:;  ;  ;  

全面人格教育论文-张欣欣,臧景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