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知识共享论文-郭燕,杨佳鑫,王玉平

团队知识共享论文-郭燕,杨佳鑫,王玉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团队知识共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

团队知识共享论文文献综述

郭燕,杨佳鑫,王玉平[1](2019)在《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旨在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的知识共享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网络问卷搜集数据,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共享知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分析结果表明,对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产生影响的4个维度分别为:服务主体、服务环境、接收主体与知识特质。对此提出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情报探索》期刊2019年11期)

孙佳桐[2](2019)在《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的形成及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高校跨学科团队为研究对象,在探索研究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社会网络分析角度,以实际调查数据为样本构建高校跨学科团队的知识共享网络模型,用来揭示其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的形成缘由;在此基础上,采用网络结构指标描述其知识共享网络模型结构的分类情况,并刻画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其知识共享网络的结构演变状况,探索随结构演变的同时知识共享绩效的状况。在发放了383份,并回收36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我们调查并统计分析了科研团队中跨学科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并首先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方法探索分析出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影响因素;另外,我们在美国斯坦福大学BIO_X研究所的900多名跨学科的科研工作者中选择了一部分优秀合作团队,按发文数量多,论文被引用率高,获得过重要科研奖励等叁个原则,逐年段收集了共计76位学者的发文信息列表,构建了引文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针对引文网络计算网络结构指标,从计算结果看这种基于引文关系的知识共享网络的结构大致分为叁类:扁平型结构,辐射型结构,成熟期结构;并量化分析了网络结构特征变化对知识共享水平的影响,为知识共享水平的测量提供量化分析基础,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我国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共享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出相关建议,为跨学科科研团队的管理提供依据,提高科研绩效水平。(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4)

张红兵,杨博,张素姣[3](2019)在《高校教师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机制——基于“融知”发酵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高校教师创新团队知识共享的内在机制,引入"融知"发酵理论,构建一个包括知识共享菌株、知识共享母体、知识共享酶、知识共享技术、知识共享环境、知识共享发酵吧和进阶知识七种发酵要素的高校教师创新团队知识共享理论框架,进而对知识复制型发酵、知识适应型发酵、知识交互型发酵叁种"融知共享发酵"方式进行系统解读。最后,结合A学院教师创新团队的案例印证理论框架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高等财经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姜雯雯[4](2019)在《高校创新创业团队知识共享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团队的发展是将知识作为主要的竞争资源来发展壮大自身的。知识在团队活动中占据了重要的角色,团队的发展推动离不开知识的参与,离不开知识共享,知识分享是团队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有助于促进团队知识的完善,有助于团队目标的实现,完成最终的成果产出。了解高校创新创业团队知识共享过程,明晰高校创新创业团队知识共享机理,对于提高高校创新创业团队的知识共享水平,提高团队成员的创新能力以及团队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高校创新创业团队与知识共享理论分析着手,寻找出高校创新创业团队与知识共享之间的联系;分析高校创新创业团队知识共享构成因素,得出知识共享的整体活动中包含知识、知识主体、知识共享手段和知识共享环境四个组成要素。高校创新创业团队知识共享活动就是知识提供者在所在的团队环境中将有助于任务完成的相关知识通过某些方式传递给知识接收者,并从接收者反馈到提供者的过程。在此情况下文章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团队的知识共享过程模型,并利用此模型解释后续团队的知识共享流程。结合理论分析,本文选取N校五个创新创业团队进行调查,五个团队代表不同的创新创业阶段类型,通过对团队的不同成员进行深入访谈,进行共性与个性的分析,最终形成高校创新创业团队知识共享的机理模型。在机理模型形成的过程中,通过对N校五个团队进行案例分析,本文发现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知识转移机制不完善,知识融合程度不高;(2)组织结构不稳定,团队成员信任不充分;(3)团队知识共享氛围不浓厚;(4)激励机制不完善,共享动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面向学校、团队层面以及成员自身提出了相关的建议:(1)提高团队知识水平,完善知识转移与融合;(2)促进团队成员多元化,制定成员选取标准;(3)拓宽知识共享渠道,增加沟通交流机会;(4)构建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增强知识共享意愿。(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戴芬[5](2019)在《学习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互联网飞速发展,知识共享成为团队协作中很重要的部分,只有有效的分析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才能更好更有效率的进行团队合作,本文就团队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团队协作未来研究提供一些启示。(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吴彩丽[6](2018)在《产学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提出产学团队知识共享的主要影响因素:知识转移成本、知识转移风险、知识转移收益和知识管理;进而构建了产学团队成员知识共享路径:产学合作团队成员知识转出方对团队知识共享的作用路径、产学合作团队知识管理对知识共享的作用路径、知识转出方和团队博弈稳定性路径分析、知识转出方衍生收益对知识共享的作用路径。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提出促进产学团队知识共享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期刊2018年06期)

穆舒婷[7](2018)在《社交媒体环境下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研究——基于变革型领导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共享行为是提升虚拟团队绩效的关键因素,虚拟团队中变革型领导通过自我效能和相互信任两个中介变量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社交媒体的社会连接和信息处理功能在此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研究数据通过问卷收集,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通过自我效能和相互信任两个中介变量对虚拟团队中的知识共享有正向作用,社交媒体的社会连接功能和信息处理功能分别在变革型领导对相互信任和自我效能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过程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35期)

肖贻杰[8](2018)在《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教学团队知识共享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共享对于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成效具有重要作用。基于高校教学团队的调查,对高校教学团队知识共享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因子分析结果,高校教学团队知识共享效果的影响因素为知识共享氛围、知识共享意愿、知识共享能力、知识共享环境、共享知识的可表达性。根据相关分析,除了知识的可表达性与知识共享效果负相关外,知识共享氛围、知识共享意愿、知识共享能力、知识共享环境都与知识共享效果有显着正相关。根据回归分析,知识共享氛围和知识共享意愿对知识共享效果还有预测作用。(本文来源于《职教通讯》期刊2018年15期)

张豆,涂俊梅[9](2018)在《国内外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虚拟团队立足知识共享一般过程,从知识源、知识本身及知识共享情境叁方面综述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集,并对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指明思路。(本文来源于《大众投资指南》期刊2018年15期)

魏静,罗骏,魏园婷[10](2018)在《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为研究目的,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研究影响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因素。得出最后的结论,认为团队文化、团队结构、团队带头人影响力、知识交流场所的建立、知识的价值和知识的不对称性等观察变量对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水平都有显着影响。最后根据影响因素提出提高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水平的对策和建议,从而提高高校知识创新能力并提出构建高校创新团队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晋图学刊》期刊2018年03期)

团队知识共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论文以高校跨学科团队为研究对象,在探索研究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社会网络分析角度,以实际调查数据为样本构建高校跨学科团队的知识共享网络模型,用来揭示其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的形成缘由;在此基础上,采用网络结构指标描述其知识共享网络模型结构的分类情况,并刻画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其知识共享网络的结构演变状况,探索随结构演变的同时知识共享绩效的状况。在发放了383份,并回收36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我们调查并统计分析了科研团队中跨学科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并首先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方法探索分析出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影响因素;另外,我们在美国斯坦福大学BIO_X研究所的900多名跨学科的科研工作者中选择了一部分优秀合作团队,按发文数量多,论文被引用率高,获得过重要科研奖励等叁个原则,逐年段收集了共计76位学者的发文信息列表,构建了引文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针对引文网络计算网络结构指标,从计算结果看这种基于引文关系的知识共享网络的结构大致分为叁类:扁平型结构,辐射型结构,成熟期结构;并量化分析了网络结构特征变化对知识共享水平的影响,为知识共享水平的测量提供量化分析基础,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我国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共享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出相关建议,为跨学科科研团队的管理提供依据,提高科研绩效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团队知识共享论文参考文献

[1].郭燕,杨佳鑫,王玉平.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因素研究[J].情报探索.2019

[2].孙佳桐.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的形成及演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9

[3].张红兵,杨博,张素姣.高校教师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机制——基于“融知”发酵的视角[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9

[4].姜雯雯.高校创新创业团队知识共享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5].戴芬.学习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

[6].吴彩丽.产学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

[7].穆舒婷.社交媒体环境下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研究——基于变革型领导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8

[8].肖贻杰.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教学团队知识共享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职教通讯.2018

[9].张豆,涂俊梅.国内外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大众投资指南.2018

[10].魏静,罗骏,魏园婷.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晋图学刊.2018

标签:;  ;  ;  ;  

团队知识共享论文-郭燕,杨佳鑫,王玉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