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评估论文-杨卫芬,夏京,赵亚芳,江飞,唐志鑫

空气质量评估论文-杨卫芬,夏京,赵亚芳,江飞,唐志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气质量评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WRF-CMAQ,AQI,预报,评估

空气质量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杨卫芬,夏京,赵亚芳,江飞,唐志鑫[1](2019)在《WRF CMAQ模式对常州市空气质量预报效果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通用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with CMAQ(WRF-CMAQ)对常州市2018年6~12月的空气质量预报结果,结合实况资料,进行了预报效果评估,以期为常州市空气质量的预报提供更好的参考。结果表明:(1)模式对常州市各预报时效空气质量指数(AQI)和各污染物浓度的标准化平均偏差(MFB)和标准化分数误差(MFE)均处于"理想水平"范围,能较好的反映实际空气质量变化趋势。(2)当空气质量为优良时,AQI和空气质量等级(AQI等级)预报效果最好,当空气质量达中度及以上污染时,预报效果最差,应进一步优化调整。(3)模式对首要污染物24小时预报准确率为66.9%,当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及以上级别时,预报准确率较高。(4)模式对AQI的预报总体存在负偏差,对细颗粒物(PM_(2.5))浓度的模拟结果较好,对臭氧(O_3)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存在低估现象,对二氧化硫(SO_2)、二氧化氮(NO_2)和一氧化碳(CO)等3项污染物浓度均有所高估。(本文来源于《四川环境》期刊2019年05期)

苏伯尼,张楠,黄弘[2](2019)在《基于空气质量和气象数据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估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有助于防治大气污染。基于空气质量和气象数据,定量分析了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空气质量和气象数据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指标——"参考浓度",即同等排放水平、参考气象条件下的大气污染物浓度;以SO_2为例,通过比较我国主要城市SO_2监测浓度、参考浓度与排放水平的相关性,验证了该排放水平指标的有效性;将该排放水平指标应用于我国不同地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脆弱性分析,得到了不同地区PM2.5排放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大气污染物参考浓度相比监测浓度可以更好地反映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水平。该评估方法可以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张恬月,杨欣悦,谭钦文,宋丹林,贾亚俊[3](2019)在《成都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的应用及预报效果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成都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的模式设置和排放源处理,并评估其对2017年2月成都市的气象要素和PM_(10)、PM_(2.5)、SO_2、NO_2小时浓度的24小时预报效果。结果表明,系统能较好的预报成都市主要气象要素的逐小时变化情况,平均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均在0.72以上,但对累积降水的预报效果仍需优化;系统能合理的反映各污染物的时空分布,PM_(10)和PM_(2.5)的预报效果达优秀水平,但存在不同程度的高估;NO_2的预报值与实况值的时间变化趋势一致性最高,空间分布对应较好,但模式预报对其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对SO_2有显着的高估,但其空间分布模拟效果最佳。优化源的空间分配,及时更新源排放清单,同时针对不同排放源提高小时尺度排放清单分辨率可能是未来提高成都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预报准确率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四川环境》期刊2019年03期)

蒋余希,于小蝶,张玉婷[4](2019)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估——以江苏省部分城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江苏省频发的环境问题,选取扬州、南通、徐州、常熟等市,通过社会情况、清洁程度、环境建设、经济结构和资源利用子系统构建高效全面的衡量标准体系。利用组合法(AHP和熵权法)确定权重,评价城市空气质量。由2007~2011年的城市数据得到:南通平均分高达0.9352,资源利用率最高,经济结构最优;常熟次之;扬州、徐州较差。总体上,江苏省内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为局部优良且差异趋缓。文章提供了评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模型,以便找到城市环境建设的有效方向。(本文来源于《企业科技与发展》期刊2019年06期)

王碧菡,廖婷婷,欧阳正午,蒋婉婷,桂柯[5](2019)在《2013—2017年成都冬季空气质量状况改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13—2017年冬季成都市国家环境监测子站PM_(2.5)小时数据,结合MICAPS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成都市2013—2017年冬季空气质量状况、气象条件及近10年大气扩散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发现,2013—2017年成都冬季12月末—1月初易发生持续性重污染事件,2015—2017年冬季持续性重污染事件总天数较2013—2014年有所减少,2013年冬季PM_(2.5)浓度值最高,达到(149.3±72.2)μg·m~(-3),2015年最低((80.7±44.1)μg·m~(-3)),5年内冬季PM_(2.5)浓度值呈波动下降趋势,下降率为9.65%,成都市冬季空气质量状况总体有所改善.2013—2017年成都冬季日降水量清除率表明,大于1 mm的降水对PM_(2.5)有明显清除作用,而弱风和低边界层(加权平均)对PM_(2.5)的累积效应显着,2013和2016年空气质量较差由于累积气象主控导致,2015年空气质量较优是由于清除气象主控.综合PM_(2.5)浓度、边界层高度、地面风速和降水等因子,使用2498个有效样本构建成都地区冬季空气停滞气象条件阈值经验公式,为地面风速小于2.2 m·s~(-1)、边界层高度小于520 m且无有效降水(日降水量>1 mm).以2015年冬季大气扩散条件为基准,量化同等扩散条件下减排对PM_(2.5)的影响,结果显示减排有效,但近10年成都地区大气扩散能力有所下降,说明今后大气污染防控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晓峰[6](2019)在《辽宁省2018年空气质量预报结果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辽宁省2018年空气质量等级预报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8年辽宁省预报准确率可达89%,预报效果总体较好。从各月分析,3、7月预报准确率较低,其余月份准确率相对较高,预报结果准确率与辽宁省污染特征有关。(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10期)

郁莎燕[7](2019)在《重大事件空气质量管控措施的健康效益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的短期暴露对人类健康有显着的负面效应。作为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现阶段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其中空气污染问题尤为严重。同时越来越多的重大事件,包括国际性体育赛事、政治峰会等,在我国举办,为保障事件期间的空气质量政府制定大量管控措施。开展重大事件时期空气质量管控措施的健康效益定量化评估,不仅可以加强民众对空气质量管控措施巨额投入的理解,还能对今后重大事件组织方相关的环境政策提供决策支持。本研究以南京青奥会为例,整理了具体的空气质量管控措施,设置了4种空气质量管控措施情景。考虑到人为控制措施除了通过降低大气污染物浓度来减少死亡人数外,交通限行和工业控制措施也会减少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为了更精确地估计人为控制措施通过改善空气质量引起的健康效益,本研究依据固定效应模型构建了不同空气质量管控措施情景下污染物浓度模型,对2014年SO_2、NO_2、PM_2.5、PM_i0四种污染物浓度进行拟合,确定污染物浓度与管控措施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空气质量管控措施确实会显着降低大气污染物浓度。情景1管控措施使SO_2、NO_2、PM_2.5、PM_10浓度分别下降6.63%、12.96%、8.72%和10.30%,情景2的加强措施使其分别下降12.19%、8.89%、25.05%和30.86%,可看出空气质量控制措施力度越大,空气污染物浓度下降的幅度越大。同时,本研究选取全因、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六种健康终端,结合2014年污染物浓度及人口统计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依据泊松回归模型构建了重大事件空气质量管控措施健康效应模型,确定污染物浓度与死亡效应的暴露响应系数。结果表明四种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均会带来额外的人群全因及特因疾病死亡急性效应。PM_2.5与全因及除中风外的特因疾病死亡关系显着,PM_10与六种死因死亡关系均显着,SO_2与全因及除中风、缺血性心脏病外的特因疾病死亡关系显着,NO_2仅与全因、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死亡有显着关系。SO_2、NO_2、PM_2.5、PM_10浓度每上升10μg/m3,南京市人群全因死亡率增加2.91%(95%I:1.57%-4.24%),1.36%(95%I:0.62%-2.11%),0.55%(95%CI:0.23%-0.87%),0.39%(95%CI:0.15%-0.62%)。SO_2与人群死亡的暴露响应系数最大,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终端暴露响应系数分别为 3.86%(95%CI:1.89%-5.84%),7.31%(95%CI:3.52%-11.09%),8.01%(95%CI:2.48%-13.55%),其次为NO_2、PM_25、PM_10。最后,基于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管控措施实施期间(7月1日至8月31日)的四种污染物浓度、人口、死亡数据,依据生命统计价值方法构建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管措施下健康效应与经济损益模型,定量评估管控措施导致的污染物浓度改变带来的人群健康效益。结果表明,空气管控措施的投入确实获得了巨大的正面的健康效应和经济收益。措施实施期间(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人为措施减少977.3-1365.2的全因死亡人数,528.2-1055.7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人数,206.0-255.3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99.5的中风死亡人数,122.1-309.6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以及88.6-113.1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人数。其中管控措施通过改善NO2浓度造成的健康效应最大,分别减少全因死亡1697人次、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1055.7人次、以及缺血性心脏疾病死亡309.6人次。以生命统计价值(VOSL)34458美元为基准值,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管控措施的经济收益达到4.1711-7.2427亿美元,即30.00-44.49亿元人民币。其中由于人为措施降低NO_2浓度造成的经济收益最高,其次为颗粒物,SO_2最低,表明青奥会管控措施对于改善NO_2及颗粒物污染具有更显着的效果,这与南京市SO_2污染物浓度整体较低有关。综上,重大事件时期实施严格的空气质量管控措施,不仅有助于保障空气质量,还可获得可观的健康效应和经济收益。对这些效益开展定量化评估,可为指导政府部门更科学地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01)

黄凯涛[8](2019)在《中山市空气质量预报效果的分析与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预报城市空气质量对公众和政府部门掌握未来空气质量、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山市NAQPMS、CMAQ、CAMX数值预报和人工研判综合预报4种预报方式的空气质量预报效果。结果表明人工研判综合预报准确率最高。建议优化模式预报,加强预报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加大与气象部门的合作,以提高空气质量预报工作的效果。(本文来源于《资源节约与环保》期刊2019年04期)

张春辉,王琴,钟敏文,赵晓韵,徐徐[9](2019)在《贵阳市空气质量多模式预报系统PM_(2.5)预报效果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贵阳市多模式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并评估其对2017年贵阳市PM_(2.5)日均浓度的未来24小时以及7天潜势预报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各模式基本能预测出PM_(2.5)的浓度变化趋势,但量级与实测值仍有偏差,对峰值和低值的预报仍有不足;综合来看,集成模式预报效果相较于其它模式更稳定(FAC最高,为82%),WRF-chem预报显着高估了PM_(2.5)的浓度,其预报效果最差(FAC最低,为64%);对比模式7天预报时效效果,前5天预报结果的相关系数较好(r均在0. 6左右),可作为PM_(2.5)业务预报的支撑。(本文来源于《环保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黄晶,崔璨,周树丽,王海鹏,潘娜[10](2019)在《空气微粒计数法对手术室空气质量评估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空气微粒计数法用于评估手术室空气质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仪器计数法和自然沉降法,对某医院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结果对23间次的洁净手术室空气检测结果显示,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总数超标率为9. 00%,合格率达到91. 00%;合格细菌浓度的手术室检测的微粒数值和不合格细菌浓度手术室微粒数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3μm、≥0. 5μm、≥2. 5μm、≥5. 0μm的微粒数和细菌浓度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 72、0. 74、0. 73、0. 74。结论运用空气微粒计数评估手术室空气质量可行,其结果与沉降法基本一致。需进一步研究确定不同粒径范围的微粒与细菌数的等级相关系数以及更为可靠的合格空气质量微粒预测值范围,为临床快速评估手术室的空气质量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消毒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空气质量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评估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有助于防治大气污染。基于空气质量和气象数据,定量分析了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空气质量和气象数据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指标——"参考浓度",即同等排放水平、参考气象条件下的大气污染物浓度;以SO_2为例,通过比较我国主要城市SO_2监测浓度、参考浓度与排放水平的相关性,验证了该排放水平指标的有效性;将该排放水平指标应用于我国不同地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脆弱性分析,得到了不同地区PM2.5排放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大气污染物参考浓度相比监测浓度可以更好地反映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水平。该评估方法可以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气质量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1].杨卫芬,夏京,赵亚芳,江飞,唐志鑫.WRFCMAQ模式对常州市空气质量预报效果的评估[J].四川环境.2019

[2].苏伯尼,张楠,黄弘.基于空气质量和气象数据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评估[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9

[3].张恬月,杨欣悦,谭钦文,宋丹林,贾亚俊.成都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的应用及预报效果评估[J].四川环境.2019

[4].蒋余希,于小蝶,张玉婷.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估——以江苏省部分城市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

[5].王碧菡,廖婷婷,欧阳正午,蒋婉婷,桂柯.2013—2017年成都冬季空气质量状况改善评估[J].环境科学学报.2019

[6].张晓峰.辽宁省2018年空气质量预报结果评估[J].南方农机.2019

[7].郁莎燕.重大事件空气质量管控措施的健康效益评估[D].南京大学.2019

[8].黄凯涛.中山市空气质量预报效果的分析与评估[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

[9].张春辉,王琴,钟敏文,赵晓韵,徐徐.贵阳市空气质量多模式预报系统PM_(2.5)预报效果评估[J].环保科技.2019

[10].黄晶,崔璨,周树丽,王海鹏,潘娜.空气微粒计数法对手术室空气质量评估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9

标签:;  ;  ;  ;  

空气质量评估论文-杨卫芬,夏京,赵亚芳,江飞,唐志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