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生理论文-陈博雯,覃子海,张烨,肖玉菲,张晓宁

茶树生理论文-陈博雯,覃子海,张烨,肖玉菲,张晓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茶树生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澳洲茶树,干旱胁迫,内源激素,叶绿素

茶树生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博雯,覃子海,张烨,肖玉菲,张晓宁[1](2019)在《干旱胁迫下澳洲茶树生理活性及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自然干旱法对澳洲茶树进行干旱胁迫,研究其在干旱条件下的生理活性和内源激素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干旱胁迫下,澳洲茶树叶绿素含量大幅降低,丙二醛含量大幅升高,均在8 d时达到最大变幅;内源激素ABA在胁迫2 d后含量升高;ZR、GA_3、IAA则整体呈下降趋势。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澳洲茶树干旱条件下的应答机制和生产中的合理用水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沈思言,徐艳霞,马春雷,陈亮[2](2019)在《干旱处理对不同品种茶树生理特性影响及抗旱性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龙井43、槠叶齐、宁州2号和白叶1号两年生盆栽扦插茶苗为试验材料进行自然干旱处理,测定其在干旱胁迫及复水下的生长适应规律,探讨干旱处理对不同品种茶树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并利用隶属函数值法对这4个品种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处理时间延长,4个品种土壤体积含水量逐渐降低,植株表现脱水症状,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升高,SOD活性逐渐降低,POD和CAT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逐渐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总量逐渐升高。复水后,4个品种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升高,MDA含量降低,龙井43 POD活性升高,其他品种均降低,SOD活性变化趋势与POD相反,4个品种CAT活性均降低,净光合速率均无显着变化,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升高,除槠叶齐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总量升高外,其他均降低。通过模糊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该4个品种抗旱性,结果表明,耐旱性强弱依次为龙井43>宁州2号>槠叶齐>白叶1号。本研究为抗旱茶树品种的筛选以及抗旱育种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茶叶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魏吉鹏[3](2019)在《褪黑素对温度胁迫下茶树生理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上第一产茶大国。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倒春寒”和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对茶叶生产造成了非常明显的影响。因此研究提高茶树对温度胁迫抗性的栽培调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褪黑素(Melatonin)又名松果体素,1995年首次在植物中发现。褪黑素在植物中发挥多重生理功能,除了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还参与植物对温度胁迫等逆境胁迫的抗性反应。本论文以茶树品种“龙井43”为实验材料,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对茶树各器官褪黑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外源喷施褪黑素后分别对茶苗进行低温和高温处理,随后利用气体交换测定、光合荧光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分析、基因表达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褪黑素对低温条件下茶树光合系统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以及褪黑素对亚高温(SHT)条件下茶叶品质代谢的影响。具体结论如下:1.褪黑素在茶树各器官中含量差异显着,分布规律为:果实>茎>根>叶>花。茶树果实中褪黑素含量最为丰富,达到了0.57 ng·g~(-1),而在花朵中仅为0.026 ng·g~(-1)。茶树不同器官中合成酶基因表达量也有所不同,我们在茶树中筛选出了2个5-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SNAT)候选基因,3个N-乙酰基-5-羟色胺-O-甲基转移酶(ASMT)候选基因,以及色氨酸脱羧酶(TDC)、色胺-5-羟化酶(T5H)和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候选基因各一个。茶树体内SNAT和ASMT的候选基因在茶树叶片内高度表达,而其余合成酶候选基因在根中表达量最高。2.褪黑素能够维持低温条件下茶树光合系统和抗氧化系统的正常运转,提高茶树对低温胁迫的抗性。褪黑素处理后,低温条件下茶树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提高,茶树净光合速率(Pn)也显着上升。褪黑素处理还显着提高了低温条件下茶树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酶活性和其基因的表达量。褪黑素处理后低温条件下茶树谷胱甘肽(GSH+GSSG)总量和GSH/GSSG的比值均有提高,而过氧化氢(H_2O_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着下降,这表明褪黑素提高了低温胁迫下茶树抗氧化系统效率,减少了活性氧分子(ROS)含量。3.褪黑素对亚高温条件下对茶叶品质成分有调控作用。褪黑素处理提高了亚高温条件下茶树茶氨酸、咖啡碱以及茶多酚的含量。对儿茶素组分的分析发现,褪黑素处理能够提高亚高温条件下茶树新梢EGCG、GC、EGC等物质含量。相应的,在亚高温条件下褪黑素能够增加CsGOGAT和CsTS1等与茶氨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儿茶素合成相关的CsANR、CsF3H、CsDFR、CsCHS、CsCHI和CsLAR等基因表达也有所提高;咖啡碱合成途径中CsTIDH和CsTCS1等基因表达量也有所上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4-01)

刘健伟,方寒寒,袁新跃,骆东亮,于璇[4](2018)在《氮素对茶树生理及品质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氮素是茶树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决定茶叶的产量与品质。氮素的吸收、同化、转移、不同氮素水平的供应,以及不同形态氮素的供应都显着调节着茶树的生理代谢以及品质成分,此外氮素与其它多种营养元素的交互作用,也深刻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因此研究氮素对于茶树的影响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结合我国近年来研究成果,系统综述了氮素对于茶树生理以及品质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氮素对茶树的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茶树的高产优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茶叶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游小妹,陈志辉[5](2018)在《氟、铝对茶树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氟、铝是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中两种特殊的元素,它们在茶树中的含量水平远远超过其他植物。氟、铝不是茶树生长的必需元素,但能对茶树产生重要影响。茶树中的氟、铝一直以来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氟、铝在茶树中应用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茶树中氟铝的吸收特性、含量及分布,氟、铝对茶树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氟-铝交互处理对茶树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简要的讨论。(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8年10期)

胡国策,蒋家月,田坤红,潘铖,江昌俊[6](2018)在《氮素形态和水平对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年生舒茶早(C. sinensis cv.‘Shuchazao’)扦插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和氮素水平对茶树叶片光合作用、叶片含氮量和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素形态上,铵硝比例3:1和2:2处理茶树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铵硝比例3:1组叶片含氮量显着高于其他组;铵硝比例2:2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S)的表达量最高,全铵处理组表达量最低,只有铵硝比例2:2处理组的66.67%。铵硝比例2:2的谷氨酸合成酶基因(GOGAT)的表达量最高,铵硝比例1:3表达量最低,只有铵硝比例2:2组的20%。在氮素水平上,正常氮素营养液培养下,茶树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叶片含氮量显着高于不含氮和4倍氮处理组;茶树叶片的GS和GOGAT基因的表达量也最高,分别是4倍氮素处理组的1.3倍和2.1倍,是不含氮素处理组的5.2倍和5.0倍。综合来看,茶园施肥需要铵硝配比施肥并适当提高铵态氮含量,同时不宜过度施肥,不仅造成肥料浪费还可能不利于茶树生长。(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胡国策[7](2018)在《氮素形态及酸碱盐胁迫对茶树生理特性和氮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氮素是植物生长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茶树作为叶用植物,对氮素需求比其它植物更为迫切。植物整个氮代谢过程,不仅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而且能够调控逆境下植物的抗逆性。因此本文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酸碱盐胁迫对茶树生理特性和氮代谢的影响,可以为茶园合理施肥,提高氮素利用率以及茶树抗逆性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实验结果如下:1、以一年生舒茶早扦插苗为材料,使用光合测定仪Li-6400测量不同氮素形态处理茶树叶片光合作用。其中铵硝比例2:2处理茶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最高与铵硝比例3:1组没有显着性差异,显着高于铵硝比例1:3组、全铵和全硝组处理。全铵处理时茶树叶片气孔导度(Cond)最高与铵硝比例3:1和2:2组处理没有显着差异,显着高于铵硝比例1:3组处理和全硝处理。铵硝比例3:1处理茶树叶片的蒸腾速率(Tr)与全铵和铵硝比例2:2处理没有显着差异,显着高于铵硝比例1:3组和全硝处理。因此铵硝比例3:1和2:2处理茶树叶片光合作用能力较强。2、使用一年生舒茶早扦插苗为材料,按照国标法测量不同氮素形态处理茶叶中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全铵处理氨基酸含量最高为3.97%左右,与铵硝比例3:1和2:2处理没有显着差异,显着高于全硝和铵硝比例1:3处理。全铵处理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最高显着高于其它组处理,铵硝比例3:1处理次之,显着高于全硝和铵硝比例2:2和1:3处理,全硝和铵硝比例2:2和1:3处理没有显着差异。不同氮素形态处理对茶树水浸出物和咖啡碱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全铵处理茶叶品质最高,铵硝比例3:1处理较高,铵硝比例2:2次之,全硝和铵硝比例1:3处理最低。3、以不同氮素形态处理舒茶早第二叶RNA为模板,通过荧光定量PCR测量各处理叶片氮代谢关键基因表达量。铵硝比例2:2处理AMT3;1基因表达量高于铵硝比例3:1处理但是没有显着性差异,显着高于铵硝比例1:3、全铵和全硝处理。在不同氮素形态处理中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加,NRT1;2基因表达量是呈现上调趋势。NR基因表达量随着氮素形态处理中硝态氮比例的增加呈显着上调趋势。GS1;1和GS1;2基因在铵硝比例2:2处理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它组处理,铵硝比例3:1处理次之显着高于全铵、全硝和铵硝比例1:3处理。GOGAT基因和GDH基因随着氮素形态处理中铵态氮比例的增加表达量显着增加,全铵处理有所下降。叶片含氮量在铵硝比例3:1处理最高为4.42%,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其它4组处理没有显着差异。虽然铵硝比例3:1处理对GS/GOGAT铵同化途径促进可能没有铵硝比例2:2处理高,但是对GDH铵同化途径促进比铵硝比例2:2处理高。因此不同氮素形态处理中铵硝比例3:1和2:2处理氮代谢能力较强。4、以舒茶早为材料,使用叶绿素荧光成像仪和光合作用仪分别测定酸、碱、盐和盐碱胁迫处理茶树叶片Fv/Fm和光合作用。酸胁迫下茶树叶片Fv/Fm没有明显变化,碱胁迫下第11 d明显下降,盐和盐碱胁迫下第9 d明显下降。酸碱盐胁迫下,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显着降低,其中盐碱胁迫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显着低于酸、碱和盐胁迫;盐碱胁迫下茶树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着降低,在酸、碱和盐胁迫下没有明显变化。5、使用酸、碱、盐和盐碱胁迫处理的舒茶早为材料,使用蒽酮法和TCA法测定叶片中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盐碱胁迫处理MDA含量最高为6.41 nmol/g,盐胁迫处理较高,酸胁迫最低,各处理之间达到显着性差异。酸、碱、盐和盐碱胁迫下茶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上升,其中盐碱胁迫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与盐胁迫处理有差异但不显着,显着高于碱胁迫,酸胁迫处理最低。6、以酸、碱、盐和盐碱胁迫舒茶早第二叶RNA为模板,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氮代谢关键基因表达趋势。酸、碱、盐和盐碱胁迫处理茶树叶片AMT基因家族表达量呈现下调趋势;酸碱胁迫处理NRT1;2基因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盐和盐碱胁迫处理有下调趋势;酸胁迫处理NR基因表达量呈现上调趋势,碱、盐和盐碱胁迫处理NR基因表达量先应激上调随后恢复对照水平;酸胁迫处理GS1;1和GOGAT基因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GS1;2和GS1;3基因表达量呈现下调趋势,碱、盐和盐碱胁迫处理GS1;1、GS1;3和GOGAT基因表达量呈现下调趋势,GS1;2基因表达量呈现上调趋势;酸、碱、盐和盐碱胁迫处理GDH基因表达量都呈现下调趋势。酸、碱、盐和盐碱胁迫处理GS活性显着下降,碱、盐和盐碱胁迫下GS活性没有显着性差异,酸胁迫处理GS活性显着高于其它处理为17.49 U/g。酸胁迫下GOGAT活性没有显着性变化为98.98 nmol/min/g,显着高于碱胁迫、盐胁迫和盐碱胁迫处理;碱胁迫处理高于盐胁迫处理但没有显着性差异,显着高于盐碱胁迫处理。酸胁迫处理茶树叶片含氮量与正常生长处理没有显着性差异为1.82%,碱胁迫次之,显着高于盐和盐碱胁迫处理。酸胁迫虽然降低GDH铵同化途径但可能通过提高NR活性从而提高GS/GOGAT铵同化途径,从而维持茶树叶片氮代谢;碱、盐和盐碱胁迫处理GS/GOGAT铵同化途径和GDH铵同化途径都受到抑制,但是碱胁迫下对GS/GOGAT铵同化途径抑制程度较轻。(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曹丹,金孝芳,马林龙,刘艳丽[8](2016)在《外源NO对干旱胁迫下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外源NO对干旱胁迫生理生化反应。以15%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0.5mmol·L-1的外源NO供体(SNP)处理对茶树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的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SNP缓解干旱胁迫伤害的效果较好,显着提高了受干旱胁迫茶树幼苗叶片的保护酶(CAT)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并降低了MDA的含量。表明外源NO通过提高干旱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降低MDA的含量,缓解干旱胁迫对茶树幼苗的损伤,增强植株的抗旱性。(本文来源于《茶叶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王海斌,陈晓婷[9](2015)在《连作土壤对铁观音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种植4年,9年,30年的铁观音茶树土壤为材料,以新开垦的土壤为对照,分析不同土壤对移栽后铁观音茶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年限的延长,铁观音茶苗的生理指标基本呈现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4~30年),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抑制率分别由4.23%上升至35.21%,3.28%上升至34.02%,0.44%上升至34.07%,1.55%上升至26.30%,8.01%上升至48.68%;而丙二醛(MDA)含量则呈现上升趋势,即抑制率由-5.56%下降至-77.78%。光合生理指标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年限的延长,铁观音茶苗相应指标依然呈现下降趋势,30年土壤种植的铁观音表现最为明显,体现在与对照相比,光合作用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的抑制率分别达到30.95%,28.57%,22.64%,44.77%,35.94%。可见,随着茶树种植年限的延长,茶树种植土壤对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加剧,进而影响茶叶的品质,导致其品质下降。(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5年20期)

杨晓,张月华,余志,陈玉琼,倪德江[10](2015)在《氟对茶树生理的影响及茶树耐氟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茶树具有聚氟特性,是植物界氟含量最高的几种植物之一。本文主要从茶树富氟特点和分布规律、茶树氟生理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茶树耐氟的5种可能机制,即茶树对氟的吸收模式与有效转移、茶树次生代谢对降低氟毒害的作用、茶树保护性酶和非酶抗氧化剂对氟毒害的防御、茶树体内氟化物的存在形式对氟毒害的缓解、茶树细胞壁对氟的固定与解毒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茶树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龙井43、槠叶齐、宁州2号和白叶1号两年生盆栽扦插茶苗为试验材料进行自然干旱处理,测定其在干旱胁迫及复水下的生长适应规律,探讨干旱处理对不同品种茶树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并利用隶属函数值法对这4个品种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处理时间延长,4个品种土壤体积含水量逐渐降低,植株表现脱水症状,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升高,SOD活性逐渐降低,POD和CAT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逐渐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总量逐渐升高。复水后,4个品种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升高,MDA含量降低,龙井43 POD活性升高,其他品种均降低,SOD活性变化趋势与POD相反,4个品种CAT活性均降低,净光合速率均无显着变化,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升高,除槠叶齐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总量升高外,其他均降低。通过模糊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该4个品种抗旱性,结果表明,耐旱性强弱依次为龙井43>宁州2号>槠叶齐>白叶1号。本研究为抗旱茶树品种的筛选以及抗旱育种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茶树生理论文参考文献

[1].陈博雯,覃子海,张烨,肖玉菲,张晓宁.干旱胁迫下澳洲茶树生理活性及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9

[2].沈思言,徐艳霞,马春雷,陈亮.干旱处理对不同品种茶树生理特性影响及抗旱性综合评价[J].茶叶科学.2019

[3].魏吉鹏.褪黑素对温度胁迫下茶树生理代谢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4].刘健伟,方寒寒,袁新跃,骆东亮,于璇.氮素对茶树生理及品质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J].茶叶学报.2018

[5].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游小妹,陈志辉.氟、铝对茶树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J].福建茶叶.2018

[6].胡国策,蒋家月,田坤红,潘铖,江昌俊.氮素形态和水平对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8

[7].胡国策.氮素形态及酸碱盐胁迫对茶树生理特性和氮代谢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8

[8].曹丹,金孝芳,马林龙,刘艳丽.外源NO对干旱胁迫下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J].茶叶学报.2016

[9].王海斌,陈晓婷.连作土壤对铁观音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J].农产品加工.2015

[10].杨晓,张月华,余志,陈玉琼,倪德江.氟对茶树生理的影响及茶树耐氟机制研究进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5

标签:;  ;  ;  ;  

茶树生理论文-陈博雯,覃子海,张烨,肖玉菲,张晓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