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

建筑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

什邡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四川什邡6184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安全愈来愈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和分析建筑施工多发性安全事故的成因,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对建筑企业施工中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建筑施工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对建筑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预警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安全管理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通过安全管理可以及时排除建筑工程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例如监管人员通过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管,可以及时就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以此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其次通过安全管理还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筑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管不仅可以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而且还可以督促相关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提升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也净化了我国建筑市场的环境,通过安全监管可以将一些质量较差的施工企业清除出去,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质量,实现建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2.1人员操作失误

因为人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绷紧神经去做任何一件事情,而大多数时间都是随意的,而事故大多数就是发生在那不经意的一瞬间,在施工现场人的失误说的是人的行为不安全和管理不到位。人的行为不安全主要是指一时大意、疏忽,没有安全意识、过度劳累、不按规程施工等这些方面;管理不到位主要说的是管理工作者没有尽职尽责、对人和机械没有做到定期培训和检查等方面。

2.2施工材料和设备

施工现场的建筑原材料、机械器具、施工用品和保护方法以及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可见的物品,这些可见的物品有可能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生意外故障,而这些意外故障有可能是由于设计本身的制造缺陷所形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磨损和缺乏保护检修等造成的。

2.3环境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环境因素往往会给施工企业和个人带来损失,比如下雨会导致室外无法施工、边坡坍塌等一系列潜在的风险。而其他少发却会给工程带来更大损失的因素比如泥石流和地震等都会给建筑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问题。除此之外,建筑工人周边的生活区域环境安全,如吃饭、休息场地等安全会影响到工人的身体健康,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2.4管理的疏忽

从工程开工之日起直到工程竣工这一整个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步骤或施工细节都可能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干扰,都有可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问题,这些干扰因素有施工操作方法,施工技术高低还有原材料的质量问题等。好的管理不仅能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等正常进行,还能激起基层作业人员的劳动热情和他们敬岗爱业的激情。

3建筑施工预警管理方法分析

3.1做好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工作

重大的危险源是建筑工程施工发生事故的根源所在,也是我们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对于重大危险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监管:第一,对于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与分类,并将其的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到人,明确员工责任。第二,对于重大危险源要进行实时的监控与了解,如有问题发生立即采取紧急应对处理机制,确保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第三,对于能够消灭的危险源进行消除,对于无法避免的危险源应尽量采取安全措施。

3.2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管理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主要取决于单位领导和管理者能否重视安全生产的问题否重视安全生产的问题,把安全生产作为日常首要工作来进行行。所以,施工单位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单位领导管理层的主要考核项目之一主要考核项目之一,并且保证领导班子具有一票否决权。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旦出现安全事故,要追究各级领导的相关责任,严重的开除,甚至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甚至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另外,第一施工现场需要建立起必要的安全管理体系必要的安全管理体系,设立安全员,并保证他们能够畅通无阻的执行安全生产监管的权力的执行安全生产监管的权力。从而保证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现,消除,违规违章操作的及时制止,保证第一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顺利进行全生产顺利进行。

3.3有效地优化建筑施工现场环境条件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的质量,施工环境的恶劣致使安全事故的频发,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不断提高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雨雪天气作业或者暑伏天作业期间更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高空作业人员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施工的必要前提。在建筑施工现场的明显位置悬挂安全施工标识牌,还可以充分利用色彩,通过视觉冲击来减缓施工作业人员的视觉疲劳。对于施工现场的噪音污染和粉尘等不确定因素进行有效地管控,为施工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

3.4重视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查

加大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管,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十分有利。首先,组建一支专业的材料采购小组。在进行材料采购之前,需要预先进行市场调查,为高性价比材料的采购创造条件。其次,重视材料复检工作的开展。在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投入使用前,应组织专门的人员,对材料进行分批次、分种类的抽样检查,防止在材料运送期间劣质材料的混入,为工程施工安全留下隐患。最后,建立材料使用情况管理库。严格把控材料的使用情况,防止施工人员私自买卖材料行为的出现,保证材料的充足性,为施工作业的持续开展提供保障。

3.5加强施工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1)对所有的设备存储对所有的设备存储、使用、保养以及运行状况进行严格的登记的登记,为后期的设备维修提供有力依据。同时进行实施监督督,对其中产生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制作报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一旦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解决;(2)做好后期养护管理做好后期养护管理,对于人员方面要不断提高其设备养护意识备养护意识,保证维修水平。在维修设备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时间时间,避免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坚决不允许设备带病作业;有需要更换的配件有需要更换的配件,要提前准备好,保证型号、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证其安全性。

3.6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我国为了应对目前复杂的建筑形势,虽然出台了配套的法律法规措施,也一定程度上发挥出了较好的作用,但是在执行力上不足,成为了安全管理中的一块短板,政府正处于职能的转型期,建筑行业相关的安全监管薄弱,主要体现在政府监管人员不可能对每一个施工现场进行有效地监督,安全检查往往是提前通知,施工企业紧急应付,同时政府监管部门与建筑市场和招投标管理中心之间缺乏有效的安全信息反馈机制,即使政府部门对施工企业进行了有效地监督,但没有及时的反馈到建筑市场和招投标管理,对于施工企业承揽工程等重大事件不能起到限制作用,不利于建筑施工单位的整改,直接影响了建筑安全质量。

结束语: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情况直接影响到从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建筑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施工安全工作的管理与监督。相关部门应针对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的安全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科学合理地做出组织安排,严格管理施工队伍,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落实各种安全防护措施,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忽视安全问题,要注重整体效益,确保施工建设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环,李晶晶.《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建设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25).

[2]张军伟,孙书伟.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9).

[3]楚宇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预防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6,(8):103-103.

[4]谢新强.分析建筑安全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9):259-259.

标签:;  ;  ;  

建筑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