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采访中记者的心理状态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浅析新闻采访中记者的心理状态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一、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受到心理影响的因素

在人际交往时,人的穿着打扮、举止神态等给人的第一印象较为重要,这种印象能使人从心里产生吸引或是排斥感。心理学上由仪表因素导致的心理现象称为“诱发吸引力”。而在采访的时候,记者的仪表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在心理上有着先入为主的作用,所以记者要注重自己的仪表。人都是爱美的,美好的东西总能吸引人的眼球,但是评价美不美,关键在于长相与谈吐、穿着举止的多种结合,也就是所谓的气质风度,是心灵美与外在美的完美融合。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由于会受到多方面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心理上就会强迫自己对别人产生好感,从而慢慢地导致自发的被对方所吸引,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也叫做“强迫吸引律”,这种心理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而这里所说的“强迫”不同于外界的强制性,是指从心里自发的被某人吸引。人际交往中,遇到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在某个领域颇具威名的人时,心理上自发的会被他吸引,甚至会有崇拜、敬仰的心态。一般声名远播的人物头上似乎有一层光晕,社会心理学把它称之为“晕轮吸引力”,也称之为“晕轮效应”。就此效应来看记者的采访,记者的个人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通过提问水平,言谈举止都能展示记者个人的修养与能力。总之,人际交流就是相互选择的过程,采访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流,记者要有目的来选择采访对象,不能过多的考虑对方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采访对象对记者的选择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记者要掌握好相互吸引这一因素,达到“互择效果”。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氛围,为采访成功打下基础。

二、记者心理状态对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

2.1喜好明显新闻具备真实性、客观性、公开性等鲜明特点,一旦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带入自身喜好情绪,不仅直接影响新闻传播效果,还破坏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引发受众不同程度曲解新闻事实,是缺乏岗位责任感的表现。同时,记者拥有利用媒体发表个人看法的权利,但成熟的新闻记者必须及时调整自身心理状态,遵循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及职业操守,不能“胡说、胡来、胡写”。例如:以2006年世界杯期间央视主持人黄健翔“解说门”事件为例,解说员频频出现“伟大的意大利”“意大利万岁”等溢美之词,远远超出客观性要求,严重影响新闻传播效果。

2.2心理歧视作为新闻事件的采访方和报道方,记者以保持逻辑思维为前提,不能受心理状态左右对新闻事件产生歧视,一旦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带入歧视情绪,不仅直接影响新闻传播效果,还破坏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引发受众不同程度曲解新闻事实,是缺乏岗位责任感的表现。例如:以新闻报道《大学副校长车祸身亡引反思、高科技人才切忌不坐前排》为例,某地大学副校长由于交通事故意外身亡,记者带入歧视情绪忽视生命平等观念,引发人们强烈不满。

三、记者心理状态的调整措施

通过上文分析,对于新闻记者心理状态对新闻采访的影响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记者应采取何种措施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新闻节目呢?接下来笔者就针对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3.1统一思想认识调整采访心理状态的第一步就是要保证思想认识的正确性。笔者在研究调查中发现,一些新闻记者能力不高、心理素质较差的根本原因是对新闻采访这份工作理解不到位,认为只要是按照准备好的稿件对受访者进行采访就可以了,造成采访前准备工作不到位,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就会紧张,从而无法保证新闻内容的高质量。做一名优秀的新闻采访记者,要摒弃以往新闻采访过程中的被动心理,将新闻采访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以新闻事件为切入点,对时间背后的原因加以调查,做好准备工作,便于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有充足的应对准备。

3.2树立工作信心通过一定的奖罚措施,提升记者的工作信心,也可以很有效的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工作状态,比如说,新闻单位可以在内部制定每月或者每季度的积极分子奖励活动,在精神与物质上给予记者肯定,使单位内部形成一股良心的竞争氛围。同时,笔者认为定时开展一些体育活动,也可以帮助新闻记者释放自己的工作压力,比如说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等,都是能够增强团队凝结力的活动。

3.3完善工作制度如果说统一采访工作的思想认识是从新闻采访者自身出发寻找的提升对策,那么完善工作制度就是从外部寻找提升心理状态的对策了。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来说就是新闻单位要制定“以人为本”的工作培训制度,定期调查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情况,根据不同人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制度,切实提升新闻采访人员的心理状态。其次,积极引入轮岗制,即以突发新闻事件为依托合理调整采访记者人数,最大程度保证新闻传播效果,并且重视心理专家的引进工作,或与工作经验丰富的心理机构强强联合,开展心理知识宣教工作,鼓励记者广泛参与,帮助记者解决心理疑惑、舒缓心理压力。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可以认识到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闻采访记者的数量不断增多,新闻采访记者的工作水平逐步成熟,社会对于新闻采访记者提出全新的岗位要求及岗位标准。如何增强新闻采访记者的心理素质,是新闻采访部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综述新闻采访的概念,分析新闻采访中记者心理状态对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涵深.关于新闻采访中记者心理状态调整的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6(04).

[2]罗晓祥.浅谈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心理的有效调控[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8).

标签:;  ;  ;  

浅析新闻采访中记者的心理状态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