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预警论文-甘艳,周文峰,杜志叶,邹建明,张力

失效预警论文-甘艳,周文峰,杜志叶,邹建明,张力

导读:本文包含了失效预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限元,塔-线系统,地基沉降,应变监测

失效预警论文文献综述

甘艳,周文峰,杜志叶,邹建明,张力[1](2019)在《地沉降工况下杆塔应变实时监测与失效预警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壳运动、地沉降等因素会引起杆塔地基发生变化,严重影响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文章以地基沉降下某500 kV危塔为研究对象,建立精细塔—线系统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实际地基沉降工况下杆塔应力分布情况,确定沉降杆塔上的薄弱构件并安装应变监测系统。结合多种工况下有限元仿真结果,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获得杆塔临界失效情况下对应的测点应变变化裕度,根据系统实时监测结果对杆塔失效进行预警。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对判断地基沉降工况下杆塔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9年20期)

李冠南,杜志叶,张力,全万霖[2](2019)在《不均匀覆冰工况下直线塔失效预警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实际500 kV直线塔为例,基于覆冰监测终端的绝缘子串拉力测量系统对杆塔安全状况进行评估。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两侧档距耦合作用的不均匀覆冰绝缘子串拉力计算方法,得到了多种覆冰工况下的绝缘子串拉力和倾角。通过有限元仿真进行验证,该方法误差不超过1. 98%。建立了直线塔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重力载荷和沿线路方向不平衡力组合下的临界失效情况,制定了分级临界失效曲线。分析了不均匀覆冰下该直线塔临界失效的冰厚范围。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覆冰区直线塔失效预警研究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方电网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李焕焕[3](2018)在《抗滑桩设计推力和桩间距的计算方法及失效预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陕西省由于地形地貌特殊,陕南、陕北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发育了典型的秦巴山地和黄土地貌,属于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和易发区。据不完全调查统计,陕西省高速公路在建设期间约出现200余处有明显失稳迹象的滑坡,虽均采取了以抗滑桩支挡为主的工程治理措施,但部分经治理处置后的滑坡活动现象仍时有发生,对道路的安全运营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开展滑坡抗滑桩设计理论和预警预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依托于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13-28K)“高速公路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主要针对滑坡抗滑桩支护体系,从设计理论和预警预报两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改进了常规滑坡推力计算公式,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2)分析了桩后和桩间土拱的形成条件,提出了考虑土拱效应的单桩滑坡推力计算方法。(3)建立了基于桩间土拱效应和桩后土拱效应的抗滑桩最大桩间距计算公式,并以工程实例验证了公式的可靠性。(4)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桩间距条件下土拱效应的演化规律,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抗滑桩最大桩间距计算方法的合理正确性。(5)基于实际滑坡抗滑桩的桩身应力监测结果反算出的桩身弯矩与设计计算的桩身弯矩值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滑坡抗滑桩支护体系的桩身应力预警预报方法。(6)基于弹性桩和刚性桩的设计计算方法,分别建立了抗滑桩的桩顶位移预警模型,即桩顶最大位移与桩身最大弯矩、锚固段长度、悬臂段长度、地基系数以及桩截面尺寸之间的关系式。因而针对具体工程治理滑坡输入相关参数可得到抗滑桩的桩顶最大位移,并与实际桩顶位移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可实现对抗滑桩的及时预警。(7)建立了渭玉高速公路K32+690~K32+840左侧滑坡的GMD数值模型,对该滑坡从开挖到失稳再到抗滑桩支挡进行了全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结果。同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预警模型计算的桩顶最大位移值进行对比,更进一步验证了预警模型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5-22)

翟志国,陆志远,周文骞,武乐涛,刘金超[4](2018)在《断路器失效预警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所设计的断路器失效预警系统对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电流波形进行采集和分析,实现对断路器机械特性健康水平的在线监测。系统有叁部分,分合闸线圈监测部分完成对电流采集转换,转换结果经ARM处理部分分析后在预警显示部分显示。(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8年09期)

姚旺[5](2018)在《汽车刹车片磨损寿命预测与失效预警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刹车片是汽车制动副的重要部件,由于制动过程的摩擦作用及热作用,其表面材料将不断被消耗,刹车片会逐渐磨损变薄。当刹车片过度磨损时会影响到汽车的制动性能,对行车安全十分不利,而过早对刹车片进行替换则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根据刹车片磨损规律对其进行磨损寿命预测与失效预警,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制动事故的发生,还能充分发挥刹车片的工作寿命,对于指导制动器维修维护、提高制动器工作可靠性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以汽车刹车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不同制动工况下的磨损试验,探究了制动工况参数对刹车片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不同制动工况下的磨损数据对磨损量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刹车片磨损寿命预测与失效预警方案进行探讨与设计。首先,本文对模拟制动试验台的机械硬件与测控系统进行了设计,建立了盘式制动器模拟制动试验台,设计了汽车刹车片磨损量测试方法与磨损试验方案。其次,通过开展不同制动工况下的刹车片磨损试验,重点研究并分析了不同制动初速度和制动压力下刹车片磨损量的变化规律。发现随着制动压力的增大,磨损量有所上升但变化幅度不大;随着制动初速度的增大,制动副摩擦接触的频次与时长都将增加,磨损量会随之明显变大,特别当制动初速度较大时磨损量的增幅更明显。通过改变制动间隔时间研究了不同摩擦面温度下刹车片的磨损规律,对比发现磨损量受制动初速度等其他制动工况参数的综合影响比其单独受摩擦面温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再次,利用遗传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以试验数据为样本构建了基于制动工况的刹车片磨损量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的GA-BP神经网络比BP神经网络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与预测精度。通过开展不同制动工况下的磨损量预测模型验证试验,证明了所建立的磨损量预测模型能基本实现对不同制动工况下刹车片磨损量的准确预测。最后,根据所建立的刹车片磨损量预测模型,以某种制动工况下刹车片磨损寿命作为算例,说明了磨损量预测模型在磨损寿命预测中的应用,对行驶里程-磨损量在线学习模型的建立思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行驶里程参数与制动工况参数的监测与选择方法,设计了汽车刹车片磨损寿命预测与失效预警系统的整体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8-05-01)

刘志红,吴桂华[6](2018)在《失效期预警EXCEL表在封存式管理急救车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失效期预警EXCEL表在提高封存式管理急救车内物(药)品完好率达100%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两个病区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急救车物(药)品有效期记录本和失效期预警EXCEL表管理急救车内物(药)品有效期,观察两组急救车物(药)品的使用完好率、每次急救车的日常管理时间,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失效期预警信息化管理急救物(药)品,专管护士检查急救物(药)品效期的日常管理时间明显缩短,出错率明显降低,急救物(药)品完好率达到100%。结论失效期预警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急救车管理流程,提高了急救车封存式管理水平,车内急救物(药))品使用完好率达100%。(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张厚荣,张力,杨跃光,王敩青,陈禾[7](2018)在《覆冰工况下耐张塔失效预警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输电线路覆冰在我国经常发生,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极大的威胁。以某实际500 kV耐张塔为例,提出了基于线路绝缘子串拉力测量系统和有限元方法对覆冰工况下的耐张塔失效进行实时预警的方法。给出了绝缘子串倾角的理论计算方法,经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分析了不同覆冰工况下杆塔的薄弱位置,给出了杆塔的应力应变分布及临界失效曲线。由该曲线可知,小号侧拉力一定,大号侧拉力过大或过小都可能由于不平衡张力过大导致杆塔失效。最后对杆塔进行了不均匀脱冰工况下的失效分析。本文方法有效结合了工程实际,对于小风速地区覆冰工况下的耐张塔失效预警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南方电网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田从根,吴长泽[8](2017)在《基于回归分析的早期预警和失效预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前预测运行时期失效的发生对于实现系统弹性和避免失效的严重后果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对系统失效过程预测以及实现早期预警,进而降低失效率,提高系统可靠性,提出采用回归分析法。基于错误日志记录构造错误传播签名演绎失效发生的趋势,然后通过回归分析法构造针对失效事件(是否发生)和失效时间(何时发生)的预测器,充分展现了提前预警的作用,而且在失效模式已知和未知的情况下都能正确预测失效的发生。实验结果表明其预测精度在81.4%~93.0%,平均精度高达87%,失效避免率在70%以上,有很强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7年11期)

李新宏,陈国明,朱红卫[9](2017)在《海底油气管道腐蚀失效风险预警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障海底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提高失效事故防控能力,针对海底油气管道腐蚀穿孔和破裂等2种失效模式,提出基于风险的管道腐蚀失效预警方法。基于结构可靠性理论,建立管道腐蚀穿孔和破裂失效的极限状态方程,并采用蒙特卡罗法求其解,预测管道失效概率;通过设定管道腐蚀失效风险预警等级,确定预警警度,得出管道关键失效年份,并据此发布预警信息。结果表明:随服役时间增长,管道腐蚀失效概率将发生突变并迅速增大;在管道关键失效时间节点和概率突变年份,管道运营者应密切关注管道的安全状况,并采取必要的管制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章自杰[10](2017)在《变色石墨烯涂层可用于桥梁结构失效预警》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石墨烯材料性能卓越。研究发现,它还有一些新的功能性应用,如提示工程业主方设施何时需要维修。德国莱布尼茨聚合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日前开发出了一种智能石墨烯涂层,能通过改变颜色来提示损伤、断裂部位所在。该项目科研人员表示,"全球侧重于单层石墨烯的科研工作,并制备了一系列功能性涂层材料,而我们着重研究了多层石墨烯纳米片的粒径、厚度等结构特征,并通过插层迭加石墨烯纳米片首次实(本文来源于《表面工程与再制造》期刊2017年02期)

失效预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某实际500 kV直线塔为例,基于覆冰监测终端的绝缘子串拉力测量系统对杆塔安全状况进行评估。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两侧档距耦合作用的不均匀覆冰绝缘子串拉力计算方法,得到了多种覆冰工况下的绝缘子串拉力和倾角。通过有限元仿真进行验证,该方法误差不超过1. 98%。建立了直线塔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重力载荷和沿线路方向不平衡力组合下的临界失效情况,制定了分级临界失效曲线。分析了不均匀覆冰下该直线塔临界失效的冰厚范围。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覆冰区直线塔失效预警研究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失效预警论文参考文献

[1].甘艳,周文峰,杜志叶,邹建明,张力.地沉降工况下杆塔应变实时监测与失效预警技术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9

[2].李冠南,杜志叶,张力,全万霖.不均匀覆冰工况下直线塔失效预警技术[J].南方电网技术.2019

[3].李焕焕.抗滑桩设计推力和桩间距的计算方法及失效预警研究[D].长安大学.2018

[4].翟志国,陆志远,周文骞,武乐涛,刘金超.断路器失效预警系统的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

[5].姚旺.汽车刹车片磨损寿命预测与失效预警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

[6].刘志红,吴桂华.失效期预警EXCEL表在封存式管理急救车中的临床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

[7].张厚荣,张力,杨跃光,王敩青,陈禾.覆冰工况下耐张塔失效预警技术研究[J].南方电网技术.2018

[8].田从根,吴长泽.基于回归分析的早期预警和失效预测技术[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7

[9].李新宏,陈国明,朱红卫.海底油气管道腐蚀失效风险预警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

[10].章自杰.变色石墨烯涂层可用于桥梁结构失效预警[J].表面工程与再制造.2017

标签:;  ;  ;  ;  

失效预警论文-甘艳,周文峰,杜志叶,邹建明,张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