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断裂论文-李海霞,赵海

前交叉韧带断裂论文-李海霞,赵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前交叉韧带断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断裂,诊断,磁共振,敏感性

前交叉韧带断裂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霞,赵海[1](2019)在《磁共振诊断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磁共振诊断前交叉韧带(ACL)断裂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50例,以关节镜诊断为金标准,分析磁共振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50例急性ACL损伤患者关节镜手术所见ACL断裂37例,磁共振诊断ACL断裂33例;关节镜手术所见ACL部分损伤13例,磁共振诊断ACL部分损伤11例。磁共振诊断ACL断裂的灵敏度为89.2%,特异度为84.6%,阳性预测值为94.3%,阴性预测值为73.3%。结论 MRI对诊断ACL完全断裂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4期)

佑路标,夏磊,王龙,王冠,张旭辉[2](2019)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老年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膝关节肌力和位置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老年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膝关节肌力和位置觉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66例(66膝),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33膝),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对照组33例(33膝),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肌力以及位置觉差异。结果术前,两组病人Lysholm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病人患侧膝关节伸肌和屈肌峰力矩、峰力矩/体重及总功率在60°/s和120°/s测试速度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病人在30°和60°位置觉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可改善老年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膝关节功能,改善膝关节肌力和位置觉功能。(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洁颖,崔国庆,任龙喜[3](2019)在《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运动员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的功能评价。方法对自2013-09—2016-08收治的51例前交叉韧带断裂的运动员患者,在关节镜下利用股薄肌和半腱肌肌腱进行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按照受伤到手术时间分为3组,对是否采用单双束重建及是否保留残端进行术后膝关节功能比较,按照IKDC2000,膝关节Tegner评分,膝关节Lysholm 3种评分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是否保留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残端,是否采用单双束重建对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评分未见显着性差异。95%患者术后6个月完成正常训练。结论关节镜下利用半腱肌肌薄肌腱和缝线钢板重建前十字韧带是一种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可靠方法;保留和不保留交叉韧带残端,单双束重建对运动员膝关节功能未见明显不同。(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逸弘,高红,朱新辉,崔胜宇,刘巍[4](2019)在《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不同部位半月板桶柄样损伤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合并半月板桶柄样损伤同期修复的临床疗效,ACL断裂后半月板桶柄样损伤发生部位与病程的关系。方法 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选择19例ACL断裂合并不同部位半月板桶柄样损伤患者,其中男10例,女9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31.2岁。19例患者均同期进行ACL重建+半月板缝合修复手术,手术前后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使用Kneene时间划分标准,根据病程将患者分叁组:a)急性期组5例;b)亚慢性期组6例;c)慢性期组8例。分析桶柄样损伤位置与受伤存续时间的关系。结果本组19例患者,随访6个月~2年,平均1.5年。内侧桶柄样损伤发生率随受伤存续时间增加而上升,急性期组占60.0%,亚慢性期组占66.7%,慢性期组占75%。外侧桶柄样损伤发生率与受伤存续时间无显着联系。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IKD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CL断裂合并半月板损伤发病率随受伤存续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外侧桶柄样损伤发病率增加与受伤存续时间并无差异,内侧桶柄样损伤的发生率随受伤存续时间增加而升高。同期修复ACL断裂合并半月板桶柄样损伤,使用何种修复技术疗效无差异,有利于功能恢复,半月板愈合率较高,临床疗效满意。(本文来源于《实用骨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马乃雁[5](2019)在《前交叉韧带断裂行关节镜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合理的康复训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48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行关节镜手术后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并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探讨前交叉韧带行关节镜手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模式。方法在术后护理中采用体位、局部护理、并发症预防及科学的康复训练。结果 48例病人全部顺利康复出院,无感染,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科学有效的术后护理及合理的康复训练,是取得满意疗效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李明,刘宁[6](2019)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再断裂患者的骨性结构原因及手术原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再断裂患者的骨性结构、股骨和胫骨骨道口位置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再断裂的骨性结构原因及手术原因以指导临床。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就诊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再断裂的患者进行随访,对其胫骨、股骨定位点,胫骨平台后倾角,内侧胫骨平台深度、髁间窝形态及股骨内侧髁形态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随访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再断裂患者14例,其中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患者10例(男7女3),平均年龄29.2岁(20~44岁),左膝5例,右膝5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再断裂平均发生时间为54.1月(9~192月)。其中股骨定位点异常3例,胫骨定位点异常7例,胫骨后倾角13.083±2.648°,胫骨内侧平台深度1.446±0.902mm,膝关节屈曲45°时髁间窝形态5例为穹窿形,3例为锥形,2例因未做相关检查髁间窝形态不详。股骨内侧髁形态4例为近球形,6例为椭圆形,长短径比值为0.771±0.071(更接近近球形)。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再断裂的原因很多,骨性结构的异常和定位点的差异占很大原因,因此在术前应注意患者骨性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尤其是胫骨平台后倾角和髁间窝形态等因素。术中精确定位韧带止点位置,保残重建,降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再断裂发生率。(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陈敏兰[7](2019)在《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医院70例疑似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实施关节镜检查、磁共振成像诊断,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参照,评价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效果。结果经关节镜检查显示,70例中,58例被确诊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经磁共振成像诊断,70例中,58例被诊断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误诊1例,漏诊1例。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8.28%、91.67%、97.14%。一致性检验显示,Kappa值为0.895,提示一致性良好。结论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实施磁共振成像诊断具有较好的效果,误诊率及漏诊率均较低。(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16期)

罗奋棋,林院,徐杰[8](2019)在《前交叉韧带断裂伴发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前交叉韧带断裂伴发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接收的20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的特点、影响因素。结果:前交叉韧带断裂伴发半月板损伤与无损伤患者的性别、受伤机制、运动水平、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前交叉韧带断裂伴发半月板损伤与无损伤患者的病程、再伤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再伤史是前交叉韧带断裂伴发半月板损伤的独立因素(P<0.05)。前交叉韧带断裂伴发软骨损伤与无损伤患者的性别、运动水平、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前交叉韧带断裂伴发软骨损伤与无损伤患者的受伤机制、病程、再伤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再伤史和受伤机制,是前交叉韧带断裂伴发软骨损伤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病程、再伤史是前交叉韧带断裂伴发半月板、软骨损伤的独立因素,在日后预防前交叉韧带断裂伴发半月板、软骨损伤时,可从患者的病程和再伤史等角度进行综合预防。(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23期)

李立国,付红光,周宇,李恩耀,原丹[9](2019)在《半月板撕裂和切除对前交叉韧带断裂力学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半月板对前交叉韧带断裂及重建术后胫骨前向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排除前交叉韧带部分断裂和多发韧带损伤病例。所有不稳定半月板撕裂均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根据半月板损伤部位及程度进行分组。采用KT-1000测量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胫骨前平移量(ATT)。组间对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共纳入158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其中半月板正常组61例,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组49例(19例为撕脱<总宽度40%; 30例为撕脱≥总宽度40%);外侧半月板撕裂组35例(12例为撕脱<总宽度40%;23例为撕脱≥总宽度40%);内侧半月板前角或体部撕裂组13例(6例为撕脱<总宽度40%; 7例为撕脱≥总宽度40%)。术前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总宽度40%患者的胫骨前平移量较半月板正常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 141,P <0. 01)。术后3个月及6个月,各个半月板撕裂组的ATT值与半月板正常患者相比均无差异(P> 0. 05)。结论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与前交叉韧带断裂可增加膝关节的不稳定性,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无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成文,沙海燕,许胜,梁红霞,徐晓春[10](2019)在《前交叉韧带体部断裂修复的动物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体部完全断裂修复的疗效。方法选择30只成年波尔山羊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5只山羊测定其前交叉韧带纵向最大承受力,另25只任选一侧的前交叉韧带为试验侧,将其体部用刀从中部切断,然后采用改良Kessler进行吻合并在两断端加强缝合2~3针,以直径为2㎜单根克氏针固定膝关节于功能位,制作成动物模型。4周后拔出克氏针,观察山羊的膝关节的活动度。结果术后3个月时处死23只波尔山羊,其中22只山羊试验侧的前交叉韧带最大纵向承受力的达到了对照侧(健侧)的(66.47±5.03)%,另一只行肉眼观察和镜下观察发现试验侧韧带的结构与对照侧无明细差异。术后6个月,另2只山羊再行处死,观察试验侧前交叉韧带的大体形态与抗拉能力。结论采用改良Kessler吻合加断端加强缝合固定修复前交叉韧带,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双足与保健》期刊2019年12期)

前交叉韧带断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老年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膝关节肌力和位置觉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66例(66膝),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33膝),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对照组33例(33膝),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肌力以及位置觉差异。结果术前,两组病人Lysholm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病人患侧膝关节伸肌和屈肌峰力矩、峰力矩/体重及总功率在60°/s和120°/s测试速度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病人在30°和60°位置觉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可改善老年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膝关节功能,改善膝关节肌力和位置觉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交叉韧带断裂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海霞,赵海.磁共振诊断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

[2].佑路标,夏磊,王龙,王冠,张旭辉.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老年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膝关节肌力和位置觉的影响[J].临床外科杂志.2019

[3].王洁颖,崔国庆,任龙喜.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

[4].逸弘,高红,朱新辉,崔胜宇,刘巍.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不同部位半月板桶柄样损伤的临床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9

[5].马乃雁.前交叉韧带断裂行关节镜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合理的康复训练[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6].李明,刘宁.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再断裂患者的骨性结构原因及手术原因研究[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7].陈敏兰.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9

[8].罗奋棋,林院,徐杰.前交叉韧带断裂伴发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

[9].李立国,付红光,周宇,李恩耀,原丹.半月板撕裂和切除对前交叉韧带断裂力学稳定性的影响[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10].王成文,沙海燕,许胜,梁红霞,徐晓春.前交叉韧带体部断裂修复的动物试验[J].双足与保健.2019

标签:;  ;  ;  ;  

前交叉韧带断裂论文-李海霞,赵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