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郝永博[1](2021)在《平谷区XX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度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棚户区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居住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体现,也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之一。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是各级政府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的重要举措,然而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到前期手续、征地、拆迁、安置房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入市等一系列工作,开发建设周期长,干扰因素多,从根本上制约了棚户区改造进程,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亟需加强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进度管理。本论文以平谷区XX棚户区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了解项目情况、项目特点及项目进度管理现状,研究项目进度管理在实施阶段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前期手续、征地拆迁、安置房和市政建设等阶段影响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因素。通过规划进度管理、WBS工具分解项目工作、排列活动顺序、估算工作所需资源和持续时间等环节,编制项目进度计划。从强化统筹实施、落实组织保障、注重关键实施过程控制等方面出发,提出项目进度控制措施,为项目后续实施提供参考。本论文将项目管理及进度管理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平谷区XX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管理实践活动中,探究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度管理影响因素及相应的进度管理对策,为有效控制项目进度和实现项目进度目标提供必要保证。同时,总结其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管理理念、进度管理方法、开发管理模式等管理实践,力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探索平谷区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改造道路提供思路和支撑,同时为北京市及其他地区棚户区改造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张明[2](2021)在《市政交通工程项目协同管理机制研究 ——以T市外环线东北部调线工程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市政交通建设持续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水平,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市政交通工程多为政府投资项目,普遍具有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部门多等特点,加之工程跨度大、影响范围广的原因,导致土地征转、地上物拆迁、管线切改、绿化迁移、交通导行等问题层出不穷,对工程管理产生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如缺乏良好的项目协同管理机制,则必然影响工程正常开展,导致工期延误甚至无法继续实施的局面。由此可见,制定科学合理、系统完善的协同管理机制是市政交通工程非常关键的管理办法,是推动工程顺利开展,提升项目绩效的有效措施。本文以T市外环线东北部调线项目为例,围绕市政交通工程协同管理方法优化展开研究,提出关于以下3个问题:1.科学完善的市政交通工程协同管理组织及监督考核机制缺位;2.部分参建部门参与工程建设深度不够导致的沟通交流不畅;3.因缺乏及时有效协同管理导致工程按计划实施难度大。主要原因在于项目干系人监督考核缺位、缺乏良好的对话交流平台、沟通对话程序繁琐效率较低等。针对上述问题分析,经研究,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一是优化协同管理组织结构,完善监督考核措施;二是完善协同管理沟通机制,提高项目干系人介入深度;三是建立便捷高效的协同对话渠道,强化工程管理控制力;四是开展全面客观的项目后评价,为后续协同管理提供经验借鉴。与之前的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协同管理模式与市政交通工程项目深度结合,突出体现项目干系人的功能和作用。理论意义在于进一步优化协同沟通程序,为推动市政交通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理论支撑。实践意义在于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工程计划与实际工期不符的问题,促进市政交通工程在全周期健康顺利实施。

董然[3](2021)在《业主视角下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变更风险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工程总承包政策的密集发布,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发展和应用。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高投资、长周期及契约的不完备性等特点决定了工程变更不可避免,同时因其特殊性也造成变更的风险来源更加复杂。目前我国对于变更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这将会给总承包项目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基于以上现状,本文借鉴风险预警理论,从业主方视角对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变更的风险预警进行如下研究:首先,建立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变更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文献研究将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变更按起因主体分为业主方、承包方和其它方三类,并构建变更的前兆信息来源,基于前兆信息对各类变更风险进行识别,通过分析国内外总承包合同文本中相关变更条款确定其变更范围,运用事故致因理论从中识别变更的前兆信息,并利用Pa ICFs模型提取工程总承包项目变更案例的相关前兆信息,最终建立基于前兆信息的变更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其次,基于模糊物元分析构建变更的风险预警模型。通过风险矩阵法确定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区间和预警指标值,利用熵权法对预警指标进行量化,采用模糊物元分析法判断其风险警度,构建变更的风险预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某工程总承包项目为例,验证了该变更风险预警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后,提出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基于风险预警的变更实施对策。根据上述风险预警模型判断出的风险警度,对不同程度的风险警情提出应对策略,并针对性地提出每一类变更的防范对策,从而达到风险预警动态控制的目的,提升变更风险管理的水平。综上,本文基于风险预警理论,利用文本分析、案例分析和模糊物元分析等方法,从业主视角出发,建立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变更的风险预警机制,为业主加强变更的风险管控、提高投资控制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魏霞[4](2020)在《重庆市南岸区智慧城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世界多级化格局深入调整和全球科技产业深刻变革,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治理变革,由此带来的城市治理的复杂性和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催生了全球范围内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管理也逐渐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和困难,传统的城市管理理念和手段已经难以应对,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迫在眉睫。一种现代城管的全新治理模式——智慧城管应运而生。智慧城管充分体现了智慧城市互联感知、智能化响应、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创新等发展理念,更加符合当前城市化进程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从政府管理到合作治理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全国各地顺应全球治理变革和我国创新社会治理潮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开展智慧城管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城管建设中得到充分应用,更加有利于资源整合,也更加注重“以人为中心”,从而能够及时、有效地化解城市化进程中伴生的各种城市管理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智慧城管建设的全面铺开,遇到的问题也愈加复杂多变。虽然国内很多研究者提出了解决思路,但多从技术发展的视角对智慧城管建设进展较快的一二线城市进行研究,对于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缺乏足够的参考价值。本文以重庆市南岸区智慧城管建设为研究对象,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尝试对智慧城管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并对南岸区智慧城管建设进行研究,总结了南岸区智慧城管建设的现状,归纳了南岸区智慧城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章对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进行阐述,对国内外智慧城管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概括了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明确所需要研究的关键性问题。第二章理清了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对研究中涉及到的智慧城管的相关概念、基本特点进行了概括,并根据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为下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对南岸区智慧城管建设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包括其建设概况、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为下一部分剖析问题提供基础。第四章客观指出南岸区在智慧城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阐述了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业务系统建设相对缺乏,信息资源建设比较分散,部门协同治理效率有待提升,专业人才队伍比较缺乏,公众参与度不高六方面的问题。进而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出资金投入较少且渠道单一,系统建设缺乏有效指导,缺乏信息交换共享机制,缺乏科学完备的管理体系,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健全,重管理轻回应六方面的原因。第五章针对南岸区智慧城管建设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南岸区实际情况,提出强化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运营,加强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加强人才引进、交流和培训,积极推进公众参与六方面的对策思考,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新模式——智慧城管建设提供可行的建议。第六章提出结论,并根据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李慕[5](2020)在《PPP模式在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天津城市基础设施进入了大发展阶段,在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的同时也给天津市政府带来了很大的财政压力。将PPP模式应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不仅能够帮助地方政府缓解财政吃紧的状况,也能最大限度的缩短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提高利用率,在增加收益的同时提升公众满意度;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能够获得更多的稳定利润,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业界知名度,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双赢的局面。近年来PPP模式在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相较于北京、上海、福建等PPP模式发展较好的地区还有一些差距和不足。因此,探索解决PPP模式在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发挥PPP模式的优势,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从当前我国PPP模式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出发,梳理PPP模式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阐述。将研究对象确定为PPP模式在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在基础设施建设中PPP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政府能力不足、PPP模式相关的法律政策不健全、PPP项目融资存在困难、沟通协调成本高、项目风险分担机制建立不完善五方面的主要问题。并基于对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和北京、福建等地区PPP典型案例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的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完善天津市PPP模式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管理机制、多方位解决融资难问题、完善风险分担机制等对策建议,为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实践价值。最后选取天津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PPP项目作为实践案例,通过对项目案例分析,从降低融资风险、丰富项目收益渠道、完善项目考核机制、建立合理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贺广学[6](2020)在《PPP模式下地下综合管廊入廊定价与调整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下综合管廊作为集中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公共隧道,可以有效解决管线传统敷设造成的“马路拉链”、交通堵塞、管线事故频发等诸多城市顽疾,极大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和“生命线”。2015年以来,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在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解决地下综合管廊投融资和运维管理难题,通过引入PPP模式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运作,在缓解政府财政负担的同时,充分发挥公私双方的独特优势,实现公私合作共赢。但是,PPP模式下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其收费价格直接关系着政府方、社会资本方和管线单位的切身利益,定价水平的高低将影响到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稳定运营,因此,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入廊定价与调整机制,既要满足社会资本方及管线单位的利益需求,还要满足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公益性和准经营性的目标,是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本文运用经济学、运筹学以及系统理论等相关学科的原理,结合PPP模式和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特点,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入廊定价与调整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在对地下综合管廊的相关知识和PPP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PPP模式在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系统论述了准公共产品及其价格理论和PPP模式下准公共产品定价的特殊性,并对本文入廊定价与调价中所采用的多目标规划理论及系统动力学理论进行论述。其次,运用文献研究法识别并分析包括项目利益相关方、项目自身特征、项目外部环境三个维度的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借助系统动力学模型解析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形成机理。再次,论述了多目标规划在综合管廊PPP项目入廊定价中的适用性,从三方满意的角度构建了综合管廊PPP项目入廊定价多目标规划模型;在研究多种费用分摊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费用最优组合分摊模型,并通过对某市新区综合管廊PPP项目的实证分析验证所构建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最后,在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调价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及原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项目价格形成和入廊定价模型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所构建SD模型对调价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提出将系统动力学与多目标规划耦合模型(SD-MOP)应用于价格调整,并设计出SD-MOP耦合模型的调价运作流程及调价触发条件,为保障调价顺利实施设计了调价流程。基于定价建模分析和调价仿真分析提出了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调整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为以下问题提供参考:一是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价格形成机理的解析,为形成合理的入廊价格制度和入廊定价提供参考。二是构建了多方满意的入廊定价模型和分摊模型,该模型能够实现各方利益均衡、满意度提高,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和管线单位积极入廊。三是探索提出基于SD-MOP耦合模型的调价机制,该耦合模型能够保证各方利益均衡、满意度提高,可为后续综合管廊PPP项目调价研究和其他领域PPP项目调价决策提供参考。

王江[7](2020)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以H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公共基础设施是衡量地方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回顾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历程,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各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逐年增加,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密不可分,大规模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在财政收入增速逐年放缓、政府支出责任逐年增大的背景下,资金匮乏问题成为了制约地方基建快速发展的核心问题。过去一二十年,地方政府在实践过程中基于土地财政的基本思路探索出了形式多样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这些模式在特定时期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潜在的债务风险问题。随着2015年新《预算法》的正式实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成为了地方政府合法融资的唯一渠道,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更是承担着稳投资、扩内需与补短板的重要职能,成为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重要来源,对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特别是新增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尤其2017年财政部推出项目收益专项债券以来,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活力被进一步激发,债券品种持续丰富,为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作为一种投融资新模式,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亟待进一步完善。本文从阐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内涵入手,借助西方公债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依据,通过梳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在实证研究层面,本文以H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管理情况为例,通过引入介绍H省财政经济状况,重点对H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梳理分析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引入对美国市政债券特点和优势的介绍。通过一系列实证分析以及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应用管理的对策建议,旨在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效能,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同时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丁颖[8](2020)在《镇江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研究》文中指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是指对城市道路、排水、园林绿化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的监督管理和养护,长久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市政基础设施的管养工作由政府垄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需求。镇江市于2005年着手推动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先行将园林绿化设施和环卫保洁设施推向市场,通过市场化招标将市政基础设施养护作业委托给养护企业,取得比较成熟的经验,同时逐步推进道路、排水、路灯等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但是在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相关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归纳分析法,对镇江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进行研究,搜集市政基础设施管养方面的基础数据,充分了解镇江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范围现状、市场化运行机制现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状,制定并发放镇江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满意度调查问卷,对相关主体进行访谈,了解市民对镇江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水平的满意度评价,结合现状、满意度评价和访谈结果发现镇江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中存在的市场化范围有限、市场化运行机制不完善、市场化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深入探讨,剖析原因,在借鉴美国、加拿大以及上海、杭州、无锡等国内先进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的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镇江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的对策,一是扩大市场化范围;二是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三是健全市场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镇江市市政基础设施市场化管养,提高镇江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水平。

严付玉[9](2020)在《Z市政府债务风险管控研究》文中指出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不断上移,事权不断下移,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也随之迅速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难以满足其不断膨胀的支出需求,致使地方政府财政缺口逐步扩大,举债融资的倾向愈加强烈,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加剧的趋势。Z市作为我国的一个地级市,其政府债务风险的特征与其他城市相比既有共同性又有其特殊性。Z市地处我国四川盆地,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城市,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不足,对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依赖性强。Z市各级政府为追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采取争取债务资金、银行借款、融资平台公司发行债券和拖欠工程款等多种方式形成了大量的地方欠债,地方政府显性债务负担和隐性债务急剧扩张,Z市政府债务风险呈现加剧的趋势。鉴于此,为有效管控Z市政府债务风险,本文在搜集、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及对Z市财政及统计数据整理的基础上,从Z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研究Z市政府债务风险管控的现状、问题、原因并对Z市政府债务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目前Z市政府债务风险管控中存在规模过大、结构复杂、管理混乱、债务过度集中于区县、债务资金使用效率低、债券资金缺乏偿还来源且化解方法单一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既包括政府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滞后、投融资及举债约束不健全,也包括政府财政层级过多、财权事权错配,债务使用疏于制度建设,监督体系不健全,还包括财政实力薄弱,债务风险化解投入不足等因素。为有效把握Z市政府债务风险总体程度,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设置显性和隐形债务风险范围2个准则,并在这2个准则下设置9个因素研究Z市政府债务风险所处程度,同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9个因素的风险范围设置为(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从而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评估出Z市政府债务处于高风险的范围。Z市政府债务风险过高对其市场经济发展、融资平台公司发展、地方政府公信力、区域内的金融稳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都有巨大危害。对此有必要加强Z市政府债务风险的管控,需要从债务规模风险、结构风险、层级风险、效率风险及偿债风险5方面提出有效管控Z市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理清政府与市场界线、提升经济对债务的承载能力,健全政府融资机制、增强举债约束,深化政府层级改革、合理划分财权与事权,加大债务使用管理力度、强化监督效能,提升偿债能力,增加债务化解力度等来对Z市政府债务风险进行有效管控,缓解Z市政府债务风险。

王俊艺[10](2019)在《重庆市主城区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经过过去40年的发展,大量的市政基础设施已建成投用,市政基础设施“规建管”三足鼎立的体制也已经形成,但也给作为末端管理的市政设施后期运营维护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市政设施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是市民生活的基本条件。市政设施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一个减少污染的环境,避免和减轻各种灾害对生产和生活的危害。市政设施是城市的硬件基础,也是城市形象面貌的窗口名片。市政设施是城市现代化的前提和重要标志,是城市的竞争手段和竞争力的表现。市政设施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市政设施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只有把市政设施维护管养好了,才能更好的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本文主要通过政府职能理论入手,在基于政府视角下首先阐明维护类市政设施相关基本概念,其次通过资料搜集法描述重庆市主城区范围内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现状,结合自身具体工作情况,运用访谈法和经验总结法分析重庆市市政维护设施存在的问题、实际困难等,进而进行原因分析,同时,通过搜集列举国内外典型城市市政维护设施管理上的主要做法,归纳总结得出启示,最后提出基于政府视角下市政维护设施管理的对策建议。本文探讨的主要对象是维护类市政设施,比如说市政道路、桥梁、城市隧道等设施的维护管理。通过撰写本文发现影响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工作的难点和困境主要可以概括为法律、制度、机构、机制、标准、市场化、资金等七个方面,并紧紧围绕这七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工作挑战性紧迫性越来越强,以往主要集中在市政设施建设方面的研究,并且基本上都是把建设与管理比较来描述说明要重视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工作。而本文则是从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自身角度来分析说明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同时,呼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应越来越重视市政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

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平谷区XX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概述
    2.1 棚户区
        2.1.1 棚户区内涵
        2.1.2 棚户区特点
        2.1.3 棚户区分类
        2.1.4 棚户区改造
    2.2 棚户区改造进度管理
        2.2.1 项目管理
        2.2.2 项目进度管理
        2.2.3 规划进度管理
        2.2.4 定义活动
        2.2.5 排列活动顺序
        2.2.6 估算工作资源
        2.2.7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2.2.8 制定进度计划
        2.2.9 控制进度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项目进度管理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3.1 项目概况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范围
        3.1.3 项目周期与成本
    3.2 项目进度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3.2.1 项目进度管理现状
        3.2.2 项目进度管理存在问题
    3.3 项目进度管理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3.1 前期手续阶段进度影响因素
        3.3.2 征地拆迁阶段进度影响因素
        3.3.3 建设阶段进度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项目进度计划
    4.1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依据
    4.2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原则
    4.3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步骤
        4.3.1 项目工作分解
        4.3.2 排列活动顺序
        4.3.3 资源需求估算
        4.3.4 项目活动持续时间
    4.4 项目进度计划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项目进度控制措施
    5.1 强化统筹实施
    5.2 落实组织保障
    5.3 加强技术措施
    5.4 注重关键实施过程控制
        5.4.1 前期手续阶段
        5.4.2 征地拆迁阶段
        5.4.3 建设阶段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市政交通工程项目协同管理机制研究 ——以T市外环线东北部调线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市政交通工程发展现状
        1.1.2 制约市政交通工程建设的因素繁多
        1.1.3 市政交通工程协同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项目协同管理有关理论
        2.1.1 协同管理概述及意义
        2.1.2 协同管理机制要素
        2.1.3 常见的部门间协同情况
    2.2 沟通方法研究
        2.2.1 沟通的方式方法
        2.2.2 沟通方式的选择和比较
        2.2.3 沟通过程中的信息管理
    2.3 项目干系人有关理论
        2.3.1 项目干系人的定义
        2.3.2 项目干系人的分析
        2.3.3 项目干系人的分类
        2.3.4 项目干系人管理
        2.3.5 项目干系人的作用
    2.4 市政交通工程项目的有关论述
        2.4.1 市政交通工程项目的概念
        2.4.2 市政交通工程协同管理特点
第三章 市政交通工程协同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市政交通工程实例分析
        3.1.1 外环线东北部调线工程有关内容
        3.1.2 外环线东北部调线工程项目干系人分析
    3.2 市政交通工程协同管理有关问题
    3.3 造成市政交通工程协同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市政交通工程协同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及取得的效果
    4.1 优化协同管理组织结构,完善监督考核措施
        4.1.1 构建政府层面协同管理体系,提高协同管理权威性和执行力
        4.1.2 建立考核监督机制,提高项目干系人工作积极性
    4.2 完善协同管理沟通机制,提高项目干系人介入深度
        4.2.1 完善规范会议沟通机制
        4.2.2 构建信息集成平台
    4.3 建立便捷高效的协同对话渠道,强化工程管理控制力
    4.4 开展全面客观的项目后评价,为后续协同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4.5 市政交通工程协同管理机制取得的效果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业主视角下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变更风险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2.1 现实问题的提出
        1.2.2 科学问题的凝练
        1.2.3 关键问题的解构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工程总承包模式
        2.1.1 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2.1.2 工程总承包模式投资控制的特点
        2.1.3 工程总承包项目结算方式的分析
    2.2 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变更管理
        2.2.1 工程变更的定义
        2.2.2 工程变更的特点
        2.2.3 业主方变更管理存在的问题
    2.3 风险预警理论
        2.3.1 预警理论的含义和发展
        2.3.2 风险预警机制的逻辑流程
        2.3.3 风险预警与风险管理的区别
    2.4 工程项目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2.4.1 工程项目风险预警理论的研究
        2.4.2 工程项目风险预警评价模型研究
    2.5 相关理论概述
        2.5.1 前兆信息理论
        2.5.2 事故致因理论
    2.6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变更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
    3.1 工程变更的产生根源和起因分类
        3.1.1 产生根源
        3.1.2 起因分类
    3.2 基于前兆信息的工程变更风险识别
        3.2.1 变更风险的前兆信息体系构建
        3.2.2 业主方相关的变更前兆信息识别
        3.2.3 承包方相关的变更前兆信息识别
        3.2.4 其它方相关的变更前兆信息识别
        3.2.5 基于PaICFs模型的变更前兆信息识别
    3.3 变更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3.3.1 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3.3.2 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四章 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变更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4.1 基于熵权法的风险预警指标量化
        4.1.1 权重确定方法的对比
        4.1.2 基于熵权法权重的确定
    4.2 基于风险矩阵法的风险预警区间和预警指标值确定
        4.2.1 风险矩阵法概述
        4.2.2 风险预警区间的确定
        4.2.3 风险预警指标值的确定
    4.3 基于模糊物元分析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4.3.1 预警模型方法分析
        4.3.2 模糊物元分析概述
        4.3.3 变更的风险警度判定
    4.4 案例应用分析
        4.4.1 案例背景
        4.4.2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4.4.3 风险预警指标值的确定
        4.4.4 经典域与节域的确定
        4.4.5 综合关联度的确定
第五章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基于风险预警的变更实施对策
    5.1 业主方应对策略研究
        5.1.1 设立变更风险预警组织体系
        5.1.2 不同预警等级的应对策略体系
    5.2 业主方防范对策研究
        5.2.1 业主方原因引起的变更防范对策
        5.2.2 承包方原因引起的变更防范对策
        5.2.3 其它方原因引起的变更防范对策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重庆市南岸区智慧城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对智慧城管的研究
        1.2.2 国外对智慧城管的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城市管理
        2.1.2 智慧城市
        2.1.3 智慧城市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善治理论
        2.2.3 小结
3 重庆市南岸区智慧城管建设的现状分析
    3.1 重庆市南岸区智慧城管建设概况
        3.1.1 南岸区智慧城管建设的基础优势
        3.1.2 南岸区智慧城管建设现状
    3.2 重庆市南岸区智慧城管建设的主要做法
        3.2.1 强化技术应用和管理体制创新
        3.2.2 优化高效闭合的业务流程
        3.2.3 推进部门协作和资源整合
        3.2.4 拓展便民服务内容
    3.3 重庆市南岸区智慧城管建设取得的成效
        3.3.1 推进了城管服务模式转变
        3.3.2 提高了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
        3.3.3 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3.3.4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公众满意度
        3.3.5 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4 重庆市南岸区智慧城管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4.1.1 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
        4.1.2 业务系统建设相对缺乏
        4.1.3 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
        4.1.4 部门协同治理效率有待提升
        4.1.5 专业人才队伍比较缺乏
        4.1.6 公众参与度不高
    4.2 原因分析
        4.2.1 资金投入较少且渠道单一
        4.2.2 系统建设缺乏有效指导
        4.2.3 缺乏信息交换共享机制
        4.2.4 缺乏科学完备的管理体系
        4.2.5 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健全
        4.2.6 重管理轻回应
5 推进重庆市南岸区智慧城管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强化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运营
        5.1.1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5.1.2 引入多元化投资运营模式
        5.1.3 分步实施建设
    5.2 加强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
        5.2.1 明确“五位一体”的总体目标
        5.2.2 制定统一高效的标准化规范
        5.2.3 优化智慧城管的整体架构
        5.2.4 整合完善平台建设
    5.3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5.3.1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5.3.2 拓展大数据搜索引擎
        5.3.3 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5.4 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5.4.1 转变组织领导体制
        5.4.2 健全协同联动机制
        5.4.3 完善考评监督体系
    5.5 加强人才引进、交流和培训
        5.5.1 加强人才引进和交流
        5.5.2 加强人员培训
    5.6 积极推进公众参与
        5.6.1 加强智慧城管宣传推广
        5.6.2 完善公众参与互动机制
        5.6.3 拓展公众参与渠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PPP模式在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城市基础设施内涵
        2.1.1 城市基础设施概念
        2.1.2 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
    2.2 PPP模式相关理论
        2.2.1 PPP模式概念
        2.2.2 PPP模式的基本类型及运营流程
        2.2.3 PPP模式特征
        2.2.4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PPP模式的关系
    2.3 委托代理理论
        2.3.1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2.3.2 PPP模式的委托代理关系
第三章 天津市基础设施PPP模式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发展现状
        3.1.1 PPP储备和在建项目情况
        3.1.2 政策法规出台情况
        3.1.3 专家库及咨询机构库情况
    3.2 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中PPP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政府能力不足
        3.2.2 法律政策不健全
        3.2.3 沟通协调成本高
        3.2.4 融资存在困难
        3.2.5 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
第四章 国内外基础设施PPP模式经验与启示
    4.1 国外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借鉴
        4.1.1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墨尔本会议中心项目经验分析
        4.1.2 英国苏格兰斯特灵水务公司项目经验分析
        4.1.3 国外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的启示
    4.2 国内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借鉴
        4.2.1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延庆赛区PPP项目经验分析
        4.2.2 福建省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项目经验分析
        4.2.3 国内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的启示
第五章 优化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对策建议
    5.1 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5.1.1 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5.1.2 强化政府信用
        5.1.3 优化PPP项目的监管机制
    5.2 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及流程
        5.2.1 加速整合地方性法律法规
        5.2.2 完善退出机制
        5.2.3 细化具体操作审批流程
    5.3 健全管理机制
        5.3.1 成立专门的地方政府PPP管理机构
        5.3.2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5.4 多方位解决融资难问题
        5.4.1 加大对PPP项目融资的支持力度
        5.4.2 拓宽融资渠道
    5.5 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5.5.1 完善项目自身风险分担机制
        5.5.2 完善市场风险责任机制
        5.5.3 完善政策风险响应机制
        5.5.4 完善风险预警防控机制
第六章 案例分析——天津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PPP项目
    6.1 天津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PPP项目概况
    6.2 天津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PPP项目运作模式及流程
    6.3 天津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PPP项目运作建议
        6.3.1 降低融资风险
        6.3.2 丰富项目收益渠道
        6.3.3 完善项目考核机制
        6.3.4 建立合理风险分担机制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关于当前PPP模式在天津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问题的问卷调查

(6)PPP模式下地下综合管廊入廊定价与调整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地下综合管廊概述
        2.1.1 概念与分类
        2.1.2 建设发展概况
        2.1.3 项目经济特征
        2.1.4 成本与效益构成
    2.2 PPP模式在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中的应用
        2.2.1 PPP模式概念与特征
        2.2.2 PPP模式分类
        2.2.3 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中PPP模式应用优势分析
        2.2.4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运作模式
    2.3 准公共产品及其价格理论
        2.3.1 准公共产品理论概述
        2.3.2 准公共产品价格理论
        2.3.3 PPP模式下准公共产品定价的特殊性
    2.4 多目标规划基础理论
        2.4.1 多目标规划基本概念
        2.4.2 多目标规划发展历程
        2.4.3 多目标规划模型求解方法
    2.5 系统动力学理论
        2.5.1 系统动力学概述
        2.5.2 建立模型的步骤
        2.5.3 系统动力学软件
    2.6 本章小结
3 PPP模式下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价格形成机理解析
    3.1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3.1.1 项目利益相关方因素对价格的影响
        3.1.2 项目自身特征因素对价格的影响
        3.1.3 项目外部环境因素对价格的影响
    3.2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形成机理解析
        3.2.1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均衡价格系统分析
        3.2.2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形成的因果关系分析
        3.2.3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形成的因果树分析
        3.2.4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的形成过程
    3.3 本章小结
4 PPP模式下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入廊定价模型构建
    4.1 定价费用构成、基本原则及流程
        4.1.1 定价费用构成
        4.1.2 定价基本原则
        4.1.3 定价流程
    4.2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入廊定价方法的选用
        4.2.1 定价方法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分析
        4.2.2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的多重目标
        4.2.3 多目标规划在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的适用性
    4.3 多目标规划入廊定价模型构建
        4.3.1 入廊定价模型基本假设
        4.3.2 入廊定价多目标规划模型建立
        4.3.3 入廊定价模型求解
        4.3.4 入廊定价的费用分摊方法
        4.3.5 费用分摊的最优组合方法
    4.4 实例分析
        4.4.1 项目背景与概况
        4.4.2 入廊定价模型应用
        4.4.3 入廊定价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PPP模式下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调价机制
    5.1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调价必要性
    5.2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调价影响因素
    5.3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调价原则
    5.4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调价模型构建
        5.4.1 系统描述与边界确定
        5.4.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5.4.3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仿真模拟
        5.4.4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调价因素敏感性分析
        5.4.5 系统动力学-多目标规划耦合模型调价过程
    5.5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调价流程
    5.6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调价对策建议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7)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以H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论文框架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地方政府债券
        2、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3、项目收益专项债券
        4、公共基础设施
    (二)理论基础
        1、西方公债理论
        2、公共产品理论
        3、财政分权理论
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展历程、应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展历程
        1、普通专项债券阶段(2015—2017年)
        2、项目收益专项债券阶段(2017年—至今)
    (二)在公共基建领域的应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1、提供资金保障,弥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
        2、规范融资渠道,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3、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地方政府基建融资成本
        4、增强协同效应,拉动地方投资增长与经济发展
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公共基建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H省宏观经济和财政状况分析
        1、宏观经济状况
        2、财政收入和债务状况
    (二)H省应用专项债券基本情况及特点分析
        1、新增限额与实际发行规模
        2、发债年限
        3、应用领域
        4、偿债资金来源
        5、对基础设施投资的贡献度
    (三)H省专项债券应用具体案例分析
        1、社会性基础设施—J区市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心项目
        2、经济性基础设施—X县综合污水处理厂项目
    (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基建类债券品种匮乏,偿债收益来源渠道狭窄
        2、债券额度分配不足,难以产生规模效应与替代效应
        3、项目信息披露质量不高,信用评级机制尚不健全
        4、基建投资领域存在交叉,易对其他模式形成“挤出”效应
        5、部分项目预期收益不实,偿债主体责任意识不强
        6、基建类债券管理规则缺位,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升
    (五)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应用的国际经验借鉴—以美国为例
        1、基本内涵及发展历程
        2、主要特点及经验借鉴
五、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公共基建领域应用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项目储备遴选阶段
        1、完善债券储备管理制度体系,推进项目评审工作规范化
        2、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严格落实偿债主体责任
        3、明确专项债券适用边界,加强对中介机构监督管理
    (二)债券申报发行阶段
        1、合理扩大债券发行规模,保障公共基建项目融资需求
        2、丰富基建类债券品种,努力拓宽偿债资金来源
        3、构建多维度信息披露体系,健全信用评级增信机制
    (三)资金使用管理阶段
        1、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探索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
        2、完善偿债保障应急管理,分类设置灵活偿付机制
        3、加强专项债务风险防控,强化债务考核问责力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镇江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市政基础设施
        2.1.2 市政基础设施管养
        2.1.3 市场化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选择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2.4 交易成本理论
第3章 镇江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现状及成效分析
    3.1 镇江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现状
        3.1.1 市场化范围
        3.1.2 市场化运行机制
        3.1.3 市场化管理制度
    3.2 镇江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成效分析
        3.2.1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监督管理
        3.2.2 引入市场竞争,提高养护水平
        3.2.3 采取合同管理,提高资金效益
第4章 镇江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调查问卷情况
    4.2 访谈主体
    4.3 镇江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存在问题
        4.3.1 市场化范围有限
        4.3.2 市场化运行机制不完善
        4.3.3 市场化管理制度不健全
    4.4 镇江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管养体制传统
        4.4.2 缺乏体系建设
        4.4.3 监管意识不足
第5章 国内外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经验
    5.1 国外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经验
        5.1.1 美国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经验
        5.1.2 加拿大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经验
    5.2 国内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经验
        5.2.1 上海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经验
        5.2.2 杭州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经验
        5.2.3 无锡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经验
第6章 镇江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对策
    6.1 扩大市场化范围
    6.2 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
    6.3 健全市场化管理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镇江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9)Z市政府债务风险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一)政府债务
        (二)债务风险
        (三)风险管控
    二、相关理论
        (一)公共产品理论
        (二)公共财政理论
        (三)风险管理理论
第三章 Z市政府债务管理现状及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Z市政府债务管理现状分析
        (一)债务规模管理现状分析
        (二)债务结构管理现状
        (三)债务层级管理现状
        (四)债券资金来源及投向管理现状
        (五)偿债管理现状
    二、Z市政府债务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债务规模风险控制乏力
        (二)债务结构复杂且管理混乱
        (三)区县级政府债务风险管控能力弱
        (四)债务资金使用效率低且监管薄弱
        (五)缺乏偿债来源且债务风险化解方法单一
第四章 Z市政府债务风险管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滞后致使债务规模风险加剧
        (一)政府与市场职能职责界定不明确
        (二)粗放式投入过多债券资金致使债务规模膨胀
    二、投融资及举债约束机制不健全致使债务结构复杂
        (一)投融资机制不健全
        (二)官员绩效考核制度存缺陷
        (三)债务问责机制缺失
    三、政府财政层级过多,财权事权错配
        (一)政府财政层级多
        (二)市区财权事权错配
    四、债务使用疏于制度建设,监督体系不健全
        (一)债务使用管理制度不完善
        (二)债券资金使用监管体系不健全
    五、财政实力薄弱,债务风险化解投入不足
        (一)财政实力薄弱
        (二)融资平台对政府依赖性强
        (三)债务风险化解投入不足
第五章 Z市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及影响
    一、Z市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一)评估方法的选取
        (二)债务风险评估因素的选取及分层
        (三)各因素风险范围的确定
        (四)计算各准则及因素权重
        (六)Z市政府债务风险范围评估
    二、Z市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
        (一)不利于地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阻碍平台公司的转型升级
        (三)损害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四)引发区域性的金融风险
        (五)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第六章 加强Z市政府债务风险管控的对策研究
    一、理清政府与市场界线,提升经济对债务的承载能力
        (一)理清政府与市场界线,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二)健全投资规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健全政府融资机制,增强举债约束
        (一)畅通合规融资渠道,简化债务结构
        (二)完善债务考核制度,杜绝肆意举债
        (三)健全债务问责制度,细化问责内容
    三、深化政府层级改革,合理划分财权与事权
        (一)深化政府层级改革,优化配置财政资金
        (二)合理划分政府财权,理清政府事权
    四、加大债务使用管理力度,强化监督效能
        (一)健全显性债务使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提升使用效率
        (二)准确识别隐性债务,分类管理提升使用效率
        (三)强化债务使用的外部监督,增强内部控制力度
    五、提升偿债能力,增加债务化解力度
        (一)培育优质税源,提升综合财力
        (二)整合融资平台资源,剥离融资平台债务
        (三)增强债务化解力度,制定化解规划
        (四)合规运用债务化解方法,有效化解债务风险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Z 市政府债务风险影响因素重要性评分调查问卷
致谢

(10)重庆市主城区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市政设施和维护类市政设施
        2.1.2 “规建管”与维护类市政设施的关系
    2.2 政府职能理论
3 重庆市主城区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现状
    3.1 主城区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规模
    3.2 维护类市政设施的体制改革
    3.3 现行法律法规及运行机制
    3.4 维护运行管理模式
4 重庆市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存在的难点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难点
        4.1.1 施工图审查和工程质量监管部门缺位
        4.1.2 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
        4.1.3 立项和决算(结算)制度缺失
        4.1.4 没有参与前期建设及招投标监管推诿扯皮
        4.1.5 社会单位设施管理粗放、样式各一
        4.1.6 维护类市政设施领域市场化程度不一
        4.1.7 维护资金保障不足
    4.2 原因分析
        4.2.1 法律法规顶层设计不足
        4.2.2 市级层面规章制度较少
        4.2.3 缺乏高位行业指导部门
        4.2.4 部门之间沟通协作不够
        4.2.5 标准不统一
        4.2.6 市场化定位亟待厘清
        4.2.7 经费保障上不够重视
5 国内外典型城市的主要做法与启示
    5.1 国内典型城市主要做法
    5.2 国外典型城市主要做法
    5.3 国内外典型城市的启示
6 优化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的对策建议
    6.1 建立独立法律法规体系
    6.2 制定并完善规章制度
    6.3 成立城市管理部门
    6.4 建立部门协调机制
    6.5 建立统一的市政设施标准
    6.6 全面推进设施维护工作市场化
    6.7 加大设施维护资金投入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平谷区XX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 郝永博.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市政交通工程项目协同管理机制研究 ——以T市外环线东北部调线工程为例[D]. 张明.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3]业主视角下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变更风险预警研究[D]. 董然.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4]重庆市南岸区智慧城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魏霞. 西南大学, 2020(05)
  • [5]PPP模式在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问题研究[D]. 李慕.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6]PPP模式下地下综合管廊入廊定价与调整机制研究[D]. 贺广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以H省为例[D]. 王江. 郑州大学, 2020(02)
  • [8]镇江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研究[D]. 丁颖.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9]Z市政府债务风险管控研究[D]. 严付玉.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10]重庆市主城区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D]. 王俊艺. 重庆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