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臂离心机论文-孙弘丽,宋艳琪,高原,李程飞,潘益凯

短臂离心机论文-孙弘丽,宋艳琪,高原,李程飞,潘益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短臂离心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短臂离心机,训练,心血管功能,前庭刺激

短臂离心机论文文献综述

孙弘丽,宋艳琪,高原,李程飞,潘益凯[1](2019)在《短臂离心机前庭刺激训练6 d对男性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利用短臂离心机开展前庭刺激训练6 d对男性心血管功能、心率变异(HRV)性和前庭症状的影响。方法 12名男性被试者2人一组进行连续6 d人体短臂离心机暴露,足水平2 Gz,持续10 min,复合每分钟向左或向右交替转头45°1次。记录实验前后被试者血压、心率等变化,并进行HRV性分析,同时进行前庭功能评价。结果与训练前相比,短臂离心机前庭刺激训练6 d后被试者前庭症状明显减轻,前庭症状评分显着降低(P<0.05);而被试者心率、舒张压、心脏泵血功能和HRV指标较训练前均无显着变化。结论短臂离心机前庭刺激训练可显着增强前庭功能稳定性,但对心血管功能没有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心脏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宋艳琪,孙弘丽,高原,李程飞,王永春[2](2019)在《短臂离心机训练时男女心血管反应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男性和女性在短臂离心机(SAC)训练过程中心血管反应的变化。方法 12名男性与12名女性被试者均连续完成不转头和间断两次左右转头45度人体SAC暴露,足水平2 Gz,分别持续4 min,记录实验过程中被试者血压、心率等变化并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同时进行前庭症状评价。结果在SAC暴露或复合前庭刺激时,男女被试者心率、舒张压、心率变异性低频功率(LF)、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较暴露前均显着升高(P <0. 05)。女性被试者单独SAC暴露时的LF/HF变化率显着高于男性(P <0. 05)。与单独SAC暴露相比,SAC暴露复合前庭刺激时男性的LF/HF显着升高(P <0. 05)。结论 SAC暴露可以明显提高男性和女性心脏交感神经兴奋性,与男性相比较,女性对离心机暴露更敏感,更容易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心脏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张睿智,杨华林,周一鸣,杨霖,李程飞[3](2018)在《短臂离心机训练时不同方式前庭刺激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短臂离心机训练时不同头部运动方式产生的前庭刺激引起被试者的前庭症状评分、血压、心率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等变化及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12名男性被试者,分别进行3次足水平2 Gz、持续4 min的短臂离心机暴露,暴露期间被试者分别采取保持头部不动、左右转头45°或抬头30°姿势,记录实验中被试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变化及进行前庭症状评分,并分析不同前庭刺激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与保持头部不动方式相比,短臂离心机暴露符合左右转头45°或抬头30°均可引起明显的前庭症状,但收缩压、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等均无显着性改变,仅舒张压在短臂离心机暴露符合左右转头45°时显着升高(P<0.05)。两种头动方式间相比,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短臂离心机暴露过程中转头或抬头均可加大对前庭的刺激,但两种方式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为今后制定短臂离心机前庭功能训练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心脏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李小涛[4](2017)在《基于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对抗失重生理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载人航天飞行面临的失重可导致一系列人体生理机能改变,表现为航天员返回时运动能力下降、立位耐力不良,并有突发晕厥的可能。失重的不良生理效应会对航天员的健康构成威胁,同时会制约航天员在突发紧急情况时独立脱离困境的能力。当前载人航天飞行中采用的水盐补充、运动锻炼、下体负压、企鹅服及药物服用等对抗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失重诱发的所有生理问题。人工重力(Artificial gravity,AG)或许是解决失重问题的根本途径。单纯AG可有效减轻失重所致的心血管功能失调及立位耐力不良,但对运动能力下降的对抗效果有限。运动锻炼可有效改善心肺功能与肌肉力量,但对失重所致立位耐力不良的对抗效果有限。因此将AG和运动锻炼相结合,或许是一种更有效的综合对抗策略。但人工重力或运动的模式、强度、持续时间、频次及两者的组合方式会直接决定对抗效果。本研究构建了基于SAC-III型人体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环境,并系统分析了基于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特性,通过系列人工重力暴露实验探讨了不同负荷AG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交替式AG对心血管及前庭系统功能的影响、AG迭加运动负荷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最终筛选出适宜的人工重力负荷强度和组合模式。然后基于以上结果,首次以无氧阈百分比为运动负荷强度标准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人工重力联合有氧运动的失重对抗方案,并通过-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实验进行了验证,并探讨了模拟失重期间人工重力复合有氧运动对人体运动耐力、立位耐力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主要研究结果与发现如下:1基于SAC-Ⅲ型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构建与特性分析研制了SAC-Ⅲ型人工重力锻炼系统,在人工重力暴露的同时可进行有氧运动锻炼。基于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存在明显的重力梯度,通过转速调整可实现所需人工重力负荷。地面运行的短臂离心机在产生人工重力的同时会产生合成重力,其G值略大于人工重力,但并随转臂半径和转动速度的增加最终半径2m,转速30rmp时接近足水平2Gz的人工重力。短臂离心机转动过程中加速或减速时会产生Coriolis加速度。2不同负荷人工重力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2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采取自身对照,随机进行以下6组测试:(A)0 Gz人工重力测试;(B)地面1 G重力坐位测试、(C)地面1 G重力立位测试;(D)足水平1 Gz人工重力测试;(E)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测试;(F)足水平3 Gz人工重力测试。实验观察了安静状态人体心血管功能对不同G值连续性AG暴露的反应特征,旨在筛选SAC锻炼时适宜的AG负荷强度。结果表明:人体处于不同体位时心率具有显着差异,立位>坐位>平卧;而血压无明显差异。人工重力暴露时,人体心率和血压随G负荷的升高而升高,足水平2Gz时心血管负荷略高于地面1G。依据训练学的超负荷原则,2Gz或许更适宜作为失重对抗的负荷。3交替式人工重力对人体心血管及前庭功能的影响21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采取自身对照,随机进行以下3组测试:A)连续性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暴露测试;B)足水平1Gz-2Gz交替式人工重力暴露测试;C)足水平1Gz-3Gz交替式人工重力暴露测试。实验观察了不同AG组合模式暴露时,人体心血管及前庭功能的反应特征,旨在筛选适宜的AG模式或组合方案。结果发现:1Gz-3Gz交替式人工重力暴露作用于人体心血管的负荷大于连续性2Gz、1Gz-2Gz交替式人工重力及地面1 G重力环境,且对人体前庭功能的刺激较强;1Gz-2Gz交替式人工重力暴露作用于人体心血管的负荷小于较连续性2 Gz和1Gz-3Gz交替式人工重力,且对前庭功能也有一定刺激但强度小于1Gz-3Gz;人体可以较快适应强度不大、时间不长的前庭刺激。结果提示:基于短臂离心机的频繁切换的AG负荷模式会对人体前庭器官产生较强刺激,而持续稳定的AG暴露模式可有效减少SAC旋转产生的前庭刺激。4人工重力迭加运动负荷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1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首先进行地面1 G重力环境的递增负荷运动测试以确定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然后采取自身对照,随机进行以下叁组测试:A)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暴露时定量负荷运动测试;B)模拟0 G重力环境定量负荷运动测试;C)地面1 G重力环境直立位定量负荷运动测试。每次测试间隔30 min以上,待受试者所有生理指标恢复正常以后再进行下一次测试。测试过程中观察了足水平连续0 Gz、2 Gz的AG及地面1 G重力环境中人体心血管与呼吸功能对不同运动负荷的动态响应过程,旨在探讨AG复合有氧运动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安静状态时,重力环境对人体心血管功能有较大影响,但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人体每分耗氧量、每分二氧化碳排出量、每分通气量、及呼吸交换率均随运动负荷强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规律不受重力环境改变的影响。在运动过程中,随运动负荷的增加,重力环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程度逐步被运动负荷的影响掩盖。而重力环境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程度则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被逐步放大。结果提示:基于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的有氧运动锻炼与地面1G环境相似,或许能够对抗失重所致不良生理效应。5模拟失重期间人工重力联合有氧运动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12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on,n=6)和对抗组(CM,n=6)。采用人体-6°HDBR模拟失重,观察了短期模拟失重期间人工重力复合有氧运动对有氧及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HDBR期间,CM组受试者在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暴露的同时进行强度为80%~95%AT的运动锻炼。每日上下午两次各30 min,而Con组无任何对抗。HDBR前后分别进行一次递增负荷运动测试和无氧功测试。结果发现:HDBR后Con组的递增负荷CSI显着下降(P﹤0.05),运动耐力、V?O2max和AT分别下降到HDBR前的96.5%、91.5%和91.8%,30 s最大负荷运动中的Powermin较HDBR前均显着下降(P﹤0.05),Powerdrop显着升高(P﹤0.05);而CM组以上指标几乎没有改变。HDBR后Powerpeak、PowerAvg两组均无显着改变。结果提示:短期模拟失重可导致人体运动能力下降,其中对有氧运动能力影响最大,对无氧运动能力影响较小;基于SAC的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联合中等强度运动锻炼可有效对抗短期模拟失重引起的有氧及无氧运动耐力的下降,从而维持了人体综合运动能力。6模拟失重期间人工重力联合有氧运动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1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on,n=6)和对抗组(CM,n=8),采用人体-6°HDBR模拟失重,观察了短期模拟期间每天1小时80%~95%AT强度的有氧运动联合足水平2 Gz的人工重力对模拟失重所致多系统生理机能下降的影响。HDBR期间,CM组受试者在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暴露的同时进行强度为80%~95%AT强度的功率自行车锻炼。每日上下午两次各30 min,而Con组无任何对抗。HDBR前后分别采取血样,并进行一次LBNP立位耐力测试,HDBR期间每日监测HR、BP以及心脏收缩功能。结果发现:4天HDBR后Con组和CM组立位耐力分别下降了49.1%和22.5%;HDBR致使Con组HR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射血前期时间延长、血浆容量减少、迷走神经活性减弱、左心室射血时间缩短,而在CM组以上指标均无显着改变。HDBR后血浆醛固酮在Con组没有改变,而CM组稍有升高。结果提示:基于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的强度为80%~95%AT强度的自行车功量计有氧运动锻炼可有效减轻短期HDBR期间立位耐力、心脏收缩功能、HRV、血浆容量、以及血浆醛固酮水平的改变。立位耐力的改善机制不只是心功能介导的,同时涉及到血浆容量的维持和交感神经对立位应激反应的改善等。总之,通过研制的人工重力锻炼系统,构建了基于SAC-Ⅲ型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环境,在人工重力暴露的同时可进行有氧运动锻炼,能够满足失重生理对抗所需。本研究通过系列人工重力暴露实验发现:足水平2 Gz或许是较为适宜的人工重力负荷,持续稳定的人工重力暴露模式可有效减少短臂离心机旋转产生的前庭刺激,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迭加运动负荷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近似地面1 G重力环境,基于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的有氧运动锻炼与地面1G环境相似,或许能够对抗失重所致不良生理效应。依据以上结果提出了一套个性化的AG结合有氧运动失重对抗方案,并通过HDBR实验进一步证实:模拟失重期间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复合80%~95%无氧阈强度的有氧运动锻炼可有效减轻运动耐力、立位耐力、心脏收缩功能的改变,其改善机制不只是心功能介导的,同时涉及到血浆容量的维持和交感神经对立位应激反应的改善。(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7-05-01)

宋新亮,顾绍江,周娅蕾,耿艳,薛飞[5](2017)在《短臂离心机不同转速暴露时躯体重力错觉及前庭自主神经反应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短臂离心机不同转速暴露时躯体重力错觉诱发效果及前庭自主神经反应情况,寻求短臂离心机用于地面模拟训练的适合转速。方法在SAC-Ⅲ型短臂离心机不同转速下,对105名健康歼击机飞行员进行躯体重力错觉模拟,对比错觉诱发情况及前庭自主神经反应情况。结果短臂离心机启动加速、匀速运行及制动减速阶段可分别诱发出前倾扭转错觉、前倾错觉及后倾错觉等躯体重力错觉,3种转速下各躯体重力错觉形态表现相同,但错觉强度随离心机转速加快而增强。37 r/min暴露时,各错觉诱发率均大于30 r/min和21 r/min暴露时的诱发率(P<0.01);30 r/min和21 r/min暴露时,各错觉诱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转速下前庭自主神经反应评分分值随转速增加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7 r/min短臂离心机暴露时躯体重力错觉的诱发率高,且前庭自主神经反应较轻,此转速用于飞行人员躯体重力错觉的地面模拟训练较为适合。(本文来源于《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期刊2017年02期)

刘达,高原,赵吉林第四军医大学学员队,孔明,王永春[6](2017)在《短臂离心机训练时前庭刺激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短臂离心机训练过程中增加前庭功能刺激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9名被试者分别完成不转头和间断左右转头45度两次人体短臂离心机暴露,足水平2 Gz,持续10 min,记录实验过程中被试者血压、心率等变化并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同时进行前庭功能评价。结果在短臂离心机暴露复合前庭刺激时,被试者心率、舒张压、心率变异性低频功率、低频功率/高频功率较暴露前均显着升高(P<0.05,舒张压P<0.01),心率变异性高频功率显着降低(P<0.05);与单独短臂离心机暴露相比,舒张压显着升高(P<0.05),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呈现升高趋势,但未达到显着水平。结论短臂离心机暴露复合前庭刺激可增强心脏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善心血管功能,有助于提高训练效果。(本文来源于《心脏杂志》期刊2017年01期)

宋新亮,黄宁侠,周娅蕾,耿艳,丁聚忠[7](2015)在《短臂离心机用于军事飞行人员前庭习服训练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短臂离心机前庭习服训练效果,探讨其用于军事飞行人员地面前庭习服训练的可行性。方法在SAC-Ⅲ型短臂离心机上对9名前庭稳定性水平较低的飞行人员进行连续7天的科里奥利加速度前庭习服训练,观察耐受时间变化趋势,对比训练前后耐受时间和前庭自主神经反应主观分值的变化。结果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耐受时间呈持续上升趋势。经7 d训练后耐受时间明显延长(P<0.01),前庭自主神经反应主观分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短臂离心机用于前庭习服训练效果显着,可用于飞行人员前庭稳定性训练。(本文来源于《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期刊2015年02期)

宋新亮,周娅蕾,耿艳,孙喜庆,段虹[8](2014)在《短臂离心机诱发前庭本体性错觉形态多样性表现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短臂离心机不同暴露阶段前庭本体性错觉的形态表现特点,探寻可用短臂离心机进行模拟训练的前庭本体性错觉类型。方法在SAC-Ⅲ型短臂离心机上对145名健康歼击机飞行员进行前庭本体性错觉模拟,观察其在离心机启动加速、匀速不动头、匀速动头和制动减速4个阶段的主观感觉。结果启动加速阶段诱发出前倾扭转错觉,诱发率47.6%;匀速不动头阶段诱发出前倾错觉,诱发率47.6%;匀速动头时诱发出科里奥利翻转错觉(包括头右旋和头左旋时)和科里奥利旋转错觉(包括头前倾和头回靠时),诱发率分别为95.2%,94.5%,68.3%和24.1%;制动减速阶段诱发出离心机反旋转错觉和后倾错觉,诱发率分别为100%和35.9%。各错觉诱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089,P<0.01)。前倾扭转错觉、前倾错觉和后倾错觉均为躯体重力错觉,离心机反旋转错觉为躯体旋动错觉。结论在短臂离心机上可诱发出3种前庭本体性错觉:躯体旋动错觉、躯体重力错觉和科里奥利错觉,短臂离心机可用于以上错觉的地面模拟训练。(本文来源于《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期刊2014年05期)

宋新亮,段虹,孙喜庆,周娅蕾,邱涛[9](2013)在《短臂离心机暴露时前庭性错觉的诱发效果及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短臂离心机暴露时前庭性错觉的诱发效果及特点,探讨将短臂离心机用于前庭性错觉地面模拟训练的可行性。方法参考电动转椅的前庭性错觉模拟训练方案,采用适合短臂离心机运行特点的前庭性错觉诱发方法,在SAC-Ⅲ型短臂离心机上对60名健康歼击机飞行员进行离心机反旋转错觉及科里奥利错觉模拟,观察错觉诱发情况。结果离心机反旋转错觉、科里奥利翻转错觉-头右旋、科里奥利翻转错觉-头左旋、科里奥利旋转错觉-头前倾和科里奥利旋转错觉-头回靠的诱发率分别为100.0%、93.3%、93.3%、70.0%和23.3%。离心机反旋转错觉诱发率大于科里奥利翻转错觉(χ2=4.186,P<0.05)和科里奥利旋转错觉(χ2=49.655,P<0.01);科里奥利翻转错觉诱发率大于科里奥利旋转错觉(χ2=62.222,P<0.01)。离心机反旋转错觉均出现于制动减速的后半段;科里奥利翻转错觉形态与电动转椅模拟基本一致;科里奥利旋转错觉形态表现较为多样。结论在短臂离心机上可以诱发明显的反向旋转错觉及科里奥利错觉,短臂离心机可用于飞行人员前庭性错觉的地面模拟训练。(本文来源于《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期刊2013年05期)

张毅,杨长斌,高原,张舒,刘新宇[10](2012)在《SAC-Ⅲ短臂离心机的研制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短臂离心机(SAC-Ⅲ)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SAC-Ⅲ型短臂离心机由电源、操作控制系统、声像监控系统、脚踏阻力锻炼及做功计量系统、电控静音刹车系统、工作转臂及支承结构等部件组成。通过电源系统,使工作转臂绕支撑装置作圆周运动,产生人工重力。选取16名男性志愿者,在SAC-Ⅲ型短臂离心机上人工重力暴露,分析在1 G,2 G和3 G作用下心率和呼吸等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利用SAC-Ⅲ型短臂离心机,与基础值相比,心率和呼吸率1 G暴露时呈增加趋势,2 G暴露时显着增加(P<0.05),3 G暴露时进一步增加(P<0.01)。结论在SAC-Ⅲ型短臂离心机暴露时,心率和呼吸率的变化表明其能有效模拟人工重力作用,可作为飞行人员抗荷生理训练设备或航天员对抗失重生理影响的有力措施。(本文来源于《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期刊2012年02期)

短臂离心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男性和女性在短臂离心机(SAC)训练过程中心血管反应的变化。方法 12名男性与12名女性被试者均连续完成不转头和间断两次左右转头45度人体SAC暴露,足水平2 Gz,分别持续4 min,记录实验过程中被试者血压、心率等变化并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同时进行前庭症状评价。结果在SAC暴露或复合前庭刺激时,男女被试者心率、舒张压、心率变异性低频功率(LF)、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较暴露前均显着升高(P <0. 05)。女性被试者单独SAC暴露时的LF/HF变化率显着高于男性(P <0. 05)。与单独SAC暴露相比,SAC暴露复合前庭刺激时男性的LF/HF显着升高(P <0. 05)。结论 SAC暴露可以明显提高男性和女性心脏交感神经兴奋性,与男性相比较,女性对离心机暴露更敏感,更容易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短臂离心机论文参考文献

[1].孙弘丽,宋艳琪,高原,李程飞,潘益凯.短臂离心机前庭刺激训练6d对男性心血管功能的影响[J].心脏杂志.2019

[2].宋艳琪,孙弘丽,高原,李程飞,王永春.短臂离心机训练时男女心血管反应的比较[J].心脏杂志.2019

[3].张睿智,杨华林,周一鸣,杨霖,李程飞.短臂离心机训练时不同方式前庭刺激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J].心脏杂志.2018

[4].李小涛.基于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对抗失重生理效应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7

[5].宋新亮,顾绍江,周娅蕾,耿艳,薛飞.短臂离心机不同转速暴露时躯体重力错觉及前庭自主神经反应对比[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7

[6].刘达,高原,赵吉林第四军医大学学员队,孔明,王永春.短臂离心机训练时前庭刺激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J].心脏杂志.2017

[7].宋新亮,黄宁侠,周娅蕾,耿艳,丁聚忠.短臂离心机用于军事飞行人员前庭习服训练效果观察[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5

[8].宋新亮,周娅蕾,耿艳,孙喜庆,段虹.短臂离心机诱发前庭本体性错觉形态多样性表现的观察[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4

[9].宋新亮,段虹,孙喜庆,周娅蕾,邱涛.短臂离心机暴露时前庭性错觉的诱发效果及特点[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3

[10].张毅,杨长斌,高原,张舒,刘新宇.SAC-Ⅲ短臂离心机的研制与应用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2

标签:;  ;  ;  ;  

短臂离心机论文-孙弘丽,宋艳琪,高原,李程飞,潘益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