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萃取部位论文-郑云枫,杨阳,孙齐,李存玉,郭盛

有效萃取部位论文-郑云枫,杨阳,孙齐,李存玉,郭盛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效萃取部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冬凌草,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大孔树脂

有效萃取部位论文文献综述

郑云枫,杨阳,孙齐,李存玉,郭盛[1](2018)在《大孔树脂-填充柱超临界CO_2萃取联用精制冬凌草二萜有效部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有效成分含量高、绿色可行的冬凌草二萜有效部位精制工艺。方法以冬凌草甲素、乙素为指标,通过树脂静态、动态吸附实验优选大孔树脂吸附精制工艺,进一步采用响应面法考察氧化铝填充柱的超临界CO_2萃取精制工艺。结果优化的工艺为以HPD500型大孔树脂对冬凌草进行初步分离,上样药液生药浓度为0.5 g·mL~(-1),上样量为4倍树脂床体积(BV),将吸附后的树脂依次用水20%、40%、60%乙醇各3BV洗脱,收集40%~60%部分;再进行氧化铝填充柱CO2超临界萃取,最佳萃取工艺为夹带剂用量15%,萃取压力40 MPa,萃取温度43.26℃。在此条件下,制备获得的冬凌草二萜有效部位中冬凌草甲素、乙素含量由药材中0.51%提升到63.09%。结论大孔树脂-超临界CO_2柱色谱联用方法,能高效精制冬凌草二萜有效部位,有效提升含量,且工艺绿色、简单、可行,具备较好的生产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期刊2018年06期)

张坤,林茂,李忠琴,刘宏伟,熊静[2](2016)在《石榴皮有效抑菌部位萃取工艺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石榴皮有效抑菌部位的萃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辅助萃取法,选取纯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6种溶剂萃取石榴皮抑菌药液。通过琼脂平板法测定石榴皮抑菌药液对9株水产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溶剂浓度、料液比、温度、超声时间对抑菌率的影响,进一步优化石榴皮抑菌药液的萃取工艺。[结果]比较不同溶剂抑菌效果,表明乙醇为最佳萃取溶剂,其萃取部位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0.517 mg/m L。在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 g/m L、萃取温度60℃、超声时间40 min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下,萃取药液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0.442 mg/m L。[结论]研究可为石榴皮在水产养殖细菌性疾病防控中的应用和石榴皮抗菌剂的研制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闫红波,吴清,杜守颖[3](2009)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SFE-CO_2萃取丹参中脂溶性有效部位的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萃取丹参中脂溶性有效部位的最佳工艺。方法以萃取物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 3种丹参酮总含量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对影响萃取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考察,选择最佳工艺,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二项式方程拟合度高,预测性好,相关系数R=0.9658,效应面法优选出的最佳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43℃;萃取时间2.4h。结论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萃取丹参酮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萃取时间短,操作简便。(本文来源于《2009全国中药创新与研究论坛学术论文集》期刊2009-08-22)

毛彩霓,何伟,李勇,袁万瑞[4](2008)在《超临界CO_2萃取藁本中有效部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藁本中有效部位的工艺。方法:以阿魏酸含量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温度、提取时间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藁本中有效部位的影响。结果:提取藁本中有效部位的最佳SFE-CO2萃取条件为:夹带剂为50%药材量的乙醇(m l/g)、萃取压力为40Mpa、萃取温度为50℃、解析压力为6Mpa、解析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3.5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具有较高的提取率,该工艺合理、可行。(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08年10期)

周雯[5](2007)在《雷公藤超临界萃取有效部位质量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中药雷公藤,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抑制等多种生物活性,其有效部位已经开发成多种雷公藤制剂,临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疗效显着,但由于毒性较大,不良反应发生多发,应用受到很大局限。医科大学药学院雷公藤研究课题组以有效成分、毒性成分分析结合超临界萃取技术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萃取雷公藤有效部位的生产工艺,本文以色谱分析技术结合药理毒理对超临界萃取有效部位进行了质量控制研究,目的在于建立评价指标科学合理、应用性强的质量分析与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雷公藤超临界萃取有效部位中有效成分雷公藤甲素、毒性成分雷公藤红素和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梯度洗脱、不同pH条件下的溶剂系统结合DAD多波长检测,建立雷公藤超临界萃取有效部位的有效成分色谱指纹图谱,并以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化学对照品的保留时间鉴定了色谱指纹图谱中27个共有峰中的21个共有峰所对应的化学成分的结构。方法学考察表明,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较好,可用于雷公藤及其相关制剂的质量分析。进一步的药效和毒性药理实验表明,超临界萃取有效部位药效为市售雷公藤多甙片的3-4倍,毒性降低约一倍,达到了增效减毒的目的。根据药理实验结果,初步确定该有效部位的质量控制以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控制、红素的限量控制结合色谱指纹图谱标示的27个共有峰,通过对它们的保留时间(T_R)、峰面积相对变化的控制叁个指标对雷公藤超临界萃取有效部位进行质量评价。(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07-05-01)

凌庆枝,敖宗华,尹光耀,张水林,陶文沂[6](2004)在《六味地黄汤及其乙醚萃取有效部位对人类精子离体活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汤及其有效部位对人类离体精子的活率随时间延长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六味地黄汤及其乙醚萃取有效部位加入液化后的人精液中 ,6hr以后用全自动精子分析系统分析各级精子的活率。结果 :不同浓度的六味地黄汤及其乙醚萃取的有效部位对人类离体精子的活率随时间延长的影响是不同的。结论 :六味地黄汤及其乙醚萃取有效部位对人类精子离体 6hr后的活率、a级、b级以及a +b级精子的活率均有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04年02期)

有效萃取部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优化石榴皮有效抑菌部位的萃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辅助萃取法,选取纯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6种溶剂萃取石榴皮抑菌药液。通过琼脂平板法测定石榴皮抑菌药液对9株水产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溶剂浓度、料液比、温度、超声时间对抑菌率的影响,进一步优化石榴皮抑菌药液的萃取工艺。[结果]比较不同溶剂抑菌效果,表明乙醇为最佳萃取溶剂,其萃取部位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0.517 mg/m L。在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 g/m L、萃取温度60℃、超声时间40 min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下,萃取药液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0.442 mg/m L。[结论]研究可为石榴皮在水产养殖细菌性疾病防控中的应用和石榴皮抗菌剂的研制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效萃取部位论文参考文献

[1].郑云枫,杨阳,孙齐,李存玉,郭盛.大孔树脂-填充柱超临界CO_2萃取联用精制冬凌草二萜有效部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8

[2].张坤,林茂,李忠琴,刘宏伟,熊静.石榴皮有效抑菌部位萃取工艺的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6

[3].闫红波,吴清,杜守颖.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SFE-CO_2萃取丹参中脂溶性有效部位的工艺[C].2009全国中药创新与研究论坛学术论文集.2009

[4].毛彩霓,何伟,李勇,袁万瑞.超临界CO_2萃取藁本中有效部位的研究[J].中药材.2008

[5].周雯.雷公藤超临界萃取有效部位质量控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

[6].凌庆枝,敖宗华,尹光耀,张水林,陶文沂.六味地黄汤及其乙醚萃取有效部位对人类精子离体活率的影响[J].四川中医.2004

标签:;  ;  ;  ;  

有效萃取部位论文-郑云枫,杨阳,孙齐,李存玉,郭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