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胡静代娜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胡静代娜

四川邻水县人民医院胡静代娜邮编:638500

摘要目的:通过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旨在为临床提高手术室安全性,减少手术室危险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手术室护理安全方面相关文献,对手术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结果:手术室护理中存在个别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专业技术缺乏、责任心不强等安全隐患,针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法律知识培训、专业技能教育、强化核心制度等对策。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对策

1.引言

手术室(operatingroom英文简称OR)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每所医院较为特殊的科室,是集手术、检查、治疗、抢救于一体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意识的逐渐加强,对医护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维权意识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引发投诉与纠纷案件逐年增加,给医院名誉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有必要将护理投诉原因加以总结分析,提出相应防范措施,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手术室具有涉及面广患者病情复杂,任何环节的疏漏都会影响手术质量,危及患者生命。

2.手术室存在的风险

护理风险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手术室护理风险产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法律意识不强、制度落实不到位、护理技术水平不足、护患沟通不到位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等。

2.1法律意识薄弱

现阶段我国医学教育上法律教育课程设置过少,护理人员所学法律知识很少,普遍存在法律意识不强的问题,在工作中对相关法律法规,在记录过程不严谨、医护人员出现记录不当等现象。在“举证倒置”的要求下,将会给医院及医护人员带来极大隐患。

2.2个别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经验缺乏

技术方面手术室护士所承担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一些护理人员由于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对患者的病情及并发症缺乏预见性,未能及时为患者采用相应的防范措施,严重时甚至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2.3护理人员对操作规程缺乏了解、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

护理人员并没完全依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从而造成过失性护理行为的出现。如接错患者,术前访视未做到位,手术患者护送不当,全麻未清醒患者无护理人员在床旁照顾,引起坠床。手术体位安置不当,引起损伤。标本管理不善导致丢失;接患者入室时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发生差错。抢救患者时执行口头医嘱模糊不清,导致用药错误,术中患者输血前未按照输血查对操作规程执行。清点手术物品在手术前后不一致,以致延误手术时间。

3.防范对策和措施

3.1加强法律意识、强化安全教育及管理

规范护理行为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医院组织学习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人人通过考核。科内不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规范护理行为,提高自律性和慎独精神,强化责任心,从而降低了护理职业风险,既维护了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又保护了自己。

3.2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

护理人员应尽量熟悉各种操作技能。增强手术室护士安全培训,树立护理安全意识。护士长每月组织科里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工作中严格执行手术室规章制度、有关法律法规把护理安全与手术室护理紧密结合,科内通过每天晨会提问,每周组织业务学习,每月一次操作、理论考试。

3.3强化核心制度

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是风险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病人制度,安全核查制度等。

3.3.1查对患者相关信息,根据手术通知单,应认真查对病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将患者送入规定的手术间内,并由该手术间巡回护士、麻醉师及手术医师仔细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及手术部位等,确认无误后方可麻醉、手术。

3.3.2手术物品的查对术前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纱垫等数目并记录。术中保持术野整洁,器械放置有序,用后及时收回,术中需临时增加物品时,必须核对清楚并及时记录。

3.3.3抢救患者药品的查对术中抢救患者时分秒必争,护士应熟悉掌用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等,以利于配合抢救。执行口头医嘱时应要向医生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空安瓿抢救后再次查对,及时补记医嘱,手术完毕,方可弃去。

3.3.4防止病理标本丢失或混放标本是提供患者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妥善保存和处理标本尤为重要。标本较多时,应按顺序排列,做好标记并与医生共同核对,不可混入。

3.3.5防止输错血输血管应仔细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血型。取血人每次只能取1名患者所需的血。输血时需两人共同核对并签名,密切观察输血反应。

4小结

总之,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通过护理人员不断强化法律意识,严格按常规做好本职工作,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约束自己,使潜在的手术室护理风险降到最低,防患于未然及时改进护理质量,尽可能地把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文传凤,李玲,孟增红,等.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J].中国现代医师,2010,48(5):69-71.

[2]黄静波,沈丹萍,邱德叶.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3):48-49.

[3]刘玲,董艳芹.手术室护理安全防控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3):302.

[4]朱鸣.有关手术室护理安全风险防范[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8):115-116.

[5]关毅.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122-123.

标签:;  ;  ;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胡静代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