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重建手术论文-高青青,白莲花

盆底重建手术论文-高青青,白莲花

导读:本文包含了盆底重建手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盆腔脏器脱垂,灌肠,围术期,盆底重建手术

盆底重建手术论文文献综述

高青青,白莲花[1](2019)在《术前不同肠道准备对妇科盆底重建手术围术期的影响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术前不同肠道准备对妇科盆底重建手术病人围术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4年8月1日—2015年7月3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手术的子宫脱垂Ⅲ期病人70例,按照围术期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所有病人平均住院时间为8.8 d,观察组在7 d出院比例(57.1%)优于对照组(22.9%),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术后第3天血常规结果两组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术后排便时间观察组3.1 d,对照组4.2 d,术后3 d内排便观察组64.9%,对照组1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灌肠病人人均需要灌肠7.7支,护士需要约34 min,病人有腹痛、头晕、恶心、甚至脱水,低血糖等现象。[结论]盆腔脏器脱垂病人术前不进行灌肠准备,对住院天数、术后血常规等方面没有明显影响,术前不灌肠则有利于术后尽早排便,减轻护士工作负担,减少因灌肠引起的不适。(本文来源于《全科护理》期刊2019年33期)

赵成志,孙玉菡,雷丽,卢深涛,刘禄斌[2](2019)在《重度后壁膨出伴肠疝患者经阴后盆底重建手术1例手术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后盆腔缺陷主要指直肠膨出、小肠疝和会阴体膨出~([1]),重度后盆腔缺陷的发病率低于前盆腔缺陷,但临床处理尤为困难。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经阴道、经直肠以及前期我们报道的经腹腔镜入路,各种途径的利弊尚无比较和研究,但传统方法复发率相对较高。针对后盆腔缺陷的诊治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科盆底与肿瘤科不断研究和积累经验,近来成功诊治1例少见的极重度直肠疝伴乙状结肠疝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李萌[3](2019)在《老年女性盆底重建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老年女性盆底重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实施盆底重建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护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焦虑评分为(3.2±1.3)分,护理舒适度为91.43%,护理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焦虑评分为(6.1±2.0)分,护理舒适度为71.43%,护理满意度为77.14%。研究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舒适度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盆底重建手术的老年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29期)

张溢华,谭杨,王昊,陈立朝,贺绪智[4](2019)在《游离中鼻甲粘膜瓣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后鞍底重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游离中鼻甲粘膜瓣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鞍底重建中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45例直径1~2.5 cm的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经单鼻孔手术25例(单鼻孔组),双鼻孔手术20例(双鼻孔组)。术中均采用游离中鼻甲粘膜瓣重建鞍底。结果肿瘤均全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出现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均无鼻腔干燥、异味等鼻部并发症;单鼻孔组术后嗅觉障碍发生率(16.0%,4/25)明显低于双鼻孔组(90.00%,18/20;P<0.05)。结论对于直径1~2.5 cm的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中鞍底缺损直径约2 cm,采用游离中鼻甲粘膜瓣进行鞍底重建,可有效预防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单鼻孔组术后嗅觉障碍发生率较双鼻孔组低。(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刘琳[5](2019)在《妇科患者行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也是在不断地进步。女性盆底方面的功能障碍性疾病也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关注。因为盆底功能障碍引起来的疾病类型有很多。比如说盆底损伤、机能退化等。一般这些疾病的高发人群都是中老年龄的女性。因为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在国家来说还是比较高的。也严重地影响了女性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对健康生活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此,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妇科患者行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方面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07期)

魏芳[6](2019)在《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的手术护理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特定时间段我院妇科接收的41例重度子宫脱垂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并且在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结果 41例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实施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之后效果显着,并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在重度子宫脱垂患者的治疗中实施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效果显着,并且在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能搞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在临床中推广并使用。(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07期)

黄陆荣,谢红斌[7](2019)在《盆底重建手术前后肛提肌形态的超声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盆底超声分析经阴道使用网片的盆底重建术(TVM)前后肛提肌面积改变,客观评价TVM疗效。方法:收治盆底器官脱垂(POP)接受TVM且痊愈患者3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在静息、Valsalva和缩肛状态下行会阴超声学检查,比较手术前后肛提肌裂孔的变化。结果:3种状态下,术后肛提肌面积明显缩小(静息:P<0.05,valsalva:P<0.05,缩肛:P<0.05)。结论:TVM是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有效手段,缩小肛提肌裂孔面积,达到悬吊盆腔脱垂器官的目的,无法改变肛提肌断裂状况及其厚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05期)

张广斌[8](2019)在《全盆底重建术与传统阴式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全盆底重建术与传统阴式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传统阴式手术)与观察组(60例,全盆底重建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实施全盆底重建术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04期)

邱毅,张君尧,罗思琦[9](2018)在《Prolift系统盆底重建术与常规阴式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Prolift系统盆底重建术与常规阴式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湖北省枣阳市中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POP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阴式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Prolift系统盆底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残余尿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Aa点、Ap点、Ba点、Bp点、C点POP-Q检测值,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愈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a点、Ap点、Ba点、Bp点、C点POP-Q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试验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Prolift系统盆底重建术治疗POP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阴式手术,其可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且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8年36期)

孙洪琳[10](2018)在《盆底重建术对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疾患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与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总结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疾患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盆腔器官脱垂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实施盆底重建术治疗以及一般护理,给予我院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盆腔前脱垂患者为观察组,实施盆底重建术治疗以及围术期护理,观察对比不同护理方法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心理安抚、功能锻炼、健康指导以及并发症预防)、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疾病,同时结合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显着提高护理质量,促患者的身体健康早日恢复,应用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35期)

盆底重建手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后盆腔缺陷主要指直肠膨出、小肠疝和会阴体膨出~([1]),重度后盆腔缺陷的发病率低于前盆腔缺陷,但临床处理尤为困难。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经阴道、经直肠以及前期我们报道的经腹腔镜入路,各种途径的利弊尚无比较和研究,但传统方法复发率相对较高。针对后盆腔缺陷的诊治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科盆底与肿瘤科不断研究和积累经验,近来成功诊治1例少见的极重度直肠疝伴乙状结肠疝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盆底重建手术论文参考文献

[1].高青青,白莲花.术前不同肠道准备对妇科盆底重建手术围术期的影响观察[J].全科护理.2019

[2].赵成志,孙玉菡,雷丽,卢深涛,刘禄斌.重度后壁膨出伴肠疝患者经阴后盆底重建手术1例手术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9

[3].李萌.老年女性盆底重建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9

[4].张溢华,谭杨,王昊,陈立朝,贺绪智.游离中鼻甲粘膜瓣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后鞍底重建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

[5].刘琳.妇科患者行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J].心理月刊.2019

[6].魏芳.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的手术护理配合[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7].黄陆荣,谢红斌.盆底重建手术前后肛提肌形态的超声比较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

[8].张广斌.全盆底重建术与传统阴式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9].邱毅,张君尧,罗思琦.Prolift系统盆底重建术与常规阴式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

[10].孙洪琳.盆底重建术对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疾患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与体会[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

标签:;  ;  ;  ;  

盆底重建手术论文-高青青,白莲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