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种子公司如何引进品种

县级种子公司如何引进品种

一、县级种子公司如何搞品种引进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玲[1](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指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苏加前[2](2020)在《苍南农作物良种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推行切实可行的农作物良种推广是推动苍南县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苍南县特色农副产业的重要保障。苍南县自“十一五”以来,苍南县农业局通过农作物良种推广,极大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也碰到了很多的问题。从而显得对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就变得很必要,而且在新时代以及智能时代苍南县的良种推广必将发生巨大的变革,所以本文的研究不仅对苍南县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也能给其他与苍南县存在类似情况的县市提供有用的借鉴。本文以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为主线,综合运用了各种理论结合参考国内外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林产品良种推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实地调查,研究了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现状对苍南县良种推广发展进行了分析。同时,了解了苍南县推广农作物良种的背景和工作,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苍南县良种推广现阶段的表现以及问题成因,提出了促进种子生产、管理及种业体系创新的相应措施,进一步完善苍南县的种业体系,为苍南县的种业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措施建议。本文共分7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一九i方法以及研究数据的来源。第二部分阐述了良种推广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还有国内外的良种推广的研究现状,并分析总结了国外种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种业发展的启示。第三部分是分析了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的现状,包含苍南县水稻、番茄及蔬菜的良种推广现状及出现的问题,以及苍南县以及做出的措施对策。第四部分是通过现场调查以及大量的数据研究,当前苍南县在开展农作物良种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民族种业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引领作用发挥不够;推广经费不足满足不了良种推广工作需要;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制约良种推广工作的开展;农作物品种选择不合理;推广对象分散与推广效率低下;种子市场存在无证经营及假冒伪劣产品。第五部分是经过分析,得出种业体系不健全;良种推广中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良种推广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企业盲目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造成选择不合理;良种推广对象认知水平能力有限;种子管理主体方面执法力度不够等是当前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的主要制约因素。文章第六部分认为,为进一步推动苍南县农作物良种的推广和提升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效能,需要发挥政府职能完善良种推广体系;建立多重保障机制,加大良种推广资金投入;加强良种推广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对良种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多种途径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种子市场等措施建议。通过相应的措施能够最终形成苍南县种业体系合理的市场环境。

徐丽[3](2017)在《昌吉州玉米种业发展调研报告》文中认为昌吉州是我国西北玉米杂交种生产规模发展较稳定的基地之一,玉米制种面积最大时达到34650 hm2,2011至2015年制种玉米单产在6500 kg/hm2左右,地理优势与气候特殊性非常适合玉米种植。本文以玉米种业价值链为研究线索,分别阐述了昌吉州玉米种业的品种选育与推广、种业监管、玉米种子生产与加工、种子企业销售及售后服务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昌吉州玉米种业所面临的问题。研究表明,昌吉州玉米种业发展过程中面临推广人员的缺乏与推广方式的单一、种子企业盈利能力低、种子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企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与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等诸多问题;从而提出了加快玉米种业发展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在品种选育方面,加大对优势品种推广力度,搭建种质资源交流平台,支持企业与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在种子企业发展方面,做好种子企业整合,改善两极分化,促进种子企业经营由小而散的区域自给性经营向全方位市场竞争企业转变,不断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树立种子企业强有力的品牌形象;在种业监管方面,抓好基层监管机构的人员建设和改善种子安全管理机制;以此来促进地区玉米种业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和健康发展,为昌吉州玉米种业今后的发展做出对策参考。

彭玮[4](2012)在《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始终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优良品种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农业科研体制僵化、品种创新能力薄弱、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种子市场监管手段落后、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长期困扰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粮食“八连增”的光环背后,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种业目前基本上处于“吃老本”的状态。在种业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外国种业公司近年来大举进入中国种业市场,致使我国部分种业公司面临被挤出种业市场、市场份额被蚕食、自主品种被外国种子代替等困境,危及我国粮食安全。保证国家对种业的控制力和主导力,做大做强中国的民族种业,牢牢掌控中国粮食的“命脉”,已经迫在眉睫。本研究分为七个章节,主要是四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有关本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对中国种业的起源与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种子企业规模小、研发投入少、研发成果转化率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缺乏先进的管理和运营经验是导致竞争力偏弱的主要因素;同时对世界种业发展模式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种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通过对湖北省种子企业、管理机构、生产基地、农户的800余份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对湖北省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科研体制进行实证分析,对湖北省种子企业的规模、研发投入、人才结构、销售收入等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农户用种行为及市场监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制约湖北省种业发展的问题所在;第四部分包括第七章,在前六章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加快国内资源整合、完善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机制、推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并提出湖北种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供相关职能部门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中国种业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中国种业取得了显着成效,品种选育水平逐步提升、良种供应能力逐步提高、种子企业实力逐步增强、种子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中国种业发生了深刻变化,种子技术实现了高新化、科研成果实现了产权化、种子生产实现了区域化、种子经营实现了市场化;通过对我国种子生产与品种研发的案例分析,总结了我国种子生产基地模式与种子经营模式。我国近三十年的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受体制、机制和观念的制约,尚未达到成功的标准,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低,企业科研实力薄弱,尚未成为农业科研主体,必须加快农业科研体制改革。2、从美国种业发展的历程来看,与中国种业发展相似,也是有政府管理到过渡阶段、垄断阶段、市场化竞争阶段,说明种业发展的规律应该走向市场化;种子企业对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是种业发展巨大推动力,同时重视品牌的建设与保护,以法治种,保证质量也是其成功的经验之一。应借鉴美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经验,政府引导,合理分工,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技术推广,同时注重立法保障。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应该明确各级科研机构和单位的分工,合理解决人员分流,探索更为有效的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合作模式,建立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新型农业科研体系。3、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发现,湖北省种业发展严重滞后,与全国农业大省、用种大省的身份严重不符。全省21家科研机构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显示科研机构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科研体制约束导致科研工作困难重重;全省106家种子企业的调查问卷显示,湖北省的种子企业规模小,基本上属于经营型企业,无力进行种子科研活动,企业核心竞争力薄弱;全省672户种子种植户的调查问卷显示,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地变化,妇女、老人、儿童比例的提高对保障种业生产提出了挑战。农户对种子重要性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基本上通过经销商的渠道进行购买种子,同时农户对种子品牌还没有建立一定的忠诚度,种子企业的品牌建设急需加强。大部分农户认为种子价格偏高,市场上品种多、乱、杂,种子经营主体经营行为混乱,市场监管急需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制约湖北省种业发展的四大因素,即科技创新能不强、供种保障能力面临威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种业发展环境不佳。4、建立了湖北省种业发展的指标体系,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市场监管能力四个方面,量化未来湖北省种业发展的主要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为保障目标实现的具体内容,加快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种子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形成以产业发展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和“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根据湖北种业资源禀赋条件和未来十年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需要,结合湖北种业优势和特色,按品种对湖北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业区域布局进行合理规划;最后根据重点内容和区域布局设计重点项目,更加具体的规划出湖北省种业发展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的种业发展要有一个宏观发展规划和一条清晰的路线图。一是加快国内种业资源整合,快速提升国内种子企业国际竞争力;二是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制;三是要构建种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必须从产权和种业的机制活力等关键环节上突破;四是利用竞合优势,加大种业科技开发和优化资源配置;五是提高供种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六是健全管理机构,提高市场监管能力。

杨虎[5](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佟屏亚[6](2009)在《简述1949年以来中国种子产业发展历程》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种子产业经历了计划经济"四自一辅"时期、改革开放"四化一供"时期和市场经济产业发展时期三个阶段。2000年以前,中国种子产业基本上处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之下,加入WTO和种子法实施以后,彻底打破国有种子公司画地为牢的垄断格局,中国种业呈现从遍地开花到百强竞雄空前繁荣局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种业必须树立紧迫感和使命感,更新观念,锐意改革,融入种业"国际化链条"。

靖飞[7](2007)在《产业链视角下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成为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标志着中国种业进入了市场化发展的初始阶段。当前中国种业正处于系统转型时期,种子产业赖以生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构成种业体系的微观基础悄然发生着一场系统而深刻的、革命性的变革。市场机制业已成为种业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企业作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参与市场角逐。种子企业的竞争将直接影响到种子的配置效率,进而影响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国种业如何自我调整以适应形势,加快体制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立足于国内市场,着眼于国际市场,把中国种业做大做强,己经引起业内人士、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所以,如何规范和促进中国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种子产业竞争力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这正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种子在不同作物之间的区别较大,有关中国种子产业的政策设计在不同作物之间也有显着区别,将整个种子产业放在一起研究,不能很好地揭示种子产业发展的本质。基于此,本研究专门对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进行研究,旨在通过比较详细、系统地研究,提出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战略以及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建议,这既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一又凸现了论文选题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包括导论在内共九章内容。导论部分,论文对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框架进行了系统阐述,是统领全篇的总括性章节。论文第二章对产业链相关理论进行综述,为本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论文第三章回顾了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了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第四章开始到第六章按照产业链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种子经营三个环节,主要分析研究了每个产业链环节的构成、特征、经营主体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论文第七章对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进行分析,使用了DEA效率模型分析了江苏省农业部颁证企业与全国上市公司的效率差异以及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内部的效率差异,建立了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第八章以种子产业体系为基础,研究水稻种子产业链外部因素对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计量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经过几年市场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得到完善,政府部门正着手将种子作为一项单纯技术转变为一项独立产业来培育,由过去以“管”为主,转变为行政管理与事业服务融为一体;由过去生产和科研两个体系运转,转变为种子产业一盘棋,通过行政、市场、经济、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为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市场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种子产业市场化改革,吸引了诸多社会资本进入,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集中度还较低,企业数目远高于理论数目,市场竞争还很激烈。为了在种子产业中站稳脚跟,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正按照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原来脱节最为严重的水稻品种选育环节,市场化方向已经初具雏形,国有科研机构设立附属于自己的种子企业,对水稻育种科研机构进行市场化改革尝试,部分实现了水稻品种市场价值,激发了育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种子企业通过自设科研机构,或者与国有科研机构联合,向国有科研机构注资,开始涉足品种选育环节。品种选育环节的企业化运作、市场化发展已经初露端倪。种子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开始分化,“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正在逐渐成型,其综合实力在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中处于龙头地位,农业部颁证的一体化企业正向种业“航空母舰”方向发展。原来单纯为其他种子企业代工制种的企业,在江苏省劳动力价格以及耕地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下,受制于预约制种方和制种农户,企业竞争力在削弱。与其境遇不同的是纯种子经营企业,尽管综合实力与其他企业还无法相提并论,但是通过市场化运作,表现出较强的市场逐利能力。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是脱胎于计划管制时期的产物,品种权的市场化转让切断了其品种来源,目前主要通过生产不需要品种选许可的品种,企业竞争力也在逐步下滑。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的发展战略要立足于改革,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鼓励和支持企业改革,通过整合、兼并和重组等方式向集团化、连锁化发展,提高大型企业对种子产业的整合力,迅速建立起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第二,彻底改革国有水稻品种选育机构,改变目前国家与社会资本同步开展育种科研工作的现状,积极向以种子企业为主体的育种科研主体结构转变,结合江苏省区域自然特征,建立区域性的商业育种机构;第三,完全实现政府行为的市场化改革,彻底改革原有不适应种子产业市场化发展的法律制度约束,充分发挥种子企业作为经营主体的作用,政府机构立足于服务与市场监管,为种子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市场调节企业行为,政府行为作为必要的补充。政府角色要坚持准确到位,种子企业在种子产业发展中要合理定位,相关企业要适时进位,形成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合理的竞争环境。

盛焕银[8](2006)在《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现状的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发展思路。杂交水稻制种在新沂市有30多年的历史,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发展到拥有1000公顷的制种基地,每年生产数百万公斤的杂交水稻种子,销往全国10多个省份,为促进新沂当地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近几年来却出现了农民制种积极性不高、制种面积持续下降、制种基地落实难等问题,这些也是全国各制种区共同面临的问题。以新沂市为例,从制种基地入手来研究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对促进我国杂交水稻种子产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者通过对制种基地农户的问卷调查和走访,找到了农民不愿意制种的根本原因是:与种粮相比,制种没有明显的效益。当然,新沂市种子公司(国有)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也是约束杂交水稻制种发展的因素之一。通过对国有种子公司内部矛盾的深层剖析,提出国有种子企业只有改革才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参阅大量的文献,并结合作者多年的制种工作实践,文章提出了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要想发展,要在技术上更新,以提高单产;要完善管理制度,以提高种子质量;要依法严格管理基地,以保证收购数量;要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制种收入,以稳定制种面积;种子公司要结合改制,寻找依托单位,与科研部门联合,把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成为育、繁、推一体化,产、购、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本文还简要地展望了我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李宗明[9](2005)在《县级国有种子公司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明学[10](2005)在《胶南市种子公司体制改革模式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中国种业全面进入市场化阶段,县级种子公司面临大改革、大分化的局面,只有从体制改革入手,完善自我,搞活经营,才能走出一条发展壮大之路。本文以胶南市种子公司为例,从调查研究国内外种子企业、青岛市种业、县级种子公司改制现状入手,运用SWOT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法,剖析了胶南市种子公司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结合其他行业和其他县级种子公司改制的实践经验,提出胶南市种子公司改制的三种模式: 一是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重组; 二是实行股份制改造,以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或经理人收购计划的方式将种子公司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国有股整体退出或保留部分国有股由政府国资代表机构持有; 三是通过市场化手段,采用拍卖、出售或整体转让、职工买断等方式,重新选拔经营者,实现国有资产的私有化,发展成为私营种子企业。 比较而言,股份合作制是较适合胶南市种子公司实际的一种改制办法,并且它是一种过度的经济形式,它的发展趋势是股份制企业。

二、县级种子公司如何搞品种引进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县级种子公司如何搞品种引进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苍南农作物良种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作物良种推广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1.1.2 农作物良种推广是促进村容整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重要保障
        1.1.3 新形势下进一步强化良种推广工作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数据来源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理论
        2.2.2 创新扩散理论
        2.2.3 目标团体理论
        2.2.4 双向沟通理论
    2.3 国内研究现状
        2.3.1 良种方面的研究
        2.3.2 农业推广方面的研究
        2.3.3 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2.4 国外研究现状
        2.4.1 良种方面的研究
        2.4.2 农业推广方面的研究
        2.4.3 发达国家种业发展现状
    2.5 国外种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种业发展的启示
第3章 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现状
    3.1 研究区域概括
        3.1.1 苍南县水稻良种的推广现状
        3.1.2 苍南县番茄良种推广现状
        3.1.3 苍南县蔬菜良种推广现状
    3.2 苍南县良种推广效果分析
第4章 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存在问题
    4.1 民族种业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引领作用发挥不够
    4.2 推广经费不足满足不了良种推广工作需要
    4.3 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制约良种推广工作的开展
    4.4 农作物品种选择不合理
    4.5 推广对象分散与推广效率低下
    4.6 种子市场存在无证经营及假冒伪劣种子
第5章 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5.1 种业体系不健全
    5.2 良种推广中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
    5.3 良种推广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5.3.1 种子科技人员比重不足
        5.3.2 种子科技队伍文化学历偏低
        5.3.3 人才断层现象严重
        5.3.4 中高级技术人员比例小
        5.3.5 定员编制与担负的任务不协调
    5.4 企业盲目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造成选择不合理
    5.5 良种推广对象认知水平能力有限
    5.6 种子管理主体方面执法力度不够
第6章 苍南县农作物良种推广的措施建议
    6.1 发挥政府职能完善良种推广体系
    6.2 建立多重保障机制,加大良种推广资金投入
    6.3 加强良种推广人员队伍建设
    6.4 加强对良种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和管理
    6.5 多种途径提升农民科学素质
    6.6 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种子市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昌吉州玉米种业发展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国外有关种业研究进展
    2.2 国内有关玉米种业研究进展
        2.2.1 玉米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2.2.2 玉米种业生产经济效益研究进展
        2.2.3 玉米种业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2.4 相关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2.4.1 玉米种业相关概念界定
        2.4.2 玉米种业相关理论基础
第3章 昌吉州玉米种业发展现状
    3.1 昌吉州玉米品种选育与推广现状
        3.1.1 玉米品种选育
        3.1.2 企业科研能力
        3.1.3 推广人员分布
        3.1.4 玉米推广品种结构
    3.2 昌吉州种子监管现状
        3.2.1 种子监管人员构成
        3.2.2 种子监管机构工作业务范围
        3.2.3 种子监管机构监管能力
    3.3 昌吉州玉米种子生产现状
        3.3.1 玉米种植规模扩大与产量提高
        3.3.2 昌吉州玉米制种区域分布
        3.3.3 制种玉米生产模式
        3.3.4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3.4 昌吉州玉米制种农户与种子企业发展基本状况调查
        3.4.1 昌吉州制种农户基本状况
        3.4.2 昌吉州种子企业发展基本状况
    3.5 昌吉州玉米种子加工状况
    3.6 昌吉州种子企业销售现状
    3.7 昌吉州种子企业售后服务现状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昌吉州玉米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玉米品种推广存在的问题
        4.1.1 推广人员与基层推广经费紧缺
        4.1.2 推广模式和方式单一
    4.2 玉米制种生产存在的问题
        4.2.1 制种户“一低一高”,生产技术难掌握
        4.2.2 合作安全意识欠缺
        4.2.3 市场信息获取不对称
        4.2.4 人工成本难掌控
    4.3 玉米制种企业存在的问题
        4.3.1 种子企业盈利能力较弱且过于分散
        4.3.2 科研能力薄弱,专业技能人才缺乏
        4.3.3 售后服务无法满足消费群体需求
    4.4 玉米种子监管存在的问题
        4.4.1 转基因品种的种植和推广,成为种子安全监管潜在风险
        4.4.2 种业市场准入门槛低,执法手段弱,难以形成有效经营监管
        4.4.3 基层种子监管机构人员建设不合理
第5章 促进昌吉州玉米种业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5.1 加大农业推广力度,实施多元化农业推广途径
    5.2 完善信息平台构建,提高农户运用网络技能
    5.3 搭建种质资源交流信息平台
    5.4 改善种子安全管理机制
    5.5 加强基层种业监管部门人员建设
    5.6 做好种子企业整合,改善两极分化
    5.7 加强各层次人才培养,输入创新新血液
    5.8 种子企业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种业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
        1.4.2 种业科技创新的理论研究
        1.4.3 种业产业化的理论研究
        1.4.4 中国种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1.4.5 农业科研体制问题研究
        1.4.6 中国种业发展路径研究
2 种子供给与需求弹性分析
    2.1 种子需求及弹性理论
        2.1.1 种子用户的需求特征
        2.1.2 种子市场的需求弹性分析
    2.2 种子市场供给理论
        2.2.1 种子市场供给主体的特征与类型
        2.2.2 种子供给特征及供给弹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3.1 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我国种业发生了深刻变化
        3.1.2 我国种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效
    3.2 种子生产基地与生产体系管理——以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3.2.1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模式
        3.2.2 企业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管理
    3.3 我国种子企业的经营模式
        3.3.1 登海模式
        3.3.2 屯玉模式
        3.3.3 奥瑞金模式
        3.3.4 德农模式
    3.4 我国农业科研现状分析
        3.4.1 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历程
        3.4.2 我国农业科研体制的现状及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国外种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4.1 世界种业的形成和发展
    4.2 国际农作物种业发展趋势
        4.2.1 种业战略地位明确
        4.2.2 市场发展迅速
        4.2.3 市场集中度提高
        4.2.4 生物技术迅猛发展
        4.2.5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日益增强
    4.3 我国农作物种业的发展趋势
        4.3.1 种子产业是朝阳产业
        4.3.2 种子行业的高新技术壁垒形成
        4.3.3 种子的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大生产转变
        4.3.4 种子经营由分散、小规模区域计划经营向专业化、集团化和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转变
        4.3.5 由推广高产型品种向推广高效型品种转变
    4.4 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4.4.1 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经验借鉴
        4.4.2 对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启示
    4.5 本章小结
5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5.1.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
        5.1.2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5.2 湖北省种子科研机构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
        5.2.1 科研水平分析
        5.2.2 科研体制分析
    5.3 湖北省种子企业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
        5.3.1 湖北省种子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5.3.2 湖北省种子企业销售收入的相关因素分析
        5.3.3 湖北省种子企业聚类分析
    5.4 湖北省农民用种行为的实证研究
        5.4.1 被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
        5.4.2 农民用种情况分析
        5.4.3 市场监管情况
        5.4.4 其他
    5.5 制约湖北省种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5.5.1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5.5.2 供种保障能力面临威胁
        5.5.3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
    5.6 本章小结
6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6.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6.1.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6.1.2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目标分解
    6.2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重点内容
        6.2.1 强化机制创新,加快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6.2.2 强化规划布局,加快提升供种保障能力
        6.2.3 强化品种创新,加快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6.2.4 强化体系建设,加快提升市场监管能力
    6.3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6.3.1 粮食作物种业区域布局
        6.3.2 经济作物种业区域布局
    6.4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重点项目设计
        6.4.1 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项目
        6.4.2 农作物商业化育种项目
        6.4.3 规模化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6.4.4 种子管理能力提升项目
    6.5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7.1 本研究主要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资源重组,打造现代化种业航母
        7.2.2 构建和完善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
        7.2.3 构建种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环境
        7.2.4 利用竞合优势,加大种业科技开发和优化资源配置
        7.2.5 提高供种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7.2.6 健全管理机构,提高市场监管能力
    7.3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7.3.1 可能创新之处
        7.3.2 不足之处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科研机构调查问卷
附表2 湖北省农作物种子企业发展情况调查表
附表3 湖北省种子行政管理机构调查问卷表
附表4 种子生产基地调查问卷表
附表5 农户使用种子情况调查问卷
附表6 项目库调查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二、玉米种子工程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简述1949年以来中国种子产业发展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计划经济“四自一辅”时期 (1949—1977年)
二、改革开放“四化一供”时期 (1978—2000年)
三、市场经济产业发展时期 (2000年至2009年)
    (一) 种业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
    (二) 高产优质新品种审定数量增加。
    三) 种子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四) 农民可以买到放心种子。

(7)产业链视角下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论文结构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产业链相关理论概述
        2.1.1 产业概念
        2.1.2 产业组织理论
        2.1.3 交易费用理论
        2.1.4 企业竞争力理论
        2.1.5 与产业链相关概念
    2.2 产业链理论概述
        2.2.1 产业链概念
        2.2.2 产业链环节理论
        2.2.3 产业链参与主体理论
        2.2.4 产业链类型理论
        2.2.5 产业链应用研究
    2.3 水稻种子产业链相关概念概述
3 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历程
    3.2 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现状
        3.2.1 江苏省水稻种子市场规模
        3.2.2 江苏省水稻品种选育优势
        3.2.3 江苏省水稻种子经营主体
        3.2.4 江苏省种子管理机构
    3.3 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存在的问题
        3.3.1 市场竞争主体整体实力一般
        3.3.2 水稻种子产业市场集中度低
        3.3.3 种子管理体制和机构还不健全
        3.3.4 品种选育优势还未转化成胜势
4 江苏省水稻品种选育环节分析
    4.1 品种选育环节的重要性和作用机理
        4.1.1 品种选育对种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4.1.2 品种选育影响种子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4.2 品种选育环节构成及特征
        4.2.1 品种选育环节构成
        4.2.2 品种选育环节特征
    4.3 江苏省水稻育种成果分析
        4.3.1 江苏省审定水稻品种构成
        4.3.2 江苏省审定水稻品种选育机构构成
    4.4 江苏省水稻品种选育环节经营主体现状
        4.4.1 江苏省水稻品种选育环节经营主体构成
        4.4.2 江苏省水稻品种选育环节种子企业现状
    4.5 江苏省国有水稻育种科研机构改革的利弊分析
        4.5.1 江苏省水稻育种科研机构改革尝试基本情况
        4.5.2 江苏省水稻育种科研机构改革模式的利弊分析
        4.5.3 改革尝试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问题
    4.6 江苏省水稻育种科研人员现状行为分析
        4.6.1 江苏省水稻育种科研人员状况
        4.6.2 影响江苏省水稻育种科研人员行为的因素研究
    4.7 本章小结
5 江苏省水稻种子生产环节分析
    5.1 种子生产环节的重要性和作用机理
        5.1.1 种子生产对种子产业发展重要性的案例分析
        5.1.2 种子生产影响种子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5.2 种子生产环节构成及特征
        5.2.1 种子生产环节构成
        5.2.2 种子生产环节特征
    5.3 江苏省水稻种子生产环节种子企业现状
        5.3.1 江苏省水稻种子一体化生产经营企业现状
        5.3.2 江苏省水稻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现状
        5.3.3 江苏省纯代工水稻种子生产企业现状
    5.4 种子公司与制种农户利益联接机制调查与分析
        5.4.1 种子公司与制种农户主要利益联接模式
        5.4.2 对种子公司与制种农户主要利益联接模式的评价
    5.5 农户杂交制种规模对制种产量影响的计量分析
    5.6 种子企业加工设备与种子企业利润关系分析
        5.6.1 种子企业种子加工设备现状
        5.6.2 种子加工设备与种子企业主营利润之间的相关关系
    5.7 本章小结
6 江苏省水稻种子经营环节分析
    6.1 种子经营环节的重要性和作用机理
    6.2 种子经营环节构成及特征
        6.2.1 种子经营环节构成
        6.2.2 种子经营环节特征
    6.3 江苏省水稻种子经营环节种子企业现状
    6.4 种子广告与企业主营利润关系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分析
    7.1 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DEA效率评价
        7.1.1 种业上市公司与江苏省全国经营种子公司生产效率比较
        7.1.2 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效率
    7.2 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构成因素
    7.3 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
    7.4 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主成分分析
    7.5 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层次分析法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水稻种子产业链外部因素分析
    8.1 资源条件对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
        8.1.1 自然资源条件对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
        8.1.2 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
        8.1.3 劳动力资源对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
    8.2 政府行为对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
        8.2.1 种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存在的依据
        8.2.2 种子产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的主要手段
        8.2.3 政府干预种业行为效果的实例分析
        8.2.4 江苏省政府干预水稻种业的主要范围
    8.3 相关产业对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
        8.3.1 相关产业与种子产业发展相关性的案例分析
        8.3.2 相关产业对种子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8.4 种子使用农户与种子产业发展
        8.4.1 种子使用农户对种子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8.4.2 研究模型的建立
        8.4.3 种子使用农户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8.4.4 实证模型结果分析
    8.5 本章小结
9 全文总结与对策建议
    9.1 全文总结
    9.2 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战略
    9.3 促进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9.3.1 保证政府角色在种子产业发展中准确到位
        9.3.2 实现种子企业在种子产业发展中合理定位
        9.3.3 引导相关企业在种子产业发展中适时进位
    9.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种子生产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2:种子使用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3:科研人员调查问卷
    附录4: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DEA评价结果
    附录5: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主成分评价结果
    附录6: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
    附录7: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杂交水稻制种的意义
        1.1.2 目前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1.1.3 以新沂市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1.2 国外对杂交水稻的研究现状
    1.3 国内对杂交水稻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构架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现状
    2.1 新沂市农业经济基本情况
    2.2 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历程
    2.3 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的优势及取得的成就
    2.4 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
        2.4.1 农民制种积极性不高,制种面积持续下降
        2.4.2 制种组合不断更新,制种产量不稳定
        2.4.3 没有自己的品种,失去主动,代人制种无利反亏
        2.4.4 非法生产和非法套购,制种质量存在隐患,种子流失严重
        2.4.5 种子公司人才流失严重,人员素质结构堪忧
第三章 影响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3.1 农民制种成本增加,与种粮相比,相对效益不明显
        3.1.1 杂交水稻制种效益
        3.1.1.1 制种成本
        3.1.1.2 制种收入
        3.1.1.3 制种效益
        3.1.2 农民种粮(粳稻)效益
        3.1.2.1 新沂市20年来粳稻单产变化情况
        3.1.2.2 新沂市10年来粳稻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3.1.2.3 农民种粮(粳稻)效益
        3.1.3 制种与种粮效益的对比分析
        3.1.4 制种的风险
    3.2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制种的影
    3.3 收购价格与四川相比偏高,市场竞争力下降
    3.4 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
    3.5 中央关于农业的"四补一免"等政策对制种的影响
    3.6 分散生产与规模效益的矛盾制约制种产业的发展
    3.7 种子公司政企不分,体制老化,束缚了制种产业的发展
    3.8 品种保护,从源头约束了新沂制种的发展
    3.9 种子管理的困难及农业执法的复杂性
第四章 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出路
    4.1 新沂市与大型农场制种模式的比较
        4.1.1 新沂市制种模式("公司+乡村基地+农户")的优缺点
        4.1.2 大型农场制种模式("公司+农场基地+承包大户")的优缺点
    4.2 新沂市制种基地管理新模式("公司+承包大户")的探索
        4.2.1 土地流转,搞大户承包制种在新沂市制种基地的尝试
        4.2.2 新沂市发展制种大户的优势、问题和对策
        4.2.2.1 优势条件
        4.2.2.2 存在问题
        4.2.2.3 解决对策
    4.3 发挥新沂市种子公司的龙头作用
        4.3.1 外来制种的弊端
        4.3.2 新沂市种子公司的优势
    4.4 探索制种新技术,以节省成本、提高单产
        4.4.1 早育秧技术
        4.4.2 母本直播技术
        4.4.3 母本抛秧技术
        4.4.4 父母本花期相遇技术
        4.4.5 "920"与多效唑施用技术
        4.4.6 特殊病害防治技术
    4.5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以提高制种质量
        4.5.1 严格合同管理
        4.5.2 狠抓田间去杂与检验
        4.5.3 分期付款及纯度南鉴
        4.5.4 争取通过种子质量认证
    4.6 与时俱进,加快种子公司体制改革
    4.7 与科研单位联合,形成育、繁、推一体化,产、购、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
        4.7.1 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的主要问题
        4.7.2 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发展思路
        4.7.2.1 以市场为导向
        4.7.2.2 以科研单位为依托
        4.7.2.3 以种子公司为龙头
        4.7.2.4 种子公司与科研单位联合
        4.7.2.5 县级种子公司在种子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4.8 争取当地政府部门的扶持
    4.9 合法生产、依法管理
        4.9.1 种子公司合法生产
        4.9.2 管理机构加强管理
    4.10 提高农民制种积极性的几点建议
        4.10.1 取消对农民的不合理收费
        4.10.2 提高收购价格直接与制种农户结算
        4.10.3 建立风险机制
        4.10.4 理顺合作关系,改善服务态度
第五章 对未来杂交稻制种产业的展望与设想
    5.1 规模化生产
    5.2 集团化经营
    5.3 生产标准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法制化
    5.4 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国际化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对租地承包制种大户调查问卷
    附录2 对家庭承包地制种农户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胶南市种子公司体制改革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县级种子公司体制改革实践和理论分析
    2.1 青岛市种业发展现状分析.
        2.1.1 国有种子公司发展状况分析
        2.1.2 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状况分析
        2.1.3 民营种子公司发展状况分析
        2.1.4 个体经营业户发展状况分析
    2.2 县级种子公司体制改革的思路
        2.2.1 县级种子公司体制改革是必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2.2 县级种子公司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即“产权清晰”
        2.2.3 县级种子公司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产权多元化、民营化改造
    2.3 案例分析
        2.3.1 山西屯玉种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
        2.3.2 青岛胶州市种子有限公司改革实践
第三章 胶南市种子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3.1 现状分析
        3.1.1 人员构成状况分析
        3.1.2 经营状况分析
        3.1.3 资产财务状况分析
        3.1.4 新品种开发状况分析
    3.2 存在问题
    3.3 原因分析
第四章 胶南市种子公司体制改革模式探讨及发展对策
    4.1 体制改革模式探讨
        4.1.1 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实现国有资产优化重组
        4.1.2 实行股份制改造,实现国有资产整体剥离
        4.1.3 整体拍卖,发展成为私营种子企业
    4.2 发展对策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县级种子公司如何搞品种引进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2]苍南农作物良种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苏加前. 西南大学, 2020(01)
  • [3]昌吉州玉米种业发展调研报告[D]. 徐丽.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4]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路径研究[D]. 彭玮. 华中农业大学, 2012(11)
  • [5]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6]简述1949年以来中国种子产业发展历程[J]. 佟屏亚. 古今农业, 2009(01)
  • [7]产业链视角下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研究[D]. 靖飞.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8]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D]. 盛焕银. 扬州大学, 2006(01)
  • [9]县级国有种子公司发展对策[J]. 李宗明. 种子科技, 2005(05)
  • [10]胶南市种子公司体制改革模式探讨[D]. 陈明学.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县级种子公司如何引进品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