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次模式论文-罗宇

高次模式论文-罗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次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天线单元,偶极子天线,天线阵列,压缩模式

高次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罗宇[1](2019)在《高次压缩模式天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线是移动通信系统的"耳目",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天线的增益是评价天线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天线的增益,通常采用天线阵列的形式。但是天线阵列的馈电网络常常会引起额外的损耗,因此,我们往往需要高增益的天线单元。传统基模谐振的天线单元增益都是有限的,而高次谐振模式的天线单元由于有很高的副瓣,因此主瓣增益也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报告提出了压缩高次模式天线的概念。经过研究发现,通过合理的选择压缩系数,就可以降低高次模式天线的副瓣,从而实现天线的高增益。首先,我们将这一概念应用在偶极子天线上,与传统的偶极子天线相比,压缩高次模式的偶极子天线增益增加了75%。接下来,通过特征模分析,我们提出了枝节加载的压缩高次模式偶极子天线,使压缩高次模式偶极子天线的相对带宽从1.8%上升到11.2%。最后,我们提出了压缩高次模式的贴片天线,实现了贴片天线的高增益。(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9-05-19)

李冬凤,郑建一,苏奭,黎讯,李烨[2](2018)在《C波段30 kW高平均功率高次模式多注速调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C波段30 kW高平均功率高次模式多注速调管的研制过程,主要介绍该管在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措施及研制结果。该速调管工作于TM_(210)高次模式,采用两组30个电子注的枪结构,为保证整管的输出带宽及增益采用多腔参差调谐结构高频段及多级滤波器输能系统,为实现峰值输出功率1 MW、工作比3%采用电磁线包聚焦。测试结果其输出带宽达到200 MHz,峰值输出功率达到1 MW,平均输出功率达到30 kW,达到目前国际先进水平。(本文来源于《真空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王雪微,薛谦忠,张珊,赵国慧,刘高峰[3](2017)在《太赫兹高次谐波回旋管模式竞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应用于DNP-NMR回旋管向着高频段发展,回旋管需工作在高次谐波以降低对磁场要求,由此带来更加剧烈的模式竞争。本文选取460GHz回旋管,从起振电流上具体分析了模式竞争及模式选取问题,具体分析了TE_(8,3+)模式和TE_(3,5+)模式的起振问题。(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中册)》期刊2017-05-08)

雷朝军,刘迎辉,喻胜,李宏福,赵其祥[4](2015)在《高次模回旋管中的非工作模式抑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高次模回旋管中的竞争模式分为与工作模式角向指标相同的寄生模式和角向指标不同的暂态模式,选择TE32,5为0.4 THz高次模回旋管的工作模式,对不同类型的非工作模式抑制方法展开讨论。结果表明,针对寄生模式,通过优化设计光滑缓变结构的谐振腔来抑制;暂态模式可以通过精心选择工作模式,深入研究注波耦合系数和不同模式的起振电流,合理设置高次模回旋管电子注电压、电流、横纵速度比、引导中心半径等工作参数,使工作模式在某一工作磁场范围内起振电流最低而优先起振,从而抑制暂态模式起振。(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冯善勇,莫方朔,赵跃英,盛胜我[5](2012)在《利用单传声器分解和测量管道内高次模式声波》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数字声源信号可完全重复的特点,提出了通过单传声器对管道高次模式声波进行分解和测量的方法.阐述了此模式分解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相应的测试系统.通过试验测量,与传统的驻波管法相比较,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给出了一个典型的试验应用,对于口径为600mm的方形管道,在频率为500,1 000,2 000Hz时,对管中存在的高次模式声波进行测量和分解.此方法的特点是仅需要使用单个传声器进行测量,并提高了可分解的高次模式数量.(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8期)

郁高坤,王新龙[6](2012)在《高次模式引起等效声容的奇异》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在突变截面管的声学传输问题上,由于截面的突然变化在边界处会产生高次模式,从而引起平面波声压的不连续,这种不连续性可以等效为一个附加的质量。在早期的研究中,往往假定声波的波长远大于大管和小管的尺寸,从而得到等效的附加管长。另一种极限情形就是,声波的波长远大于小管的尺寸,但是波长却远小于大管的尺寸,这就典(本文来源于《融合与创新:新世纪物理声学的发展——二零一二年度全国物理声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2-08-01)

陈迎潮,宣晓峰,杨明武,年夫顺,杨曙辉[7](2011)在《应用于MICs/MMICs中高次模式提取的混合FDTD-SVD方法综述(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微波集成电路/单片微波集成电路中不连续性的导波结构,系统地综述了一种提取高次模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的麦克斯韦方程求解技术,结合频域奇异值分解分析方法而实现。对基于系统的传输模态分析,该方法用于研究微波集成电路/单片微波集成电路中的不连续性,可确定系统的模式散射参数(S-参数)。文中所有结构宽波段的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计算准确、高效。(本文来源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谢兴娟,董玉和,黄传禄[8](2011)在《抑制同轴谐振腔高次极化模式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仿真,分析了工作在TM310模式下的同轴谐振腔抑制极化模式的方法。分析了原有方法的缺陷,提出了改变漂移头尺寸的方法。模拟结果显示,新的抑制方法能够在增大工作模式和其极化模式的频率间隔的情况下,使谐振腔电场分布更加均匀,同时提高了谐振腔的特征阻抗。(本文来源于《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1-06-01)

张志强,王勇,罗积润,丁耀根[9](2010)在《一种宽带速调管中高次模式振荡的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描述了在一种S波段宽带速调管研制过程中出现的高次模式振荡现象,分析了抑制这种振荡的可能方式,提出了一种抑制这种振荡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谐振腔结构,在基本不影响基模频率的前提下,使高次模式频率产生较大的改变,从而使该高次模式的振荡得到抑制。利用Ansoft HFSS模拟设计软件,对谐振腔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完成了相应的实验验证。利用改进设计的谐振腔,进行了速调管整管试验,有效地抑制了速调管中高次模式的振荡。(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周碎明[10](2008)在《高次模式多注速调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高次模式多注速调管的特点、设计方法及部分研究情况。(本文来源于《真空电子技术》期刊2008年04期)

高次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介绍了一种C波段30 kW高平均功率高次模式多注速调管的研制过程,主要介绍该管在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措施及研制结果。该速调管工作于TM_(210)高次模式,采用两组30个电子注的枪结构,为保证整管的输出带宽及增益采用多腔参差调谐结构高频段及多级滤波器输能系统,为实现峰值输出功率1 MW、工作比3%采用电磁线包聚焦。测试结果其输出带宽达到200 MHz,峰值输出功率达到1 MW,平均输出功率达到30 kW,达到目前国际先进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次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罗宇.高次压缩模式天线的研究[C].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2019

[2].李冬凤,郑建一,苏奭,黎讯,李烨.C波段30kW高平均功率高次模式多注速调管[J].真空电子技术.2018

[3].王雪微,薛谦忠,张珊,赵国慧,刘高峰.太赫兹高次谐波回旋管模式竞争分析[C].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中册).2017

[4].雷朝军,刘迎辉,喻胜,李宏福,赵其祥.高次模回旋管中的非工作模式抑制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

[5].冯善勇,莫方朔,赵跃英,盛胜我.利用单传声器分解和测量管道内高次模式声波[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6].郁高坤,王新龙.高次模式引起等效声容的奇异[C].融合与创新:新世纪物理声学的发展——二零一二年度全国物理声学会议论文集.2012

[7].陈迎潮,宣晓峰,杨明武,年夫顺,杨曙辉.应用于MICs/MMICs中高次模式提取的混合FDTD-SVD方法综述(英文)[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8].谢兴娟,董玉和,黄传禄.抑制同轴谐振腔高次极化模式方法的研究[C].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2011

[9].张志强,王勇,罗积润,丁耀根.一种宽带速调管中高次模式振荡的抑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

[10].周碎明.高次模式多注速调管[J].真空电子技术.2008

标签:;  ;  ;  ;  

高次模式论文-罗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