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机制论文-韩亚聪,周文

收养机制论文-韩亚聪,周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收养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养子女,被收养人,律师协会,送养人,社会基层组织,监护人,社会经济条件,八条,主要矛盾,居委会

收养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韩亚聪,周文[1](2018)在《放宽收养子女名额限制 建立长期保障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是1992年4月1日开始施行,1998年进行修正的,上次修正距今将满20年。这20年,我国的综合实力、社会经济条件、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完全不同了。”全国人大代表(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女报》期刊2018-03-10)

王思爽,陈予宁,汪琴,陈奎,王俊华[2](2018)在《我国收养专业心理评估机制的现状和对策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由于现代文明与传统风俗观念在一些方面的相互冲突,人们对于"儿童利益最大化"的概念认知时常模糊不清。尤其对比国外,我国儿童收养法律制度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且"人情社会"使得收养行为更加难以规范。南京施小宝案引发的舆论狂潮,让人们再次认识到建立收养专业心理评估机制,对规范儿童收养和保护儿童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通过文献阅读法、半结构式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呈现了当下我国儿童收养缺乏制度规范的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建立收养专业心理评估机制的具体措施,力求实现保护儿童利益最大化。(本文来源于《社会福利(理论版)》期刊2018年01期)

王思爽,陈予宁,汪琴,陈奎,王俊华[3](2018)在《我国收养专业心理评估机制的现状和对策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由于现代文明与传统风俗观念在一些方面的相互冲突,人们对于"儿童利益最大化"的概念认知时常模糊不清。尤其对比国外,我国儿童收养法律制度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且"人情社会"使得收养行为更加难以规范。南京施小宝案引发的舆论狂潮,让人们再次认识到建立收养专业心理评估机制,对规范儿童收养和保护儿童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通过文献阅读法、半结构式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呈现了当下我国儿童收养缺乏制度规范的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建立收养专业心理评估机制的具体措施,力求实现保护儿童利益最大化。(本文来源于《社会福利》期刊2018年01期)

陈予宁,王俊华[4](2017)在《儿童收养退出机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收养退出机制是构筑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二道防线,亟须得到建立与完善。在充分理解合法性与合理性内涵的基础上,明确儿童收养退出机制合法性与合理性建立的基础,基于对儿童收养退出机制是否符合合法性与合理性要求的研究与分析,就儿童收养退出机制存在的缺乏合法律性以及形式合法性的问题提出赋予收养相关主体与职能相配的行政执法权,设置专项工作小组;构建各项配套制度,完善儿童收养工作体系;明确事实收养的退出机制,逐步实现向收养规范化的过渡等完善儿童收养退出机制的思考。(本文来源于《社会福利(理论版)》期刊2017年11期)

陈予宁,王俊华[5](2017)在《儿童收养退出机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收养退出机制是构筑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二道防线,亟须得到建立与完善。在充分理解合法性与合理性内涵的基础上,明确儿童收养退出机制合法性与合理性建立的基础,基于对儿童收养退出机制是否符合合法性与合理性要求的研究与分析,就儿童收养退出机制存在的缺乏合法律性以及形式合法性的问题提出赋予收养相关主体与职能相配的行政执法权,设置专项工作小组;构建各项配套制笔度,完善儿童收养工作体系;明确事实收养的退出机制,逐步实现向收养规范化的过渡等完善儿童收养退出机制的思考。(本文来源于《社会福利》期刊2017年11期)

何双[6](2015)在《防范国际收养权滥用的法律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收养权滥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国际收养本应为儿童寻找适于永久性生活的家庭,但许多儿童被迫与父母分离,还有的儿童在国际收养过程中遭到拐卖或者在被国际收养后遭到虐待。如此种种严重侵犯了儿童利益,破坏了国际收养秩序,阻碍了国际收养正常化的发展。因为国际收养需求大,而真正健康的可适于国际收养的儿童很少,满足不了大多数国家家庭的收养需要,于是为了解决国际收养的供需矛盾,再加上国际收养中经济利益的刺激,相关法律不完善,对收养机构及其人员的监管不足等原因,出现了收买、贩卖儿童及拐卖儿童等滥用国际收养权的行为。国际收养权滥用的构成要件包括了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四方面。国际社会为防范国际收养权滥用通过了一系列保护儿童的国际公约,如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1993年《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等,这些公约构成了防范国际收养权滥用的国际法律框架。公约要求各国加强行政与司法合作,鼓励通过机构对机构的方式进行收养,坚持国际收养的从属性,实行自动承认制度。对国际收养中的经济问题予以特别关注,禁止利用国际收养谋求经济利益。保证儿童不与父母非法分离,禁止跨国人口贩运。此外,还有相应的辅助措施如提供国际收养技术支持。在国内,各国从本国收养法的角度出发,主要从国际收养各个阶段加以规制,严格国际收养程序。在收养事前要进行资格审查,严格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条件,获得真实意思表示的同意,在收养过程中要规范流程,严格遵守程序,不得弄虚作假,在收养事后要加强追踪监督,不允许利用国际收养获得经济利益。在我国,为了防范国际收养权滥用,已经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也有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不足,最后提出对我国防范国际收养权滥用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中社舆情中心,发布[7](2015)在《南京9岁男童遭养母虐待引发广泛关注》一文中研究指出事件概况 4月3日,网友“朝廷半日闲”在微博中发布了一组照片,照片显示,一名男童背部、手臂、腿上布满了伤痕,脚也高高肿起。照片还配文字说明,男童于6岁被收养,父母为南京人。这名男童正是9岁的施某。这组照片一出,很快引发社会的厂泛关注。4月(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报》期刊2015-04-22)

张如曦,崔建华,靳羽[8](2010)在《事实收养关系的司法认定与处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收养法对收养人的条件和收养关系的成立已作了明确规定。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收养关系缺失行政登记的程序要件或是其他实质要件。如果正常存续,因收养关系而产生的抚养、赡养等法定义务依法照常履行;如果收养人产生矛盾纠纷并起诉至法院,已经事实收养孩子多年的夫妻一方以未办理合法收养手续为由拒绝承担抚养义务,那么,该收养关系是否合法?未成年被收养人的权益如何救济和保护?(本文来源于《人民司法》期刊2010年06期)

蒋新苗[9](2009)在《中国残疾儿童收养的法律机制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残疾儿童这类最困难、最脆弱的残疾人群体,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法律措施,全方位维护残疾儿童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目前对残疾儿童监护养育模式主要有机构集中供养、家庭寄养和公民收养叁种模式。实践证明,残疾儿童的收养可为残疾儿童提供理想的家庭生活,是养育残疾儿童的最佳方式。为了帮助残疾儿童回归家庭和融入社会,让其在养父母的抚养教育下享受家庭温暖并得到健康成长的环境,我国收养法律制度对收养残疾儿童还专门作了例外规定。残疾儿童的跨国收养进一步拓宽了安置残疾儿童的渠道,我国缔结和加入的有关收养的国际公约及国内涉外收养法律法规为规范残疾儿童的跨国收养提供了有效机制。无论是我国有关残疾儿童国内收养还是跨国收养的法律机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与不足,亟待从实体与程序上予以完善。(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学》期刊2009年06期)

鲁强[10](2007)在《离婚案涉及非法收养处理机制构建之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离婚案件中的“非法收养”概念之界定 收养是通过法律程序而创设的父母子女关系的一种法律制度。 根据收养法规定,收养关系成立条件实质要件是(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无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07-12-04)

收养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今"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由于现代文明与传统风俗观念在一些方面的相互冲突,人们对于"儿童利益最大化"的概念认知时常模糊不清。尤其对比国外,我国儿童收养法律制度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且"人情社会"使得收养行为更加难以规范。南京施小宝案引发的舆论狂潮,让人们再次认识到建立收养专业心理评估机制,对规范儿童收养和保护儿童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通过文献阅读法、半结构式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呈现了当下我国儿童收养缺乏制度规范的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建立收养专业心理评估机制的具体措施,力求实现保护儿童利益最大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收养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韩亚聪,周文.放宽收养子女名额限制建立长期保障机制[N].中国妇女报.2018

[2].王思爽,陈予宁,汪琴,陈奎,王俊华.我国收养专业心理评估机制的现状和对策建议[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8

[3].王思爽,陈予宁,汪琴,陈奎,王俊华.我国收养专业心理评估机制的现状和对策建议[J].社会福利.2018

[4].陈予宁,王俊华.儿童收养退出机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研究[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7

[5].陈予宁,王俊华.儿童收养退出机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研究[J].社会福利.2017

[6].何双.防范国际收养权滥用的法律机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7].中社舆情中心,发布.南京9岁男童遭养母虐待引发广泛关注[N].中国社会报.2015

[8].张如曦,崔建华,靳羽.事实收养关系的司法认定与处理机制[J].人民司法.2010

[9].蒋新苗.中国残疾儿童收养的法律机制透析[J].中国法学.2009

[10].鲁强.离婚案涉及非法收养处理机制构建之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7

标签:;  ;  ;  ;  ;  ;  ;  ;  ;  ;  

收养机制论文-韩亚聪,周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