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切割论文-吴冬桃

管件切割论文-吴冬桃

导读:本文包含了管件切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相贯线,两轴联动,管件切割,数控系统

管件切割论文文献综述

吴冬桃[1](2015)在《专用小型管件切割数控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各种管件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管件的使用中最常见的结构就是管与管相贯的结构,这种结构主要用于承受各种压力(如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吊塔等)或用于保护装饰(如楼道扶手、雨棚等)。而在体育馆、机场等含有金属管件的一些建筑物中,也常用管与管相贯的连接方式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建筑物的美观。可以这么说,凡是有管的地方,就会用到管与管相贯的结构。管件的切割加工越来越普遍,采用专用的数控切割设备加工管件相贯线是提高切割质量和切割效率的有效途径,目前专用的数控相贯线切割设备的使用率并不高。通过对市场上管件的使用、加工情况及现有相贯线加工设备的调研,分析得出目前市场对专用的小型管件数控相贯线切割设备需求较大。根据这一现状和小管件相贯线切割加工的特点,对小管件相贯线切割设备的数控系统进行全面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两轴联动的数控切割机切割相贯线的特点,建立不同的相贯线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2.在两轴联动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两轴联动的可控步长相贯线插补算法,并用MATLAB对该算法进行仿真,验证其正确性。3.在两轴联动的可控步长相贯线插补算法基础上,搭建以“运动控制卡+PC”为核心的硬件控制平台,并对运动控制卡、等离子电源、电机及电机驱动器等硬件进行选型设计,用VS2010中C++编程模块搭建数控系统的操作界面。4.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及设计的算法搭建实验平台,对数控系统的功能及算法进行验证。本论文搭建了以“运动控制卡+PC”为核心的数控硬件系统,对运动控制卡、电机及驱动器和等离子电源等硬件选型。分析切割设备的系统需求,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设计出切割设备的数控系统总体结构,对该数控系统中各个模块的设计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搭建简易的实验平台,完成相关功能。(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5-05-01)

谭肖[2](2013)在《管件相贯线坡口切割数控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贯线坡口切割是衡量一个国家桥梁、建筑、钢结构产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建设,产业化建设的发展。随着相贯线坡口切割技术的不断发展,相贯线坡口切割数控系统正朝着专业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的方向迅速发展。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远落后于国外。围绕相贯线坡口切割数控系统进行研究和应用具有重大实际工程价值和理论参考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贯线坡口切割数控系统的研究现状,在相贯线轨迹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化的相贯线坡口切焊数控系统模型,并对该数控系统模型的体系结构、数据库功能以及关键技术模块等进行了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1)针对相贯线切割中相贯线轨迹的计算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对相贯线切割中出现在的误差进行插补计算,给出运动补偿的运算方法。(2)针对各种对管子相贯线要求做出控制切割。通过对相贯线切割轨迹算法的优化,使得能在母管上切割多个不同方向、直径的相贯孔,满足支管与主管间轴线偏心和非偏心的垂直或倾斜相交;能在母管上完成多个不同方向的偏心和非偏心方孔切割;能在支管端部切割圆柱相贯线端头,满足支管轴线与主管轴线偏心和非偏心的垂直相交、倾斜相交的条件。(3)针对管子变坡口角做出控制切割。通过对变坡口切割中的轨迹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数据离散化,载入到系统中,运用系统文件实时地对整个变坡口切进行控制切割。(4)实现控制系统软件要求。运用VC中MFC编程模块对整个系统实现单一外形切割参数化编程;单一切割或组合切割的重复切割;定角度、变角度坡口切割控制;自动点火、快速预热、自动穿孔、工艺路径生成、平滑性、运动控制、自动寻找原点、回零、记录操纵事件等功能。本文针对相贯线坡口切割数控系统进行研究,利用了数控技术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贯线轨迹算法并提出了考虑管件的壁厚误差因素以及坡口角影响的新算法,为相贯线坡口切割数控系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3-06-01)

曹东生[3](2012)在《提高管件火焰切割精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管件火焰精度是指被切割完的工件几何尺寸与其图样尺寸对比的误差关系。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管道自动化焊接装备大量应用,对管件的精度要求提高。因此作为焊接的前道工序切割,必须提高管件精度,适应焊接装备的要求。火焰切割是利用气体火焰将钢材表层加热到燃点,然后送进高纯度(本文来源于《金属加工(热加工)》期刊2012年16期)

王波,王大勇[4](2011)在《薄壁管件全自动相贯线切割工艺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自动等离子切割凭借其高效、切割成型好、对操作者技能要求低等特点,在桥梁、锅炉容器、船舶等钢结构工程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此针对某产品通风筒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全自动等离子切割试验,较全面的掌握了1 mm薄壁管件的等离子切割技术,保证了某产品通风筒的制造质量。(本文来源于《电焊机》期刊2011年12期)

董本志[5](2010)在《管件带坡口相贯线数控切割建模与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钢结构应用的日益广泛,具有带坡口相贯线一次切割成型能力的5轴联动以上数控切割机逐渐开始应用。由于加工轨迹编程等工艺环节非常复杂,此类设备均需配备专用的辅助软件。目前,虽然有极少数国内企业能够制造此类设备,但和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数控切割设备配套软件技术水平的落后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本文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最为普遍的圆管、圆锥管和方管间相贯问题,展开了对自动编程、自动后处理、仿真校验和虚拟训练技术的研究工作。为使研究结果更具有普适性,本文基于一种功能全面的六轴龙门式数控切割机模型进行研究。通过对圆管、圆锥管和方管带坡口相贯线切割过程进行运动分解,确定了切割不同类型管件时所需的联动轴,建立了各联动轴间的运动速度数学约束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管件轮廓特点和相贯线切割轨迹的空间直线拟合需求,提出了一种便于计算机求解的相贯线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为主管和支管建立各自的坐标系,并分别建立参数式方程;然后根据两者坐标系之间的位置关系建立支管坐标系到主管坐标系的坐标变换矩阵,利用坐标变换方法将支管参数方程映射到主管坐标系中以求解主管上的相贯线切割轨迹;最后再将求得的轨迹进行逆变换,从而得到支管上的相贯线轨迹。利用该方法,建立了方管与方管、方管与圆锥管、方管与圆管、圆锥管与圆锥管、圆管与圆锥管、圆管与圆管相贯时的相贯线数学模型。对管件切割误差的构成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误差补偿模型。针对其中的安装误差和轮廓误差补偿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双目机器视觉技术进行误差获取的方法,对误差获取装置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给出了根据连续捕获的图像重建钢管叁维轮廓的算法,通过调整图像采集间隔,可方便的实现根据加工需要动态调整误差补偿精度的目的。研究了数控相贯线切割机仿真模块的构成,根据功能分析将虚拟仿真模块划分为虚拟机床、虚拟执行器和虚拟切割效果分析器叁个主要组成部分。提出了一种快速搭建平台无关的虚拟相贯线切割机床的方法;给出了利用正规文法和上下文无关文法描述数控代码语法规则,进而根据文法编写数控代码译码程序的具体过程;探讨了虚拟运动控制器的构成和工作机制,用以使仿真切割过程与实际切割过程更为贴近;建立了虚拟割炬和风线的位姿计算模型,给出了在设置割缝误差补偿功能时的虚拟割缝的计算方法和图形绘制算法。研究了在采用火焰切割工艺时,提高切割仿真过程真实感的方法,根据对实际割焰的化学分析,建立了割焰的仿真模型,给出了采用粒子系统实现割焰视觉特效的方法,并对燃渣飞溅效果的产生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上述研究工作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用于开发多轴数控相贯线切割机专用配套软件的技术链条。对本文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完善,可以大幅缩小我国数控相贯线切割机和国外产品在软件技术方面的差距。(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0-07-01)

张克涛[6](2010)在《基于VC的管件切割离线编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机器人切割技术作为一种工业设计的辅助方式,在国外已经获得广泛的应用并取得巨大的成功。离线编程技术的出现也为机器人与CAD系统的结合提供更多的支持。在国内,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切割技术的改进可以降低生产设计的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深入到工业设计的各个部分,凭借其优秀的计算能力和准确性已经在很多的方面取得成功。在工业机器人切割领域,也可以结合计算机的优势开发一套支持切割计算的系统,为企业生产提供更加准确,更加人性化的支持。在深入分析切割软件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机械学院提供的切割计算算法,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软件界面、易用性和扩展性的软件设计方案,并基于Visual C++6.0设计并实现了文件管理模块、参数输入模块、结果输出模块、图形显示模块。目前主要实现的切割方式是板管相贯和管管相贯。首先,针对切割技术的背景和软件开发技术做简要的说明,并获取详细的功能性需求与非功能性需求。根据需求分析对软件框架和功能实现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设计,通过测试结果的分析对软件的设计进行总结并对其发展前景展望。整个程序具有新型的离线模拟切割方式、应用优化的切割算法、直观的可视化图形显示的特点。根据实际的应用效果,软件可以正确的模拟出切割的轨迹,并提供基本的CAD软件功能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图像分析,计算的结果数据准确且高效使工业设计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机器人切割离线编程系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改变了传统的人工设计的低效,使得切割参数的结果可视化,结果的数据更加准确。并且该系统框架有良好的扩展性可以切割功能的扩展提供实现,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可以为具有类似功能的软件,如机器人焊接系统提供软件开发的框架。(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0-05-01)

秦福焱[7](2009)在《基于人工势场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与管件切割离线编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船厂在管件的切割焊接方面需求量很大,而目前的切割方式主要是操作工人进行手工切割,而且加工环境一般情况下都是恶劣的。由工业机器人完成所需要的操作运动,这对于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根据企业提出的采用工业机器人进行管件切割的课题,面向自动切割、焊接的末端轨迹编程规划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工厂实际生产要求出发,研究了人工势场法在机器人末端轨迹规划中的应用。提出将支管看成障碍物,主管根据不同情况,做不同物体处理的想法,建立目标吸引势函数和障碍物排斥势函数来规划机械臂末端点轨迹,并采用MATLAB数学软件,仿真出机械臂末端点轨迹,利用Robotics Toolbox工具箱建立了KR-16机器人模型,模拟仿真末端点轨迹的运动,仿真结果表明了人工势场法在管件切割轨迹规划上应用是可行的。针对实际加工中机械臂碰撞问题,论文应用人工势场法对机械臂避碰规划做了研究,建立碰撞模型,给出机械臂在障碍物空间内逃逸算法,并给出MATLAB仿真结果。在管件切割的实际应用方面,部分参与开发了一套与KUKA机器人相配套的管件切割编程软件,可以根据切割管件的空间几何关系和尺寸,计算末端轨迹,生成KUKA机器人所需要的关节轨迹数据文件。最后给出了应用此软件实际加工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秦福焱,杨文玉,程学刚,张弢[8](2009)在《基于人工势场法的管件切割路径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船厂对管件的切割焊接中,采用机械臂的自动切割、焊接及其编程规划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阐述了基于人工势场的割枪切割管件的运动路径规划方法。在切割路径规划中,定义引力函数和斥力函数,通过MATLAB科学计算程序实现了所提出规划算法,并应用于Kuka机器人。仿真结果表明,所规划的机器人末端轨迹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焊机》期刊2009年04期)

李傲[9](2008)在《带坡口管件的机器人切割离线编程系统在昆山华恒诞生》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昆山开发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华恒博士后工作分站(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内)成功开发了"带坡口管件的机器人切割离线编程系统"(本文来源于《现代焊接》期刊2008年12期)

聂晓根,刘艳斌,曾露莎[10](2008)在《管件数控火焰切割割炬轨迹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管件数控切割原理和割炬路径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可满足多种类型管件加工要求的五联动数控火焰机床运动方案。用参数方程描述切割相贯曲面的空间几何关系和运动关系,提出解决焊接坡口的方法,并推导出切割过程中各运动分量的求解公式。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五轴数控火焰机床数控系统的开发。(本文来源于《工程图学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管件切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相贯线坡口切割是衡量一个国家桥梁、建筑、钢结构产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建设,产业化建设的发展。随着相贯线坡口切割技术的不断发展,相贯线坡口切割数控系统正朝着专业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的方向迅速发展。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远落后于国外。围绕相贯线坡口切割数控系统进行研究和应用具有重大实际工程价值和理论参考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贯线坡口切割数控系统的研究现状,在相贯线轨迹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化的相贯线坡口切焊数控系统模型,并对该数控系统模型的体系结构、数据库功能以及关键技术模块等进行了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1)针对相贯线切割中相贯线轨迹的计算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对相贯线切割中出现在的误差进行插补计算,给出运动补偿的运算方法。(2)针对各种对管子相贯线要求做出控制切割。通过对相贯线切割轨迹算法的优化,使得能在母管上切割多个不同方向、直径的相贯孔,满足支管与主管间轴线偏心和非偏心的垂直或倾斜相交;能在母管上完成多个不同方向的偏心和非偏心方孔切割;能在支管端部切割圆柱相贯线端头,满足支管轴线与主管轴线偏心和非偏心的垂直相交、倾斜相交的条件。(3)针对管子变坡口角做出控制切割。通过对变坡口切割中的轨迹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数据离散化,载入到系统中,运用系统文件实时地对整个变坡口切进行控制切割。(4)实现控制系统软件要求。运用VC中MFC编程模块对整个系统实现单一外形切割参数化编程;单一切割或组合切割的重复切割;定角度、变角度坡口切割控制;自动点火、快速预热、自动穿孔、工艺路径生成、平滑性、运动控制、自动寻找原点、回零、记录操纵事件等功能。本文针对相贯线坡口切割数控系统进行研究,利用了数控技术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贯线轨迹算法并提出了考虑管件的壁厚误差因素以及坡口角影响的新算法,为相贯线坡口切割数控系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管件切割论文参考文献

[1].吴冬桃.专用小型管件切割数控系统研究[D].西华大学.2015

[2].谭肖.管件相贯线坡口切割数控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3

[3].曹东生.提高管件火焰切割精度[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2

[4].王波,王大勇.薄壁管件全自动相贯线切割工艺方法研究[J].电焊机.2011

[5].董本志.管件带坡口相贯线数控切割建模与仿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6].张克涛.基于VC的管件切割离线编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0

[7].秦福焱.基于人工势场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与管件切割离线编程[D].华中科技大学.2009

[8].秦福焱,杨文玉,程学刚,张弢.基于人工势场法的管件切割路径规划[J].电焊机.2009

[9].李傲.带坡口管件的机器人切割离线编程系统在昆山华恒诞生[J].现代焊接.2008

[10].聂晓根,刘艳斌,曾露莎.管件数控火焰切割割炬轨迹建模[J].工程图学学报.2008

标签:;  ;  ;  ;  

管件切割论文-吴冬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