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风化分级论文-田小甫,孙进忠,柳亚千

岩体风化分级论文-田小甫,孙进忠,柳亚千

导读:本文包含了岩体风化分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石质文物,岩体风化分级,指标体系,晋阳大佛

岩体风化分级论文文献综述

田小甫,孙进忠,柳亚千[1](2010)在《晋阳大佛边坡岩体风化分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洞窟、造像等大型石质文物大多开凿在露天岩体崖壁上,风化病害是这类石质文物的主要病害之一,已经影响到了文物的传承。因此,开展石质文物风化分级的研究对于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对石质文物风化的形态、机理、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多是依据对文物外观和岩体的某项指标进行风化分级,缺乏全面性。本文从岩体外观、岩体结构和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叁方面出发建立了石质文物风化分级的指标体系,通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现场的实验研究,建立了风化等级的分级标准,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一套兼顾岩体文物特性和工程特性的石质文物岩体风化分级方法。论文进一步将这套方法应用于太原晋阳大佛岩体风化分级研究,对于大佛边坡岩体的风化程度进行了评判,为大佛的重修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地质与勘探》期刊2010年04期)

田小甫[2](2009)在《太原晋阳大佛边坡岩体风化分级及地震稳定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原晋阳大佛开凿于北齐年间,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大佛在元末毁于战火,在1980年被重新发现时已是四肢残缺、破碎不堪。文物部门决定重修大佛,重整大佛及周边环境。这对于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以大佛修复工程为依托,从岩体风化分级、结构面对岩质边坡动力响应影响规律,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方法叁个方面开展了研究。考虑石质文物评价对文物造型和岩体稳定性的双重要求,从岩体外部特征、岩体结构和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叁方面出发建立了风化分级的指标体系,研究了岩石物理力学指标和风化风等级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风化等级的分级标准,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理论结合起来对于大佛胸部及腹部岩体的风化程度进行了评判,结果表明大佛腹部岩体存在着严重的差异风化。采用数值分析软件UDEC,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岩体结构面对岩质边坡地震响应的影响,包括岩体阻尼、结构面刚度变化的地震动效应、结构面产状(与坡面相交以及与坡面平行)、发育位置和密度以及卸荷裂带深度对边坡岩体地震动响应的影响,揭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规律。提出了两种不同意义上的边坡动力稳定性概念:一是对于确定的地震荷载作用,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安全储备有多大;二是对于确定的边坡状况,多大的地震作用会使边坡发生动力破坏。分别应用动力时程法与拟静力法对大佛边坡关键块体进行了地震稳定性分析。比较两种计算结果发现,相对于动力时程分析法分析结果而言,拟静力法计算结果偏于危险,但两种方法所求出的边坡破坏临界加速度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一种动力时程法与拟静力法相结合评价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的方法。大佛边坡地震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单独在峰值加速度为200cm/s2的地震荷载作用下,大佛陡崖岩体不会发生顺岩层的滑动破坏;但在裂隙水压力和水平地震力联合作用下,大佛陡崖不能保持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09-05-01)

尚彦军,史永跃,金维俊,袁广祥,孙元春[3](2008)在《花岗岩风化壳分带与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关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风化壳分带和岩体质量分级对浅埋隧道设计和施工很重要,需对这两套系统定性和定量指标做平行判别。中国东部花岗岩分布区,强风化带(IV)和全风化带(V)、岩体质量III和IV级界限划分上常存在较大分歧。据此,对此问题开展探讨,并通过大亚湾隧道工程实例予以说明。研究表明,浅埋条件下风化壳分带同岩体质量级别空间上有交叉现象,前者是宏观的,后者是细观的,前者控制后者;风化带IV,V和III,IV级岩体涉及到岩土过渡、岩体节理密度、裂隙水和孔隙水等多个指标和因素的复杂变化;岩体质量级别比风化壳带号大致高1.5。(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9期)

岩体风化分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太原晋阳大佛开凿于北齐年间,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大佛在元末毁于战火,在1980年被重新发现时已是四肢残缺、破碎不堪。文物部门决定重修大佛,重整大佛及周边环境。这对于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以大佛修复工程为依托,从岩体风化分级、结构面对岩质边坡动力响应影响规律,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方法叁个方面开展了研究。考虑石质文物评价对文物造型和岩体稳定性的双重要求,从岩体外部特征、岩体结构和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叁方面出发建立了风化分级的指标体系,研究了岩石物理力学指标和风化风等级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风化等级的分级标准,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理论结合起来对于大佛胸部及腹部岩体的风化程度进行了评判,结果表明大佛腹部岩体存在着严重的差异风化。采用数值分析软件UDEC,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岩体结构面对岩质边坡地震响应的影响,包括岩体阻尼、结构面刚度变化的地震动效应、结构面产状(与坡面相交以及与坡面平行)、发育位置和密度以及卸荷裂带深度对边坡岩体地震动响应的影响,揭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规律。提出了两种不同意义上的边坡动力稳定性概念:一是对于确定的地震荷载作用,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安全储备有多大;二是对于确定的边坡状况,多大的地震作用会使边坡发生动力破坏。分别应用动力时程法与拟静力法对大佛边坡关键块体进行了地震稳定性分析。比较两种计算结果发现,相对于动力时程分析法分析结果而言,拟静力法计算结果偏于危险,但两种方法所求出的边坡破坏临界加速度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一种动力时程法与拟静力法相结合评价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的方法。大佛边坡地震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单独在峰值加速度为200cm/s2的地震荷载作用下,大佛陡崖岩体不会发生顺岩层的滑动破坏;但在裂隙水压力和水平地震力联合作用下,大佛陡崖不能保持稳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岩体风化分级论文参考文献

[1].田小甫,孙进忠,柳亚千.晋阳大佛边坡岩体风化分级研究[J].地质与勘探.2010

[2].田小甫.太原晋阳大佛边坡岩体风化分级及地震稳定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3].尚彦军,史永跃,金维俊,袁广祥,孙元春.花岗岩风化壳分带与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关系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

标签:;  ;  ;  ;  

岩体风化分级论文-田小甫,孙进忠,柳亚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