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高山湖群论文-刘晋仙,李毳,罗正明,王雪,暴家兵

亚高山湖群论文-刘晋仙,李毳,罗正明,王雪,暴家兵

导读:本文包含了亚高山湖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亚高山湖群,真菌群落,高通量测序,多样性格局

亚高山湖群论文文献综述

刘晋仙,李毳,罗正明,王雪,暴家兵[1](2019)在《亚高山湖群中真菌群落的分布格局和多样性维持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真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对维持亚高山湖泊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包括琵琶海(PPH,0、2和4 m)、马营海(MYH,0、2、4和6 m)和公海(GH,0、2、4、6和8 m)在内的亚高山湖群中不同深度的水生真菌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探究真菌群落的分布格局和多样性维持机制(确定性过程VS随机过程).结果表明,不同湖泊水质差异明显,GH中p H、电导率、铵态氮、总碳和无机碳含量均显着高于其他两者.真菌群落主要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0. 82%~21. 05%)、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1. 26%~11. 79%)、壶菌门(Chytridiomycota, 0. 42%~4. 26%)和隐真菌门(Rozellomycota,0. 11%~0. 33%)等组成.囊担子菌纲(Cystobasidiomycetes)、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和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为所有湖泊共有.不同湖泊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和优势类群差异显着(P <0. 05),而在每个湖内不同深度之间没有显着的差异.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湖之间真菌群落的β-多样性明显不同(r=0. 99,P <0. 01),同时MYH(r=0. 98,P <0. 01)和GH(r=0. 25,P <0. 05)不同深度真菌群落的β-多样性也差异明显,但是PPH(r=0. 23,P> 0. 05)不同深度真菌群落的β-多样性没有显着的差异.冗余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在小区域范围内(3个湖之间)以及局域范围内(MYH不同深度)真菌群落的β-多样性格局是环境选择和扩散限制共同影响的结果,但是环境选择的相对作用更强,其中水体p H、溶解氧、总碳和电导率是主要的影响因子.零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种间相互作用驱动了GH中真菌群落β-多样性格局的维持.总之,亚高山湖群中真菌群落的β-多样性格局主要是由确定性过程驱动的.(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俊芳,冯佳,谢树莲,王石会[2](2012)在《山西宁武亚高山湖群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山西宁武亚高山湖群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91个种、变种及变型,隶属于8门,45科,108属.各采样站点间种数相差较大,以马营海种类最多,干海最少.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明显占优势,优势科、优势属和优势种也都较为明显.优势种有蓝藻门的细小隐球藻(Aphanocapsa elachista)、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isa)和小席藻(Phormidium tenue),硅藻门的库津小环藻(Cyclotella kuetzingii)、肘状脆杆藻(Fragilaria uln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绿藻门的狭形纤维藻(Ankistrodesmus angustus)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3.49×106cells/L.水面下0.5 m处比水表层的细胞密度高.综合4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宁武亚高山湖群水质总体为轻污染.(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2年01期)

张俊芳[3](2010)在《宁武亚高山湖群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山西宁武亚高山湖群浮游植物为研究对象。2007--2009年对该地区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现存量、生物多样性及水质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与其它地区湖泊的浮游植物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探讨。宁武亚高山湖群是我国罕见的亚高山湖泊群系,处于海拔1771--1854m之间,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的气候特征。境内湖泊众多,环境复杂,水体多样,浮游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对该湖群3次采集的标本进行定性定量的观察,共鉴定到浮游植物291种、变种及变型,隶属于8门,10纲,23目,45科,108属。每个湖泊均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优势门,其它门的种类较少。但各个湖泊的种类数差别较大,其中马营海种类最多,干海最少。通过对优势科、优势属和优势种的统计发现它们的优势都比较明显。用两种方法统计的公共优势科有2科,分别为:脆杆藻科(Fragilariaceae)和舟形藻科(Naviculaceae);优势属有3属,分别为:脆杆藻属(Fragilaria)、舟形藻属(Navicula)和桥弯藻属(Cymbella);优势种有8种,分别为:蓝藻门的细小隐球藻(Aphanocapsa elachista)、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isa)和小席藻(Phormidium tenue),硅藻门的小环藻(Cyclotella sp.)、肘状脆杆藻(Fragilaria ulna)和尖针杆藻(Synedra acus)以及绿藻门的狭形纤维藻(Ankistrodesmus angustus)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2009年五个湖泊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3.49×106 Cells/L,通过对该区域的浮游植物现存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发现:该湖群物种丰富,均匀度高,群落结构稳定,水质为轻污,属于中营养型;各个湖泊间比较,琵琶海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最高,小海的平均细胞密度最低;公海水质最好,暖泉沟污染程度最大。暖泉沟不同于其它几个湖泊,它为一个开放式的观光湖泊,通过对该湖泊浮游植物现存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该湖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2.24×106Cells/L,水质为轻污;从站点间比较,游艇处的平均细胞密度比指挥站高且污染程度大;从时间上比较,2009年比2008年的平均细胞密度高且污染程度大;从分层上比较:0.5m比表层的平均细胞密度高。通过对宁武亚高山湖群浮游植物与其它地区比较发现,宁武湖群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稳定,物种丰富且均匀,优势种也相对比较多。各个地区群落结构组成大部分都以硅藻、绿藻和蓝藻占优势,亚高山湖泊优势种大部分为硅藻,平原地区优势种为蓝藻和绿藻,可见海拔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温度来起作用的,除此之外,周边环境和理化指标也是应考虑在内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0-06-01)

亚高山湖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山西宁武亚高山湖群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91个种、变种及变型,隶属于8门,45科,108属.各采样站点间种数相差较大,以马营海种类最多,干海最少.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明显占优势,优势科、优势属和优势种也都较为明显.优势种有蓝藻门的细小隐球藻(Aphanocapsa elachista)、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isa)和小席藻(Phormidium tenue),硅藻门的库津小环藻(Cyclotella kuetzingii)、肘状脆杆藻(Fragilaria uln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绿藻门的狭形纤维藻(Ankistrodesmus angustus)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3.49×106cells/L.水面下0.5 m处比水表层的细胞密度高.综合4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宁武亚高山湖群水质总体为轻污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高山湖群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晋仙,李毳,罗正明,王雪,暴家兵.亚高山湖群中真菌群落的分布格局和多样性维持机制[J].环境科学.2019

[2].张俊芳,冯佳,谢树莲,王石会.山西宁武亚高山湖群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J].湖泊科学.2012

[3].张俊芳.宁武亚高山湖群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D].山西大学.2010

标签:;  ;  ;  ;  

亚高山湖群论文-刘晋仙,李毳,罗正明,王雪,暴家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