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品格论文-梁昭

知识品格论文-梁昭

导读:本文包含了知识品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学人类学,反思性实践,文学理论

知识品格论文文献综述

梁昭[1](2019)在《反思性实践:再论“文学人类学”的知识品格》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人类学"表面上的学科跨界,应从其根植的现代社会的特征和两个交叉学科的话语类型中加以理解。现代性的反思性特征,使文学人类学成为对既有问题域的反思性结构,旨在形成概念与实践互动的言述方式。而文学的虚构性让人得以从想象中越过自我边界,与实证性地把握异文化的人类学是异质而同构的话语类型。二者的结合平行而互补地推进了对人的诸种可能性的理解。(本文来源于《文学人类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赵睿[2](2018)在《引领创新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一文中研究指出勇立潮头、引领创新,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26日)》,《人民日报》2016年4月30日学习札记创新可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近代以来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8-12-12)

孙丽凤[3](2018)在《古代文学中知识分子精神诉求及其品格的重塑》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分子作为先觉者的骄傲及其骄傲不负存在的感怀,在其永恒的诗词歌赋的字里行间尽显流露。作品内容选择的多样化,流露了隐秘的人性中"自我"的思想感情;诉求了多样的人生旨趣,在时代中放逐理想。知识分子更不断的在作品中进行了"责任和担当"品格的重塑。(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30期)

张建丽,田野[4](2018)在《隐喻: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的认知品格》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知识生产过程历来是学界普遍关注与讨论的热点问题。无论是爱丁堡学派还是巴黎学派,都对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的认知属性有着深刻的论述,特别是研究范式从本质主义向建构主义的转型更是体现了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认知视角介入的重要作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知识协商与知识论辩(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9-11)

王园圆[5](2018)在《教人求真,以知识能力为目标;学做真人,以道德品格为灵魂——我的教学主张》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其以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唯物辩证的中国教育改革之学;在探索和回答中国教育改革实际问题中,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基本原理;在总结和提炼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中,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叶圣陶先生是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他虚怀若谷,平易近(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8年25期)

郭荣茂[6](2018)在《共建: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的“社会”品格》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问题,历来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和讨论,其中从本质主义转向建构主义体现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出现,那就是强调社会的共建。爱丁堡学派和巴黎学派对科学知识建构的社会性有深入的探讨,彰显了科学知识生产的群体性。在群体或不同的文化中生产科学知识离不开协商,且科学知识的生产也离不开科学的争论,同时在争论中也会产生协商,研究科学中的协商问题突出了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的群体沟通特性,最终将迈向群体的共建。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的辩证本性日益通过"共建"这个范畴表现出来,人们可以将之理解为"共建科学知识的辩证法"。(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通讯》期刊2018年05期)

朱玉霞[7](2018)在《习近平知识分子思想的生成逻辑理、论品格与实践要求》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知识分子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形成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知识分子思想的出场逻辑由复杂性逻辑、功能性逻辑、精准性逻辑的叁重逻辑构成,是一个紧密联系的"叁位一体"有机系统,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子思想体系。贯彻落实习近平知识分子思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工作新局面,要求党和政府要在实践中把握人(本文来源于《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栾东[8](2018)在《挖掘化学知识内涵,培养学生健康品格》一文中研究指出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德育的落实尤其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落实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实施。为此,山东省颁布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要求加强学习和落实纲要的有关内容。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作为化学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积极结合化学知识的特点,挖掘知识的内涵,及时利用知识的德育价值对学生进行规则、做人、做事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化学知识的教学与培养学生健康品格结合起来。下面就初中化学知识中的相关德(本文来源于《山东教育》期刊2018年Z3期)

高洪德[9](2017)在《从文化知识到文化品格,英语教学怎么做?》一文中研究指出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确立"文化品格"这一核心素养要素,是英语课程超越"工具论"体现育人价值取向的重大突破。这里的文化品格既有各学科共有的育人目标指向,又有外语学科跨文化学习的特色育人要求。文化品格指向人的内心,指向做人态度、做事方式和社会责任感等。文化知识则是塑造文化品格的基础,学习文化知识旨在积淀人文精神,实现忘记知识之后的品格形成。英语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从拥有文化知识到形成文化品格?肯定没有一个线性演进的路径,更不会一蹴而就。这是一个信息积累、内涵理解、观念内化、(本文来源于《英语学习》期刊2017年06期)

初清华[10](2015)在《学者的文人情怀与知识分子品格——浅析批评家黄伟林的文及人》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以来,无论是从诗歌、小说、戏剧影视等各个方面来看,"桂军"无疑都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一支,批评家黄伟林不仅全程参与了桂系文化的建设,并且对于"桂军"力量的彰显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他对文坛"桂军"的研究批评彰显其学者身份,对广西、桂林旅游产业,对大中小学语文学科建设中教师队伍建设,及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关心与思考,表明他力图学以致用,不肯止步于学术领域的知识分子品格;而他一以贯之的对于自然山水的倾情,和对绘画、歌舞、话剧等多种艺术门类的兴趣与热爱,则彰显出他早已深入骨髓的传统文人情怀。正是他身上所兼具的学者意识、文人情怀和知识分子品格,成为其为文成事的人格积淀。(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知识品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勇立潮头、引领创新,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26日)》,《人民日报》2016年4月30日学习札记创新可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近代以来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识品格论文参考文献

[1].梁昭.反思性实践:再论“文学人类学”的知识品格[J].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

[2].赵睿.引领创新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N].中国科学报.2018

[3].孙丽凤.古代文学中知识分子精神诉求及其品格的重塑[J].北方文学.2018

[4].张建丽,田野.隐喻: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的认知品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5].王园圆.教人求真,以知识能力为目标;学做真人,以道德品格为灵魂——我的教学主张[J].高考.2018

[6].郭荣茂.共建: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的“社会”品格[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

[7].朱玉霞.习近平知识分子思想的生成逻辑理、论品格与实践要求[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8

[8].栾东.挖掘化学知识内涵,培养学生健康品格[J].山东教育.2018

[9].高洪德.从文化知识到文化品格,英语教学怎么做?[J].英语学习.2017

[10].初清华.学者的文人情怀与知识分子品格——浅析批评家黄伟林的文及人[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

标签:;  ;  ;  

知识品格论文-梁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