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55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年内收治的50例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5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需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明显提升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并可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肌梗死;健康教育干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148-02

心肌梗死是临床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的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和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类疾病[1]。在临床发病时,往往会出现剧烈并且持久的胸骨后方疼痛,并会导致诸多并发症。因此,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干预非常重要。本文即分析了使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护理方法对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内收治的50例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8~76岁,平均67.43±8.57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了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并在对其实施临床诊断后均可得到确诊。将其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5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58~75岁,平均67.24±7.76岁。观察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59~76岁,平均67.89±8.11岁。对两组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不显著(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即保持绝对卧床休息、用药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吸氧以及心理护理等。观察组需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健康宣教在患者进入医院,即可对其实施健康宣教。护士首先可告知其当前的病情和身体状态,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着基本了解。同时需告知其心肌梗死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对即将到来的治疗有着心理准备,也可降低其陌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同时如有必要,护士可讲解以往在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取得较好效果患者的实例,以期更好的消除恐惧和焦虑等心理,提升护理依从性。

1.2.2家属健康教育不仅需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也需对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的讲解。护士需为家属讲授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配合方法等,让家属的焦虑心理得到消除。同时也可让家属更好的了解到自己应如何配合治疗和护理。但需尽量避免当着患者面进行家属健康教育,避免患者胡思乱想,加重病情。

1.2.3生活指导在治疗1周后,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可对其实施生活指导。生活指导包括作息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和康复锻炼指导。护士首先可告知生活指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在日常护理时,护士需在饮食、用药等各个方面进行干预,让患者了解到应如何改善生活状态,避免不健康饮食和作息等影响病情。当其身体状况较好,可鼓励患者下床进行康复锻炼。护士可按照其身体状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康复锻炼计划。在锻炼时,护士和家属需随时陪伴在身边,避免出现跌倒等意外事件。

1.2.4出院健康教育在治疗2周后,患者病情已基本得到好转,在此时可计划出院,并对其实施出院健康指导。护士可告知出院后的康复技巧和药物服用方法等,教会患者和家属在出现了急性心血管事件后的应对方法,并督促其按时复诊。在出院后,也可使用电话或是网络等方式进行定期随访,并让患者到医院复诊,以便随时了解其身体状况,并制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

1.3研究标准

使用我院自制的疾病知识问卷了解患者对心肌梗死的了解情况,其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对疾病知识了解效果越好。同时需统计其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数据,应用t检验和(x-±s)分析计量资料,使用χ2检验和率(%)分析计数资料,若数据差异显示为(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并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疾病知识评分96.32±3.6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知识评分87.58±12.42分,差异显著(t=3.374,P=0.005)。同时观察组复发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6%,差异显著(χ2=8.000,P=0.005)。

3.讨论

心肌梗死是临床较常见和多发的心血管疾病类型,在临床发病时会导致诸多严重症状的出现,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会造成较大影响[2]。尤其是若没有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甚至可能会威胁患者生命。

当前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较为常见的方法为常规护理。这一护理手段能够起到基本的护理效果[3-4]。但常规护理并不能够针对各项护理细节进行处理,因此其护理效果也无法满足当前要求。

在这样的前提下,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法开始得到了诸多关注。而健康教育可对患者起到较好护理效果,通过本次研究显示,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后,其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更高,同时复发率明显更低。综上所述,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护理效果,有较高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晓红.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7,30(10):161-162.

[2]唐海霞,潘婷婷,王妍等.品管圈联合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评价[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5):154-156.

[3]蒙凯凤.单病种质量管理下心肌梗死PCI术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应用效果观察[J].内科,2014,9(6):748-749.

[4]于小红,蔡佩源.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7):973-975.

标签:;  ;  ;  

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