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制药论文-覃江克,莫青媛,杨政敏,莫冬亮

合成制药论文-覃江克,莫青媛,杨政敏,莫冬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合成制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制药工程,药物合成实验,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合成制药论文文献综述

覃江克,莫青媛,杨政敏,莫冬亮[1](2019)在《浅谈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合成实验》教学实践改革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药物合成实验课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情况,从药物合成实验教学方式改革;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绿色药物合成理念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促进制药工程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7期)

刘培炼,黄丽平,贾永梅[2](2019)在《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合成反应》课程教学探讨与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物合成反应》课程是制药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专业课,本文总结目前我院《药物合成反应》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本文针对该课程在传统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讨论《药物合成反应》课程的改革方式和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19期)

赖明帅[3](2019)在《合成制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及运行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制药废水水质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湖北某合成制药废水采用电化学高级氧化+UASB+A/O组合工艺,废水处理后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表4二级排放要求,该工艺运行稳定,操作简单。(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9年09期)

卢艳洁,胡启帆[4](2019)在《两种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对比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两种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解酸化+双级UBF+CASS+复合深度降解反应"工艺技术更为成熟,基建和设备投资低,操作管理简单;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高。若将该工艺用于此次搬迁项目合成废水的治理上,经济合理,能保证废水达标排放。(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13期)

马国辉[5](2019)在《水解酸化+IC+MCOP系统处理合成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药行业已成为我国重点管理行业,其行业排放废水也成为环境监测治理的重点对象,本课题以湖南某上市制药企业为背景,通过对该厂排放废水进行水质水量的分析,并采取相关实验研究,拟采用以水解酸化+厌氧生物处理(IC)+污泥减量化多级接触氧化处理(Modified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简称MCOP)为主体的处理工艺,以满足废水稳定达标排放的处理要求。工程整体试验结果表明:原水经水解酸化预处理后,废水可生化性大大改善;后续厌氧IC+好氧MCOP池的生物处理时,控制IC反应器容积负荷为1.2kgCOD/(m~3·d),MCOP池中COD污泥负荷不超过0.15 kgCOD/(kgMLSS·d),MCOP池中氨氮容积负荷为0.08-0.09kgNH_3-N/(m~3·d),系统稳定运行后,出水COD浓度保持在500mg/L以下,氨氮浓度保持在45mg/L以下。系统出水COD与氨氮浓度稳定达标,满足厂区当地排放标准。水解酸化工艺处理合成制药废水启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废水可生化性得到有效改善,其预处理程度是决定后续生物处理效果的关键。原水直接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时厌氧颗粒污泥变性解体;经过水解酸化预处理后的废水采用厌氧生物处理,COD去除率稳定在50%左右。IC反应器处理合成制药废水启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OD去除效果良好。IC反应器稳定运行后:进水COD浓度7000mg/L~8000 mg/L,COD去除率大于90%;COD进水容积负荷由启动初期的0.2 kgCOD/(m~3·d)提升到1.2 kgCOD/(m~3·d);出水总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简称VFA)浓度能保持在400mg/L以下;出水pH维持在7.0~7.5之间。MCOP工艺处理合成制药废水启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OD与氨氮去除效果良好。MCOP池稳定运行后:确保进水污泥负荷维持在0.15 kgCOD/(kgMLSS·d)以下,系统出水COD浓度小于500mg/L,COD去除率大于90%;进水氨氮浓度在500mg/L-600mg/L,出水氨氮浓小于20mg/L,氨氮去除率可达97%以上。(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石锋,张炎斌,潘辉[6](2019)在《化工合成制药废水处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工合成制药废水含盐量高,水质变化幅度大,处理难度大,是污水处理中的难点问题。分析了化工合成制药废水的类型与特点,并探讨了几种常见化工合成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9年02期)

孔莹,齐高相,王建辉,高旭,庞家胜[7](2019)在《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分质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研究与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高盐高COD、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对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根据水质不同进行分质收集与预处理,再进行生化后处理。对高浓度难处理的废水进行"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预处理,提高其可生化性,对高盐高COD废水进行"单效蒸发"进行减量化预处理。预处理后的废水与其余废水混合,进入水解酸化、IC反应、接触氧化,进行后续末端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分质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的组合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成本较低,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96)的叁级标准。(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徐锋[8](2019)在《Fenton—微电解—复式A/O工艺对合成制药废水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合成制药废水的特性,采用Fenton—微电解—复式A/O工艺处理该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叁级排放标准及《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 33/887—2013)。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在应对复杂多变且有毒性的合成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投资较少。(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9年01期)

朱骏[9](2018)在《合成制药类废水处理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医药行业污水的特点,并对目前制药废水的常用工艺进行概括性介绍,分析了这些工艺技术的特点,结合泓济公司在医药行业污水的实际工程案例,对医药行业污水的处理工艺方案做了可行性论证。(本文来源于《净水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于宗霞,冯宝民,王惠国,卢轩[10](2018)在《制药工程专业开设天然药物合成与转化课程的必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药物的合成与转化是一门将传统天然药物与现代生物技术相集合的新兴学科,横跨化工与生物两个方向,具有知识面广,难度大,但应用性强的特点。天然药物具有时空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因此种类多、含量低,难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化学合成、生物合成与转化、以及二者相结合的半合成方法在规模化生产天然药物尤其是结构复杂的天然药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制药工程专业应该为学生开设天然药物的生物合成与转化课程。(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8年23期)

合成制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药物合成反应》课程是制药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专业课,本文总结目前我院《药物合成反应》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本文针对该课程在传统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讨论《药物合成反应》课程的改革方式和有效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合成制药论文参考文献

[1].覃江克,莫青媛,杨政敏,莫冬亮.浅谈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合成实验》教学实践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

[2].刘培炼,黄丽平,贾永梅.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合成反应》课程教学探讨与改革[J].广东化工.2019

[3].赖明帅.合成制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及运行技术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

[4].卢艳洁,胡启帆.两种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对比分析研究[J].山东化工.2019

[5].马国辉.水解酸化+IC+MCOP系统处理合成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9

[6].石锋,张炎斌,潘辉.化工合成制药废水处理技术[J].化工设计通讯.2019

[7].孔莹,齐高相,王建辉,高旭,庞家胜.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分质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研究与工程应用[J].应用化工.2019

[8].徐锋.Fenton—微电解—复式A/O工艺对合成制药废水的处理[J].工业水处理.2019

[9].朱骏.合成制药类废水处理解决方案[J].净水技术.2018

[10].于宗霞,冯宝民,王惠国,卢轩.制药工程专业开设天然药物合成与转化课程的必要性[J].广州化工.2018

标签:;  ;  ;  ;  

合成制药论文-覃江克,莫青媛,杨政敏,莫冬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