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北京论文-刘雨晨

近代北京论文-刘雨晨

导读:本文包含了近代北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共卫生,社会变迁,国家与社会,医疗卫生

近代北京论文文献综述

刘雨晨[1](2019)在《社会变迁中公共卫生的建构——评《制度与日常生活:近代北京的公共卫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卫生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既是近代社会关注的焦点,也逐渐成为时下学术界的重要关切。公共卫生涉及面很广,现今公共卫生史的研究大多采用社会文化史、医疗史、城市史的视角,而对公共卫生制度本身的研究较为缺乏。公共卫生是涉及医学领域的专业知识范畴,所以较早有关公共卫生史的研究多是从医学角度入手。以往的研究或关注公共卫生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问题,或关注一些具体卫生问题、疾病防治以及各地公共卫生体系的创建,侧重分析政府行为,系统的研究成果较为缺(本文来源于《书屋》期刊2019年11期)

卢忠民[2](2019)在《近代北京五金商铺的运营资金来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北京五金商铺的运营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灵活性与可操作性,是商铺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命源泉与动力。本文主要从东伙直接投资的原本、护本、护身,红利存店不提,商铺留存的财神股、厚成几个方面,对商铺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地位、资金数量等进行论述。(本文来源于《近代史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杜林东[3](2019)在《权力与社会:上海与北京近代拆城筑路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拆城筑路系中国近代城市空间变革的开端。比较上海与北京两例,上海呈现社会促进力量,北京呈现权力主导力量。对比彼时其他开埠城市,权力主导与社会促进为拆城筑路能够发生的根本原因。而这又成为近代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普遍特征。(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期刊2019-10-19)

顾萌,吴晓,强欢欢,王慧[4](2019)在《近代社会转型时期北京社会空间结构变迁研究——基于1917、1935、1946年人口数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特别是民国时期,是我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其社会空间也呈现出了相应的变迁。本文以北京作为研究样本,选取近代时期中具有代表性的叁个时间节点,采取因子生态分析法,依循"单因子分析—主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基本路径,对北京市进行了社会空间结构特征的定量分析,随后以点带线地对其社会空间演化规律进行了纵向的剖析和揭示;最后结合近代社会转型期的个性特征及人类社会各阶段的共性要素,对社会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和归纳。(本文来源于《城市规划》期刊2019年07期)

周荣光[5](2019)在《北京地区近代银行建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地处华北平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五朝古都,自明清以来成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进入近代,封闭的北京城被迫打开,西方列强纷纷于东交民巷建立使馆区,从此开启了北京地区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随着使馆区的兴建,银行建筑第一次出现在北京,而后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华资银行逐渐增多。从此,银行逐渐代替了当铺、钱庄、票号等传统金融机构。作为新式金融的实物载体,近代银行建筑自诞生之日便以高质量的设计水平、雄伟壮观的建筑外观令人印象深刻,集中体现了近代时期北京地区的建筑设计观念、建筑风格倾向以及大众审美意识变化等特征,具有独特的文物价值。本文以北京地区近代银行建筑为研究对象,以文物普查统计资料和相关历史文献为参考依据,归纳总结既有各类文献和研究成果,对现存的13座银行建筑进行实地调研、测绘,系统地分析北京地区近代银行建筑特征。第一章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归纳总结研究现状。第二章通过梳理近代银行建筑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建设背景与目的,深入挖掘近代银行与北京近代政治、经济发展史的内在联系,并归纳总结其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第叁章从功能构成、平面布局、空间特征、立面形式、建筑技术五个方面入手,总结其建筑形式特征。第四章研究北京地区近代银行风格类型和细部,探讨风格特征及形成的影响因素,从建筑技术、艺术方面归纳总结其细部特征。第五章总结北京地区近代银行的价值,并从城市建设、建筑设计、政治经济叁个方面探讨其社会影响。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日后的北京近代建筑及近代金融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工作等内容提供资料支持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升远,张箭飞[6](2019)在《日本近代文学、思想中的北京与武汉》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箭飞:在我看来,《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体验"》(叁联书店,2017年)一书由你博士论文基础扩展升华而成,挑战的是一个特别难题:中日之间的百年爱恨,一衣带水的暧昧面相。从写作层面来说,你不得不面临说什么如何说的挑战。材料和判断,政治和审美,中国学者的民族立场,换位思考的他者情感……凡此种种,一定折磨着你的整个写作过程。我佩服的是:面对一个复杂的研究对象,你选择了一个特别切入角度,踏入鲜被探触的深水区,也即本(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13期)

秦子葳[7](2019)在《北京大栅栏近代中庭建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元初,在新建大都南侧正中丽正门外,沿低洼河沟形成通向西南方位金中都故城的几条斜街,如今的大栅栏街区雏形在这些斜街的基础上形成。明代,由于人口、工商业的发展,大栅栏地区逐渐成为了北京最活跃的商业中心。此后,为全国各地科举士子、商客、官员提供落脚之处的本省(地)同乡会馆纷纷建立,商铺、银号、当铺、镖局、旅馆、饭庄、戏园、青楼、古玩字画、油盐杂货、药房等消费服务场所也应运而生。随着大栅栏地区的商业态势蒸蒸日上,这里的用地变得日益紧凑,传统合院建筑的院落规模、格局因地制宜,不拘一格,不再恪守北京内城四合院规整方正、伦理规制考究的建造范式。大栅栏地区活跃的文化交流和特殊的商业地位,也为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和建造技术在北京的传播开辟了先机。19世纪末20世纪初,“庚子事变”火灾后的重建和京奉铁路正阳门东站的设立,更是为大栅栏地区的建筑最早步入近代化带来了契机。在这一时期,南北建造技术融汇、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时代背景下,以北京地区传统合院建筑为基础,应对建筑新的功能和时代风尚的需求,大栅栏地区的近代建筑中衍生出了丰富多元的建筑空间形式,这其中,以近代商业、服务业建筑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室内中庭空间的建筑最具特色。本文将以大栅栏地区的近代中庭建筑进行研究。大栅栏地区的室内中庭空间是一种永久性大型室内公共空间。本文主要对中庭这一大型室内公共空间以传统合院建筑为蓝本,进行了“缘起、形成、发展、完善”的动态演变视角探究。通过研究表明,在宋代,中国就已经有了“勾栏棚”这一临时性大型室内公共空间,至清代,自从圆明园中带有机关布景舞台的大型戏楼和室内戏台出现后,宫廷便开始更大范围地建造戏楼,并影响到民间。之后,宫廷和民间都开始探索为戏楼搭棚,民间还产生了传统抬梁结构的一体式室内戏园,即“京式戏园”。至此,集观演功能于一体的公共空间以传统建筑营造形式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室内化。随着清末社会生活的日渐丰富,民间对公共空间室内化的需求与日俱增,以及南方建筑空间营造模式的影响及西方近代建筑材料、技术的传播日渐深入,使得新建筑空间模式的产生成为可能。人们以传统合院借鉴南方天井式楼房建筑而改建的楼房式合院为基础,给庭院覆以西式桁架支撑和带有玻璃高窗的顶棚,于是形成了近代中庭建筑雏形,这些中庭空间首先在兼有餐饮、观演功能的近代茶楼建筑以及20世纪初火灾后重建的部分商业建筑中出现。由此,随着大栅栏地区近代商业、金融业、服务业迅猛发展,近代室内中庭空间迅速在大栅栏普及开来,并且在继承本地建筑传统基础上,逐渐在空间营造手法及建造技术方面体现出更多近代性。20世纪20、30年代,随着本土专业建筑师、工程师的参与,以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使用,在北京劝业场、交通银行等大规模的近代化商业、金融建筑中,大栅栏的室内中庭更加近代化,基本融入了世界近代建筑发展的主流。本文还对大栅栏地区近代中庭建筑进行了空间、结构、营造、布局风格等方面的剖析,揭示出其室内中庭空间并非完全移植自外来的西洋建筑,而是根植于本土合院建筑体系,在借鉴了南方二层围合的天井建筑,并吸收了西方近代建造技术、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本土工匠对外来建筑技艺的学习、模仿、改良,逐渐创造出不失本地特色,并具有公共性、近代性特征的近代室内中庭建筑。(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周荣光,张晶[8](2019)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折衷式建筑形式初探——以北京交通银行旧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发展的兴盛期(1900—1937年)的时间跨度里,从西方求学归来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对民族主义风格中的折衷式建筑形式的探索。以分析代表建筑北京交通银行旧址为主,同时引入其他样式的典型案例做比较分析,来探索民族主义建筑形式特别是折衷式建筑的主要特征。(本文来源于《遗产与保护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孙英[9](2019)在《挣扎与重生:近代北京人力车夫的命运沉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曾出现过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人数众多,整日拉着黄包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这些人就是当时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力车夫。人力车出现在清末,因最初是由法国人米拉在1874年从日本引入上海,所以又叫东洋车、黄包车。起初人力车并不被国人所喜爱,甚至一些(本文来源于《文史天地》期刊2019年03期)

章梅芳,李戈[10](2018)在《北京产科医疗的近代化转变(1912—1937)》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初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北京的产科医疗在政府推进医学科学化和公共卫生建设的背景下发生了重要转变。在此过程中,知识体系逐渐从中医传统胎产理论走向西医产科学,西医产科的临床技术实践及基本模式得到了应用与推行,产科医疗开始走上建制化的发展道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史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近代北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代北京五金商铺的运营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灵活性与可操作性,是商铺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命源泉与动力。本文主要从东伙直接投资的原本、护本、护身,红利存店不提,商铺留存的财神股、厚成几个方面,对商铺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地位、资金数量等进行论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近代北京论文参考文献

[1].刘雨晨.社会变迁中公共卫生的建构——评《制度与日常生活:近代北京的公共卫生》[J].书屋.2019

[2].卢忠民.近代北京五金商铺的运营资金来源研究[J].近代史学刊.2019

[3].杜林东.权力与社会:上海与北京近代拆城筑路之比较[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2019

[4].顾萌,吴晓,强欢欢,王慧.近代社会转型时期北京社会空间结构变迁研究——基于1917、1935、1946年人口数据的分析[J].城市规划.2019

[5].周荣光.北京地区近代银行建筑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

[6].王升远,张箭飞.日本近代文学、思想中的北京与武汉[J].长江丛刊.2019

[7].秦子葳.北京大栅栏近代中庭建筑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9

[8].周荣光,张晶.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折衷式建筑形式初探——以北京交通银行旧址为例[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

[9].孙英.挣扎与重生:近代北京人力车夫的命运沉浮[J].文史天地.2019

[10].章梅芳,李戈.北京产科医疗的近代化转变(1912—1937)[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8

标签:;  ;  ;  ;  

近代北京论文-刘雨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